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哪里比较宜居?

德国哪里比较宜居?,第1张

德国是比较强的老工业国家,虽然说近几年的经济处于停滞的状态,但是当地的居民生活水平还是比较高的,也是世界特别高的水平,有很高的工资。当地的福利待遇也非常好,就算不用上班工作,以后也不担心养老的问题。当然德国的城市也有好有坏,地区发展还是有一点点不平衡的,毕竟贫富差距是存在的。如果想要在德国定居,可以选择在比较宜居的城市,相信对自己以后的生活会有非常大的帮助。

首先是德国的汉堡,拥有180多万人口是德国的第二大城市。而且德国汉堡也是世界知名的港口,有重要的物流业,运输业,交通业等等,标志的建筑就是g20峰会建成的易北音乐厅。虽然说大家对德国的经济不太看好,但德国有着非常尖端的工业,也令许多国家折服,尤其是芯片方面,是很多国家都没有办法做到的。

慕尼黑也是适合定居的地方,有非常多大型博物馆,还有数不清的民间文化活动,精彩的业余生活。而且位于阿尔卑斯山脉脚下,生活质量上乘,当地的居民安居乐业,犯罪率非常低,因此大家都特别和蔼可亲,和谐相处。

波茨坦。大家了解波茨坦可能就是波茨坦公告,当年二战投降的时候就是在这里签订合约的。有非常多漂亮的广场,还有众多花园,图书馆的藏书特别多,有大量的文化活动。当地的人们也特别喜欢种树种草种花,也有大量的旅游设施,招待大量的游客。

1945年4月15日,柏林。

夜幕渐渐降临,天黑了下来,天空中群星闪烁。如果是在别的时期,德国首都的居民们都会走上街头,公园和广场草地上也都要挤满了人。可是现在柏林市民却不得不小心翼翼,早早地躲进地下铁道的车站和防空洞中。

柏林在等待着同盟国空军的轰炸。可是大家都很惊奇,这一夜警笛一声没响,始终保持沉默。人们渐渐放松了紧张的情绪,不少人开始返回住所。近来柏林已很少有这样的安静之夜了。

凌晨4时,柏林突然震动了一下,像受到地震一般。接着从远处传来巨大的响声。几分钟后,惊慌失措的人们再次冲出家门,他们以为柏林又遭到空袭了。

4时20分,一份电报从东方前线的一个师部发回柏林防卫司令部:“我们遭受到残酷的炮火,与各团部断绝了联络,我们面前发现了莫名其妙的强光,像几十万支蜡烛,也许是新式武器,也许是化学武器……”

这是怎么回事?原来,这是苏联红军从奥得河、尼斯河一线对柏林发起全线总攻了。

刹那间,2万多门各种口径的火炮齐声怒吼,成千上万枚炮弹疾风骤雨般地向德军阵地倾泻,爆炸声惊天动地。正是这阵阵炮声惊动了柏林市民。

在红军炮火的密集轰击下,德军的坚固工事被摧毁,坦克掩体被高高地抛向空中,掩蔽部被夷为平地。

那么,电报中说的强光又是怎么一回事呢?其实,那并不是什么新式武器,也不是什么化学武器,而是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进攻时使用的140部防空探照灯。

这是朱可夫元帅搞的“疑兵之计”。

在以往的作战中,苏联红军一般都是白天发起进攻,对此德军早已习以为常。而这一次,在筹划柏林战役时,朱可夫突发奇想,打算从夜间发起直攻,这样可以大大出乎德军的意料,打德军一个措手不及。但这样做也有一个难题,就是夜间进攻,坦克和步兵不易发现目标。后来,有人提出使用强功率探照灯为坦克和步兵照明的办法,这个办法受到朱可夫的青睐,当即决定采纳。

正像朱可夫预料的那样,红军于凌晨4时发起进攻后,完全出乎德军的意料,大多数德军官兵还在梦中即命丧黄泉。

1000多亿度的强光照亮了苏军坦克和步兵冲击的目标,在强大的航空兵和炮兵火力支援下,数以万计的红军步兵和几千辆坦克潮水般地冲向德军阵地。天渐渐亮了起来,德军这才像是从睡梦中醒过来,开始拼命抵抗。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的一线攻击部队前进受阻。特别是在泽洛高地,德军的防御极其顽强,红军几次冲锋都被挡了回来。

泽洛高地位于柏林的正东方,是进攻柏林的必经之地。这里山高坡陡,地势险要,犹如一面厚墙挡住了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的前进道路。它的后面即是一片高原,无险可抿。因此,一旦攻下泽洛高地,红军就可以直接冲到柏林城下。正是看到这一点,德军把泽洛高地当成防御柏林的最后一道关口,不仅调集重兵把守,而且构筑了大量坚固碉堡工事。希特勒的宣传机构则把它吹嘘成“柏林之锁”、“无法攻克的堡垒”。

德国人的功夫没有白下,尽管红军不惜一切代价,坦克和步兵轮番发起冲击,但直到中午,泽洛高地的防御仍然是完整的,红军未能前进一步。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流逝,形势也越来越紧迫。在南面,科涅夫的乌克兰第1方面军已顺利渡过尼斯河,向德军的纵深发展进攻。迫不得已,朱可夫命近卫第1坦克集团军和近卫第2坦克集团军立即投入战斗,攻击泽洛高地。

近卫第1坦克集团军和近卫第2坦克集团军是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中攻击能力最强的。关于两个集团军的使用问题,最高统帅部曾指示朱可夫将它们用于北线对柏林实施迂回。但朱可夫没有按着最高统帅部的要求去做,在制订作战计划时,只留1个坦克集团军从北面对柏林实施迂回,而让另一个坦克集团军从南面迂回柏林。按原定计划,两个坦克集团军要等第一梯队步兵集团军突破德军第一线防御,打开突破口之后再投入战斗。但眼下的形势是第一梯队集团军没有在预定时间内打开突破口,而且进攻受挫,如果再拖下去,将严重影响作战进程。因此,朱可夫将两个坦克集团军提前投入战斗是有一定道理的。

两个坦克集团军投入交战后,使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的攻击力大大增强。18日拂晓,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终于攻占了泽洛高地,但比预定计划晚了近两天。

拿下泽洛高地,德军后面的防御已对红军的进攻构不成太大的障碍,因为那里的地形平坦开阔,德军无险可守,非常便于坦克大部队进攻。

拔出了眼前的硬钉子,朱可夫终于松了一口气。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进攻遇到波折,在其南面展开进攻的乌克兰第1方面军则要顺利得多。

科涅夫的乌克兰第1方面军没有像白俄罗斯第1方面军那样从夜间发起进攻,而是待天亮后才发起全线进攻。这主要是因为乌克兰第1方面军要发起进攻,首先要渡过尼斯河,而夜间在德国的密集炮火下渡河是十分危险的。

据守在尼斯河对岸的是德军格雷泽尔将军指挥的第4坦克集团军。如果在正常情况下,这样的力量还是相当强大的,但此时第4集团军已遭到苏联红军的多次打击已经是残缺不全。

4月16日6时55分,在强大的炮火动摇下,乌克兰第1方面军第1梯队的3个近卫集团军开始强渡尼斯河。出乎科涅夫的意料,这些部队很快就渡过了尼斯河。

登上尼斯河对岸,德军的抵抗也没有预想的那么强烈。第1梯队的3个集团军于当天即突破了德军第一线防御。4月17日晨,第1梯队的步兵集团军又突破了德军第二防御地带。科涅夫当即命令近卫第3坦克集团军和近卫第4坦克集团军加入战斗,并肩向德军的第三防御地带施雷河一线猛冲。一时间,枪炮声隆隆,马达声轰鸣,T-34坦克车后扬起一道道尘土,和硝烟交混在一起。弥漫在整个战场上空。

由于德军第4坦克集团军在坦克数量上明显劣于苏联红军,因此它已无力组织大规模的反击,而且这里的地形也不允许这样做。但格雷泽尔将军还有组织起数十辆规模的坦克小分队轮番对红军实施反击。于是红军的T-34与德军的“黑豹”、“虎”Ⅰ、“虎”Ⅱ型坦克展开一场混战。森林旁溪流边到处都是燃烧的坦克、垂死的伤兵和死者的尸体。

4月17日黄昏,近卫第3坦克集团军和近卫第4坦克集团军一鼓作气推进至施普雷河岸边。

鉴于乌克兰第1方面军进展顺利,17日晚,斯大林同意了科涅夫的建议:将近卫第3坦克集团军和近卫第4坦克集团军用于向柏林发展进攻。

这样一来,两个坦克集团军的进攻轴线和作战任务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根据乌克兰第1方面军原来的计划,两个坦克集团军的进攻轴线是指向柏林西南部、易北河畔的贝尔齐希和德累斯顿,其任务是消灭柏林南部的德军,切断德“维斯瓦”集团军群和“中央”集团军群的联系,并协助白俄罗斯第二方面军对柏林达成合围。也就是说,两个集团军起初担负直接进攻柏林的任务,但现在,两个坦克集团军的进攻轴线都转向了柏林。

月光映照着施普雷河河畔,河水在静静地流淌。近卫第3坦克集团军和第4坦克集团军的近千辆坦克全部聚集在施普雷河东岸。根据科涅夫的命令,两个坦克集团军必须在当夜渡过施普雷河。显然,要等工兵架桥是来不及了。两个坦克集团军只好分头去找徒涉场。

值得庆幸的是,此时正是枯水季节,施普雷河河水并不深。两个坦克集团军很快找到了几个徒涉场。于是,近千辆坦克陆续驶下河去,轰轰隆隆地冲向对岸。

德军的抵抗并不很强烈,两个坦克集团军没费多大周折就于拂晓前登上了施普雷河西岸。稍事整顿后面,两个坦克集团军并肩开始向柏林方向猛攻。在以后的几天中,两个坦克集团军的进展也非常顺利,每天都推进几十公里。4月20日夜,两个坦克集团军把几个步兵集团军远远地抛在后,前出到柏林的外层环形防线的接近地,这里离柏林近在咫尺,柏林城已遥遥在望了。

德国移民六大城市优势对比分析,定居哪里比较好

德国是世界强国,移民德国的幸福指数也是相当之高,然而根据地域的不同,各个城市之间还是有所差别的。那么恒熙国际就德国六个比较集中的大城市为大家做个优势对比分析,朋友们可以斟酌一下哪个最适合你。

柏林(Berlin)

世界级城市,德国首都与文化之都

说到柏林,大家都不会陌生。作为德国的首都,同时是德国最大的城市,它在世界的影响力是十分之大的。

这座世界级城市,经济水平自然是不容置疑的另外无论从文化、政治、传媒,还是科技等方面,柏林当之无愧能称作是世界级城市。因此,这里是最多的外国人聚集地。

汉堡(Hamburg)

“世界桥城”,海港与外贸之城

汉堡是德国的第二大城市,是一座国际著名的旅游城市。

这么不仅风景优美、环境宜人,还是德国最重要的海港和最大的外贸中心,作为港口城市,汉堡还拥有欧洲境内规模最大的红灯区。因此,汉堡有“德国通往世界的大门”以及“世界桥城”的美称。

慕尼黑(München)

经济最发达、拥有两座顶级学府

身为德国第二大金融中心,慕尼黑是德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其生活成本也是全德国最高水平。另外,两座世界顶级学府——世界著名的慕尼黑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皆矗立于此。

法兰克福(Frankfurt)

德国金融与交通中心,欧洲央行之地

堪称“第二首都”的法兰克福也是一座具有很多优势的城市,其生活成本仅次于慕尼黑。它是德国乃至欧洲的重要工商业、金融和交通中心,同时拥有德国最大的航空枢纽、铁路枢纽全城共有324家银行,并经营着德国85%的股票交易。

科隆(Köln)

现代化气息浓郁,繁华商业都市城

科隆是德国第四大城市,位于莱茵河畔。它是一座古老而繁华的现代化商业都市,德国顶级学府之一的科隆大学就在此城。

杜塞尔多夫(Düsseldorf)

北威州首府、最受欢迎的移民城市

最后一个压轴出场的是杜塞尔多夫。杜塞尔多夫位于德国西北部,同时它也是德国经济最发达地区北威州的首府。发达的展览业和通讯业,良好的经济状况与适中的生活成本让它成为“最受欢迎的移民城市”。

关于德国移民的几个误区

要想移民德国,你必须要满足几个条件。一是满足德国移民条件,二是能够承担德国移民费用。而前者是更难满足的,而德国蓝卡移民项目和德国投资移民所要求的德国移民条件就稍许宽松了。我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关于德国移民的知识,同样我也知道很多人可能在德国移民这方面有一些误区,德国移民来告诉你们这些误区。

误区1 移民=加入外国国籍

这是关于移民的第一大误区。很多人都以为移民就意味着退出中国籍、加入了外国籍。其实不然,“移民”与“加入外国籍”完全是两码事。

不同国家的移民政策各有不同,以西班牙为例。移民西班牙,仅意味着你取得了当地的“居住权”,也就是说,你可以去西班牙生活和居住,可以正常享受当地居民同等福利,但你仍然是中国国籍、中国人。想加入西班牙国籍你还要达到另外的条件、走另外的申请程序才行。实际上,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移民,只希望保持外国的永久居留权,而不愿加入外国籍。

误区2 移民=定居国外

移民就一定意味着定居国外吗?当然不是。移民只是某些国家向外国人签发的一种身份的类别,你拿到了这种“移民身份”之后,仍然是可以回国居住和工作的。当然,有些国家对持有移民身份的人有一定的居住时间要求,只要满足最低居住时间即可。具体什么时间居住,每次住多久,完全可以自由支配。

即使是有所谓“移民监”的国家,他也不会强迫你长期定居在该国。更何况很多国家甚至没有移民监。

误区3 移民=有钱人

说到移民,很多人都认为那是富人的“特权”。这种判断并不准确,现实中普通工薪阶层移民国外的,远比有钱人多得多。世界上也有一些将“引进移民”视为“国策”的国家。

误区4 移民=资金外逃

其实,移民中的大部分人都是普通的工薪阶层,“移民”与“资金外逃”之间是不能简单划等号的,因为那些工薪阶层出身的技术移民、人才引进移民,劳工转成的经验类移民,他们手里大概没有多少资金可以“外逃”。

不可否认,移民会引起一定数量的资金外流,那是因为申请人要去国外投资,无论是公司、房产或是其他合法形式,也只是为了满足“投资移民”投资额的最低要求。

误区5 移民=不爱国

恐怕这是众多移民者中枪最深的问题,谁说移民不爱国,只是大家选择的生活方式不同而已!实事求是地说,国内环境有很多不足,比如环境污染严重,比如教育质量不如国外,比如医疗水平差一些,比如投资环境不适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415138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0
下一篇 2023-09-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