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景润是一位什么人

陈景润是一位什么人,第1张

陈景润是哪里人?关于陈景润的故事有哪些?

陈景润是哪里人

众所周知,陈景润是世界著名的数学家。时至今日,陈景润的故事依然口耳相传。除此之外,很多书都记载了陈景润的身世,陈景润是哪里人。当我们了解了陈景润的事迹,就可以知道陈景润是哪里人了。就今天的地名而言,陈景润是福州仓山区程门镇楼雷村人。

陈景润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家庭,兄弟姐妹很多。陈景润出生后,父母向邻居借米汤喂他。陈景润从小乖巧懂事。父母干农活的时候,陈景润在家照顾弟妹。哥哥放学回来,陈景润求哥哥教他数学。母亲陈景润看他学习努力,就送他去上学。陈景润学习成绩很好。1948年2月,他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华英学院。后来,陈景润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厦门大学数学系。

从陈景润的学习经历来看,陈景润从小学到大学一直在福建省就读。陈景润对贫穷有着深刻的理解。为了摆脱饥寒交迫,陈景润一直在努力学习。陈景润工作后,一直攒钱,除了生活上的必要开支,陈景润把剩下的工资都存进了银行。工作后,陈景润一直生活在北京,很少回老家。如今,在城市化的大潮中,很多村落为了迎合现代发展,主动消失了。陈景润的家乡仓山区程门镇楼垒村也与这座城市融为一体。

陈景润轶事

了解陈景润的轶事,有助于全面了解陈景润的性格特点。众所周知,陈景润一直过着很无聊的生活。对于一般人来说,和数字打交道是极其枯燥的,但是对于陈景润来说,任何和数字有关的事情都是非常有趣的。除了繁重的工作,陈景润还要清点存折和硬币。为了敛财,陈景润经常把工资换成首饰,方便收藏。

有时候深夜,陈景润会躲在被子里,打开手电筒欣赏藏品。当陈景润搬出6平米的小房间,研究生们收拾他的物品时,竟然发现了重达两三公斤的硬币。20世纪70年代末,出于学术交流的需要,陈景润曾两次出国访问。在这两次出国旅行中,陈景润分别获得了7500美元和5000法郎。然而,陈景润没有用这笔钱购买家庭用品。几经考虑,陈景润买了一台收音机带回家。

为了给家人和学生买纪念品,陈景润在当地买了一些便宜但有纪念意义的笔记本和铅笔。有一次,陈景润的姐姐和侄子从福州来北京看望陈景润。陈景润为了当房东,请姐姐和侄子吃饭。陈景润的姐姐本以为哥哥会请自己吃一顿大餐,但陈景润只花了一元多钱请侄子吃了一顿很简单的午饭。了解陈景润的逸事,可以发现陈景润在生活上很简单,在日常开销上也很精打细算。

陈景润电线杆

从陈景润的照片可以看出,陈景润有重度近视。就像陈毅吃墨,王羲之吃墨一样,陈景润也有类似的经历。这是陈景润撞电线杆的故事。陈景润对数学非常痴迷。即使在文革被迫害的时候,陈景润也坚持研究哥德巴赫猜想。正是这种执着,让陈景润成为享誉世界的数学家。

陈景润的秘书李肖宁曾说,至少在30年内,没有人能打破陈景润对数学的贡献。而陈景润的学术论文,估计全世界能看懂的不超过10个人。一天,陈景润上街买酱油。买了酱油后,陈景润拎着酱油瓶走了回来。陈景润突然想到一个很有意思的数学题,他开始心算。正当陈景润全神贯注解决问题的时候,他没有看到前面不远处有一根电线杆。果然,陈景润撞上了电线杆,酱油洒了一地。

因为陈景润有重度近视,他不知道自己居然撞到了电线杆。陈景润站起来,对着电线杆说: 你为什么这么近视?你为什么站在人行道上?你撞倒了我,拿走了我的酱油。 不久后,陈景润撞电线杆的故事传开了,全世界都被陈景润的执念感动了。陈景润撞电线杆只是他人生中的一个小插曲。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陈景润对数学的痴迷程度。著名评论家徐迟知道陈景润的故事后,也写下了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告诉世人陈景润的伟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study/141850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31
下一篇 2022-08-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