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萧瑀翻译

赐萧瑀翻译,第1张

《赐萧瑀》原文翻译赏析,赐萧瑀全诗的意思

风知草,板荡知忠臣。

勇者知义,智者惜仁。

[作者]: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年号贞观。名字取意“济世安民”,陇西成纪人(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唐太宗开创了著名...

[翻译]:

你能知道哪个是疾风中的韧草,哪个是乱流中的忠臣。

勇敢的人怎样才能深刻认识道德?只有智者才会充满仁慈。

[注意]:

你能知道哪个是疾风中的韧草,哪个是乱流中的忠臣。

勇敢的人怎样才能深刻认识道德?只有智者才会充满仁慈。

[赞赏]:

韧性、忠诚、道德、善良,萧瑜情身为大臣,具备这四种品质,皇上评价那么高,还能要求什么?萧瑜为官,在艰难险阻中,不随波逐流;坚定,不迷失方向;因为你充满了仁爱,所以你总能把握住正义的事业。然而,新的大臣方、杜如晦、等。与他们意见相左,所以他们很难做得更多。不要犹豫!

这两首诗使用了比喻的手法。诗人表达的核心意思是“清正廉明”,赞扬萧瑜在自己当年最关键的时刻支持自己,帮助自己夺得皇位。“疾风知劲草”就是繁荣,这是下面的论点。同时,这句以平凡的自然风光为比喻的话,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苍劲的草”与平凡的草混为一谈;在和平稳定的环境中,“清官”很容易与普通人混淆:他们的特殊性没有显露出来,所以很难识别。只有经过狂风和乱世的考验,才能看出什么样的草是坚强的,什么样的人是忠诚的。总之,这两首诗生动而深刻地说明了一个人的真实性格在困难和关键的时刻最能看出来。一个节操高的人,在困难的时候,在危险面前,能坚持真理,不随波逐流;决心不够的人往往会迷失方向。

两首诗表达的道理是一样的,但“大风知强草”因其形象生动而最广为人知。今天的人往往只知道前一句,忘了后一句。常用来比喻在关键时刻表现一个人的良好品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study/143796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01
下一篇 2022-09-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