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伐战争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北伐战争成功的原因有哪些,第1张

辛亥革命失败后,孙中山等一部分革命家继续从事民主革命,为中国的民族独立、国家共和、繁荣统一而奋斗。俄国十月革命后,孙中山深受其启发,从而明确了反帝反封建军阀的民主革命任务。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合作,拉开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的序幕。而北伐战争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正式开始的。

北伐的原因

①五卅运动使中国革命形势突飞猛进。社会各阶层对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的痛恨更加强烈,渴望结束持续十余年的军阀混战的黑暗局面,实现国家的独立统一。

(2)中共决定利用反冯战争的有利形势,积极推动人民反冯斗争。

③国军的失败,使北方的形势雪上加霜,民众越来越把希望寄托在广州国民政府身上。

④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以向旧势力妥协而告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影响并没有被削弱,只是革命的果实落到了受帝国主义宠爱的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手中。中国仍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北伐战争简介

北伐战争是1926年至1928年间,在中国国民党领导下,以国民革命军为主力,蒋介石为总司令,由国民政府发动的统一战争。1926年7月9日,国民政府成立国民革命军,从广东开始作战。继连克长沙、武汉、南京、上海等地后,国民政府因对中共态度不同而一度分裂。汪精卫与蒋介石决裂,北伐陷于停顿。宁汉合流后,国民革命军继续北伐,在西北的冯玉祥和山西的阎锡山的参与下,于1928年攻克北京,致使北洋仆从张撤至东北,在皇姑屯被日本暗杀,其子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至此,北伐完成,中国正式统一。

北伐的影响

北伐战争后,南京国民政府正式统治全中国,成为中国在世界上唯一的代议制政权。但实际上,国民政府内外仍存在不同的割据势力,导致日后中原大战等一系列内斗冲突。北伐战争期间,中共与国民政府决裂,开始与国民政府对抗,导致十年内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tour/29385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6-06
下一篇 2022-06-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