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往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

发往宁古塔与披甲人为奴,第1张

说起宁古塔,估计很多朋友还不知道它在哪里。它是满清王朝的流放地之一。比如西北的流放地,东北的宁古塔,南方的苦热之地,都是罪人被流放的地方。“顾宁”在满语中是6的意思,“塔”是6的意思。一共六个。据《宁古塔略》记载,当初有六个兄弟占据此地,故称宁古塔。从清朝建国到顺野时期,宁古塔地区非常辽阔。它位于盛京(沈阳)的北部和东部,即图们江以北,乌苏里江东西两岸,日本海。

宁古塔,宁古塔地区首府,位于黑龙江省宁安县。宁古塔地区常年冰封千里,天气极其恶劣。

身陷顺治14年科举案的汉族诗人吴兆骞,被发配宁古塔23年。经满族诗人纳兰·容若的父亲纳兰明珠操作后,被赎回,回国三年后去世。

如文中所证,“世上没有比古代更美好的事,也没有比苦涩的经历更美好的事。从立春到四月中旬,雷电之类的大风无处不在。5-7月下雨,8月中旬下大雪,9月初河水结冰。雪到地面就成了坚硬的冰,千里白雪皑皑。”

难怪方公干也说“人说,到了宁古塔,有十个黄坟!”

光是住在这个地方就让人感到害怕和毛骨悚然。把穿着盔甲的人送去做奴隶,实际上是先剥夺人的一切权利,然后把他们放到一个极度艰苦寒冷的地方进行苦役。

奶奶的,还不如直接宰了刷新。古人被发配到宁古塔,被铁甲人奴役,不避死却非死不可的悲惨境遇。连个人关系都依附于主家的铁甲豪宅,没有开户权。

那么,穿盔甲的人是什么?甲人是指在历次战斗中被后金投降的士兵,包括汉族、朝鲜族和其他民族的人。只要是后金作战地区的民族,都有可能被俘虏,成为铁甲人。后金对付这些军降最好的地方,自然是派他们去宁古塔一带守边,守边。

所以在宁古塔这里,等级制度就是这样分等级的,最底层的,“啊哈”,多是被流放为奴的人或者其他原因成为奴隶的人;装甲,二等公民;八旗女真人是这里的统治阶级。

顺业以来,许多官员、将军和罪人都被送到宁古塔接受惩罚。

比如郑成功之父郑志龙及其家族;康熙年间“平三藩”后,三藩所有部属;雍正年间,著名的“文字狱”案中,被害人的第三子吕、第六子吕福中、第七子吕立中等家人及仆从;上述人员全部被送到宁古塔受甲奴。

历史上最后一个送宁古塔的犯人是爱新觉罗·宰兰,光绪皇帝的堂弟,福国公、福曹保果将军。因为义和团,他先被流放到新疆,后被转发到宁古塔。最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不准他回京,死在宁古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tour/29257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6-06
下一篇 2022-06-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