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见闻(十一)-尼亚加拉大瀑布

美国见闻(十一)-尼亚加拉大瀑布,第1张

2011年9 月11 日

早餐过后,9;00搭乘大巴点去瀑布城看大瀑布。40分钟后,就远远看见加拿大瀑布城的建筑了。美国这一侧,因没有太高大的建筑,所以看不见。

不到10分钟,我们来到了美国一侧的瀑布城。隔着尼亚加拉河可以看到加拿大一侧的观景瞭望塔。

瀑布城清新恬静。没有其他大城市的喧嚣与繁华。只是在静静地接待着,世界各地来此参观大瀑布的宾客。

9:53分我们来到了尼亚加拉河边。

下行几十米,就看到向往已久的尼亚加拉大瀑布了。在这里只想多拍几张, 大瀑布美景的照片。

说实话,长这么大只见过很小的瀑布:如吉林的长白山瀑布、朝鲜的妙香山瀑布。看起来都是涓涓细流。像尼亚加拉大瀑布这样气势宏伟、一泻千里的大瀑布真是让人感到非常的震撼。

尼亚加拉瀑布(Niagara Falls)位于加拿大和美国交界的尼亚加拉河中段地区。有着世界七大奇景之一的美誉。与南美的伊瓜苏瀑布及非洲的维多利亚瀑布合称世界三大瀑布。

从伊利湖一路而来的尼亚加拉河水,流经断崖处,垂直跌落51米。巨大的水流以翻江倒海之势冲下——形成巨大瀑布。数里之外,都可听见其雷鸣般的声响。场面之壮观,气势之滂沱,令世人震撼。

高特岛把瀑布分隔成两大部分。较大的部分是霍斯舒瀑布,靠近左岸加拿大一侧,高56米,曲折的脊线长约670米。较小的是亚美利加瀑布紧邻右岸美国一侧,高58米,宽320米。

历史 上,为了争夺尼亚加拉河及两岸。美、加两国于1812年至1814年间进行了激烈的战争。最后,两国签订了“根特协定”。规定尼亚加拉河为两国共有。主航道中心线为两国边界。

从那时起,两国在瀑布两侧各建一个叫做尼亚加拉瀑布城的姐妹城。两城隔河相望,由彩虹桥连接。

桥中央飘扬着美国、加拿大和联合国的旗帜。人民自由往来,无需办理过境手续。

美、加两国在河的两岸分别建造了码头。同时配备了“雾中少女”号游船。自1846年开始直至现在,始终是“雾中少女”号游船引领着游客与大瀑布亲密接触。

19世纪英国著 名作家狄更斯来尼亚加拉瀑布游览之后,深受震撼。

他在《美国札记》中描绘道:“我们走过瀑布地区的每个角落,从不同角度观赏瀑布……即使特纳在其全盛时期创作的最好的水彩画,也未能表现出我所能看到的如此清灵,如此虚幻,而又如此辉煌的色彩。我感到我自己像是腾空飞起,进入天堂…… 

我们是乘电梯由上面来到河边的。游览的人特别多,在上面排队,在河边也要排队。好不容易领了一次性雨衣,然后登上“雾中少女”号游船。

游船先来到美国瀑布,然后开往加拿大瀑布。游船穿梭于瀑布激起的千万层水汽中。最近点感觉离瀑布仅有几十米。在船上就像在雨中一样。

离瀑布越近,雨雾越大,什么也看不清。大家露出雨衣的部分都被淋湿了。裤脚都湿透了,鞋也湿了。

尼亚加拉河两岸还设置了可以攀登的岩石观望台。游客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欣赏大瀑布。

从船上下来,我们又沿着岸边崎岖小路,来到了大瀑布的脚下,从另一个角度去欣赏这一自然的美景,却也又另有一番情趣。

参观有一个小时左右。我们又原路返回,乘电梯返回上面。到上面的纪念品商店。买些小纪念品,整个参观大瀑布的行程就算结束了。

上岸后,边走边拍最后一张照片,就回布法罗了。途中,还去了一家购物店。

回来时,路过布法罗机场。今天还要在布法罗住一宿。明天去华盛顿。

2011年9月12日

清晨,隔着玻璃窗看酒店的后院。这里还真是轻松、安静。

早上9点半,团队乘大巴去华盛顿。

估计路程500公里,大巴要走近一天的时间。一路上看到的大多是树木, 难得看到庄家。看到 村子也不多。

来到了一个小镇。就在小镇吃午餐了

这农田和村庄的景色也很美

一 路的树木

大巴一路前行,驶过路边的一处墓地。

,我们又进入一座小镇。在这里小憩一会儿,车上也加上了一箱矿泉水。

日前,这里下了一场大雨,冲垮桥梁、冲毁道路 河水涨得满满的。

路边是难得一见的美国火车

又是一处 路边小镇,我们就来到了华盛顿地界了

晚6点抵达华盛顿。在这家自助餐餐馆吃晚饭。孟领队告诉大家华盛顿地区黑人比较多。多注意自己的包。

我们来到了这家酒店。住进了酒店408房间

(待续)

2014年10月,我在美国的明尼苏达首府完成了我的第一个全程马拉松,然后在美国自驾了两周时间。这是我在美国的第三次自驾游,去了以前公务访美时无法抵达的三大美景:

1、黄石公园

看到黄石公园的第一眼很有点令我失望,因为我之前对它有太多的期望。

在我结束双城马拉松的第二天上午就飞抵波兹曼(Bozeman)市,这里距黄石公园的北入口还有100多公里的距离。飞机快降落到波兹曼的时候,从天上看下去,陆地上没有想象中的大片多种色彩的林地,反而是大片大片秃顶的山头和一片片支离破碎的暗绿色林子,林子给我的感觉也不水灵。

秋天的山并不美,但空气通透

有水才有灵性

通往黄石公园的公路两旁很美,是那种大气的美。路是沿着一条清澈见底的溪流修的,两侧有场草甸,远处是山峦。超级喜欢这种溪流,黄石周围有很多这样的溪流。

黄石公园的北门有一个石块垒成的大门。上面刻着一行字:For the Benefit and Enjoyment of the People(为了人民的利益和享受)。

黄石公园发现于1807年秋天,根据1872年3月1日的美国国会法案,黄石国家公园公园“为了人民的利益被批准成为公众的公园及娱乐场所”,同时也是“为了使她所有的树木,矿石的沉积物,自然奇观和风景,以及其他景物都保持现有的自然状态而免于破坏”,被正式命名为保护野生动物和自然资源的国家公园,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也是目前最大的国家公园。

1872年,美国人居然已经立法建立了保护原生态的国家公园。

黄石的山并不美,水很美

进入黄石公园的门票是每辆小车25美元,包含黄石公园和大提顿公园这两个国家公园。有效期7天,7天内可以随便进出,也不管小车上坐了几个人,这跟不要钱差不多了,还真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和享受。

黄石公园开始让我失望的原因是这里好像只有一种树种:松树。很单调的一种颜色,那种想象中色彩斑斓的秋景没有出现。

又是一年秋草黄

这样的景色很无聊

有了水,秋草也不无聊

这算是大景

远方的大提顿雪山

 这是黄石公司里的河

这是在黄石公园外拍的

只有野鸭,没见天鹅

这是我自己特别喜欢的图片

景物的层次和色彩丰富了

呆到第二天才渐渐地才习惯了黄石的美:绿色的松林、大片大片的黄草和黄草里清澈的溪流、水潭。这样大色彩块组合出一种的景观非常大气,虽然依然单调。在黄石的三天时间里就是行驶在这样的景观中看石、看林、看水、看泉.....

而黄石公园最神奇之处在于这是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活火山,到处都有滚烫的喷泉、泥浆,还有被大片大片被山火烧毁的松林。它已经有64万年没有爆发了,而它的喷发间歇是60-80万年。据说黄山公园的地下正在热膨胀中,只是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大爆发。如果它爆发了,很可能就是世界末日的来临。

老忠实间歇泉

这是网图,现场拍不出来这效果

浓浓的硫磺味

开车行驶在这片活火山上

想象着世界末日的来临

茂密的松林

被天火烧毁的林地

不过很快就会再生的

黄石大峡谷

路上并没有多少车,现在已经是黄石公园的旅游淡季了,这个活生生的地质公园将在半个月后全部关闭。

回想起黄石公园的时候,常常想起的不是那些地质景观,却是那些清澈溪流上的垂钓者。他们的垂钓方式我以前只是在美剧中见过,叫做:Fly Fishing。中文叫做飞蝇垂钓。

百度了一下,找到了以下的介绍:“飞蝇钓是发源并流行于欧美的一种钓鱼方法,由于钓者在钓鱼过程中钓线舞动优美而获得钓中舞者的美名。飞蝇钓的英文名称为Fly Fishing直译为飞钓,是指钓饵模仿飞行中落水昆虫引诱鱼类捕食而得名,属于拟饵钓的一种。钓饵是用禽类的羽毛捆扎在钓钩上,制成惟妙惟肖的各类昆虫,称作毛钩。飞蝇钓所用都是专用装备,一般都无法用其他钓具来代替,并且通常价格不菲,故称做钓中贵族或者钓中高尔夫。”

舞动钓线

我在黄石公园的时候好几次看到有人穿着连体的雨裤站在清澈见底的溪流里舞动钓线。有一次我停下车来走到溪流边认真观看他们垂钓。其中的一个垂钓者看我充满好奇,特意走到岸边向我展示他的渔具,展示如何抛投假鱼饵,给我很认真地上了一课。

看似漫不经心的抛投实际上是一门技术活,很象是草原上骑马者套羊,需要练习很久才能真正掌握。他们站在流动的溪水里一直在观察水面。如果发现水面上出现鱼吐泡泡,或者看见有鱼跃出水面来吃水面上的昆虫,他们会将假鱼饵抛投向鱼的前方,诱惑鱼而上钩。

在这样美好的自然环境中,渔者们会沿着溪流走上一天,很有些打高尔夫球的味道。这位渔者还拿出手机来让我看他昨天钓到的鱼的照片。我一看,鱼儿还不小呢。我问鱼在哪呢?他说放了,他们钓到了就放。因为鱼钩很小,对鱼也没有太大的伤害。

这样的生活让我羡慕不已。

2、科罗拉多大峡谷

秋日的黄石公园和大提顿公园是一种安祥的美,它们给我的第一眼没有我期待中的华丽,但三天里沉浸在它们的山、它们的树、它们的水、它们的孤独之中,让我感觉不虚此行。而真正让我在第一眼就感觉到震撼的是科罗拉多大峡谷和尼亚加拉大瀑布。前者是凝固和永恒,后者是流动和滋润。

我的电脑屏保:大提顿公园

这是我自己拍摄的照片

这座雪山是好莱坞很多电影的片头

我拍摄的大提顿公园

从大提顿公园向南行驶一天到了盐湖城。住了一天之后,我又开车一路狂奔前往科罗拉多大峡谷,全程六百多公里。

一路越走越荒凉,经过沙漠戈壁、穿过牧场草甸,跨过山梁峡谷,穿过一个个宁静的小镇,终于看到了红色的岩石层,与美国老西部片里的景色一模一样。

进入科罗拉多大峡谷景区后的道路

大峡谷的参观点有两个:北缘和南缘,我的目标是较近的北缘。其实大峡谷离拉斯维加斯只有不到五百公里。三月份在拉斯维加斯的时候就想去,但当时身陷赌场三天没有去成。此行算是弥补缺憾。

一路上车很少,到达大峡谷大门的时候是下午三点半。大峡谷的门票也是每车25美元,但不收现金,门票三天有效。穿制服的售票员是一个美国大妈,估计一个人售票闲得发慌便和我聊了几句。

她问了我“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这一类很哲学的问题。我问她的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峡谷里面是否有住宿的地方? 我今天开了一天车已经累了,但没有提前预定酒店。她说紧挨着峡谷里只有一家酒店,但不一定有房间了,她让我去碰一下运气,也许有人预定了房子却没来的。

没想到从大门到峡谷边还有二十多公里的路程。这段路经过的是国家公园,这里的植被与黄石公园非常相像,但是松林间点缀了了许多黄叶,显得更漂亮些,只是这里没有了溪流。

道路的尽头是一座石头建筑,路的一旁是峡谷,另一旁是一些小木屋,这就是酒店了。走进石头建筑的大门,左侧有间小木屋是前台。我一眼看去非常失望,因为前台上写着“客满”。还是不死心,上去一问。还好,接待的小伙子没有直接拒绝我,而是查看了电脑,然后说:现在还有两间木屋空着,但要等到四点半以后才能最后确认。

一看手表还有半个小时,只要耐心地等待。

这个角度看酒店很酷

穿过酒店的大堂,看见窗外坐着不少人像是在晒太阳。推门出去一看,我被彻底震撼了:阳光下,科罗拉多大峡谷就在我的眼前:

那种视觉冲击力难以言表。还是来引用一段描述吧:“大峡谷两岸都是红色的巨岩断层,大自然用鬼斧神工的创造力镌刻得岩层嶙峋、层峦叠嶂,夹着一条深不见底的巨谷,卓显出无比的苍劲壮丽。更为奇特的是,这里的土壤虽然大都是褐色,但当它沐浴在阳光中时,依太阳光线的强弱,岩石的色彩则时而是深蓝色、时而是棕色、时而又是赤色,变幻无穷,彰显出大自然的斑斓诡秘。”

据说1903年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来此游览时,曾感叹地说:“大峡谷使我充满了敬畏,它无可比拟,无法形容,在这辽阔的世界上,绝无仅有。”

敬畏 ,这就是我第一眼看到大峡谷时留下的感觉。

它让我感觉到了另一个星球。

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是多么渺小。

晚上就住在峡谷边的木屋里

4点半回到前台一问。老天保佑,房间果然还有,第90号木屋,就在峡谷边。我终于可以住下来看大峡谷的夕阳西下,晚上可以住在峡谷边的木屋里听松涛,明早可以看日出东方。瞬间感觉幸福满满。

酒店里有卖比萨饼的。我点了一块肉的和一块素的,卖饼的老太太大声地对收款的小伙子说:这块素的是半小时前烤的,别收钱了。

我去,这里的人怎么这样的实心眼啊。于是我又买了两瓶啤酒。拿着吃的喝的,坐在悬崖边的椅子上静静地看夕阳下的大峡谷:

峡谷南缘有很多旅游方式

徒步、乘直升机都可以

喝着啤酒看日落

这么多人都是在这里等待着看大峡谷的夕阳西下,晚上和我一样住木屋或住自己的房车。我这时遇到一些从南缘下谷底徒步过来到北缘的人,他们说整整走了8个小时才到北缘。他们告诉我说这个北缘这酒店建造在大峡谷的最佳观景点上。

幸福感满满啊。

3、尼亚加拉大瀑布

大自然的美会让人语言贫乏。尼亚加拉大瀑布便是如此。

快中午的时候才从康州开车出发,到达尼亚加拉瀑布附近时已经是晚上九点,再往前开一段就可以到加拿大了,所以这里挺冷的。

酒店是两个小时前在路上的一个加油站里加油时我用手机上网预订的。我在寒风中加完油,然后进到休息站里。卖烤鸡的那个美国姑娘个子高高的,笑容灿烂,挺阳光美丽的。我对她说:你好漂亮啊。姑娘开心得笑了起来,说这是她今天第二次听到有人这样夸她了。我再一问,姑娘才16岁,应该是在勤工俭学的吧。

酒店位于尼亚加拉河边。我要一间河边的房间,早起拍到了这样的景色:

开车靠近尼亚加拉大瀑布公园时就可以看到远处腾起的水烟,我知道那就是大瀑布。但当我真正乘坐“雾中少女号”游船到瀑布群跟前的时候,还是被彻底地震撼了。游船处于马蹄型的瀑布圈中感受到巨大水流的磅礴伟力,那种轰鸣声和漫天水雾让我再次对大自然产生敬畏之情。

这小段瀑布完全属于美国

其宽度和水量已经超过很多瀑布了

从船上看美国一侧的瀑布

这座大桥是美国和加拿大的分界线

左侧的房子是加拿大

但中国护照去加拿大是要办签证的

那一片红色的林子很美

靠近看一下

红色游船是加拿大那边的

蓝色游船是美国这边的

我在蓝船上,靠近大瀑布

太宽了,相机根本照不下

轰鸣声震耳欲聋

坐船进入马蹄型瀑布

这是我见过的最壮观的瀑布,一年后去贵州黄果树跑马拉松,见到黄果树瀑布的时候觉得太小了。

大瀑布属于美国和加拿大两国共有,据说历史上为了争夺大瀑布两国还曾经发生过战争,最后双方和平共处、共同开发了。而大瀑布曾经的居住者印地安人则悄无声息了。

游船的名字“雾中少女”的来历:据说300年前,居住在当地的印第安人震慑于自然的威力,于每年收获季节时选一天,集合全村少女,酋长站立中央,引弓对天放箭,箭尖下落,离哪位少女最近,这一少女即被选为代表,被送上独木舟,舟中装满谷物水果,从上游顺着激湍冲下,坠入飞瀑中,于是人们都说尼亚加拉瀑布的雾气,便是少女的化身。

这宽阔的河水形成瀑布

可以走到瀑布的边缘

金秋红叶

如画一般,比画更美

中午时分,阳光彻底出来了。漫步在红叶遍布的小岛上,呼吸着散发着草香的湿润空气,看着尼亚加拉河的河水奔腾向前。

站在瀑布边,看到这一道彩虹横跨美国和加拿大,这是上帝创造的美景。

对了,除了17美元的船票,参观尼亚加拉大瀑布完全是免费的。

今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处瀑布景观,这处瀑布名字叫做是尼亚加拉大瀑布,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这里呢?这里可是一处跨过瀑布,还是最大的跨过瀑布,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处瀑布的旅游信息吧!

地址:

Niagara Falls, Ontario L2E 6T2, Canada

交通

公共交通:前往WEGO公交分为红线(Red Line)、蓝线(Blue Line)、绿线(Green Line)和紫线(Purple Line)四条不同线路。其中红线、蓝线和紫线主要运行于城市旅游区,而绿线贯穿了尼亚拉加公园,是公园中的主要公交枢纽。

购买一张People Mover车票,可以一整天在有空调的People Mover的公共汽车系统内换乘,经济实惠。

票价:13岁以上成人7加元/天,6-12岁儿童4加元/天,5岁以下儿童免费。13岁以上成人11.5加元/2天,6-12岁儿童8加元/2天。

时刻表可登陆网站查询: http://tracker.wegoniagarafalls.com/bustime/eta/eta.jsp

门票

免费参观

也可购买安大略尼亚加拉公园的冒险套票,13岁以上游客21.95加元,6-12岁儿童16.95加元。

雾中少女号游船:成人17美元,6-12岁儿童9.9美元,5岁以下儿童免费,须有成人陪同。

开放时间

全天开放,其中参加各项活动的时间详见: http://www.niagaraparks.com/hours/niagaras-fury.html

"雾中少女号"游船每年5-10月下旬(根据水的结冰情况)每日运行。

网址

http://www.niagaraparks.com/

尼亚加拉大瀑布介绍

尼亚加拉大瀑布,作为世界第一大跨国瀑布,跨越着加拿大的安大略省,和美国的纽约尼亚加拉河,即使世界第一大跨国瀑布,也是北美东北部尼亚加拉河上的大瀑布和美洲大陆最著名的奇景之一。

享有着这么多美誉的瀑布到底有什么吸引人的呢?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好好的说一下,尼亚加拉大瀑布声势浩大,气势磅礴,平均流量就有5,720立方米/秒左右。

和伊瓜苏瀑布、维多利亚瀑布并称为世界三大跨国瀑布,除此之外,这里的景色更是迷人,这也是吸引着这么多人来这里游玩的原因。

这里一共包括着马蹄形瀑布、美利坚瀑布和新娘面纱瀑布三部分,景色十分的大气,尤其是夜晚的时候,这里还有着徇烂的灯光照射在这里,让瀑布更加的美丽和梦幻。

夏季的时候,这里还会有着每周两天晚上的水上的烟花表演,可以说是浪漫极了。

除了这些,这里还有着一些惊险刺激的项目可以参加,比如走钢索横越瀑布或者坐木桶漂游瀑布,如果你胆子足够大,那么就来参加一下吧!

这里最好的观景方式自然就是这里的乘坐雾中少女号游船或乘直升飞机俯瞰瀑布了,可以将这里的景色一览无遗,视觉效果十分的震撼!

好了,关于尼亚加拉大瀑布就介绍这些,希望对大家的旅游计划有所帮助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402272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2
下一篇 2023-05-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