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南锣鼓巷几点开门

北京南锣鼓巷几点开门,第1张

景区全天开放,景区内的小景点开放时间不一。

店铺开门的时间,大约八点到十二点不等;闭门的时间,一般星期一到五的话十点多到十一点左右就关了,周末可能晚点,陆续的在十二点左右。

锣鼓巷地处北京的市中心,历史上也曾是元朝大都的市中心,如今依然保持着元朝城市方方正正的“棋盘式”街区格局,正中主街南锣鼓巷南北走向,全长787米,从主街向东西两侧各岔出8条胡同。游客来南锣鼓巷主要是冲着它的名声,随人流挤来挤去,这里美食不少,但多数要排队,年轻人可以逛逛创意小店,总之,是个“凑热闹”的地方。若寻求清静和老北京韵味,得去主街两旁的胡同里。

南锣鼓巷的美食最出名的要属文宇奶酪店(南锣鼓巷49号),原味奶酪、双皮奶和酸梅汤是它的特色,永远排长队,而且基本每天15:00就售罄了。过客(南锣鼓巷108号)和咂摸(南锣鼓巷106号)都有创意十足的风味披萨,过客的羊肉串披萨,咂摸的宫保鸡丁披萨、北京烤鸭披萨都很棒。这儿没玉米汁儿(南锣鼓巷145号)卖的偏偏就是浓浓的玉米汁。

吃完自然要逛逛特色小店消化消化。创可贴8(南锣鼓巷61号)是必逛的,老板是电视节目《职来职往》里幽默风趣的英国人江森海,店中出售印着搪瓷红脸盆、老铁皮玩具等代表老北京市井文化图案的T恤。有些店光看名字就觉得新奇有趣,比如卖衣服的叫肚脐眼(南锣鼓巷53号),门口有三棵树索性店名就叫三棵树(南锣鼓巷89号)等,把店名拍下来分享给朋友看看颇具趣味。

南锣鼓巷酒吧不少,比起什刹海酒吧街、三里屯酒吧街,酒水要便宜,环境也更安静,但是名气就远不如后两者响亮了。

拐入主街两旁的胡同里,游人少了许多,一座座旧宅诉说着着老北京的历史。这里有清代的僧格林沁王府;末代皇后婉容故居;仿江南园林建筑风格的可园、绮园等,可惜的是大多数建筑不能进去参观,只能在外面看看。目前对外开放的有齐白石故居(雨儿胡同13号)、茅盾故居(后圆恩寺胡同13号)等。另外,中央戏剧学院(东棉花胡同39号)也坐落在南锣鼓巷。

南锣鼓巷西边紧邻什刹海,南边距离景山公园、故宫、天安门广场也不远。白天游玩故宫或者天安门,晚上可以来这吃小吃;若只喜欢逛街,可以把南锣鼓巷和什刹海安排在一起游览。

岭南画派是广东籍画家组成的一个画派,创建于晚清时期,创始人为“二高一陈”,即高剑父、高奇峰以及陈树人,也称“岭南三杰”[1]。岭南画派为中国传统国画中的革命派,以创新为宗旨,主张引进西洋画法,融合中西绘画之长,“折衷中外,融合古今”,创出符合时代精神的创新作品。第二代岭南画家以关山月、黎雄才、赵少昂、杨善深为代表,无论在题材与技法上比起“二高一陈”又有新的突破,被誉为当代岭南画派的四大画家[2]。岭南画派和粤剧、广东音乐被称为“岭南三秀”。在二十世纪中国画坛上,岭南画派和京津画派、海上画派三足鼎立,是新派国画的代表[3]。

目录

[隐藏]

1 名称

2 历史

2.1 第一代岭南画家

2.2 第二代岭南画家

3 技法

4 参见

5 参考来源

6 外部链接

名称[编辑]

“岭南画派”一词并非岭南画家自封。当时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三人以大胆创新的风格,在画坛别树一帜,时人称他们为“岭南三杰”,“岭南画派”之名也由此得来。而当时高、陈等对“岭南画派”之称号并不满意,因为它带有狭窄的地域性,容易被误解为只是地区性的画家团体,更没能体现出吸收海外画风而发扬国画的革新理想。高剑父便从未用过“岭南画派”这一名称,而宁可自称是“折衷派”,取其博采众长,合于一身之意。

历史[编辑]

第一代岭南画家[编辑]

岭南画派之发端,可追溯至清末。鼻祖居巢、居廉皆善画花鸟鱼虫[4]。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早年均师从居廉,但 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和高剑僧都曾留学日本,习日本画,都是同盟会会员,在艺术上主张“折衷东西方”。学成归国之后,他们认为国画不应该再停留在模仿古人的阶段,反对“师以临摹教其徒,父以临摹教其子”的恶习,主张师法自然,兼容中外,融合中国画、日本画以及西洋画的技法,创造出色彩鲜艳明亮,水分饱满,晕染匀净的新鲜风格。技法上弃用勾勒法,采用“没骨法”,以水墨渲染达到西洋画的光影效果。他们三人的代表作有《东战场上的烈焰》《松风水月图》(高剑父)《枫鹰图轴》(高奇峰)等。

高剑父和高奇峰都致力教学,学生众多。1924年,高剑父在广州创办春睡画院,先后任中山大学、南京中央大学教授。抗战时移居澳门,1946年返广州创办南中美术院并出任广州市立艺术学校校长。高奇峰则于1929年创立天风楼于广东,学生中著名的有黄少强等“天风七子”。陈树人有弟子刘春草。

第二代岭南画家[编辑]

第二代岭南画家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起开始活跃于画坛,人数众多,代表人物为赵少昂、黎雄才、关山月、杨善深四人,被称为当代岭南画派四大画家。比起第一代岭南画家,第二代岭南画家更注重在重大题材的开拓和时代精神的体现,提出“笔墨当随时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5],开创出自己的风格。无论在审美意识上和艺术成就上,第二代岭南画家都超越了高剑父等第一代岭南画家,

技法[编辑]

据王礼溥的看法,岭南画派在技法上的风格为[6]:

注重留白:岭南画派同传统国画一样,在布局时注重“虚实相生”,“用心于无笔墨处”,是对国画传统技法的继承。

用笔注重骨法:岭南画派笔法变化繁复,在画面上造成反传统的效果,以达到气势磅礴、气韵生动的境界。

画面赋色艳丽:受到西洋印象派的影响,岭南画派注重光的表现,画面赋色大都十分艳丽,这与强调“萧条则会笔墨之趣、淡漠则得笔墨之神”[7]的传统国画正好相反。

背景着色渲染:自唐王维提出“画道之中,水墨为上”[8]的主张后,传统国画一直重水墨,舍彩色。岭南画派以色彩渲染衬托水墨,是对国画技法的一种创新。(来源:维基百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4035973.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3
下一篇 2023-05-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