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战略版诸葛亮阵容搭配以及战法推荐

三国志战略版诸葛亮阵容搭配以及战法推荐,第1张

三国志战略版SP诸葛亮阵容搭配 三国志战略版SP诸葛亮怎么样

三国SP诸葛亮战略版怎么样?SP诸葛亮是三国战略版赤壁之战中新安装的SP武将。那么,他和原来的诸葛亮有什么区别,有多强,什么样的阵容和战术适合他?接下来,让我们互相认识一下。

三国SP诸葛亮战略版怎么样?

一、属性对比分析

最显眼的是SP诸葛亮只需要6御,也就是说可以组成6+7+7的20御组合,也就是怎么搭配。两个字:灵活!

其次,指令增长少0.57,速度增长多0.38。虽然命令少了将近30点,速度多了将近20点,但是因为初始属性 短腿钢板 军事指挥官的军衔。

二。战术描述

这种战术看起来很IMBA,既能填充发射率,又能让你大概率瞬间发射。然而,实际使用受到一些因素的限制。比如各种控制,不稳定等等。

至于受伤的部分,目前实测还没到普通诸葛亮的恐怖程度(夺魂+破阵毁坚的场景我还没试过)。反过来说,如果sp诸葛的战术全部发动,那他自己的战术能打多少都无所谓。

三。定位分析

1。军事指挥官的定位

现役战术小组的纯辅助军事指挥官

2。匹配建议

建议带2个主动战术的队友

你为什么这么建议?这里有一个例子。我看到一些朋友为了稳住SP诸葛的队伍,带了姜维一起。这种方法虽然可行,但不推荐。因为这个团强,姜维稳,和SP诸葛没关系。与其在这里浪费SP诸葛,不如直接上普通诸葛。

3。如何理解袖子

现在我们的地位确立了,SP诸葛自然会成为一个现役的战斗团队。但我们知道,现役战斗队的基调是不稳定,即使我们有充分的发射机会。所以建议把SP诸葛当成一个【他人携带的太平道学】,而不是某个战术引擎。

个人认为SP诸葛出场最大的好处就是可以缓解太平的竞争,因为和太平一样,不仅增加了战术的频率和伤害,而且不稳定。不同的是上限更高,同样适用于武器战术。

四。阵容的匹配方法

我认为有两种用途:

第一个| 与关羽、庞统、闫妍、黄忠配成蜀弓或蜀枪。

第二| mashup方法(三势阵、乌凤阵或任意组合)

第一个没什么好说的,简单明了。这是第二个。这个问题好像只有一个解决办法,就是SP诸葛带头,其实不然。SP诸葛做副将也很好,更灵活。

朋友们可能会问,跳过1轮不是很浪费吗?事实上,这里需要做一个权衡。混合的时候确实需要发挥其他武将的特效或者阵法效果,这样跳过的概率从75%降到25%。

另外还有一种开合方式,就是干脆不搭配自带准备战术的武将,这样麻烦会少一些。事实上,有很多高素质的武将采用低概率主动提示战术,如程昱、徐庶、法正等。

但是SP诸葛上限下降了,全靠上限还是指挥官的位置。毕竟提示准备战术的威力还是很强的(但是这个上限很难达到,而且SP诸葛的触发大多集中在偶数回合,自然相隔一回合,而准备战术一般需要一回合的准备,也就是说SP诸葛只有连续触发才赚钱。一般情况下,他只是更稳定地展开队友的战术。

六。配合SP诸葛亮的战术

[草船借箭刮骨]

建议两个都至少带一个,SP诸葛的队伍。一旦被控,将是致命的。然而,释放控制的策略就像一条生命线。如果是载草船借箭,SP诸葛可以放弃第一手,来个龟速控(需要高速队友)。

[八个金锁阵]

八门金锁阵虽然在各种超级减伤中被忽略了,但是它的主人会先攻三轮,对于一些短腿将军来说还是极好的搭配!作为一个特别助理,一个武将的速度慢,意味着他需要先发制人,否则第一回合队友就享受不到可能的触发。

[夺魂]

速度方面,SP诸葛搭载夺魂+兵书魔法机有可能达到很高的速度。但是摄魂对SP诸葛的帮助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朋友们慎重选择。

[暂时避开它的正面]

这几乎是高智商指挥官最好的保护手段。尤其是我们队伍里有高力低智武将的时候,会更舒服。

[辅助战术]

笔者认为SP诸葛不同于普通诸葛,不必强求智力差。建议直接作为纯辅助使用,多搭载治疗减伤等辅助战术。

[孙子兵法:速战速决]

对于速度较慢的诸葛亮来说,快战脚本可以提供24点的速度,帮助很大,可以在所有的短腿中脱颖而出。

[不稳定性的处理]

因为要搭配两个自己战术发动概率低的武将做队友,所以SP诸葛打得不出彩的时候(虽然难,但是有),三个人一起行动的概率极高。

即使SP诸葛如其所愿触发,也会给两个武将中的一个带来增益,另一个依然会发挥不稳。而且因为SP诸葛的存在,你会觉得不配背太平道法,白眉,三势阵。

还有两个方案:一个是通过给团队稳定输出比如用武功接神,打车三天,来提高下限,增强稳定性。另一种是给两个队友坚定勇敢,勇者捷足先登之类的战术,从而大幅提高单次发射的收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tech/152435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07
下一篇 2022-09-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