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墨是怎么制成的

古墨是怎么制成的,第1张

[h/]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舒窈》是最早记载制墨方法的书。即:“用好烟粉碎过筛;一斤烟末加五两好胶蘸灰树皮汁,再加五个蛋清,朱砂一两,麝香、犀牛二两细捣碎,再放入铁臼中捣碎三万次。每锭不超过二三两墨,宁小勿大”。明代宋所著《天工》卷十六“墨”一章,详细记述了用油烟、松烟制墨的方法。该油墨的原料包括桐油、菜籽油、大豆油、猪油和松木;其中松木占9/10,其余占1/10。

香烟从制作出来到最终完成产品,要经过上胶、勾兑、杵蒸等多道工序,还有一个成型过程。水墨雕刻是一个重要的过程,也是一个艺术创作过程。

墨水的形状大致有正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不规则形等。一般墨汁由前、后、上、下、左、右六块组成,而圆形或偶像墨汁只需四两块。内置墨水,合上锤子砸成品。大部分铭文都刻在侧面,这样在重复使用的时候就可以很方便的更换墨模。墨的外观多种多样,可分为自然色墨、漆大衣墨、洗金墨、漆边墨。

烧油取烟法

记载一:宋代沈括发明利用石油烟雾制墨:《孟茜碧潭》卷二十四记载:“油产于兖州,色为黑漆。燃烧后产生烟雾,帐篷被染成黑色;我扫了点石油烟做墨水,又黑又亮,比松烟墨好;于是就这样做了,墨迹上刻着“兖州石液”四个字。这种墨水将来一定会风靡世界,因为石油是在地下生产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像松树,总有一天会被砍。如今,齐鲁地区的松林已被完全砍伐,而太行山和京西的松林只剩下幼树”。

记录二:宋钊韦偃在《书窗拾轻煤,刷帐扫残灰》中引用苏东坡的诗《欧阳即墨作小诗》一首。破一千夜,收一寸玉。“解释就是扫灯冒烟做墨。

录三:(宋)《阴山麓溢钞》有烧桐油作墨的文字记载:“近日在,一盆水,中间放盆碗,烧桐油,盖一碗,专人扫媒,用牛胶揉之。方法很快,就是所谓的油烟。或者太牢固的话,以松节油或漆油为介质比较好。”

记载四:明代《天工开物》记载的烧油取烟方法:将桐油、清油或猪油放入油灯中点燃,油灯上方有铁盖收集油烟。每个技术工人可以管200盏油灯,所以要快,不然油烟太老。然后用鹅毛刷将铁盖指示层的油烟轻轻刷到纸片上。这是一级油烟,做出来的墨水精致有光泽。铁衬层的烟灰必须用力刮去,劣质。每斤油能刮出一两左右的高档油烟。

烧松冒烟的方法

在地上搭一个十多英尺(1英尺=3.3米)长的竹棚,用纸和草垫封好。竹棚与地面的连接处用土封住。竹棚内每隔一段距离开一个烟孔,竹棚内用砖铺成烟道。

要砍松木,必须在松木树干底部钻一个洞,把树干点燃烘烤,让松香流走。即使有一点松香残留,烧出来的松烟质量也很差。砍下的松木块堆在竹棚里,从竹棚前端点燃,烧了好几天。松烟从竹棚前端向竹棚后端扩散。冷却后可以刮入竹棚。竹棚后段刮出的松烟称为质量最好的净烟,用于优质墨,中段刮出的二等松烟称为“混合烟”,用作普通墨;上一节刮下来的松烟,叫“烟子”,用于印刷。

墨烟处理

明文献常用的方法有两种:

筛选法:用细丝网从油烟或松烟中筛选出细小均匀的墨烟。

沉淀方法:将油烟或松烟放入池中,长时间浸泡沉淀,上层细腻均匀,为精品。

制造过程

成分:制作墨水的成分各不相同,往往秘而不宣。通常包括蛋清、鱼皮胶、牛皮胶和各种香料,药材如丁香、紫草、秦皮、苏木、白檀香、苏合香、珍珠等。配料有1000多种。

捣实:将烟料、配料、烟粒放入铁臼中捣30000次,或将烟粒锤成墨粒捣10000次。

墨锭:将墨团分成小块,放入铜模或木模中,压入墨锭。墨锭的形状有:长方形、圆形、椭圆形、半月形、圆柱形、鸟兽形等。有弥勒佛、生肖、松、凤、鹤、鱼、鸟、花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tour/28986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6-05
下一篇 2022-06-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