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鲁国故城的规模特征是什么?


曲阜鲁国故城是周代鲁国都城遗址。在山东省曲阜市。周成王封周公旦的长子伯禽于鲁,并建都于曲阜,至公元前249鲁亡于楚,历时900余年,先后传25世34君,是周王朝各诸侯国中沿用时间最长的都城之一。

鲁国历经鲁公伯禽、考公酋、炀公熙、幽公宰、魏公晞、厉公擢、献公具、真公濞,一直都是周室中很强盛的番国,震慑并管理东方,充分发挥了宗邦的作用。此时的鲁国国力之强,使得国人和夷狄之民“莫我敢承”、“莫不率从”。

鲁国成为典型周礼的保存者和实施者,世人称“周礼尽在鲁矣”。各国诸侯了解周礼也往往到鲁国学习,鲁国是有名的礼仪之邦。

曲阜鱼国故城分为外城和内城两部分。外城平面呈不规则的圆角长方形,城的四周围有城壕;东、西、北三面各辟城门3座,南面辟有城门2座,门道宽7至15米。

而南面两座门的外侧有夹门的墩台,应该就是《左传》记载的雉门及其两观。

内城在外城的西南角,平面近方形,东、西、北三面残存地下的城垣宽10米左右。内城的中心有一片高地,是春秋至西汉的鲁王宫殿区和太庙的所在地,宋代在高地建立的周公庙,保存至今。高地的四周分布着衙署、商业区和住宅区。

城内已探出东西和南北的通路各5条,皆与城门和重要遗址相通。宫城南有宽约15米的道路通向南墙东门,直指城南的夯筑台基。宫城、南东门、“舞云台”成直线排列。道路北段两侧各有3处大致对称的建筑基址,形成鲁城内一条由最重要建筑物构成的中轴线。

这和《周礼.考工记.匠人》所记的国都规划相类,而与其他东周都城不同,可能反映了西周都城的设计思想。

西周前期的遗址多分布在大城西北部,西周晚期扩大到东北部。东周遗存则遍布全城。故城的北部和西部是冶铜、冶铁、制骨、烧陶等手工业作坊遗址,排列十分密集。

大城西部分布6处西周和东周的墓地,有墓葬200余座,墓葬可分甲、乙两组,甲组墓几乎都是小型陶器墓,乙组墓有小型陶器墓,也有大中型铜器墓。

曲阜故城墓葬中的大型东周墓的墓室面积达一两百平方米。西周、春秋墓的铜器组合和器形与中原地区一致。可能乙组墓是周人墓,甲组墓是土著墓。这两组墓葬和遗址出土的陶器表明鲁文化是融合了周文化和山东商代文化等形成的。

墓区内存有许多的青铜、陶、骨、蚌等器物,以陶器为主。器形主要有鬲、甑、盆、豆、罐、瓮、钵、盂、盘、鼎、釜、洗、折腹盘等。春秋时期出现盘、盖豆、鼎、釜;战国时期出现洗和折腹盘。

西周、春秋陶器普遍饰绳纹,流行凹弦纹,春秋时出现暗纹。战国时期,绳纹逐渐衰退,暗纹、瓦纹流行。此外发现少量西周的筒瓦、板瓦和大量东周、汉代瓦。汉代瓦当多为卷云纹图瓦当。

曲阜鲁国故城遗址的两座战国时代的大型墓葬中,各发现了一件“痒痒挠”。说明早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就已经有“痒痒挠”了。

这两件“痒痒挠”都用象牙雕刻而成,前部雕成人手形状,拇指竖直,其余四指并拢弯曲。四指指甲平齐,正好用来挠痒,其柄尾端还雕成兽头状。

这两件“痒痒挠”雕刻得如此精细,既实用又美观,说明“痒痒挠”绝不会是战国时代才发明的。

曲阜故城遗址中的这些随葬品带有商文化和周文化的共同特征,这也证明了周代鲁文化是综合了商文化和周文化等因素而形成的。

曲阜鲁国故城

孔子故里

孔子的故里在誉有“东方圣城”的曲阜,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文化古城。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有众多出名的人物,有历史上遗留下的众多珍贵文物和雄伟建筑,有山清水秀的风景。它位于今山东省的西南部,东边连着泗水,西边抵至州,南边瞻首凫峄,北边依靠泰岱。

山东曲阜

“曲阜”的由来最早出现于《礼记・明堂位》:“成王以周公……于曲阜。”曲阜,是东夷族部落居住的中心,处在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中枢地区,更是西周时期礼乐邦国。孔子在尼山出生,在阙里走过了成长之路,在杏坛开设儒教,在鲁都出仕做官,死后落叶归根葬在了泗上。曲阜是他一生的留存之地,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可以怀念的活动遗迹。最著名的遗址是曲阜的孔林,孔庙及孔府,人称三孔。

孔子所处时期的曲阜是历史上的最繁荣时代,它引领着当时的文化潮流,孔子一生致力于周游列国,讲学授教,传播教育,开启了文化教育之风,致使鲁国成为当时的文化教育交流的重要发源地和根据地。它的文化对后世影响极大,至今,山东省的简称依旧是“鲁”。

历史上,曲阜有过四次大变迁。最近的一次是明武宗在位的时候,他下达命令以三孔为中心重新修缮,建筑新的城市。也就是当今山东省曲阜市的明城。如今,明城作为著名的旅游城市,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的游客,向大家传播和学习孔子的文化及精神,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文化。

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身为教育家的名声与作为思想家的名声一样大,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为教育事业付出一生精力的人,他所提出的教育思想对后世的教育行为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

孔子像

孔子是历史上最早提出因材施教这个概念,他认为每个人的个性和能力都会有所差异,在对每个人的教育方面不能“一视同仁”,应该要根据每个人个人的特点以及能力来施行教育,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同时他还提倡人人都可以接受教育,受教育的对象没有富贵贫贱之分。孔子还强调在教育学生时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

孔子还重视启蒙教育,认为学习应该从小时候就开始。他还强调作为学生就应该保持认真努力的学习态度,虚心向学,在学习新的知识的同时还要经常复习早已学过的知识,毕竟温故而知新。孔子认为学生要学会自我思考,而不是仅靠老师的教导,老师也不能只把注重知识灌输给学生,要让学生自己思考,并加以恰到好处的引导。

孔子不仅提出了不少优秀的教育思想,他本身还是个教育家。他广收学生,据说门下弟子有三千。他通过跟学生聊天以及仔细观察学生的言行的方式来判断学生的具体情况,然后根据学生的情况来施行教育。孔子在作为老师时,还以身作则,把自己当做学生的榜样,供学生学习。也正因为孔子正确合适的教育方法,使他培养出众多有才又有德的人。

孔子拜师

孔子并不是从出生后就是圣人,他也曾经拜师学习。年轻的时候他曾拜在大思想家老子门下学习学问,并且据传,他还曾拜一个被人称为神童的七岁儿童为师,虚心向其学习,而孔子作为圣人却不耻下问的举动也被世人所敬重和传颂。

孔子拜七岁孩童为师

孔子年轻时即使已经是非常有名的老师了,他仍然觉得自己的学识还不够,还需要学习。于是,在他三十岁的时候为拜师离开家乡,前往洛阳寻找大思想家。孔子的家乡与洛阳之间的距离非常远,孔子一路风尘仆仆,日夜赶路,终于在几个月后走到了洛阳。在城外,孔子看到一个身穿长袍站在马车旁的七十多岁老人,头发胡子都花白了,看起来很有学问的样子。孔子觉得这样的老人大概就是他所想要找的老师了,就上前行礼并询问老人是否是老子先生。老子对于自己一眼就被人认出来很纳闷,在听到孔子说想要拜他为师学习学问时,更为纳闷,就问孔子的学问不比自己差,为什么还要拜他为师。孔子听后再次行了一次礼,回答老子学无止境,老子先生学识渊博,拜先生为师,自己肯定会有所进步。从此,孔子每天都跟老子在一起,随时随地向老子请教他的疑问,而作为老师的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全部教授给了孔子。

不论是孔子拜学问不比他差的老子为师,还是在传闻中他拜一个七岁孩童为师,在孔子的这些行为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不耻下问的品德,以及他对学问的热衷追求。

孔子父亲

孔子的父亲是叔梁纥(前622年―前549年),春秋时期鲁国人。宋国的贵族,后来流亡,来到了鲁国昌平陬。叔梁纥是个多才多艺的人,人才和品德非常的出众,博览群书,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而且还身怀武艺。大家称赞叔梁纥、孟氏秦堇父、鲁国将军狄弥为“鲁国三虎将”。

叔梁纥

叔梁纥逃亡到鲁国之后,就在那里定居下来。其夫人施式为他生了九个女儿,小妾为他生了一个男孩。这位男长子,名为孟皮,字伯尼。但是伯尼在童年时期遭遇不幸,身体留下缺陷,不能继任叔梁纥的后位。于是,叔梁纥将邹曼父过继到自己的门下,让他与伯尼生活在一起。虽然过继来了个儿子,毕竟不是自己的亲骨肉。自古男儿传宗接代是最重要的事,这让叔梁纥沉浸在无子嗣的苦虑中。告老怀乡之后,温柔贤惠的原配夫人就劝他再纳妾。感于夫人的真心和对后继之人的期盼,于是向颜家求婚娶得了美娇娘颜三小姐,并成功生下了一个健康的男孩儿。因为这个男孩是在尼山怀上的,所以取名为孔丘,也就是对后世做出极大贡献的孔子。

生下孔丘时,叔梁纥已经70高龄了。三年后,叔梁纥重病,离别之际,把孔丘交托给颜征,期盼日后能够成才。终于,望着妻子和孔丘,便带着无限的遗憾离开人世,死后葬在了防山。孔子也不负父亲的期望,最终成为一代大儒。叔梁纥因此受到历任皇帝的赞赏,封谥启圣王。

如何评价孔子

孔子

孔子出生在礼崩乐坏的西周,他的理想是恢复西周的礼乐秩序。为了实现这个理想,孔子一生历尽坎坷。尽管政治理想抱负无路施展,却不愿意与奸臣同流合污,始终坚定自己的立场,坚定对的德政追求;反对苛政,反对刑法,反对法治。孔子关心爱护百姓,教育大家懂得“爱人”,希望构建和谐社会。在实现理想的坎坷道路中,推行了“仁”、“礼”。始终坚持在仁礼思想基础上,建立了儒家学派。孔子的儒家学说,是我国几千年文化思想的核心主脉。

孔子一生推行教育思想,是开设私人学气第一人,提出了“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教学内容,开展了“平民教育”局面。孔子是一位称职的好老师。拜在孔子门下的弟子有上千人,孔子针对他们不同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指导,培养出颜回、子路、子夏等多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弟子。

晚年,孔子还著作、整理了《春秋》《礼》等书籍,让我国传统文化的得到完善保存及传播。

孔子一直使我们尊崇的榜样,他不仅栖身在著名的典籍中,还端坐于庙堂之上,更是深深的存在于中华民族的灵魂深处。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juke.outofmemory.cn/read/400065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