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说明了什么道理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说明了什么道理,第1张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不耻下问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求知若渴,但不耻下问”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三人行必有我师。即使是知识和地位不如自己的人,也可能在其他领域比自己优越。你应该谦虚,渴望学习别人的长处。

好学、不耻下问的源泉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出自《论语·公冶长》第十五条,原文如下:

公问:“孔子为什么称之为‘文’呢?”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谓之‘文’。”

翻译

子贡问:“孔文子为什么叫他文?”子曰:“聪明勤奋,爱读书,不耻下问,故称文。”

升值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句话表达了孔子的教育理念和对学习的看法。孔子认为三人行必有我师,不同的人各有优劣。学无止境,一切以学习和求知为目标的人,都应该乐于得到老师的指点。至于老师的地位,真的无所谓。泰山不让寸土长成大,江河深不捐涓涓,学问也是。只有寸土不让,不捐涓涓细流,一方才能最终取得成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study/102834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4
下一篇 2022-08-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