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虎地秦墓竹简打脸

睡虎地秦墓竹简打脸,第1张

很多东西放在空气体里一段时间就会腐烂。比如一个苹果,即使放在冰箱里,也只是延缓了它的腐烂期,并不能阻止它的发生。但是很多出土文物都是能够保持原貌的,其他器物就不好说了。但长眠于虎地的秦简,两千多年后,虽只是竹简,却能千年不腐。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1975年冬,湖北省云梦县顺应全国形势,搞农田水利建设。这天傍晚,几个农民工一起下班回家,路过火车站西北附近一条新挖的排水沟渠时,一个年轻的农民工看到一堆黄土里有一段青黑的湿泥。懂考古知识的他觉得很奇怪,于是走近细看,发现不是普通的湿泥,而是用来保护墓葬的绿糊泥。

迷茫之际,年轻的民工向排水沟里望去。这不要紧,但他有了一个重大发现:在大约三米深的排水沟里,蓝黑色的土壤明显呈现出方形,这显然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人为造成的。年轻的民工兴奋的带着同伴往下跳,然后迫不及待的深挖。很快,他们惊呆了,因为他们看到了茂密的山茱萸的一角。他们发现了古墓。

民工们立即向县文化馆报告了古墓的发现。消息逐级上报,最后传到了省里。省文化主管部门不敢怠慢,立即派出考古队赶赴现场调查。考古队到达当地后,惊讶地发现12座古墓裸露在地表约300米长,却没有被盗!

接下来,湖北省考古人员在云梦县展开了大规模的发掘活动,并对这些古墓逐一编号。在清理11号墓时,考古队成员注意到一小片竹子。

当时,这一小块竹子就粘在了考古学家的脚上。他认为这不是一块普通的竹子,所以他把它从脚下拿出来,放在水里清洗。经过清理,考古学家惊讶地发现,竹简上清晰地写着古文字。这显然是一张珍贵的竹简。

这让考古学家们兴奋不已,他们断定墓中一定不止有一片写有古文字的竹简,于是加快了工作进度。打开棺盖后,在场的考古队员都惊呆了:墓主人身边居然有8堆完好的竹简。经过整理,考古学家清理出1155枚秦简。

湖北云梦睡虎地发现大量竹简的消息传开后,立即在全国引起轰动,各地报纸纷纷报道。要知道,睡虎地秦简是考古发现的第一批秦代竹简,意义重大。更重要的是,睡虎地秦简不仅数量庞大,而且保存完好,内容极其丰富,填补了秦代许多历史研究的空白。经过研究,考古学家认为这些竹简埋于公元前217年。也就是说,从竹简被埋在地下到21世纪,已经过去了两千多年。在这两千年里,这些竹简怎么能保存得这么好?很多人对此感到不解。

经过仔细研究,考古学家为我们找到了答案。考古学家认为,这些竹简保存完好,是因为没有被氧化。首先,墓主人下葬时,内棺和外棺层层包裹,用绿糊泥密封,泥薄而粘,能隔绝空气,阻止空气在棺内外流通。绿糊泥使得竹简千百年来没有被氧化。

此外,还有一个因素使得睡虎地8堆秦简成功躲过了氧化的劫难:云梦泽地下水位高。由于云梦泽地下水位很高,睡虎地秦墓多浸泡在水中,有利于隔绝空气。

也正因为如此,睡虎地秦墓竹简历经千年而不腐。

总之,睡虎地秦简的发现,后来被列入20世纪中国百项考古大发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tour/29182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6-06
下一篇 2022-06-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