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大战谁救了朱元璋

鄱阳湖大战谁救了朱元璋,第1张

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的故事,世界规模最大水战

朱元璋与陈友谅战鄱阳湖的故事

元末群雄逐鹿天下,诸军成功互相吞并。最后只剩下两支势均力敌的部队:一支是以陈友谅为首的队伍,占据湖广、江西等以江州(九江)为中心的大片地区,大名鼎鼎;另一支军队以朱元璋为首,占据了以庆忌(今南靖)为中心的苏皖一带的广大地区,名曰西吴。两队为了争夺天下,在长江中下游多次交战。

元二十四年(1364年)四月一日,陈友谅率六十万大军攻洪都(南昌),朱元璋率二十万大军前来救援。陈友谅调转船头面对朱元璋,两军在鄱阳湖的康郎山相遇。一场震惊古今的激战开始了。

两军实力相差悬殊。陈友谅兵临城下,战船庞大,手下五千艘战船庞大无比。船楼分为上、中、下三层,中间是马厩。船楼上下的人听不到对方说话,每层都有数不清的船舱,像个大厅。船体被铁皮包裹着,涂着红色的油漆,远看就像一座红色的城墙。朱元璋不仅少了40万人马,而且战船多为小舢板,气势不强。

朱元璋驻守康郎山的部队已经完了,他带领将领观察敌情时,看到陈友谅的战船首尾相连,到处都是桅杆。他冷笑着说: 陈友谅在军事上犯了大错,当时曹操在赤壁吃了大亏。你看,他们的战舰首尾相连。如果我用火,我会在瞬间把他们变成一片火海。 人们都说大师是对的。

第二天,朱元璋把队伍分成11个小队,每个小队装上火器和弓箭,向三江口的汉军进攻。朱元璋在这里也犯了错误。七月正是盛夏,风平浪静。他用火来攻,但是没有风来助火,起不到火的作用。况且汉军的战船在山西南部,需要借助东北风才能有效。诸葛亮不可能再世。东北风怎么会在这个时候来?果然,战后两军胶着。不仅火攻失败,而且朱军因为船小,始终处于被动局面。尤其是朱元璋的指挥舰,比普通战船还要大,白色的桅杆非常醒目。张定边,陈友谅的明星,率领舰队专攻此指挥舰。汉军叫嚣着喊道: 是白桅船上的朱元璋!朱和尚,不要跑! 这一喊。汉军船只围攻朱元璋指挥的支队。常遇春、于同海等人率领的舰队也被汉军打散。朱元璋被左副统帅韩成、部分谋士和少量士兵包围。

韩成当机立断,下令各船分队,打开备用石灰袋,掺水,将各船的桅杆粉刷一新,到处都是白色的杆子,分散了汉军的注意力。两军之间发生了一场混战。汉军又喊了一声: 朱元璋穿的是红袍,不要跑,朱和尚! 汉军的船只再次聚集在朱元璋的指挥舰周围。

此时,朱元璋的指挥船被巨浪推向浅滩,无法启动。士兵下船推肩,但船身太大,无法推拉,汉军没杀。朱元璋叹了一口气:真的是天杀的! 话音刚落,韩成把朱元璋拖进船舱,脱下自己的红袍,披在自己身上,递给朱元璋: 师傅,保重,韩成。我要走了! 韩成威严地站在船头,骂了陈友谅一句,纵身跳入水中等死。此时汉军一片欢腾: 朱和尚死了,我们赢了!

汉军大将张定边在弓上得意洋洋,吴军大将常遇春从右路杀出,一箭射中。主力受伤,汉军接连溃败。直到朱元璋再次站在船头,汉军才意识到这是一个刚刚跳下去的替死鬼。

虽然众将领奋力救朱元璋一命,但吴军伤亡惨重。光是将军就死了30多个。他登基后,在康郎山修建了忠臣庙,并雕刻了36位将军的雕像。新港乡郊外,有韩成庙,用于朝鲜造像,当地政府供奉春秋祭。这是后话。

朱元璋回到康郎山后,汉军弃船如潮水般爬山,将朱元璋生擒。此时,朱元璋已经脱下红袍,换上绿袍。汉军又一声呐喊: 穿绿袍的朱元璋,别跑了,和尚朱。

黄昏时分,朱元璋筋疲力尽,躺在一棵古槐树下透透气。汉军的箭从他耳边呼啸而过。他赶紧脱下绿袍,披在一棵槐树上,穿上典当服,在乱军中逃命。第二天,陈友谅派人去槐树下接朱元璋的尸体,只见一袭绿袍被无数箭矢钉在槐树上。陈友谅命令士兵砍下一截古槐,以便用雪来怨恨它。朱元璋登基后,将这种救命树命名为 怀将军 ,被老百姓称为 淮叔将军 。

第二天,朱元璋再次出现在指挥舰上,陈友谅大吃一惊。朱元璋不仅没死,还打伤了张定边将军。他不禁感叹: 常遇春一出,我军将无力与之抗衡! 他的弟弟陈友仁喊道:兄弟,不要长别人的志气,灭自己的威风,等小弟把常遇春抓来献给大哥!

陈友仁命令500艘巨舰围攻常遇春。常遇春把船队分成几部分,分头前进,派出20个敢死队分7艘船,在船头船尾装满硫磺、火药和几个穿盔甲的稻草人,迅速向陈友仁船队推进。陈友仁的战舰太大了,而且是用铁链连接的。另外,秋天,湖水浅,沙滩多。尾巴太大掉不下来,不方便移动。看似水排入大海,实际上处于被动地位。当常遇春派出的七艘船向汉军的战船推进时,汉军的箭如蝗虫,稻草人呆立不动。当船只接近巨轮时,20个敢死队从水中潜入,跳进船上的仓库,向巨轮投掷点燃的火把、硫磺和火药。突然,陈友仁的巨轮连成一片火海。常遇春的指挥官杀了他们,无数汉军被烧死淹死。陈友仁被活活烧死,半个鄱阳湖被鲜血染红。

船哥死了,陈友谅哀悼,投降康山,坚持不下去了。一下子就把吴君行告到了枢密院,首领丁普朗始终没有投降。这个丁普朗原来是陈友谅的部将。1360年,朱元璋进军江州,路过小孤山时,投奔朱元璋,参加鄱阳湖战争。陈友谅怒道: 一个任性的人有什么用?开枪打死他。 张定边建议 问清楚情况再杀也不迟。 丁郎进去磕头道:“好!我不该死。请保持警惕以防紧急情况。水屏障是不可穿透的。今晚常遇春会在梅溪嘴登陆,从背后抢村。 半信半疑,陈友谅亲自调兵,迂回梅溪嘴。2时许,湖州芦苇丛中有大批人马,鼓声震天,似有埋伏。汉军大叫杀将,芦苇丛中却没有一个人。只有几十面旗帜在芦苇丛中飘扬。陈友谅正要撤军,后方营地突然发生火灾。朱元璋的大队人马从落基山杀来,陈友谅失了兵,又失了力。

第二天,朱元璋指挥船队强攻康山水村。七艘火红的船像游龙一样向汉军巨舰冲去。火药船靠近陈友谅船队时,风助火起,火势肆虐空。湖水全红了,陈友谅的巨舰成了一片火海,六十万大军损失了一半。它只好退到康山的鞋山,因缺粮少草,准备返回武昌。当陈友谅率领败兵行至安徽宿松县入海口,看到追兵渐行渐远,不禁长叹一声说: 刘基是个守旧的人。如果我们在这里放下下一队,我们就完了。 话还没说完,一声枪响从芦苇丛中驶出两队人马,朱元璋的两个将军国盈和廖永忠,都持枪站在船头。已经成了惊弓之鸟的陈友谅出了一身冷汗,暗暗叫苦: 我死了。!当他从船舱里伸出头来指挥100号船突围时,一支硬箭穿过他的左眼,一路穿过他的大脑,将他当场击毙。张定边拼命死守陈友谅的尸体,陈友谅的次子陈力突围,逃往武昌。至此,持续两个多月的鄱阳湖水战,以汉军60万大军全军覆没,陈友谅战死而告终。

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建立了明朝。为了宣传自己是真命天子,诸神保佑,他在庐山修建了御碑亭和游仙亭,重修了天池寺,编造了周颠大军助海口、赤脚和尚送药到南京等神话传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study/132338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24
下一篇 2022-08-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