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卡是怎么制作的

唐卡是怎么制作的,第1张

唐嘎(Thang-ga),又称唐嘎,是藏语的音译,指的是用彩色缎子装饰,然后悬挂起来进行礼拜的宗教卷轴画。唐卡是藏族文化中独特的绘画艺术形式,其题材涉及藏族历史、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古代流传下来的唐卡,多是藏传佛教和本土宗教的作品。

绘制过程

1。选布:帆布一般是浅色的帆布。不要太厚太硬。如果画布太厚太硬,油漆就会剥落起皱。最适合的帆布是织工精细的纯白府绸或者棉布,没有花纹的白色丝绸也很适合做帆布。有些唐卡卡尺太宽了,只能用非常细的针脚把几张画布缝在一起。缝制的两块布之间的接缝不能妨碍唐卡图片的完整性。

2。固定画布:沿着画布的四边缝在一个薄木框上(框的四个框是用和普通铅笔一样粗细的树枝做的),将画布绷紧在薄木框上,然后用一根结实的绳子将薄木框牢牢地绑在大画架“唐卓”上。将细木架的四边按之字形绳纹与大画架的四边绑在一起。

3。素描:胶水打磨:先在画布上涂一层薄薄的胶水作为“底色”,然后晾干。涂光胶的目的是防止画布吸附渗透到颜料中;防止颜料在画布上“变色”,这样颜料涂在布上就不会失去原来的颜色。之后,在薄涂有一层石灰膏。第二层涂料干透后,将画布平铺在木板或桌面等平坦的地方,用一块玻璃或贝壳、巨石等光滑的东西反复摩擦画布表面,直到看不见画布的布纹为止。

4。校正画布:校正其经纬度。

5。布线:画出主定位线。有边线、中心垂直线、两条对角线以及其他任何需要标注的轮廓线。

6。素描——绘画:用木炭画出佛像的素描“白画”后,用墨汁画出墨线(墨线素描称为“黑画”)。

7。着色:根据画面中描绘的不同景色,如水泊、岩石、山丘、云彩等。,在不同的景物上涂上相应的颜色。一次一种颜色,先亮后暗。画佛像时,先画莲花座,再画画布,最后画佛身。画背景时,先亮后暗。

8。勾线:画完以上部分后,用金色画出衣服上的图案(这些金色的图案称为“金画”)。一些图片装饰和图片的其他部分也用彩色线条镶边。

9。开脸:开眉包括画眼睛、嘴唇、鼻孔、手和脚的指甲等。是唐卡绘制过程中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一幅唐卡的成败,往往取决于开眉的成功与否。所以有些老艺术家把开眉开眼的功夫当成绝技,代代相传,不轻易给别人看。根据传统习俗,你应该选择一个好日子来睁开眼睛。好的眉眼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预示着一幅唐卡的最终完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tour/28256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6-05
下一篇 2022-06-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