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民间艺术团偶像剧

辽宁民间艺术团偶像剧,第1张

辽西木偶艺术融合了雕塑、绘画和结构装置,用材料塑造人物。它侧重于对人物本身的刻画,表现人物本身的形态特征和思想性格,是一种由人操纵进行表演的戏剧装置。经过漫长的演变过程,辽西木偶的造型艺术和结构装置逐渐发展成不同的类型,如提线木偶、木偶戏、布偶、铁枝木偶、扁担木偶、人偶合一、卡通人偶、荧光木偶等。

辽西木偶戏产生较晚,大约在清末到21世纪初,有100多年的历史。它是中原文化和辽西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复杂性。它集雕塑、雕刻、美术、头饰、服饰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具有造型艺术、表演艺术、舞台艺术、舞台装置等多重特色。它将各种舞台表演艺术与木偶操纵表演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一种跨越语言障碍,以刻画人物为重点,表现人物形态特征和思想性格的表演艺术。

性能特征

辽西的木偶戏是由演员操纵木偶表演人物,并赋予故事情节。木偶戏有丰富的表现手段。是真正的模仿艺术,是另一种虚构的夸张艺术,因为木偶戏有一种“以物为人”的特殊形式,需要对操作者进行屏蔽,这就决定了木偶戏舞台要有特殊的结构。

在辽西,棒头木偶和布偶是由演员把木偶举过头顶来表演的。所以舞台上要设置幕布挡住演员,幕布上方要表演木偶戏。幕布的大小取决于木偶的大小。常规窗帘长6至8米,高1.6至1.7米。

设置侧幕、沿台幕、雨篷、幕布等。,并设置网景、纱幕、推景、转景、挂景等。在景点。

舞台设施采用框架式结构,形成便携、灵活、多功能的木偶戏舞台,以适应各种表演形式的木偶戏,提升综合艺术效果。辽西木偶戏借鉴国内外其他艺术,不断完善和发展舞台艺术的各种表现手段,使之成为一门综合艺术。木偶戏运用多种现代材料,同时借用

代表人物

辽西木偶艺术设计制作创始人蔡大田,(蔡万荣)1899年(约)雕刻的木偶戏《嫦娥奔月》很受欢迎。由辽西黑山人张定(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院长)设计,蔡大田亲自雕刻的王娘滩,即无恶龙、黑风洞,获得了张定的高度评价。由前“青艺”艺术家张广玉设计,蔡大田雕刻的“猪八戒背媳妇”和“小房牛”闻名遐迩。不幸的是,所有这些珍贵的杰作都在文革中被烧毁了。

关建清,辽西木偶艺术表演主要传承人,1926年出生。她是一个民间班的木偶艺术家,代表作是平顶山(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辽西的木偶从六代流传至今。

1953年1月,辽西木偶剧团一行23人奉中央文化部之命前往北京,从此成立了现在的中国木偶艺术团。辽西伪满人民不甘寂寞,在接下来的几个时期里,他们面对困难,历尽艰辛。他们的作品陶冶了一代又一代孩子的情操,是东三省少有的戏曲,也填补了辽宁省木偶艺术的空白。

现状

辽西木偶艺术再次面临危机。老一辈艺术家都七八十岁了,传承濒临断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tour/27255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6-04
下一篇 2022-06-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