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产生的原因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产生的原因,第1张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又称斯德哥尔摩效应,或人质情结,是指受害者对施暴者产生感情,甚至反过来帮助施暴者的一种情结。本质上也是施暴者驯服了受害者。这种心理问题容易出现在感情上依赖他人,容易感动的人身上。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什么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这个词最早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它有一个典故。20世纪70年代,瑞典斯德哥尔摩发生一起企业银行抢劫案。在抢劫银行时,劫匪劫持了4名工作人员,并与他们同住。一段时间后,案件破获。案件告破后,在法庭上,四家银行的工作人员居然拒绝为抢劫犯出庭作证,他们有一种同情怜悯的感觉。当时他们进行了研究,后来发现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可能与受害者的性格和心理有关,所以综合的意思就是当受害者和施暴者长期生活在一起时,会对受害者产生同情和怜悯的心理现象,这是一种病态的心理现象。

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病因是什么?

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成因包括进化心理学和心理分析的解释,表明新生婴儿与最近的有能力的成年人形成情感依恋,以最大化周围的成年人至少能够生存下来(或者成为理想的父母)的可能性。人对死亡的恐惧,为了保全自己的生命,必然要迎合施暴者,奉承他们,向人性中的势力低头膜拜。人类所能承受的恐惧是脆弱的底线。当一个人遇到无理取闹、随时想取其性命的暴力凶手时,人质会逐渐将生命权托付给凶手。许久,人质吃了一顿饭,喝了一杯水。每一次呼吸,他都觉得恐怖分子对他好。

综合症背后的故事

1973年夏天,斯德哥尔摩的一家银行走进来一个穿着奇怪的男人。他戴着玩具眼镜和棕色假发,把脸涂成红色,把胡子和眉毛染成深黑色。

〖派对才刚刚开始!”(晚会刚刚开始)

如果他没有用冲锋枪对着天花板开枪,这句用英语喊出来的“台词”在他周围的瑞典人听来可能会很陌生。随后发生的抢劫案不仅轰动了当时的瑞典,也成为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起源。

劫匪名叫简·埃里克 middot32岁的扬-埃里克·奥尔森来自瑞典南部,有犯罪记录。

他劫持了三名银行职员作为人质,要挟警察满足他的三个要求:

首先释放正在服刑的Clark middot克拉克·奥洛夫松,带他去银行大楼。这个人是奥尔森的朋友,也是他在犯罪领域的偶像。他们在监狱服刑时相识。

其次是300万瑞典克朗的现金,其中一半以瑞典克朗支付,一半以外币支付。

最后,求一辆逃生车。

警方同意了所有这些条件,但奥尔森必须挟持人质,一起乘车,以确保成功逃脱。警方没有妥协,双方进入了长达130小时的对峙。

电视媒体以直播的形式报道了这起大案。热情的观众不时打来电话,向警方提出他们的解决方案,包括让救世军给劫匪播放宗教歌曲,让一大群蜜蜂刺死嫌犯,直到他们投降。

结果他们目瞪口呆地目睹了几名人质的奇怪举动 mdash mdash他们求助于强盗,而不是与警察合作。

奥尔森允许人质下楼去洗手间。两名人质遇到了躲在暗处的警察,他们没有听从警察的命令呆在那里,而是乖乖地回到了楼上。

最终,警方使用催泪瓦斯迫使劫匪投降,人质也坚持让奥尔森和奥洛夫森先走,以确保两名劫匪不会被射杀。

然而,最让观众震惊的是人质克里斯汀·恩马克(Kristin Enmark)在电话中对瑞典首相喊的话:“我重复一遍:我要和强盗一起走。」

这一系列行为被案发时协助警方的精神病学家和犯罪学家Nils Bejerot评论为“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一种新型的精神疾病开始流行并广为人知,而该案中的几名人质成为其首批患者。事后,他们不可思议的“病”又被谣言所补充,比如和罪犯保持联系,和他们交朋友,甚至还有一个女人质和他们恋爱结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tour/26677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6-04
下一篇 2022-06-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