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为明朝带来了什么效益

郑和下西洋为明朝带来了什么效益,第1张

明朝郑和几次下西洋,郑和下西洋的成果有哪些?

明代郑和下西洋

关于郑和的几次下西洋,郑和实际上是七下西洋。第一次下西洋发生在永乐三年的1405年。郑和从南京龙江港出发,永乐五年回国。第二次下西洋发生在1407年十月,也就是永乐五年九月。他在这次航行中经过了几个地方,包括文莱、泰国、印度等地。他还带回了锡兰山的佛牙,最终于1409年回到中国。

郑和下西洋

郑和第三次下西洋起于太仓刘家岗,同行者有姚、马欢等人。他们到达越南、马来西亚等地,回国途中再次游览锡兰山,于1411年7月回到中国。第四次下西洋发生在永乐十一年。翻译家马欢跟随环游阿拉伯半岛,第一次航行到东非的马林迪,两年后回到中国。然后,马林迪的一名信使来赠送长颈鹿。

永乐十五年五月,郑和随溥日,经泉州到达占城、爪哇岛。最远的地方是东非的木古图舒和马林。郑和第六次下西洋发生在永乐十九年正月。他们去了孟加拉国,但在途中,公务船遇上大风浪,摇摇晃晃,船上的人都抽泣起来。然后他们鞠躬祈祷上帝保佑。之后风平浪静,但他们中途返回。这次下西洋可谓是一场磨难。永乐二十二年,明太祖成祖驾崩,仁宗即位。但是国库空空了,去下西洋的活动就停了。

郑和第七次下西洋来自龙江关。郑和归来后,于宣德1988年4月因积劳成疾病逝于印度,随后船队由王靖领回。郑和下西洋开辟了大量的海外贸易,促进了亚非国家之间的交流。

郑和下西洋有哪些成就

据史料记载,郑和下西洋的功绩很多,主要体现在海外贸易和外交军事方面。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了非洲东海岸。一些专家指出,郑和和他的帆船队可能去过澳大利亚。这些历史记载可以反映郑和下西洋的成就,这些成就也代表了中国航海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郑和下西洋比欧洲探险家早了半个多世纪。另一方面,郑和下西洋创造了世界航海史上的奇迹。

郑和下西洋

王即位后,广纳天下贤才,编撰《永乐大典》。为了显示明朝的国力,明朝皇帝朱迪命令市民建造一艘大船,驶向西洋。为了解决财政困难,明成祖要求郑和下西洋寻求商机,以扩大海外贸易。有学者估计,郑和七下西洋给明朝朝廷带来了巨大的财政收入。如果换算成钱,至少有三十多万两黄金和一万两白银,解决了明朝朝廷国库紧张的问题。

从外交和军事的角度来看,郑和下西洋促进了明朝外交事业的进步。郑和下西洋不仅推翻了苏门答腊政权,还使斯里兰卡王国臣服于明朝朝廷。沿海经济的发展繁荣也是郑和下西洋的成果之一。在成祖登基之前,他就意识到了发展海外贸易的重要性。为了超越成吉思汗的成就,成祖皇帝把目光投向了大海。随着郑和下西洋的深入,明朝朝廷占领了朝鲜半岛,大大扩大了明朝的势力范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study/143281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9-01
下一篇 2022-09-0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