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包是哪个民族的建筑

蒙古包是哪个民族的建筑,第1张

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屋。建造和移动都很方便,适合畜牧业和游牧生活。在古代,蒙古包被称为“蒙古包”、“毡包”或“毡帐”。

据《黑鞑子略》记载:“金库分两种:燕京之制,以柳为骨,正象南方思想。它可以卷起来,在你面前打开,像伞骨一样,顶部开一个洞,叫天窗。全部都是毛毡做的,可以马上装。草原的制度是用柳树硬圈起来,直径用毡挞固定,不能卷起来,可以抬上车。”随着畜牧业经济的发展和牧民生活的改善,蒙古包正逐渐被蒙古包所取代。

这种房屋所有权方案的早期形式可能是更早的亚洲游牧民族使用的,后来很多游牧民族或长或短地使用它或类似它的房屋。在其发展过程中,以木杆为主要支撑材料的早期人类建筑形式形成了两大流派:一种是中国鄂伦春族的传统建筑——协仁柱(鄂伦春族语言中,协仁柱意为“木杆屋”),即塔尖用兽皮或树皮、草叶覆盖。

西伯利亚的鄂温克(鄂温克)人的房子,美洲印第安人的提比,北欧萨米人的高迪或拉房子都属于这种类型。另一种是蒙古包式,即圆顶圆墙,主要用毛毡覆盖。

蒙古包的门开向东南,既能避开西伯利亚强烈的寒气空之气,又能沿袭古老的吉祥日出的传统。在帐的中央部分,有一个大约两英尺高的火炉。灶台东侧有存放炊具的碗柜,灶台上方的帐篷顶部开有天窗。

灶台西侧铺着地毯,地毯上放着一张雕花木桌,桌腿很低。包的两边挂着牧羊人的鞭子,弓箭,猎枪,嚼子。帐篷西侧,有一个涂着红漆的木柜。木柜的北角,有神龛和佛像,前面摆放香炉和供品。

普通蒙古包,大概十到十五尺高。在袋子周围,柳条被交叉成一个五英尺高、七英尺长的菱形网格的内壁,这在蒙古语中被称为“Hana”。蒙古包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主人的经济状况和地位。普通小包只有四个“哈那”,适合游牧,俗称四合一包。大包能达到十二个“哈娜”。

包的顶部用一根七尺左右的木棍,绑在包的顶部横架上,就成了伞支架。包的顶部和侧壁覆盖着羊毛毡。包的顶部有一个天窗。门在南面或东南面。

包的右边是家庭主要成员的坐宿处,左边一般是未成年成员的坐宿处(蒙古人的房子也是西边大,右边是老人)。解放前,信仰喇嘛教的人在蒙古包西侧或房屋西侧设立佛龛供奉佛像。蒙古包中央有一个供饮水、做饭、取暖的炉子,烟囱通过蒙古包顶上的天窗出去(古代没有炉子和烟囱,一般在帐幕中央生火,烟从天窗出去)。羊毛毡铺在蒙古包地上。

在包门口和火边铺牛皮。一些现代沙发有木床,而另一些有矮床。蒙古包一般只供一夫一妻制及其子女居住。新婚夫妇需要建造新的包,其中一些由新娘的父母陪同。一个经济条件好或者赡养人多的家庭,有几个蒙古包。凡是有两个以上蒙古包的家庭,都是西边长辈住的蒙古包。

在锡林郭勒盟正蓝旗,多名民间工匠制作了一个直径21米、面积346平方米、可容纳1000人的传统蒙古包。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无柱木制蒙古包。

2004年12月,正蓝旗向地球最南端的南极修建了6座蒙古包。具有50年历史的正蓝旗蒙古包厂生产22种规格的蒙古包,不仅畅销全国30多个大中城市旅游景点,还出口到韩国、日本、法国、蒙古、德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

在中国,随着蒙古族游牧习俗向定点放牧或半舍饲转变,蒙古族几乎完全定居在砖房或楼房中。只有那些旅游区才能看到传统的蒙古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tour/27773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6-05
下一篇 2022-06-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