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阻击》太精彩!李幼斌张光北实力派扎堆,被称影版《亮剑》

《生死阻击》太精彩!李幼斌张光北实力派扎堆,被称影版《亮剑》,第1张

大家好,我是吃瓜酷莫。

国庆期间,你是不是很想去看一场血腥的电影,却因为人太多而不得不放弃?

别急,今天陌陌要推荐一部网络大电影——《生死封杀》,让你足不出户就能看到和院线电影一样质量的好作品。

01

《生死劫》是由高希希出品,肖雨娇执导,大卫执导的网络大电影。光看制作阵容,你脑子里大概就能知道了。这部电影绝对不差。

在他的职业生涯中,高希希执导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影视作品,如《幸福如花》和《新上海滩》,这些作品都使他获得了含金量很高的奖项提名。所以,主创阵容出现在海报上的那一刻,就已经保证了《封生杀》会是一部高质量的作品。

当然,演员也是吸引观众观看某部电影的重要标准。

影片的领导班子由《亮剑》原班人马带领,男主角李幼斌肩负了剧中的大部分戏份。他和张光北、姜水一起出现的那一刻,仿佛把人拉回到16年前看《亮剑》的日子。

说起李友斌,大家一定会想到那句铿锵有力的“二营长,你的意大利枪呢?”

或者“你真是个天才”。

在他们步出刀剑十六年后,李幼斌和张光北再次与《生死拦截者》重聚。虽然他们的脸上早已打上了岁月的印记,刚开始演戏时也略显麻木,但令人惊讶的是,两位演员和剧中的小演员丝毫没有显出老态。

63岁的李友宾虽然没有李云龙拉意大利枪的英姿,但却有他这个时代特有的风格和品味。

除了《亮剑》演员的重聚,李有彬妻子史兰芽的加盟,以及矢野KO JI、加兹谢孟伟等老面孔的友情助阵,观众的观看欲望瞬间被填满。

02

影片开头一点都不拖泥带水,直奔主题,将观众带入一场激动人心的芦苇丛中埋伏。接着,李志远(李有彬饰)率领的骑兵连与敌军展开了一场激烈的马战。

导演真的很有一套,一开始就用惊心动魄的剧情镜头来吊观众胃口。

影片中,由于被敌人追击,刘(张广北饰)率领的兵团和兵工厂要在24小时内出站,但装备太多,时间不够。李志远(李幼斌饰)不得不组建一支300人的队伍在马家堡阻击敌人,延缓了大部队的撤退。

就这样,一场艰苦的抗战正式打响。

导演的叙事手法很巧妙,随着大部队的撤退时间推进剧情。从印在银幕上的10小时、12小时、14小时到最后的48小时,导演的顺时针推动手法为影片营造了紧张的气氛。

此外,剧中的战斗台词也是环环相扣,层层递进。

从最初的伏击战、骑兵连马战,到中期的火炮(迫击炮)和坦克战,再到战后的偷袭阴谋和飞机轰炸,再到最后弹药耗尽后的肉搏战和敌人的毒气战,战线清晰可感,不让人觉得特别突兀。

当然,导演也很擅长细节刻画人物。

影片中有一位戴着眼镜,书卷气十足的书生。起初,他只能纸上谈兵。他把造子弹的原理讲得清清楚楚,但他造的子弹总是半路爆。

第一次上战场,书生特别怕死。他被子弹吓得不敢在地上动。然而他身边的队友在壮烈牺牲后愤怒地拿起了枪,最后手臂被敌人的炮弹炸掉了。

本以为秀才之行到此戛然而止,没想到在敌人坦克扫射我们的最后关键时刻,秀才拿起炸药包从塔上跳了下来,牺牲自己摆脱了敌人的坦克。

剧中那个平日里疯疯癫癫的疯boss,拿着他的旧红缨枪站直了身子对抗日军,嘴里念着歌词,手里拿着红缨枪手舞足蹈。

传统武器红缨枪,面对敌人的步枪。只开了一枪,剧老板就重重地摔在了地上。这种强烈的冲突感立刻抓住了观众的心。

影片结尾,牵着黄狗的小女孩跟着士兵撤退,其实是导演“留白”手法的最高展现。

跟随队伍撤离的小女孩,纯真无邪,充满怜惜。是那个年代无数普通人苦难的缩影和体现。小女孩最终被保护,走向光明的场景,其实象征着人民即将走向希望。

火灾结论-

很多抗日剧为了突出我军实力,通常会选择削弱、丑化敌军,以此来衬托我们。其实这是对英勇抗日先辈的不尊重。

好在《生死封杀》并没有拉低敌人的智力,反而给敌人塑造了一个戒备、艰难的形象,更多的体现了我军在装备落后的情况下,坚强无畏、奋勇作战的决心,也刻下了前辈的形象。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为了保护世代耕种的土地,他们的祖先牺牲了他们的头颅和鲜血,战斗到底。当那些催人泪下的老故事重新出现在我们面前时,谁也不能不感动。

就像影片结尾那个象征希望走向光明的小女孩一样,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将代代相传。

如果你厌倦了拥挤的人群,不如这个国庆节呆在家里,欣赏我们祖先的辛勤劳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tour/27986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6-05
下一篇 2022-06-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