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和动车怎分

高铁和动车怎分,第1张

科学定义:

高铁,其实是从列车速度来定义。时速200公里以上,即可称为高铁

从这点来看,G字头、C字头、磁浮列车和部分D字头,都符合高铁定义。

动车组,是列车动力分散方式,跟速度无关,通俗讲就是车厢本身就有动力,不需要机车牵引。

从这点来看,G、C、D字头都是动车组,速度较慢的地铁列车也是动车组。

在中国,动车、高铁又分别代指两种不同的铁路线路类型。

铁道部目前定义:动车指代时速在200公里级别的铁路线路;高铁指代时速在300公里级别的铁路线路。

所以,在铁道部目前的定义里,“D”打头的动车不算“高速铁路”,“C”打头和“G”打头才算是“高速铁路”。

区别在于

1、票价不同,G字头比D字头贵,车型比较好一些,内部设备也要好一些,这点毫无疑问

2、G/C字头比D字头快,通常情况下。

3、G/C字头通常走最近新建的高铁专线,和配套新建的新火车站。D字头通常走老线、老站。

腾讯网曾对此做过专题,给出其链接

1、高速铁路动车组(G字头):G1001-G9998 。 “G”读“高”。其中:跨局 G1001-G5998 ,管内 G6001-G9998 。

2、动车组列车(D字头):动车组旅客列车(客运专线) D1001-D9998。“D”读“动”。其中:跨局 D1001-D5998 ,管内 D6001-D9998。

3、直达特快旅客列车(Z字头):直达特快旅客列车(普线) Z1-Z9998 。“Z”读“直”。

4、快速旅客列车(K字头):快速旅客列车(普线) K1-K9998 。“K”读“快”。其中:跨局 K1-K6998 , 管内 K7001-K9998 。

扩展资料:

中国铁路车次编号规则是为了区别不同方向、不同种类、不同区段和不同时刻的列车,为每一列车编排一个标识码,即车次的规则。车次用阿拉伯数字表示,客车车次还要在阿拉伯数字前,加上列车种类汉语拼音的首字母。

为了保证行车安全,维护运输秩序和车次编码的规范化,原铁道部规定,全路向北京,支线向干线或指定方向的为上行方向,车次编为双数;反之为下行方向,车次编为单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中国铁路车次编号规则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出行变得更加便捷,尤其是高铁。那么高铁和火车有什么区别呢?高铁和火车的区别速度上的区别,高铁可以说是火车中最快的,时速可以达到300公里。火车的速度相对慢得多。平均慢速70km/h,平均快速90-110km/h,快速140-160km/h。速度的好处之一就是大大减少了人们花费在交通工具上的时间,使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更加方便。价格不同,一般来说,高铁的价格会比火车贵,这是因为高铁的施工难度和成本都比火车高。车票的编码不一样,不同类型的车次的发车编码也不一样。常见的起始码有G、C、D、K、T等。其中G代表高铁,D代表动车;k次是普通快车。一般来说,高铁的乘坐环境比火车好,高铁的座位是单排的,而火车的座位一般是相对两排。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4022920.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2
下一篇 2023-05-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