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沟桥是哪个事变

卢沟桥是哪个事变,第1张

历史上卢沟桥事变起因是什么?当时第一枪究竟是谁开的?

今天,我们来看看历史上的卢沟桥事变。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开始。同时,卢沟桥事变也被称为七七事变。当时日军故意制造卢沟桥事变来进攻中国,因为当时日本制造了伪满洲国,日本占领了东北地区,希望统治整个中国。今天,我们来看看卢沟桥事变的历史成因。当时是谁开的第一枪?

1937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一场新的经济危机。日本帝国主义为了缓和危机,继续推行侵略扩张政策,制造了卢沟桥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

卢沟桥位于北京西南约15公里的永定河上,是北京的主要咽喉。自1937年6月以来,日本侵略军几乎每天都在卢沟桥附近进行挑衅性的军事演习。7月7日,日军以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桥头宛平县城搜查,被中国守军拒绝。当晚8时,日寇突然向卢沟桥发起进攻。中国守军忍无可忍,奋起自卫。中国人民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抗日战争从此开始。

驻守卢沟桥地区的29军,原是西北军冯玉祥的老参谋。这支部队剑术了得,每个士兵都带着大刀。每当侵华日军逼近阵地,战士们就跳出战壕,抡起刀与敌人搏斗。日军集中火力,连续猛攻卢沟桥石桥和平汉路铁桥。铁桥一度失传。驻守铁桥的一个连只有4人幸存,其他人都壮烈牺牲。29军的战士勇敢顽强,不怕牺牲。经过4个小时的激战,他们从日本侵略者手中夺回了铁桥。永定河上的战斗持续了一整天一夜,数百具日军尸体躺在卢沟桥头,中国守军坚守阵地。

卢沟桥的炮声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事件发生后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向全国发出通电,呼吁:“平金有危险了!华北危在旦夕!中华民族危机四伏!"指出“只有全民族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工农群众和各界爱国人士通过募捐、劳动、宣传等多种方式积极支援抗日前线。然而,国民党政府奉行消极抗战路线。他们不敢发动民众,面对日军的大规模进攻犹豫不决,导致7月底京津相继失陷。

由于全国人民的抗日压力,加上日本的入侵严重损害了英美在中国的利益,直接威胁到蒋介石等四大家族的统治,国民党政府被迫于8月中旬发表《自卫宣言》,对日作战,并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与此同时,南京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宣布,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任总司令,彭任副总司令。不久,南方各地的红军游击队也改编为新四军,由叶挺任军长。抗日战争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从此,一场以中国共产党为骨干的伟大民族解放战争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事件发生后,中日国共两党对事件发生的原因各执一词,各方关于卢沟桥事件的回忆往往包含不一致的细节。

根据《蒋中正传》收录的《何()将军的军事报告》一文和远东国际军事法庭记录的秦德纯证言:

1937年7月7日夜11时许,驻丰台日军在未通知中国北平地方当局的情况下,在国民革命军驻地附近进行夜间军事演习,随后进行了一次 一名士兵失踪了 原因,要求进入宛平古城搜索。当时国民革命军第37师219团冀兴文部队一个营驻扎在卢沟桥,营长是金·。由于当时已是深夜,中国驻军拒绝了日军的要求。之后日军包围了卢沟桥,双方同意天亮后派代表到现场调查。但日本副官四平仍坚持日军搜城的要求。中国拒绝这一要求后,日军开始从东、西门炮轰该城,但城内守军并未还击。日军加强进攻后,中国守军出于自卫目的开始反击,双方均有伤亡。随后卢沟桥以北进入胶着状态。

根据日军1937年公布的消息, 1937年7月7日晚10时40分,日军第一中国步兵连第三旅第八中队在北平西南12公里的永定河左岸荒地进行夜间军事演习。演习结束后,突然向江边龙王庙方向开了三枪。后来,野战一队队长清水正孝中队长等人在卢沟桥的江边和城墙之间看到有人用手电筒交替照射,马上判断出中国士兵在用暗号互相联络。之后从龙王庙方向发射了十几发子弹,日军没有还手。中队长清水正孝派岩谷司令和两名使者立即向丰台警备队报告。接到报告后,むたぐち れんや第一连长与北平特务机关联系,决定天亮后与宛平县县长王冷斋一起前往事发现场。

随后中队长清水正孝率队东进西五里店,在义文山与来自丰台的第三大队会合。凌晨3点25分,龙王庙方向又开了三枪。连长穆达古奇认为频繁的射击是为了攻击日军,于是在4点20分下达了战斗命令。

此时,森田中佐助率领的对华谈判代表抵达该地区,森田中佐助作为代理连长,下令禁止装载子弹。日方代表立即要求中方撤回集结在卢沟桥周围的部队,但该地区的中方部队从龙王庙和长辛店高地附近开始对日军阵地进行迫击炮炮击。日军于1937年7月8日凌晨5时30分开始反击。战斗开始后,日军在龙王庙附近消灭中国军队,进入永定河右岸,包围卢沟桥。在遇害士兵身上找到的文件显示,这名士兵属于第29军的正规军。到目前为止,20名中国士兵死亡,约60人受伤。

5时30分,日军第8中队开始进攻中国军队,双方进入全面冲突。战斗持续了2个小时后,渐渐安静下来。

上午九点半,中国提出停战,双方进入僵持状态。

僵持一直持续到7月9日凌晨2点左右,期间双方互相开火,但没有发生大的冲突。7月9日凌晨两点,中日交战双方就 日军占领永定河东岸,中国军队占领永定河西岸,日军撤退 达成协议,开始提现,直至当日12时20分提现完毕。

7月9日之后,交战双方开始进入谈判,主要集中在 从相关地区撤出 , 未来安全 , 中国为挑起事端道歉 还有 取缔地方反日活动 开始争论。与此同时,日军开始向华北派兵,加大对南京国民政府的压力。这一出兵之举,客观上增加了华北地区的反日情绪,为以后的大规模冲突埋下了伏笔。

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主席的蒋介石于7月17日在庐山宣布,已做好战斗准备,如有必要,决心自卫反击,抗战到底。7月19日,蒋中正发表了题为《最后时刻》的演讲,正式宣布全面抗战开始。随后,7月25日发生廊坊事变,7月26日发生广安门事变,7月29日和7月30日,日军先后占领北平和天津。中国抗日战争正式爆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study/138909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29
下一篇 2022-08-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