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哪个时期佛教盛行寺必有茶教必有茶禅必有茶

在我国哪个时期佛教盛行寺必有茶教必有茶禅必有茶,第1张

独特的寺院茶文化是什么样的 独特的寺院茶文化介绍

1.经过千百年的锤炼,茶内涵中的人文因素日益增多,茶的自然属性逐渐嵌入人文因素中。

2.佛教修行的方法决定了和尚与茶密不可分的关系,戒、定、智是佛教修行的主要方法。

3、禁欲,即出家人不得饮酒,午后不得进食,戒食素食;而智慧,就是请和尚坐禅。所以需要一种营养补充,既符合佛教戒律,又能消除久坐打坐带来的疲劳,弥补“午不食”、“荤素不吃”。恰好,茶的提神醒脑、生津止渴等药理作用及其丰富的营养成分,自然成为了僧人的理想饮品。久而久之,僧人饮茶的做法逐渐成为他们独特的寺庙茶文化。

4.但佛教对饮酒很有讲究,饮茶成为寺庙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初僧人吸收民间方法,将茶叶、香料、水果与桂圆、生姜一起熬制,称为茶苏。

5.宋代,余杭景山寺举行茶宴和“半茶活动”,推广将嫩茶磨成粉,用开水冲泡的“点茶法”,对民间饮茶习俗的普及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6.寺内有“茶厅”,禅僧在此辩论佛法,招待施主,品尝香茗。庙堂里的“茶鼓”是召集僧人喝茶的鼓,“茶头”负责烧开、煮茶,给客人奉茶。庙前的“送茶僧”专门供茶。

7.人们常说的“寺茶”指的是佛教寺庙里的茶,通常用于供佛、招待客人和服务自己。按规定,每天在佛、祖、灵前奉上茶汤,称为“奉茶”;按戒年数饮茶,称为“戒蜡茶”;邀请所有僧尼喝茶,称为“万能茶”;乞食所得之茶,谓之“茶”等等。

8.和尚打坐的时候,茶也是必不可少的。每个阶段都要烧一根香,每烧完一根香,寺监都要“泡茶”,“泡茶四五转”,以清心提神,消除长时间打坐带来的疲劳。

9.此外,寺内僧人还以茶拜佛、拜师、拜客,与好朋友饮酒、谈佛经、陶冶心性,形成庄严的“茶道”。

10.在《佛道茶艺》一文中,有对“礼佛茶”礼仪的记载:“礼佛茶”是烧香、拜佛、拜师的特殊礼仪,也是混茶、献客、结缘行善的特殊茶艺。佛陀的仪式茶在冥想室举行。在做准备的基础上,分为10道程序,表示功德圆满。10道程序是莲花进场、烧香、拜佛、赐甘露、禅定、取衣净手、烫一杯茶、奉茶、接杯接碗、请出。

11.诚然,茶在禅门中是不可或缺的。泡茶喝茶,可以说是与修佛教导的“八义”合拍。每次泡茶都要正念、正念,集中精力才有好的色香味。另外,安静喝茶的态度和禅修差不多。正如茶禅一味所说:“喝茶,修行禅定,是一种品味,是一种门户,是一种同理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study/131707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24
下一篇 2022-08-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