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修是被曹操杀害的吗

杨修是被曹操杀害的吗,第1张

杨修被杀的真正原因,曹操为什么要杀杨修?

对于杨修的死,由于《后汉书》和《三国演义》的影响,后人一直认为杨修死于机巧,他给出了很多有说服力的证据。比如曹操在新建的祥符门写了一封信 Live 字,杨修使门变小;曹操在酥饼盒上写道 一盒蛋糕 然后杨修打开它,分发给所有人。

曹操在汉中争夺战中主动退兵。在旅行之前,他会 鸡肋 当夜,主簿杨修作为口令,命令部下收拾行装,当即被曹操杀死。其实,这些都是杨修之死的一些外部因素,真正的根本原因完全在于他的政治立场。

首先,杨修及其代表的政治立场是站在曹操的对立面。杨修的父亲杨彪是一个正统的儒家,而曹操则是一个非正式的改革家。杨彪在写《书序》时,对曹操就有一些看法,更何况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使他产生了不协调的矛盾。

米芾在评论许昌人时说: 年长的孔文举,年轻的杨德祖 当时的名人如米芾、孔融等,看不起曹操和曹魏的重要官员如于迅、陈群、司马懿等,甚至处处反对曹魏的政权。杨修也属于这一阵营。

如果不见我,那些曾经反叛过曹操或者站在曹操对立面的人,比如太直的崔琰,就会被罚做徒弟,被跟随,被监督。 似乎参差不齐 ,然后给予死亡;许攸和娄圭虽然是曹操的老朋友,也有过建功立业,但都是因为鄙视曹操的言论而被杀。孔融是名人,但他是个唱反调的人,所以要杀了他。曹操手下的谋士于迅不肯饶他一命,逼他自杀,原因是他对魏王的身份有不同意见。杨修卖弄聪明,暴露缺点,曹操当然不会放过他。

第二,杨修站在了曹丕的对立面。曹操选择接班人时,杨修辅佐曹植,而由于杨修的谋划,曹植明显占了便宜。当时曹植和曹丕两边的谋士很多。历史记录表明 (曹)智不仅才华横溢,而且还得到了丁仪、、的垂青。毛多疑,还有几个王子 。

也就是说,有几次曹植差点成为太子,其中丁仪、丁燮、杨修等人作为曹植的智囊骨干,起到了不小的作用。曹丕的智囊是司马懿、陈群、武陟和朱越。司马懿和陈群的政治能力和谋略,应该是汉魏时期谋士大臣中公认的不二之选。吴深谋远虑,文采斐然。曹植的脑子都是文士,没有政治军事经验。他们远不如司马懿、陈群、武陟等人老谋深算,这自然让他们在斗争中更为吃亏。

于是曹丕在四友的策划下,在夺取官职的斗争中逐渐占了上风。斗争中,杨修诬告五禽戏中郎将、副丞相曹丕,曹植司马门事件,导致曹丕成为太子。这样,为了避免背后的自相残杀和分裂,必须消灭曹植的势力。杨修的足智多谋已经成为曹操最大的担忧,杨修被消灭只是时间问题。你看,曹丕称帝后,曹植的脑子基本都被打死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study/139778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29
下一篇 2022-08-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