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喊读后感的题目

呐喊读后感的题目,第1张

呐喊》主要内容中心思想,《呐喊》读后感

《呐喊》是现代作家鲁迅的短篇小说集,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的社会生活。从革命民主出发,以启蒙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为宗旨,揭示各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呐喊》是中国现代小说开始和成熟的标志,开创了现代现实主义文学的先河。

《呐喊》的中心思想

1.控诉践踏生命的封建传统。

2.深刻揭露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 吃人 精华。

3.深入分析民族和种族的劣根性。

4.描写在激烈的社会矛盾下挣扎的知识分子的命运。

5.反映辛亥革命背景下的农村生活和农民精神面貌。

尖叫的主要内容

小说集《呐喊》收录了《狂人日记》、《孔乙己》、《药》、《阿q正传》、《故乡》等14部小说,反映了从辛亥革命前后到 五四 这一时期中国古代村镇的出现;它描述了辛亥革命前后到 五四 期间的中国社会现实,总结了辛亥革命的历史经验和教训,深刻揭露了封建宗法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本质和虚伪,痛苦解剖了中国沉默的民族灵魂,批判了民族自卑心理。

对《呐喊》的思考

在看《呐喊》之前,父亲告诉我:当时中国落后,有着强烈爱国情怀的鲁迅认为中国人落后是因为技术不发达,所以去了日本学医。但他后来发现,当时中国的迂腐落后不是因为技术,而是中国人独立人格、个性、思想的丧失。鲁迅全部弃医从文,想通过文章唤醒国人沉睡的勤劳向上的精神。

在《呐喊》这本书里,他主要描写了孔乙己、花老栓、丹思思、阿q、陈士成、祥林嫂、爱姑等普通人的悲剧命运。对这些人和他们的生活细致入微的描写,也就是有见地的刻画,使他的文章令人过目不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study/101677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3
下一篇 2022-08-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