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昆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第1张

昆明文化遗产有哪些 介绍昆明的文化遗产

1.昆明调是指在昆明演唱的民歌和小调。它们曾在山野的田野和重大活动中被传唱。经过人们的整理和编辑,逐渐形成了一种文化艺术,并在舞台上表演。昆明的曲子很多,有打山调、猜拳调、大河涨水沙浪、抓鱼、追马调、送郎调、放马山歌、东门调、西门调、草海调等等。

2.关索戏被誉为戏剧界和史学界的“活化石”,具有浓郁的地域文化特色和淳朴的风格,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欣赏价值。它以三国英雄关羽的三子关索为主角,推出了歌颂三国时期英雄的“傩脸秀”。既讴歌英雄,又有祈福祈福之意,具有娱乐功能。关剧曲调复杂,有无弦伴奏和混合伴奏。在表演形式上,仍然保留着原始的面貌。演员们戴着面具,载歌载舞,通过歌唱的戏剧表演,讲述一个时期的英雄故事。

3.隐藏在昆明呈贡的“卧龙舞”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这种民间艺术是为了表达后人对祖先阿扎里的崇拜。2005年,“板凳龙舞”被列为昆明市第一批国家级民间文化保护名录。舞龙容易上手,体积小。农民常用的四条腿的木凳,绑上一块红绸布,扎成一朵花作为龙头,就成了舞蹈道具。呈贡人一直保持着“板凳舞龙”的传统,庆祝新年。舞龙很简单,不仅是成年人,小孩子也可以。曲调有很多种,舞者可以随意演唱。

放风筝是一种有趣的游戏,历史悠久,种类繁多。鲁蝶、京燕、、南翔是中国四大风筝流派,云南筝是继四大风筝流派之后的又一主流风筝流派。“做风筝难,剪风筝难。”因为竹条的粗细直接关系到风筝的性能和高度:太粗的竹条会影响风筝的飞行高度;如果竹条太细,风筝很容易折断翅膀掉下来。“点筝”不同于各种风筝。经过研究和改进,在传统风筝上增加了一对蜜蜂一样的翅膀。整个翅膀朝下,可以抵御强风。这种强大的“黑科技”让昆明的风筝一年四季都在翱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study/128734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22
下一篇 2022-08-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