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成像原理百科

凸透镜成像原理百科,第1张

凸透镜成像原理是什么,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一个光学规律。在光学中,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并能呈现在光幕上的像称为实像;由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不能在屏幕上呈现的图像称为虚像。

法律和应用概要

1: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形成倒置的缩小实像。此时,像距小于物距,像小于物,物在另一侧。

应用:照相机,摄像机。

法则二:物距等于2倍焦距时,像距也是2倍焦距,形成一个倒置且相等的实像。此时物距等于像距,像等于物体大小,物体在对面。

应用:测量焦距。

规律:当物距小于2倍焦距,大于1倍焦距时,像距大于2倍焦距,形成倒置放大的实像。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大于物,物不同于物。

应用:投影仪,幻灯机,电影放映机。

规则四:物距等于1倍焦距时,不会成像,会以平行光射出。

规则五: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变成直立放大虚像。此时,像距大于物距,像大于物,物在同侧。

用途:放大镜。

凸透镜成像原理

物体被置于焦点之外,它在凸透镜的另一侧成为一个倒置的实像。实像有三种:缩小、等份、放大。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实像越大。物体被置于焦点上,并在凸透镜的同侧形成一个正立的放大虚像。物距越大,像距越大,虚像越大。当聚焦时,它不会成像。在2倍焦距下,会变成一个倒置的实像。

在光学中,实际光线聚集的像称为实像,可以被光幕接收;反之,就叫虚像,只能用眼睛去感受。有经验的物理老师在讲实像和虚像的区别时经常会提到这样一种区分方法: 实像是倒置的,虚像是直立的。 所谓 右 还有 倒置 ,当然是相对于原物而言。

平面镜、凸面镜、凹透镜形成的三种虚像都是正的;凹面镜和凸透镜形成的实像,针孔成像形成的实像,无一例外都是倒置的。当然凹面镜和凸透镜也可以是虚像,它们形成的两个虚像也是正的。

那么人眼的图像是真实的还是虚拟的呢?我们知道,人眼的结构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所以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的成像是合理的。老花眼,即通过眼球前方晶状体的光线没有被完全收集,似乎落在视网膜后面。老花镜作为凸透镜,先将光线聚集一次,使图像刚好落在视网膜上,从而矫正老花眼。

当物体与镜头的距离大于焦距时,物体就成了倒像。这个图像是通过将蜡烛发出的光会聚到凸透镜上形成的。是实际光线的汇聚点,能被光幕接受,是实像。当物体与镜头的距离小于焦距时,物体就变成了一个直立的虚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study/102149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3
下一篇 2022-08-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