万佛洞有多少尊佛像

万佛洞有多少尊佛像,第1张

大湾坞佛洞是龙门石窟三大擂鼓台洞之一。因洞门楣上镌刻“大碗坞佛”而得名。大武佛开凿于唐代武则天时期,洞内保存了许多文物。

名称来源

1982年,大湾坞佛洞前建成流散文物陈列馆。现存清代石刻50余件,如《龙门图》、柳永碑、朱碑、岳飞像、钟馗像及50年代以后发现或收藏的。大武佛洞位于龙门东山万佛谷南侧的擂鼓台上。因洞窟门楣上刻有“大武佛”字样而得名。

概述

是唐代武则天时期左右发掘的。洞穴平面呈马蹄形,洞顶呈穹顶状。在顶部雕刻的莲花周围的环形丝带内,雕刻有坐佛、艺妓乐天、金翅鸟、琵琶等乐器,犹如世外桃源中百花齐放的美妙景象。墙上雕刻着弥勒佛和两尊菩萨,外围墙上整齐地排列着四尊佛像的小坐像。

墙基是一组25尊高浮雕罗汉,高约80cm。罗汉侧面有介绍其生平事迹的碑刻,内容多摘自傅《创世纪传》。罗汉像及其铭文是研究禅宗及其世系的重要资料。在洞穴的中心广场上,有三尊雕刻的佛像,戴着由珠宝、项圈、花环、珠宝等组成的王冠。,是密宗供奉的大日如来像。

高坛,弥勒佛等。前面的墙上有一排,后面的椅子上刻着“六臂”图案。洞顶雕有莲花藻井,顶部及外围壁雕有一万五千尊“十佛”。第三面墙的下部刻有“二十五罗汉”,是禅宗的谱系,《傅因缘传》的相关内容被烧毁。

擂鼓台三洞

名字的由来:传说当年奉先寺落成时,武则天亲自率领数百名官员来到龙门,主持这一盛大的开业典礼,一支庞大的乐队在这个平台上击鼓娱乐,所以后人称之为击鼓台。与擂鼓台相邻的三孔称为擂鼓台三孔。

擂鼓台中洞,又名大碗坞佛洞。是武周时期的禅洞,中国的禅宗是专门从事禅修的教派。“静心”的意思是安定下来,不再烦恼。

结构:洞顶呈穹顶状,有一花莲藻井。

雕像:一佛二菩萨。主佛是跪坐的弥勒佛。从南墙到北墙,墙基上有二十五尊高浮雕罗汉像。罗汉雕像形成一个半圆形的装饰带,在所有的罗汉旁边,有一段摘自《傅法藏袁茵传》的经文,介绍罗汉的生平经历和特点。出版的经书中有不少新字,是吴周时期禅宗经营的洞窟。

古雷台北洞穴

地位:龙门石窟中最早最大的密宗造像石窟。

结构:穹顶,马蹄形平面,高4米,宽4.9米。洞顶是莲花藻井,四周是四个飞体。因为风化剥蚀,不清楚。

据说北洞主像,中洞三尊佛像,南洞一尊佛像,都是民国时期从外地搬来的。

洞内三大坐佛中,东墙主佛为毗卢札那佛,意为太阳,即除暗明。所以也叫“大日如来”。它头戴宝冠,臂戴臂章,像一尊2.45米高的菩萨,端坐在0.9米高的须弥台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tour/29449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6-06
下一篇 2022-06-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