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辐射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

电磁辐射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第1张

电磁辐射电离辐射区别 电磁辐射和电离辐射的区别是什么

电磁辐射和电离辐射的区别:1。电离辐射是指使原子或分子电离的能量辐射;电磁辐射是指电磁波发射或泄漏到空中的现象,这种电磁波是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的。2.电离辐射波长短,频率高,通过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使物质的原子和分子电离;电磁辐射在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上传播能量。3.电离辐射分为天然辐射和人工辐射,电磁辐射分为无线电波、微波等。4.电离辐射会引起放射病,电磁辐射会影响人的皮肤、黏膜组织甚至免疫系统。

电磁辐射和电离辐射的区别

一.定义

电离辐射是指携带足够能量使物质的原子或分子中的电子游离,从而使这些原子或分子电离的辐射。

电磁辐射是电场和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的电磁波,发射或泄漏到空中。

第二,形成方面

电离辐射是能使受影响物质电离的辐射,即波长小于100nm的电磁辐射。

电磁辐射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领域。活着的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大磁场,其表面的热辐射和雷电都可以产生电磁辐射。太阳和其他行星也不断产生来自外层的电磁辐射空。

天然磁场、阳光、家用电器等。周围的人都会发出不同强度的辐射。电磁辐射是物质中原子和分子运动的外在表现。

三。特征

1.电离辐射的特点是波长短、频率高、能量大。电离可以从原子、分子或其他束缚态电离出一个或几个电子。

2.电磁辐射在真理空或物质中是以自传播波的形式存在的。电磁辐射具有电场和磁场分量的振荡,其在两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上传播能量。

四。分类

1.电离辐射是所有能引起物质电离的辐射的总称,其中有很多种。高速带电粒子包括α粒子、β粒子和质子,不带电粒子包括中子、X射线和γ射线。

2.电磁辐射根据频率或波长分为不同的类型。这些类型包括(按频率递增顺序):电力、无线电波、微波、太赫兹辐射、红外辐射、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和伽马射线。其中,无线电波的波长最长,伽马射线的波长最短。x射线和γ射线具有很强的电离能力,其他电磁辐射电离能力相对较弱,而较低频率的则没有电离能力。

动词 (verb的缩写)有害的方面

1.电离辐射会导致放射病,这是身体的全身反应。几乎所有的器官和系统都有病变,但神经系统、造血器官和消化系统的变化最为明显。电离辐射造成的损伤可分为急性辐射损伤和慢性辐射损伤。

短时间内受到一定剂量的照射会对机体造成急性损伤,这种情况通常见于核事故和放疗患者。但长时间暴露在一定剂量下,会引起慢性辐射损伤,如皮肤损伤、造血功能障碍、白细胞减少、生育能力受损等。此外,过量辐射还会导致癌症和胎儿死亡及畸形。

2.2毫高斯以上的电磁辐射会使人患病,人体的皮肤和黏膜首当其冲。症状为眼睑肿胀、眼睛充血、鼻塞、喉咙不适,或反复出现荨麻疹、湿疹、瘙痒等。白癜风、银屑病、过敏性紫癜等。影响人体免疫功能时可能出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study/102846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4
下一篇 2022-08-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