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最初产生是在湖北的

黄梅戏最初产生是在湖北的,第1张

黄梅戏最初产生在湖北黄梅戏起源于湖北哪里

黄梅戏起源于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发展于安徽省安庆市。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是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为“中国五大剧种”,也是安徽省主要的地方剧种。据史料记载,早在唐代,黄梅的采茶歌就非常流行。经过宋代民歌的发展和元代杂剧的影响,民间戏曲逐渐成型。

黄梅戏是由山歌、秧歌、茶歌、茶灯、花鼓调发展起来的一种剧种,先农村后城市。它吸收了汉剧、楚剧、高腔、采茶戏、京剧等因素,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色。其特点主要体现在唱腔、职业、服装、化妆、乐器等方面。它吸收了汉剧、楚剧、高腔、采茶戏、京剧等诸多剧种的因素。

清末,湖北黄梅县采茶调传入邻近的安徽怀宁县等地区,结合当地民间艺术,用安庆方言演唱、吟诵,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的剧种,当时称为怀腔或怀调,这就是早期的黄梅戏。后来黄梅戏借用青阳调的音乐、表演、剧目,开始演“本戏”。以后安庆为中心,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黄梅戏已经成为安徽主要的地方剧种和家喻户晓的民族剧种。

黄梅戏的唱腔简单流畅,以其生动抒情的表现手法、丰富的表现力、简单细致的表演著称,以真实生动著称。以崇尚情感体验著称,具有清新自然、优美流畅的艺术风格。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有《仙女下凡》、《婢女》、《牛郎织女》、《情侣看灯》、《打猪草》、《纺棉纱》。其中一曲《仙女下凡》让黄梅戏红遍大江南北,在海外也有很高的知名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study/102792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4
下一篇 2022-08-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