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七雄形成了什么

舞蹈节目串词2022-09-04  21

七雄的形成 战国七雄简介

1.战国七雄是指历史上东周战国时期七个最强诸侯国的统称。春秋时期无数次的战争,大大减少了诸侯国的数量。到了战国时期,最强大的七个诸侯国是齐、楚、秦、燕、赵、魏、韩,史称“战国七雄”。七个诸侯国中,除秦在萧山西部外,其余六国都在东部。所以这六国也被称为“山东六国”。

2.七侠的形成:到了春秋末期,各国合并,剩下的大国主要有西部的秦国,中原北部的晋国,东部的齐国和燕国,以及南部的楚国、吴国和越国。战国初期,除了吴国在公元前473年被越南所灭外,上述大国都保存了下来。秦、燕较弱,晋、齐、楚、越较强。其中,公元前453年的晋国,经过六卿合并,形成了赵、魏、韩“三族分晋”的局面,史称“三晋”。三晋是战国初期最强大的,经常联合起来攻打其他国家。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任命三晋为诸侯。自公元前481年,齐国陈(又名田横)杀齐桓公,专事齐国政治,形成了“田代齐”的局面。但战国初期,齐国暂时弱于三晋。楚国虽然东扩,但未能与北方三晋争夺郑。越国灭吴后,一度强盛,但进入战国后,因长期内乱而衰落。公元前333年,被楚国打败。

3.初始阶段:战国中期,秦、齐、楚、赵、魏、汉、燕争霸的格局逐渐形成。起初,魏国是大国中最强的,但在后来居上的齐国和秦国的打击下,逐渐衰落。楚任命吴起改革,使国家非常繁荣,称霸江南。赵国和韩国也对周边小国进行了打击和破坏,并于公元前367年乘周内乱之机,将周分裂为西周(以王城为都城)和东周(以巩为都城)两个小国,逐渐占领了周的周边地区。在各国中,只有燕国还比较弱小。由于国内政治改革的成功,秦和齐成为东西方的两大强国。

虽然在公元前344年称王,但他在龟陵之战(前353年)和马岭之战(前341年)两次被齐国击败,于是在公元前334年被迫与“迎徐州为王”。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也自称王。后来韩、赵、燕、中山、宋也相继称王。各大国都拉拢中国,造成了联横的高潮。连横的本质是秦与齐楚的斗争。这期间秦国基本占了上风,先后制服了汉魏,重创了楚国,摧毁了巴蜀。因为齐国没有直接与秦国对抗,所以它仍然在东方占主导地位。赵也是强势。赵武灵王曾经在胡夫练习“骑射”来消灭钟山和袭击者胡地。

4.激烈对抗:战国后期,各国间的兼并更加激烈。楚国违背盟约,与秦国结盟,但在齐、韩、赵、秦的夹击下,始终没有恢复。赵灭中山。国力强大。齐国虽然挟汉魏反秦,却难以阻止秦对汉魏的蚕食。公元前288年,齐秦并称东西帝,宣帝让出爵位。次年,苏秦、李兑、赵、齐、楚、魏、韩先后攻秦,后于(今河南荥阳泗水),秦归还赵、魏部分失地求和。次年,宋朝灭亡。于是秦策划了这次联合进攻。

公元前284年,燕昭王任命乐毅为他的将军。、秦、汉、赵、魏四国攻打齐国,入侵齐国首都,占领齐国五年。公元前279年,齐国组织田单进行反击,收复失地。齐国虽然复国,但元气大伤,从此无力与秦抗衡。之后,秦国的对手主要是赵。在进一步削弱楚国的基础上,秦国积极向东发展,对抗赵国。公元前262年至公元前260年,秦与赵在长平(今山西高平)激战,秦大败赵(长平之战)。公元前259年,秦进包围了赵国的首都邯郸达三年之久。公元前257年,魏新灵君和楚春申君救赵打败秦国,解除邯郸之围。赵虽然转危为安,但损失惨重。

5.结局:公元前251年,燕国被赵国打败,派兵攻打赵国,但被赵国打败。然而,在秦国的威胁下,东方六国结成了暂时的联盟。公元前247年,魏新灵联合五军攻打秦国,秦国大败河外。公元前241年,赵胖暖带着赵、楚、魏、燕、韩国的士兵攻打秦国,被秦国打败。自此,东方六国联盟不复存在。秦趁此形势一一突围。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先后灭韩、赵、燕、魏、楚、齐,统一天下,七国争霸的局面结束。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juke.outofmemory.cn/read/1469954.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