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方法有哪些及作用

说明方法有哪些及作用,第1张

修辞手法作用 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修辞是一种增强词语或句子效果的艺术技巧。修辞是通过修饰和调整句子,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种方式或方法。通过对自己的文章和语言的润色,可以清晰地传达自己的意思,从而引起别人的注意,加深别人的印象,达到抒情的效果。

修辞是各种文章或应用文中为提高表达效果而使用的表达方法的集合。修辞格有63大类79小类。通过修改和调整句子,使用特定的表达方式,可以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汉语中最早的修辞词出现在《易经》中:“辞诚”。意思是修饰词语。

修辞“言”可分为词(写文章用的)和词(或词、口语用的)。起初,修辞学和语言一样,侧重于说话;甚至“辞”字本来指的是词,而不是词的组合——解释词:“打官司也。”后来重心发展到文字。

关于修辞,先秦时期就有零星的言论。比如庄子很重视寓言的效果;惠施非常重视比喻。汉代学者对《诗经》的基本修辞手法:赋、比、兴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魏晋南北朝以后,许多文学批评著作如《各类诗词》等都谈到修辞,但专门论述修辞的著作却很少。比如刘勰的《文心雕龙》,是第一部与现代理解的“修辞”意义相同的作品,也讲了很多修辞手法。宋代陈迅的《文泽》可视为第一部修辞学专著。

民国八年(1919年)北京五四运动后,修辞学摆脱了文学批评的范畴,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当时修辞学研究主要有两种倾向:模仿西方修辞学著作;中国古语汇编。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出版了中国最重要的修辞学著作之一,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现在的中学教育,开始教授写作时必须使用的各种修辞手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study/100948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8-03
下一篇 2022-08-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