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的著名小吃有什么?

泉州的著名小吃有什么?,第1张

海蛎煎:中山南路原群众戏院出口处、涂门街百汇商场对面石狮牛肉羹店。

肉 粽:东街的候阿婆。

猪 脚:凤池、东湖龙潭的猪脚煲,津淮后街“南记真味馆”的白水猪脚(精肉羹、肠灌肠、方

肉)。

扁 食:西街升文小学门口,奎霞巷内。

肉 燕:承天寺对面的肉燕美食园、买新鲜肉燕到丰泽新村菜市场内(菜市场内往里拐左一间较干

净,小摊子)、馅多、味道好。

猪 血:面线糊店国啊(多加点白酒,美食街有分店)、前坂的面线糊店。

卤 面:美食街(丰泽街入口)“铁记大排档”正宗的泉州卤面。

拌 面:奎霞巷内的一家、镇武巷的干拌面。

煎 包:水门巷口、卫校门口的煎包便宜又干净,原“福人颐煎包”可以到卫校旁边的一家小吃店

买到。

小笼包:远芳小笼包(侨光电影院侧小巷子内的小店)。

包 子:丰泽新村旁边后坂小区有一家东北人做的包子店。

水 饺:闽泉酒店(还有炒鹅肠)。

牛肉:大洋百货四楼、阿秋牛排店里面的牛排和萝卜汤(湖心街花园大酒店附近,另一店在龙宫

上帝村)、涂门街关帝庙对面好成财牛肉店、庄府巷的东兴牛肉店(“牛杂”、“牛蹄”)、百

汇对面石狮牛肉羹店的“牛尾巴汤”,南俊巷的“许记牛肉馆”最干净,宝州路“好成财牛肉

店”的牛排,东街一院旁的阿知牛肉。

羊肉、狗肉:水门巷内(进水门的左边以前是第一间,现在是第二间),西街那边(好像还没到田

螺王那边,位置在左边,有二个店面的,挺大的地方。里面的鸡卷也不错)。

永春白鸭:湖心街花园大酒店对面的永春嫡传永春白鸭汤。

盐烧鸭:百汇对面桥仔头建来发煮的还可以。

炒田螺:西街的田螺王(西教堂再往西走,对面是双塔菜市场,店里发出各种吱吱的响声,呵就

是了),小商品街入口处上帝村。

啾啾螺:西街电影院门口。

卤味摊:西菜市口(右边那摊的比较好吃,摊主是个胖胖的男的)、西街孝感巷口对面的卤料

店。

鸡翅烧烤:人民影院边、文化宫后门、温陵路小商品街入口处的烤鸡翅+香肠、西街烧烤。

烧 烤:东街一院对面的北国烧烤。体育场要去六中的小巷那老人卖的.

醋 肉:旧顺济桥的面线糊店、新世纪酒店和泉州假日酒店中间那座桥边的小摊、泮宫口国啊旁边

的炸醋肉。

绿豆饼:南菜市七中旁边的泉茂绿豆饼。

石花膏四果汤:南门的石花膏四果汤(南门天后宫侧原桐城饭店)、威远楼前面的四果汤、菜头酸汤

和杨桃汤,人民影院的菜头酸汤。

泉州以市井小吃闻名

在泉州,很喜欢叫“古早味”

古早味是“怀旧的味道”

因为每一道泉州 美食

背后故事都源远流长

古早味也是家的味道

它深深根植于泉州人的味觉记忆中

无论离家多远

都会牵挂那份古早味

【为什么泉州的小食有名?】

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在宋元时期成为“东方第一大港”,所以世界各地,中外 美食 都汇集于此,历代泉州厨师都善于利用丰富的物产烹饪有风味的 美食 。

还有泉州有独特的闽南民俗文化,各种庆典礼仪很多,每逢婚丧喜庆,敬神祭祖,都需要很多点心,所以绿豆糕、桔红糕、粽子、碗糕等很多。

【天后宫】篇

泉州天后宫是海内外公认的规模最大的妈祖庙,也是被国务院公布的国家重点文物中唯一的妈祖庙。明清很多闽南人移民到台湾,妈祖信仰随之传播到了台湾,而泉州天后宫也成为台湾数百座妈祖庙的祖庙,享有崇高地位。

所以天后宫一向是“蕃舶客航聚集之地”,人山人海的地方,周边一定藏着很多好吃古早的 美食 。

天后宫篇:1、林记正泉茂绿豆饼;2、秉正堂石花膏;3、炬龙牛肉店;4、文啊小吃店

【天后宫篇1:林记正泉茂绿豆饼】

“林记正泉茂”是天后宫旁边的百年老店。据史料记载,清咸丰时期,晋江陈埭一带,很多人都以做绿豆饼为生,林举烈就是其中一个。

后来林举烈的儿子林孝世前往台湾谋生,学到制作绿豆饼的精湛技术,返乡后创办“林记泉茂饼铺”。之后,林孝世的孙子林时德将饼铺搬迁到泉州市区新桥头,为示正宗,命名“林记正泉茂”。

如今,这家百年老字号,在泉州几乎无人不知。用的是父辈传承下来的独门秘方,它家的绿豆饼成为泉州人茶桌上的标配。

央视也曾经来报道,每天排队的人都好多,赶上刚出炉的时候,热乎乎的咬上一口,外皮酥脆,内馅甜而不腻,饱满而绵密,想想都流口水。

【天后宫篇2:秉正堂石花膏】

吃石花膏,一定要去秉正堂天后宫总店。何谓“石花膏”?因为主要原料叫石花菜,是生长在台湾海峡礁石上的一种食用海藻,形状看上去也颇似珊瑚。先用大锅熬制石花草,后用纱布过滤,冷却后自然凝固像果冻,透亮清澈。

五十多岁的丁秉正,是这家百年老字号的主人,做石花膏最早要追溯到外婆黄韭菜,清光绪末年,黄韭菜为谋生计,拜泉州南门一带有名的石花阿婆为师,学习石花膏的制作技艺。

学成之后,挑担沿街叫卖,渐渐小有名气。丁秉正从父辈创业,到自己沿街叫卖,如今把店铺交到女儿手中,这一碗不起眼的石花膏,却凝聚着一个家庭的奋斗故事。

石花膏对泉州人来说是夏日必备神器呀!招牌四果汤,除了石花条,还可从一二十种配料中自选四种配料,有红豆、芋头、椰果、布丁、水果、芋圆、珍珠、仙草蜜等等。调好配料,浇上蜂蜜,加点冰水,炎热的夏季来一碗,真是消暑佳品!

泉州气候湿热,酷暑难耐,泉州的男女老少都喜欢来一碗清凉的“四果汤”,甜滋滋又冰凉凉,瞬间热气消散。

【天后宫篇3:炬龙牛肉店】

泉州吃牛肉之盛行,随便哪一条街道,你转身之处,必有一家牛肉店。每个泉州人的记忆里,都有一碗热乎乎的牛肉羹。姜丝去味,葱头提鲜,每口汤都令人回味,再配上一碗咸饭,就能拥有元气满满的一天。

泉州人做牛肉确有一番功夫,每家店都有自己的“秘方”。而天后宫旁边这家老字号炬龙牛肉店,传承两代人,早已成为当地人味蕾上的牵挂。

牛肉羹,要抡起手臂用力抓,大约要抓个把小时,边抓边加水,直到牛肉现黏性,然后加入地瓜粉抓匀。锅中水开,放入抓好的牛肉,加上水姜丝,调点酱清,起锅,撒上葱花,就是美味地道的泉州牛肉羹了。

从唐朝开始,泉州兴盛,很多外国人聚集在泉州,并与当地人通婚。唐高祖时,穆罕默德派四大门徒来中国朝贡,三贤四贤就终老于泉州,从那时开始,伊斯兰教在泉州风行,应该那时开始大吃牛肉的。

记得《舌尖2》曾介绍泉州牛肉,两位彪汉子在那里摔牛肉,有点蒙古的感觉。泉州男人,号称八闽大地的美男子,可喝起酒,猜起拳,大口大口地啃起牛肉,那气势真的会吓倒许多北方汉子。

【天后宫篇4: 文啊 小吃店】

文啊水丸店的老板叫林梨文,所以开个小吃店就叫“文啊”,小店主要做水丸(泉州也叫做鱼丸),各种鳗鱼、鲨鱼、马加鱼等,除了鱼丸,还有各种肉丸,鸡卷,腊肠等,各种丸子世界。

林家的每一个水丸都是从指缝里挤压出来的。鱼肉成泥后,加入调料搅拌均匀,用手将鱼泥挤压成圆形,最后倒入滚沸的水中,鱼丸才算是做好。

放进熬制好的骨汤中加热后,几分钟就出锅,撒些香菜葱花,滴上少许香油,一碗香喷喷的水丸汤就端到你的眼前。

一碗水丸汤,一份鸡卷是小吃店的经典搭配。鸡卷外酥内嫩,香酥爽口,实在是满足。

【西街篇】

西街对于泉州人来说是一条重要的街道,这里承载泉州人一代代的成长,西街 美食 才是西街的灵魂所在,游客必打卡之地。

在泉州西街这么一个传统的街道,藏着不少古早味,还有不少新菜品在陆续开发,古早味和新菜品的摩擦造就了一个热闹的西街。

西街篇:1、亚佛润饼;2、康庄满煎糕;3、老记面线糊;4、孟氏蒜蓉枝;5、好成财牛排馆;6、侯阿婆烧肉粽

【西街篇1:亚佛润饼】

润饼是闽南传统家乡菜,闽南人在清明节有吃润饼的习俗,而亚佛润饼是首选。一张张Q弹、薄如纸张的润饼皮,不仅是老泉州人的乡愁,也着实让外来游客恋恋不舍。

亚佛春饼始创于清末,创始人傅维长,迄今已百年之久,不仅获得了中华老字号、泉州老字号,还成功申报为第三批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摆放在店里的一口铁锅,是1961年一个印度华侨送给傅家的,这口铁锅足足有三十多斤重,用它烙出的润饼,厚薄均匀,不容易破,而且又嫩又Q,弹性十足。铺开饼皮,再卷胡萝卜丝、肉丝、蚵煎、等混锅菜肴,甜润可口。

【西街篇2:康庄满煎糕】

曾经上过“舌尖”平台的满煎糕,是泉州人冬春季节的佳点。从外表看,满煎糕是金黄色,看起来很扎实,一大口吃下去,有种蜂窝煤的感觉,口感绵密,味道温润香甜,意外的好吃。

裴巷满煎糕,约30年的老店,只见老板将一堆面糊摊在炉上,又撒上了红糖、黑芝麻、花生碎,香喷喷的味道突然袭来,让人食欲大开。

清晨起来,胃口还没完全打开,喝上一杯刚好的豆浆,配上刚出炉还冒着香气的满煎糕,日子顿时神清气爽。

【西街篇3:孟氏蒜蓉枝】

这个泉州麻花,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蒜蓉枝。咬一口,酥脆的蒜蓉枝,带着蒜蓉香,吃起来很让人上瘾。

听说“蒜蓉枝”源起民间七夕前夕“拧枝果”,是闽南人送给爱情的一份礼物,它经常出现在祭祀“牛郎织女”的供桌上,形状就像“8”字,表示牛郎与织女爱不分离。

西街这家卖古早味的茶配蒜蓉枝,这是泉州人最爱的麻花口味,蒜蓉枝可以一根一根卖,也有整包装的。除了蒜蓉枝以外,店内还有寸枣等油炸小点,是泉州人买茶配必去的一家古早味小店。

【西街篇4:老记面线糊】

我第一次吃面线糊是在台湾,现在才知道,面线糊真正的发源地,是在泉州。面线糊是泉州人必备的早餐和夜宵,白色的面线糊而不烂,然后加各种配料,如油条、醋肉、大小肠、蟹肉等,本地传统吃法是添加油条和醋肉,这才是泉州人最爱的味道!

泉州有“西街的面糊东街的粽子“”的说法,这家“老记面线糊”是西街老字号的头一家,店堂非常整洁干净,香喷喷热气腾腾的"面线糊",带着白胡椒清香的面汤迅速解开你味蕾,沾着油条,温暖渗入了你的舌尖,滑过咽喉,流进胃里,让人心满意足。

此外,萝卜糕也很好吃,泉州人叫“菜粿”,以米浆和白萝卜为主要原料,蒸制成糕,再经油炸而成。油熟过后的菜粿表皮呈金黄微焦,内馅洁白,清甜的萝卜香味,在嘴里回甘。

【西街篇5:好成财牛排馆】

好成财是一家在泉州牛排名店,一百多年前,老板的爷爷闯南洋,去菲律宾做厨师,民国初回到家乡开了家牛排馆。爷爷见识了西式牛排的做法,回到泉州后又改良了本地牛肉做法,没想到炖的全熟的牛肋排受到了客人的喜欢,所以这种做法便坚持了下来。

和你想象的西餐牛排不一样,泉州的牛排,就是指牛的排骨。取牛的排骨一两根,块块带骨,油锅放入姜蒜爆香,下牛排,然后加入料酒、咖喱、辣椒、八角、桂皮、当归等,爆炒,再焖三四个小时,开锅,香味扑鼻。再来一碗咸菜,每一位泉州人都会多吃好几碗饭,实在带劲。

【西街篇6:侯阿婆烧肉粽】

泉州的肉粽店遍布大街小巷,最有名的是东街“侯阿婆”肉粽店。吃肉粽,最讲究趁热,在香味最浓郁时,用筷子挑开一个肉粽,那简直就是一道菜啊,鲍鱼、干贝、半肥瘦的猪肉、鸡蛋等应有尽有。

看外表,觉得泉州肉粽和上海的差不多,不管是外形还是块头。但是里料很有泉州特色,比如卤蛋、香菇、虾仁、瘦肉、莲子、鱿鱼干、海蛎干、干贝等等,蘸酱也有甜辣酱、蒜蓉、秘制花生酱等,配上肉粽真是神仙组合!

【安海篇】

为什么去安海,主要是为了看“五里桥”,没想到疫情期间不开放,而且眼前的“五里桥”和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了,像一个公园。

但是既然已经来安海了,自然不能走空,安海当地人推荐的几个 美食 ,让我觉得这一趟,走的值!

【安海篇1:安海土笋冻】

对于泉州人来说,土笋冻享有“闽南第一小吃”的盛誉。土笋冻在闽南地区已经流传了几百年,相传是郑成功收复台湾的时候发明的。而安海的“土笋冻”,才是正宗的味道。

土笋冻,一听名字还以为是竹笋制作的,其实此“笋”非彼“笋”,土笋是生长在海里的一种软体沙虫,经过熬煮,虫体所含胶质溶入水中,冷却后即凝结成块状,其肉清,味美甘鲜。

配上各种调料,如酱油、北醋、甜酱、辣酱、芥辣等,就成了色香味俱佳的风味小吃。五叔公是比较有名的土笋冻品牌,不过我一个外地游客,看着沙虫有点难以下咽。

【安海篇2:芋圆川】

泉州人真的很喜欢吃芋头啊,芋圆川老板叫川啊,芋圆做得特别好吃,大家就“芋圆川”“芋圆川”地称呼它。时日久了,一说芋圆,嘴馋或者祭拜有需要,都会约定俗成似的去他家买。

店铺主要是川啊的三个女儿在打理,小妹是父亲手艺的主要传承者,每天早四点就得在家里的作坊忙前忙后。二姐姐性格爽朗,六点半就准点到店开门。大姐则细心周到,下午四点半左右过来接班。

芋头是芋圆川经典的主题,架子上、柜台前都有蒸煮过的芋头块,尚待二次加工;芋圆有简单炊熟过的,也有油炸好的;这里所说的芋圆,不是奶茶店的台式芋圆,而是用萝卜丝和芋头搓成的小团子。

店里很多品种,各色闽南炸物与小吃应有尽有。炸枣、菜圆、菜包、米糕、蓼花、信杯饼等错落在店里,简直就是一个古早味聚集地。

备受欢迎的芋泥细细密密,装了满满一桶,一盒15元的芋泥,搭配小半饭勺的芝麻花生碎,那简直是人间美味。

【安海篇3:大华福记】

在安海开了40多年的老店,被称为当地 美食 一霸的“大华福记”,原名“卖鸡福”,因为老板是从卖鸡改行卖牛肉的。跟着导航拐进老街巷子里,路边小摊错落,浓烈的市井气,直觉告诉我,这家店一定不会差。

牛肉羹碗不大,肉还挺多的。颜色清亮,红嫩的牛肉色若隐若现。喜欢味重的,可以尝试一下桌上的厦门高粱酒,辛辣味贼刺激!

最喜欢吃这个咸饭,在《舌尖上的中国》里,一道泉州咸饭勾起在外福建人的胃口,沙土萝卜、八分肥两分瘦带皮的肥肉,与香菇、海蛎、虾干同煮,浓浓的饭香,伴着萝卜清爽的口感,真是别有一番风味。

听说大部分闽南人都会做咸饭,做法繁多,有南瓜咸饭、萝卜咸饭、芥菜咸饭、芋头咸饭、五花肉咸饭等,每家都有每家的秘方。咸饭和炒饭相反,咸饭性凉,夏季火气大适宜吃,胃口也会变好。泉州人在夏天,每天都要吃上一碗这样的咸饭,才觉得一天是圆满的。

【清源山篇】

清源山,是俯瞰泉州夜景最好的选择。沿着清源山的盘山公路而上,一路上感受习习的山风和清新的空气,随着车子越来越往上走,泉州的夜景越来越清晰的展现在眼前,城市霓虹灯夜景尽收眼底,陶醉其中,惬意非凡。

车子开到南台岩,可以俯瞰整个泉州。南台岩的独特之处,不仅在于其地势险要,岩石兀立,而且还是一处儒,道,释三教合一的著名胜迹,晚上就这样安静的在那里,随意参观。

夜色降临,在旁边的露天大排档,泡上一壶茶。吹夜风,看夜景。再吃地道小吃,听听彼此的故事。一大群从来没有交集的陌生人坐在一起,喝茶喝酒,相逢恨晚。

【姜母鸭篇】

姜母鸭是发源于泉州的一道传统 美食 ,“姜母鸭”不仅好吃,也是一种药膳,营养价值极高,尤其是在秋冬季节,吃姜母鸭正好,滋补强身,温而不燥。

一只鸭子一斤生姜,翻炒慢炖各有讲究。十几个砂锅齐管并下,焖姜母鸭是很费工夫的事,慢火焖姜母鸭,直到两面都发亮,入味全熟至少需要一个半小时的时间。

我把姜母鸭分成干派和湿派,干派是汤水收干,肉很干香;湿派是汤水不干,肉很嫩。

【湿派:忠记姜母鸭】

地址:泉州崇福路8-9号

大部分泉州人都知道这家店,整整两个沿街店面摆列的砂锅,毫不遮掩姜母鸭的香味。忠记做的是盐烧番鸭,整体都是软烂的,肉非常酥,姜味浓郁但不过重。

鸭子完全没有腥味,皮滑肉嫩,真正做到了骨肉分离,肉质可口。开始不知道为什么每桌都放米饭,尝试了才知道是因为鸭肉搭配米饭更好吃。

鸭子在铁锅里盐烧,再在砂锅里用文火慢炖2-3个小时,每盆鸭子用半斤的老姜,为了使鸭子保持原汁原味,二十多年来坚持用煤炭控火。全程都需要师傅不停查看来控制火候,在夏天都要忍受高温的烘烤,真是不容易啊。

【干派:张林远华饭店】

地址:晋江319县道双龙路123号

这家店在晋江,很多泉州人开车过去,专程去吃。在张林,没有一只鸭子可以活着离开远华饭店,他家的姜母鸭被粉丝称为“全晋江最好吃的姜母鸭”,真的不是胡吹!

鸭要选没有下过蛋的母鸭,才能保证肉质细嫩,上桌的姜母鸭色泽金黄,用小火慢慢煨着,汤汁“咕噜咕噜”,姜母和麻油混合成诱人的味道,把馋虫勾了出来。

鸭肉满满的姜味,绷着一层薄薄、微焦的脆皮,肉却很嫩很饱满,汁水丰盈,咸中带着一点甜和姜的辛辣,超入味~

还有招牌的鹅肉,浓油赤酱块头大,江湖气息十足,完全可以满足九儿大口吃肉的欲望!卤得很入味,轻轻一碰就会脱骨,连皮都有了胶质,咬一口就是满满的胶原蛋白。鹅肉非常嫩,口感厚实柔软,唇齿之间是久散不去的甘香油润。

【两个小惊喜】

【泉州卤面】

泉州卤面最主要汤好,都是新鲜的骨汤或肉汤,汤料亦很讲究,都是上好的香菇、虾肉、猪肉、鱿鱼、笋等煮透,添加地瓜粉调稠。面上浇上卤料,最后配上芫荽菜、蛋丝、油炸蒜丁等佐料。

每次都是一锅一锅烧的,看起来糊里糊涂的一碗面,吃起来可一点都不糊涂,各种鲜味各司其职,糅合得天衣无缝,这是能让人吃撑的家味。

【壶见】

这是泉州当地的连锁奶茶店,听着名字,你就知道了,壶见就是“福建”的意思,这个奶茶品牌的发源地就是福建泉州。

爱喝奶茶的,一定要尝一尝这个当地品牌,用福建茶叶做底,很有特色。竟然做泉州特有的四果汤奶茶,还可以点铁观音奶茶。

国庆节到了,去泉州吃吃吃吧!

这是一个为了吃,

也值得再去一次的城市。

泉州,简称“鲤”,别名“鲤城”、“刺桐城”、“温陵”,地处福建省东南部,北承福州,南接厦门。泉州十大好吃的美食,一起来看看。

泉州的小食自古就十分有名,早在唐代泉州港已是我国四大商港之一,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到宋元时期一跃成为“东方第一大港”。人员和文化交流也促进了中外饮食文化的交汇,历代泉州厨师都善于利用丰富的物产烹饪别有风味的菜肴。

由于泉州具有独特的闽南民俗文化,各种庆典礼仪繁多,婚丧喜庆、敬神祀祖、馈赠亲友都少不了风味小点心。因而许多普通家庭都能制作百寿龟、白米龟、碗糕、碱粽、芋果、元宵丸、桔红糕、绿豆饼、嫩饼菜等日常小食点心,不仅造型美观,而且味道清淡鲜美。

推荐几十道风味小吃,如桂花蟹肉、珍珠蚝煎、通心河鳗、油火局红鲟、八珍芋泥、五香鸡卷、糖醋荔肉、汤煮鱼丸、清蒸鲈鱼、快炒红虾、八宝香饭、虎咬荽草、四果甜汤等

名土特产食品有:甜食果、捆蹄、深沪水丸、海砺煎、桔红糕、源和堂蜜饯、石湖红膏鲟、龙湖金边鳖、灵水菜脯、五乡米、陈埭泥蛏、西滨礼饼等地方小吃有菜食果、田螺肉碗糕、米丸、花生卷、肉粽、海砺煎、花生汤、面线糊、米糍、鱼丸、咸馅芋圆、炸薯枣、土笋冻等。程振芳说,近几年泉州评选的十大名小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泉州风味小吃的特色:

泉州十大特色小吃之肉粽

泉州的肉粽闻名于海内外,肉粽店遍布大街小巷。泉州肉粽挑选质地柔软、光泽鲜亮的糯米,配料选用农家猪肉、大虾仁、香菇、卤蛋、莲子混合而成,就连粽叶,也必须经过高汤烹煮。其次是火候的掌握,包括炒米、下料的时间都必须十分准确。吃用时,蘸上花生酱和蒜泥送入口中,粽香就随热气弥漫满口,让人回味无穷。

泉州十大特色小吃之卤鸭

卤鸭应该算是流行最为广泛的小吃品种了。全国各地的卤鸭风味各不相同,其中,最能代表泉州特色的要数洪濑卤鸭。洪濑卤鸭吃起来肉质紧实细腻,口感韧而不老,且香味入骨,食用后口齿留香。以色、香、味俱全的特色,贻庆卤鸭现已成为旅游探亲、佐酒的佳品。

泉州十大特色小吃之猪血汤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猪血吃起来应该是干涩、无味的,但是,泉州一些风味小吃制作的猪血汤颜色是深褐色的,猪血块光滑且富有弹性,仔细观察还可看到上面的丝丝纹理。配上香菜、胡椒粉、蒜泥和酒调味,端上桌来,香味扑鼻,沁人心脾送之入口,其味爽口,回味悠远。

泉州十大特色小吃之洪濑鸡爪

洪濑鸡爪配方独特,运用纯熟技术手工制作。其成品质地饱满、颜色鲜艳,吃起来嫩中有脆,香中带辣。鸡爪的营养价值颇高,含有丰富的钙质及胶原蛋白,多吃不但能软化血管,同时具有美容功效。

泉州十大特色小吃之崇武鱼卷

崇武鱼卷主要原料是精选出来的优质的鱼,其中又以马鲛、鳗、鲨等最佳。将加工合格后的鱼浆卷成一条条圆状体,有的还加裹一层猪网纱油,放进蒸笼里以烈火蒸熟。熟鱼卷可保存几天,若放进冰箱或真空包装,保鲜期可达几个月,外地来的'游客可以购买回家让家人一起分享。食用时再切成小段,加上清汤熬炖。高质量的鱼卷,入口柔润清脆,咀嚼时齿颊留香,既没见鱼肉,也不含腥味,初尝者如果不加说明常不知是用何原料制成。

泉州十大特色小吃之肉夹包

泉州风味肉夹包采用上等五花肉,并精选上等面粉,配上高浓度的香料,加入蒜泥、香料制作而成。肉夹包虽然外表朴实,但只要咬在嘴里,一股浓郁香味就满溢而出。其面皮松软,肉有嚼劲,咸香适口,口味多变,也难怪诸多食客给了它“中国汉堡”的美名。

泉州十大特色小吃之槟榔芋泥

做槟榔芋泥首先要把芋头刨皮,每个切成数块,在蒸格上蒸熟取出,放案板上,用棍或刀面压成茸,要压得很细,没有核块,然后将芋茸放在大碗里,加入白糖、猪油、打散的鸡蛋、熟油搅拌调匀,抹平碗面,上蒸笼蒸1小时后取出。槟榔芋泥做成后吃起来有细腻圆滑、味道芳香等特点。

泉州十大特色小吃之白鸭汤

李时珍曾在《本草纲目》中写道:白鸭肉最良,药食最佳,有补虚祛寒、和脏腑、利水道等作用。永春白鸭汤,是以永春石鼓土白鸭为原料,即用头大冠红、羽毛洁白、颈较短、掌实黄、躯体硕壮的“红面番鸭”为主料,配上13种中草药烹制而成。永春白鸭汤营养丰富,汤浓味美、肥而不腻,闻名遐迩,令食客津津乐道。

泉州十大特色小吃之肉燕

泉州风味肉燕加工时要将精瘦肉槌成泥,虾米、荸荠、葱白均剁成细末状,取小盆放入肉泥,加入精盐、味精搅拌数分钟,至肉有黏性且表面光滑时,加入干淀粉、虾米、荸荠、葱白等馅料,然后把燕皮合拢捏紧,放入沸水锅中氽熟,捞起,盛入汤碗中,把锅置旺火上,当猪骨汤烧沸,放入精盐等调好味,浇入装有肉燕的汤碗中,撒上胡椒粉、芹菜末、芝麻油即成,吃起来质嫩味荤,鲜美爽口。

泉州十大特色小吃之面线糊

上乘的泉州面线糊是用虾糠包扎于纱布中,加水汤汁待用,把熟鱼肉撕成丝,锅置旺火上,倒入猪骨汤和用虾糠煮过的汤汁并烧沸,再将精制面线稍捻碎放入沸汤锅中,加入精盐、味精调准味,淀粉调水徐徐舀入锅中,并不停推勺至面线浮起,锅中汤汁成糊状即可。面线糊味道鲜美,清甜爽滑,点餐时可根据各人的口味,加入卤大肠、小肠、醋肉、油条等,一人一碗面线糊,看你想加什么料,撒上胡椒粉、芹菜末、白酒以及卤汁,味道更美。

泉州特色美食攻略

面线糊

传统泉州人的早餐中,一项必不可少的餐食便是面线糊。面线糊,呈糊状,是由细面线、番薯粉制作而成,清而不浊,糊而不烂。面线糊的配料中一般会放入油条(最佳搭档)、大小肠、虾仁、猪肝、鱿鱼、鸭心、豆腐、卤蛋、煎蛋、炸醋肉等配料,清甜爽滑,味道鲜美,具有闽南地方风味。

肉粽

肉粽是泉州有名的小吃,油润不腻,光亮金黄,香甜可口,享誉海内外。用糯米淘浸加上猪油、酒、卤汁、酱油烧透之后,夹卤猪肉块、香菇、莲子、暇干,用竹叶包裹好煮烂,要趁热食用。泉州的大肉粽如果没有酱,就不好吃了,配上调好的酱汁,味道更甘美,粽香四溢。

土笋冻

“山里有冬虫,海里有星虫”体现了土笋冻极高的营养价值。土笋冻起源于泉州,是一种由特有蠕虫加工而成的冻品,呈灰白色,晶莹透明,其肉清,味美甘鲜,香嫩清脆,富有弹性,和其它调料配食,风味尤佳,是泉州乃至泛闽南地区一带冬春季节的时令佳肴。

姜母鸭

姜母鸭发源于泉州,可谓是美食中的药膳。据《中国药谱》及《汉方药典》两书所载,姜母鸭原系一道宫廷御膳,相传为商代名医吴仲所创,后来流传至民间,遂成为一款名菜。姜母鸭先炒后炖至脱骨,食色、香气扑鼻、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麻油的香、老姜的辣,足以让整条美食街的过客都颤抖!

润饼菜

说起老泉州的传统美食,润饼可算得上是排头兵,润饼菜是闽南人的思乡菜,是老泉州人一生难忘的回味。

润饼菜看似简单、粗糙,其实非常费工费时肥料。稍好一点的润饼菜,除了主料以外,还有十来种配料,食用时,用薄如蝉翼的熟润饼皮把各种菜肴制成的馅料包卷成枕头状,然后根据个人嗜好蘸各种酱料。润饼皮是圆形的,象征一家团团圆圆;其白皮红馅的特征,也称“金包银”,被赋予了“包金包银”的招财寓意,深受泉州人喜爱。

蚵仔煎

蚵仔为闽南语,指牡蛎,普通话称海蛎煎,起源于泉州。在闽南金三角,蚵仔煎是一道考验妇女厨艺的必备菜之一。虽然菜谱很简单,但是要做得特别好吃,还是有些难度。泉州浔埔村以盛产海蛎出名,因盛产蚵仔的缘故,这里的民居利用海边滩涂上取之不尽的蚵仔壳,盖起极具闽南特色的蚵壳厝。

鱼卷

鱼卷属于崇武的特色小吃,泉州的十大名小吃之一。以海为生的人,顶风钻浪,时时在冒着生命危险,人们最重视的是平安顺利、圆满团聚。鱼卷是这里盛宴及家常喜宴必上的一道菜,含有祝愿美好圆满的意思。鱼卷的口感非常的Q弹,有韧性,鱼肉没有腥味,适合油炸或者煮汤。

绿豆饼

泉州鼎鼎有名的绿豆饼店就属“林记正泉茂绿豆饼”了,拥有百年的历史,已经成为泉州饮食的一部分。刚出炉的绿豆饼,外皮酥脆,咬上一口酥香、再咬上一口是绿豆沙的清甜,甜而不腻,饱满而绵密。它是闽南地区最受欢迎的家常点心之一,它独特的口感早已融入几代闽南人的记忆中。

甜粿

在闽南,甜粿最出名的当属泉州石狮的义兴甜粿,采用当地特有的“大冬秫米”加上白砂糖、蜜冬瓜条、金橘等辅料,经过制粉、溶糖、混合、入盒、上蒸笼制成。成品呈扁圆形,油滑透亮,入口软润而不黏牙,爽口清甜,味芳香。

闽南一带将甜粿誉为“过年粿”,将此称为“吃香”,寓意着“好日子越过越香”,每年过年前,每家每户都要蒸蒸煮煮,忙活好几天,备好甜粿。

石花膏

石花膏在泉州有上百年历史,至今仍广受欢迎。石花膏是用海里的一种石花草熬成的,冷却后自然凝固像果冻,透亮清澈,口感方面则脆而嫩。天热食之可清凉降火气,也可刮成丝状,配上红豆沙、绿豆沙、莲子等佐料,加入蜜水食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414102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0
下一篇 2023-06-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