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丝绸的历史简介

江南丝绸的历史简介,第1张

公元前138年到119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两通西域,开辟了我国和西方的国际陆路交通道路,从此,一条从长安出发,经河西走廊和今新疆境内,到达中亚、西亚、甚至欧洲的“丝绸之路”也正式开通。

通过这条横贯亚洲大陆古代东西贸易通道,从公元前2世纪到9世纪以丝绸为主的中外贸易往来非常频繁,促进了东西方的文化交流和沿途各地的经济繁荣,特别是对中国蚕桑丝绸技术的西传起了巨大作用。

继汉以后,丝绸之路再次得到重视是在唐代。唐代统治者直接以汉为楷模,其开放意识使他们努力参与到"国际经济大循环"中去。在长安经常有数十万外国巨商,在"商贾来则边人为之利"的思想的指导下。

长安、扬州、广州等都市都成为了国际贸易中心,其中以长安规模最大。对外贸易的空前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唐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繁荣。

唐代似乎不满足于汉代开辟的丝绸之路,经过与大食(阿拉伯)人的共同努力,他们又开辟了一条海上丝绸之路。这条海上丝绸之路的建立从而加强了唐王朝同中亚、地中海东岸诸国的海上联系。陆路和海路商渠的同时开通使唐代对外开放的意识更加强烈。

海上丝绸之路的兴起场与陆上丝绸之路的并存,有力地促进唐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乃至于唐王朝格外注意丝织业在纺织中的地位。

从而出现了河南、河北这样的丝织业中心,并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丝织品,如宋州(今河南商丘)和毫州(今安徽毫县)的绢、益州(今四川成都)的锦、扬州的锦袍等都在全国负有盛名。

扩展资料:

长江丝绸的生产历史悠久,丝绸品种繁多,名品迭出,在中国乃至世界丝绸文化史上占有突出重要的地位。早在先秦时期,长江上游的川渝、中游的两湖和下游的江南就已是中国蚕桑丝绸生产比较集中的地区。

从汉代开始,在这些丝绸生产一向发达的地区递次出现了三大名锦和三大名绣,它们是中国丝绸文化的突出代表。大约从宋代开始,中国丝绸生产的重心南移,江南、四川和黄河流域共同成为我国丝绸生产的三大中心。

特别是江南地区,至明代成为我国最为重要的丝绸生产基地,这里蚕桑丝绸的商品化生产起步早,程度高,丝绸以贸易为主要传播形式,成为对外影响较大的商品,在世界经济大流通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江南丝绸

逛城隍庙的中外游客一定不会错过观赏中国的丝绸制品。中国丝绸早在汉代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染织水准,在湖南马王堆博物馆看到出土的汉代丝织品,简直不敢相信是出自古人之手,其工艺的精致程度,不输于当代的电脑编织,而图案之繁复精美,色彩构成之和谐,均体现了先进的审美理念。

江南丝绸馆的建立,就是为了传承文明,见证辉煌,开辟未来。江南丝绸馆以良好的硬件条件展示中国丝绸的光辉历程,在宽敞的文化展厅内将养蚕、缫丝、裁剪、穿着的过程一一展示,并让游客神游海上丝绸之路并感受中国绚丽多彩的服饰文化。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养蚕、缫丝、织绸和印染的国家,黄帝元妃嫘祖是最早发明养蚕的人,迄今为止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锦锈中华,衣被天下--早在公元四百年,绚丽的丝绸就随着"丝绸之路"传播到了亚、欧、非各国,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所以中国在世界上又称之为"丝国"。中国的江南一带是丝绸的原产地,在唐宋时期就已成为全国的丝绸织造中心,所以又称"丝绸之乡"。江南的丝绸质地纯正、色泽优美、做工精致,有着"丝绸皇后"的美誉!

江南丝绸馆来自"江南织造之首"--苏州,以宣扬中国丝绸文化、表现丝绸精粹为宗旨,用展示、演示相结合的方式,介绍了丝绸的起源、发展和工艺流程。丝绸馆内洋溢着浓郁的古江南文化意蕴,风格清新典雅,加上能工巧匠们现场的缫丝、缂丝、堆绣、刺绣表演及量体制衣、现场拉制蚕丝被的特色表演服务,使游客在购物的同时领略丝绸手工艺的独特魅力。游客光临我馆时,我们有英文、日文、韩文等语种的讲解员带领其参观。

一、丝绸的演变史和家蚕的生活史(标本)

二、缫丝、缂丝表演,介绍丝织品的分类(实物、机器)

三、现场拉制蚕丝被表演,介绍蚕丝被的优良品质和特殊功效(实物)丝绸馆内附卖品部,品种繁多,囊括八大类织物:绫、罗、绸、缎、绵、帛、绒、纺,产品包括各式真丝内衣、外套、唐装、功夫衫、童装、旗袍;真丝及蜡染面料;手工丝毯;手工蚕丝被;单面绣品壁挂;丝巾、领带、千禧包、中国结、中国娃娃及各种民族风格的小礼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408679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7
下一篇 2023-05-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