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的窝窝店包子怎么样?好吃吗?

绵阳的窝窝店包子怎么样?好吃吗?,第1张

很好啊,皮软馅多,5元一笼,一笼8个,在喝上一碗免费的棒棒骨老汤,粘点葱花,哈哈哈,安逸哈!

绵阳有句老话:要吃包子窝窝点,要看婆娘西山观!窝窝店包子好吃,绵阳西山多出美女哦。 “婆娘”四川土话,一般称女人,没有贬义!

绵阳的好吃的有:

窝窝包子:特点是包皮洁白,光滑,皮薄馅饱,油而不腻,老少皆宜。

担担面:是四川民间极为普遍且颇具特殊风味的一种著名小吃。因常由小贩挑担叫卖,由此得名。此面色泽红亮,冬菜、麻酱浓香,麻辣酸味突出,鲜而不腻,辣而不燥,堪称川味面食中的佼佼者。

虎皮羊肠:虎皮羊肠,汉族小吃,咸鲜味型。色如虎皮,软略脆,咸鲜而香。

绵阳米粉:绵阳米粉以大米为原料,形如面条。绵阳米粉是用竹漏勺,将米粉在开水锅中“冒”热,盛在碗中,再将汤料浇上后食用。味道上,鲜、香、滑嫩,汤鲜味美,米粉爽滑。

罐罐鸡:钟鼓楼饭店经营的罐罐汤,品种有:肘子汤、元子汤、肉片汤、海味汤、雪豆汤、黄花汤、炖鸡汤等,是独具一格的药膳食品。

梓潼片粉:梓潼片粉号称梓潼乡土风味小吃三绝之一。有人说,梓潼片粉,象梓潼的民风一样,淳为味朴实,刚柔相济,这些话似乎有一定道理。片粉,食之有麻、辣、冲之味。秉性尚热,嚼之,柔韧凉爽,给人以寒。一道小食,寒热均俱,阴阳相宜,无怪人称其绝。

菜豆花:豆花,在北方叫“豆腐脑儿”,南方叫“水豆腐或豆腐脑”,菜豆花,顾名思义,就是在混有蔬菜的豆腐脑。

席凉粉:席凉粉”是绵阳著名的老字号,1939年出名以来,曾享誉整个四川,很多绵阳人提起“席凉粉”都交口称赞。

梓潼花生:梓潼是花生的主要生产之地,年产花生干果2.5万吨,年产红衣纯正花生油2680吨,2002年9月被省农业厅授予“四川省无公害产品”,咸干花生、水晶花生连续多上获省优质产品奖,产品销往香港和全国各地。

绵阳:

绵阳市, 四川省辖地级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涪江中上游地带,东邻广元市青川县、剑阁县和南充市南部县、西充县;南接遂宁市射洪县、大英县;西邻德阳市罗江县、中江县、绵竹市;西北与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九寨沟县、松潘县、茂县和甘肃省陇南市文县接壤。介于东经103°45'—105°43'、北纬30°42'—33°02'之间,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全市总面积2.02万平方公里,辖5县3区1市,常住总人口481.09万(2016年)。

西汉高祖二年,置涪县始;汉高祖六年建置广汉郡。1950年,设绵阳专区,属川西行署区。1952年,属四川省领导。1953年,划归温江专区。1979年,撤销绵阳县,并入县级绵阳市。1985年,绵阳市升为地级市。

绵阳古称“ 涪城”、“ 绵州”,是享誉世界的伟大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故乡;是成都平原城市群北部中心城市、成渝经济圈七大区域中心之一。著名景点有:越王楼、李白故里、七曲山、报恩寺等。

绵阳的主要菜系是川菜,绵阳的川菜和成都一起算得上是最正宗的。更有特色的,应该是绵阳的小吃。绵阳的小吃种类多、味道好而且价格便宜。绵阳出名的小吃有:梓潼酥饼、梓潼片粉、菜豆花、席凉粉、罐罐汤、锅魁等。

去绵阳旅游不可错过的传统小吃要算绵阳米粉了。绵阳米粉有着1800多年历史,无论是清晨,还是深夜,大街小巷的米粉店都是清香扑鼻。

特色菜点:梓潼酥饼梓潼酥饼当地称“薄饼子”,言其又薄又脆,又酥又香。选用上等面粉和板油,配以奶油、香蕉等香料精致烘焙。

梓潼片粉梓潼片粉号称梓潼乡土风味小吃三绝之一。有人说,梓潼片粉,象梓潼的民风一样,淳为味朴实,刚柔相济,这些话似乎有一定道理。片粉,食之有麻、辣、冲之味。秉性尚热,嚼之,柔韧凉爽,给人以寒。席凉粉特点是细滑而不断,爽口化渣,味浓香麻辣。因经营者姓席而得名,自1939年出名以来至今信誉不衰。菜豆花特点是雪白细嫩。

味咸鲜,麻辣味浓,由菜羹香饭店经营。

罐罐汤品种有:肘子汤、元子汤、肉片汤、海味汤、雪豆汤、黄花汤、炖鸡汤等,是独具一格的药膳食品,其中的罐罐鸡最为游客推崇。

锅魁油旋子锅魁:锅魁中间有一个“龙眼镜”似的锅魁头,把龙眼牵出、提出来,整个锅魁一层层旋开而不会断,锅魁则层层都酥。

混堂锅魁:其特色是泡,锅魁泡得老高。

脆皮锅魁:以香味闻名,有各种馅,锅魁上有一个红印,油亮亮的,令人垂涎。

另外还有芝麻锅魁、糯米锅魁、腌肉或卤肉锅魁以及各种味道与肉馅的锅魁。

窝窝包“早起吃窝窝店包子”是绵阳人的口头禅。这种包子外表看起来很丑,像是笨手笨脚的人随意捏拢的。每笼包子下都垫着厚厚一层松针, 气味清香是一方面,防止包子烂底是另一方面,窝窝店包子出了名的皮薄。

美食街芙蓉汉城 芙蓉汉城是绵阳美食餐饮集中的片区,名店荟萃,而且背靠富乐山风景区,风景不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417492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4-06-02
下一篇 2024-06-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