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过呈坎

越过呈坎,第1张

皖南社会蕴含着道家文化的根基。

休宁有个齐云山,广德有个太极洞,徽州区有个八卦村。太极、八卦,都是道家的核心元素。

这个八卦村,就是我们这次皖南采风的一个重点目标,呈坎。

据介绍,呈坎始建于1800年前的东汉三国时期,那时不叫呈坎,另有一个很响亮很中华的名字——龙溪。

后来江西南昌府的罗天真、罗天秩堂兄弟俩,来到这里搞开发,并按照道家风水理论,将村形村貌整治成八卦形状,改村名为呈坎。

呈坎究竟何义?《说文解字》中说,“呈”的本意是平。“坎”从八卦方位看,是西方,属水。合起来,呈坎的真实含义,就是水西的一块平地。紫气东来,西地承接,说白了,就是一块平安兴旺之地。

当地的导游,对呈坎二字又有一种解释:人生有许多坎,呈现出来,才好跨过去。

这个解释,与呈坎的那句广告词——游呈坎一生无坎——是一脉相承的。意思是说,到了呈坎,就等于把所有的坎都跨过去了,再不会有坎坷。这都是在说呈坎的好。

论说好,朱熹的诗句“呈坎双贤里,江南第一村”,应该是最极致,最霸气的。

朱熹祖籍婺源,出生在福建同安,他这一生好像也没在安徽做官,呈坎是否去过不得而知,但他是道学家(理学即道学),一个“道”字,把他和呈坎联在一起,写出这样的礼赞诗也并不奇怪。

朱熹对呈坎的见识,大概是始于“双贤”。双贤何许人也?他们就是呈坎罗氏宗族中的两位父子名人。父亲罗汝楫,官至南宋朝廷的吏部尚书、龙图阁大学士。儿子罗愿,历任鄱阳知县、赣州通判,鄂州知事,也算是个地方大员。尤其是他的博学和长于考证,深得朱熹的赏识。

这父子俩有个致命的败笔,罗汝楫曾充当秦桧陷害岳飞的得力干将,以至于死后成为罪人,被铸成朱仙镇岳飞庙前的五个跪像之一。

其子罗愿官声倒还不错,但因为父亲的过错,一直不敢进岳飞庙。一日反复思量,自感没做过什么坏事,还有不少善举,便壮了壮胆,进了岳庙,没想到却突然死在岳飞的像前。死时正值壮年,年仅48岁。

可见,这个“双贤”都是“带病”的。

道学家们都很爱惜自己的羽毛,道貌岸然这个成语就是专为他们造的。作为道学家之首的朱熹,如果能预料到罗汝楫在后世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他是绝不会自毁清誉做出那样的诗句来的。

不过,除却“呈坎双贤里”,那句“江南第一村”倒还说得过去。光是那个村形八卦,就是个独一无二的存在,此外,呈坎村的“大”,也是随处可见。

进村的大门前有个广场,现在成了大晒场,大红的辣椒和金黄的玉米,一排排,一行行,在阳光下相互辉映,很是吸人眼球。

我在大门口拍了几张照片,回头一看,身边一个人都没了,30多人就像泼在沙漠上的水,瞬间消失。

紧赶慢赶,终于在二道门前的小广场上发现了小徐,他正坐在大阳伞下悠然自得地晒臭脚。我问他,其他人呢?他说都还没过来,我这才放下心来。

我俩坐等一会,见导游带着我们团队的3个人走过来,看样子其他人都在路途失散了。

既然有导游,我们跟着她走就好了,既可以听讲解,也不会走错路。

导游看着很小,好像还不到20岁。她带我们走过二道闸门,又绕过一个大藕塘,这才告诉我们,下面就要正式进村了。前面走的那么长一段路,看来只是个引子。

这个引子包括八门八卦长廊,过桥长亭,写着“游黄山天下无山,游呈坎一生无坎”对联的圆门,以及一群孩子席地而坐,听老师讲呈坎的过去今天。这一切,有静有动,都在向游客暗示游呈坎的主题。

在村头,导游告诉我们,呈坎很大,有700多户,3000多人;村内有3街99巷,路线复杂,如同迷宫。过去经常有外地人路过本村,进去后就出不来,有的索性不走了,就此定居下来。当然,能留下来的都是有本事又有财力的主,否则呈坎人也不会收留。

走进村子,果然见街巷纵横交错,如果没人带路,真会像误闯祝家庄的盘陀路,在里面转圈圈出不来。

一路走来,小导游向我们介绍了村内的一些特色建筑,直到罗氏宗祠的门前,她停了下来,告诉我们,她的导游到此结束,要返回去了。

她还说,她们每天都有定额任务,要来回跑多少趟,这样到月就有两三千块收入。看来,当个导游还真不容易。

这个罗氏宗祠的全称,叫“贞靖罗东舒先生祠”,游呈坎买的门票,就是为了看这个祠堂,其他地方都是免费的。

这个祠堂是“国保”,它有几个明显的特别之处,其中最突出的有三条。

其一,与一般祠堂都是宗族共有不同,这个祠堂是专为罗东舒个人所建。罗东舒自幼聪颖,但他一生隐而不仕,以耕读为业,以文章鸣世,世人称赞他有黄庭坚之才、欧阳修之贤,罗氏子孙对他极为敬重,故而有专祠之祭。

罗东舒祠堂,也折射出了徽州崇尚耕读的人文精神。无独有偶,我们在溪口古民居的一家“义仁堂”前,看到一幅对联,上联是:“继祖宗一脉真传克勤克俭”;下联是:“教子孙两行正路惟读惟耕”。徽州人已经把耕读精神上升到了仁义的高度,这正是徽文化经久不衰的根基。

其二,罗东舒祠从动工到完工,前后花了近100年时间,这样的工期是前所未有的。

其三,罗东舒祠的修建,自始至终都存在着僭越行为。初期雕梁上有龙头,色彩基调为黄色,这都是皇家宗庙的特征。后来这两项改掉了,但又在宝纶阁的台阶上做文章,修成了“三进七阶”,就是三个并立的七级台阶。

我们在参观时,导游指着那个七级台阶说,按规矩,皇家宗庙是“三进九阶”,普通百姓的宗祠只能是一进三阶,朝廷的大员限定在二进五阶,三进七阶显然是大大僭越了。何况,罗东舒并无官职在身。

皖南显然是个山高皇帝远的地方,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只是去苏杭一带,估计巡案大人也都不愿去皖南,这才导致这些建筑规制僭越的现象存在。歙县的许国牌坊,也是如此,四脚建成了八脚,虽然违背旨意,却成了全国唯一。

许国也罢,罗东舒也罢,这些僭越现象归根结底还是风水理论在起作用,都是为了抜高自家的风水,荫庇后人。

从罗东舒祠出来后,很快就出了村,我们终于见到了那条作为阴阳分界的河流。据导游介绍,界河那边是村里的农田,是为阳,界河这边的村庄是为阴。

站在界河的大桥上,我回头望了望村庄,竟有些念念不舍。

此时,我们团队的30多人都已经越过呈坎,但愿能借呈坎人吉言,大家今后再无坎坷。

(下篇预告:《土楼有约》)

呈坎古村的名气也是响当当的,一个以五行八卦的模式建立起的村落,一个如迷宫一样的地方。

呈坎古名“龙溪”,始建于东汉末年,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这里文化灿烂,名人辈出,积淀深厚、仅彰显家族荣耀的历代古匾就有30余块,仅明代官至主簿以上者就有百余人。

大门侧面的墙上有景点的简介:中国风水第一村——呈坎八卦村。始建于东汉三国时期,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早在宋代就被著名的理学家朱熹赞誉为“呈坎双贤里,江南第一村”。整个村落按《易经》“二气统一,天人合一”的八卦风水理论选址布局,依山傍水,形成三街,九十九巷,宛若迷宫。千百年来,它是一个进得去二出不来的地方,形似“迷魂阵”。

唐末宋初,罗氏先人秋隐按《易经》:阴(坎),阳(呈),二气统一,天人合一的“和合”理念,呈八卦阵选址布局村落,依山傍水,形成三街九九巷的村落骨架和肌理,是当下中国保存最为完整的明代古村落。在这个宛若迷宫的徽州古村中,现存有150余处宋、元、明、清等典型古建,“一村两国保”,这在全国也是唯一。

呈坎是全国独一无二保存最完好的明代古村落,也是全国少有的按照风水八卦理论选址,并布局修建的村落,整个村落犹如一幅太极图,不得不佩服古代人民的博学和智慧,能完好利用风水八卦来修建整个村落。

看见“登黄山天下无山,游呈坎一生无坎”的宣传广告,我不禁会心一笑:我今到此除了揽胜探奇,正带此美好愿望。

原以为进了大门就是古民居了,谁知不然,眼前豁然敞亮:一块明镜似的永兴湖“湖上莲花正艳:翠叶吹凉,玉容销酒,更洒菰蒲雨”;一座精巧的单孔石桥通向村中;白墙黛瓦的古民居在绿树的掩映下风姿毕现,而湖面的倒影更是婀娜绰约。

永兴湖里水草茂盛,荷叶轻舞,一派江南水乡之独特美景。那倒影在水中的徽派建筑,更是美轮美奂,平静水面偶尔泛起的波纹,鱼儿们在悠闲自得嬉于水草间。站在此处深呼吸一口,觉得全身惬意无比,毛孔似乎都已全部张开,贪婪的吸取着这里的灵气。

要想进入村里,得经过湖面上的石拱桥,这座龙兴桥跟这个村落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进了村,迎面就是一对石兽,中间架着一道门坎。旁边理由一块木牌:上刻八卦图,“平安坎”三个大字很醒目。哈哈!正合我意,跨过坎就平平安安、一生无忧啦!

走进古村落,巷道幽深,古宅绵亘,脚步不由自主地就慢下来,时光飞速地回到明清时期。街边坐着窃窃私语的妇人,小道犹如迷宫一般,一不小心就会迷失在此。但也正是因为迷路,才让尔等更深入的了解这个古镇,静谧温婉,有着谜一样的魅力。

村里有三街九十九巷,巷子里都是青石板路,而路两旁斑驳的白墙和失去光泽的木门,它们都在轻声诉说着往昔。墙角处的大婶挎着装满碧绿蔬菜的篮子,正迈着轻快的步伐赶往家中,准备家人的晚餐。男人拿着家里需要的也匆匆往家中赶,或是一捆柴,或是二两酒,夕阳的余晖懒懒将金光洒在他们身上。

巷子深处不时的有古旧而庞大的徽居,安静的四合院里,一样的四水归堂,一样的高深的天井,精美无比的木雕砖雕石雕。

一踏进“易经馆”,墙壁上贴着有关属相的卦象图解,大家纷纷寻找自己的卦象,津津有味地研究。转过一个屏风,竟然是一处“私塾”:古旧的木质桌椅整整齐齐,竹制的戒尺在讲台陈列着。

街巷是花岗条石铺的,民居青墙黛瓦,黑白相间,淡雅清秀,精雕细琢,错落有致。历经千年风雨,这个古村竟然保存得如此之好,而且丝毫看不出现代整修的痕迹,不知道它是怎么躲过了一次次的战乱还有浩劫,也许真是风水宝地保佑了它吧。

呈坎村是按照八卦风水理论布局的,周围的八座山呼应着八卦的8个方位,村里的构建也完全符合八卦阵图。呈坎村的简介上说:这里有三街、九十九条巷,宛若迷宫,人进去了就出不来了,我倒没这个感觉。

环秀桥是一座年代远久的木桥,曾经在大水中毁于一旦,后经修复才又重新出现在人们眼前。桥上有位白发苍苍的大爷,他慈祥微笑坐于桥上,眼望远方安详无比。

环秀桥正对的石板路向西直走可以抵达钟英楼,钟英楼就是这样的过街楼,建于明万历十一年(1582),原专属户部侍郎罗应鹤府,后为村内打更、报时、纳凉之用。听到客栈老板为我讲解到此时,不禁有些浮想联翩,耳边好似响起了那些清亮悠长的敲打声和吆喝声。

“不到东舒祠,不算到呈坎”。“贞靖罗东舒先生祠”,是呈坎最为壮观的古建筑,据说也是“江南第一祠”。东舒祠的门头是排场的木栅门,门两侧立着高大的“抱鼓石”,跨进“享堂”,匾额上“彝伦攸叙”四个金字,巨大无比,估计每一个笔画都有2米长,我这辈子还没见过这么大的牌匾呢。穿过享堂,就是主厅:宝纶阁。这是原主人珍藏历代圣旨、皇诰封的地方。乍一见,真是阔纵深遂、气势恢宏!虽然历经岁月的考验,大梁上的彩绘依然细腻清晰、色彩迷人,那巨大的金丝楠木柱价值不菲。

呈坎村是唐朝末年罗氏兄弟(罗天真、罗天秩)从江西搬过来建设的。历朝历代出了不少名人,比如扬州八怪之一的罗聘。这个村的名人几乎都姓罗,宋代吏部尚书罗汝楫,扬州八怪之一的罗聘,明朝朱棣皇上的大臣严嵩的干儿子罗龙文, 徽州明代制墨大师 罗小华,皆从呈坎走出,而呈坎的始祖两兄弟也是姓罗,罗天真、罗天秩堂兄弟俩以风水理论作指导,择定了歙县西北四十里的龙溪,改名呈坎。

连这个名气响亮的烧饼铺都依旧姓罗,罗氏姓氏在此果然名不虚传,又或许是承蒙祖上福荫吧。不知道是否因为进村时间有些晚,还是因为店铺主人关门回家吃饭,沿路所经过的店铺大多关着门,只能从门上的招牌和对联想象一下它们的神奇。

只有沿着湖的两岸所开的餐馆,正开门营业。那些大大的灯笼,从房梁上轻盈垂挂下来,白墙、红笼、青色的瓦,还有湖中的倒影,这些颜色这些元素融合得完美无瑕,远远望去别有一番韵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403331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3
下一篇 2023-05-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