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合理的基本准则是

衡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式合理的基本准则是,第1张

文化遗产保护基本原则包括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介绍

1.原真性保护原则:原真性原则最早于20世纪60年代引入遗产保护领域,此后逐渐完善。它认为,在保护文化遗产时,应该保护原始的、原始的、真实的历史物品,应该保护它们所继承的一切历史文化信息。这就要求在实际保护工作中,要坚决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真伪混淆、假冒伪劣的现象,对原有文化随意篡改,失去原有的文化内涵和意义。

2.完整性保护原则:一种文化的形成不是零散的,而是一个整体的表征,所以在保护时要注意它的完整性。非物质文化具有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和文化内涵,也根据不同的环境呈现出不同的状态。这些不同的方面是一种文化的整体表现。因此,在保护时,应倡导多方位、多层次的保护,确保文化的完整性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以最全面的形式传承下去。

3.科学保护原则:落实科学发展的保护理念,必须正确处理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民间传统活态文化,是一种不断发展的文化。所以不同时代呈现的状态也是不一样的。在保护的过程中,要做到科学,才能保证非物质文化作为一种发展中的文化得以保存,不会在不断进步的社会中一成不变。

4.濒危遗产优先保护原则:中国作为文明古国,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其中涌现出许多非物质文化。随着历史的不断推进,很多文化濒临灭绝。但根据中国目前的社会现实,对众多文化进行逐一保护显然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根据现实情况,我们应该尽可能优先考虑濒危遗产,以避免文化的流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study/128738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22
下一篇 2022-08-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