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的门上的铁钉是什么意思?

故宫的门上的铁钉是什么意思?,第1张

中国古建筑中,尤其在北京的宫殿、坛庙、府邸这些古建筑的大门上,都有纵横排列的门钉。这些门钉不仅是装饰品,而且体现着封建的等级制度。

门钉的起源久远。中国古代为防御外侵,城门制作十分坚厚,在大门上包有铁板,且用戴帽的门钉钉住。这种方法一直沿用了数千年。

北京故宫里的大门钉都是铜制的,外镀一层馏金,光彩夺目,更显得皇宫的华丽雄伟。皇帝进出的大门均有纵九横九共八十一个门钉。取"九"这个数字,表示皇帝是至高无上的。而其他帝王、郡王、公侯等官府的门钉数则依次递减,例如纵九横七、纵横皆七、皆五等,地位低者其门钉是铁制的。有趣的是,北京故宫东华门的门钉为何只有七十二个,比西华门、午门等都少九个?这里有个故事: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白成攻下北京,明思宗就是由东华门仓皇出逃,自缢于煤山的,因此清皇室认为东华门不吉利,决定由此门进出皇家灵抠,同时将其门钉减为阴数七十二个,而其余宫门的门钉则仍为阳数八十一个。

门钉,简言之就是钉于大门扇外面的园形突起的装饰,是中国古建筑大门上的一种特有装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我国关中地区农村独家独户的大门上也安上了铁制的门钉。门边由角钢焊制,木板装芯,组合成钢木门,主要起连接角钢与木板的作用,也起一定装饰作用,但它比起古建筑大门的门钉却逊色多了。无论是古建筑雄厚的实拼木板门,还是现代钢木大门,钉上一排排硕大的金色门钉,既显得更加禁固,又给人一种美的享受,也蕴藏着中国特有的文化内涵。

门钉,在最早的记载中不叫门钉,而称之为“涿弋”。同守卫城池,防御火攻有关,是一种军事上的防御措施。战时,涂泥土于门上以防火焚;平时,这种行距齐整的涿弋,成为门扇上的一种装饰品。所以门钉可能就是古代“涿弋”的遗制。按以往建筑考古学者的研究认为门钉的产生是门本身的构造需要。门钉作为门饰,是为了避免显露的钉痕有碍观瞻。

在中国封建社会,统治者对门钉颇为重视,它是封建等级的标志。明太祖朱元璋,曾把门钉列入典章制度,命礼部员外郎张筹等专门考证古代门钉的型制,因“门钉无考”,所以明代只对王城规定了“正门以红漆金涂铜钉”,无数量规定,对各级官吏没有提到门钉。到清朝入关后,门钉的数量及所用材料便成为体现封建等级的重要形式,清代对大门门钉的使用在《大清会典》中亦有了详细明文规定,亲王府制:“门钉纵九横七”。《会典事例》中有“每门金钉六十有三”之句。世子府、郡王府:“金钉、压脊各减亲王七分之二。”贝勒府、镇国公、辅国公:“公门铁钉纵横皆七。”比郡王府四十五个门钉还多四个。但是在用材上起了变化,由金钉改为铁钉。所以比郡王府用金钉的等级要低。公以下府弟:“公门铁钉纵横皆七。侯以下递减至五。”

那么封建最高统治者门钉的规定又如何呢?《大清会典》中“宫殿门庑皆崇基,上覆黄琉璃,门钉金钉,坛庙圜丘遗外内垣四门,皆朱漆金钉,纵横各九”之句已说得很清楚了。宫殿当属一等建筑,门钉“纵横各九”用金钉八十一个。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中,关于宫门使用门钉的数目,有纵九横九、纵七横七、纵五横五三种规定,均为阳数,因为九为阳数之极,纵九横九等级最高。以故宫现有的宫门门钉为例,绝大多数为纵九横九,极少数为纵七横七、纵五横五。惟独东华门少一行为纵九横八,这是因为顺治皇帝死后殡仪灵柩出华门至景山,所以东华门是一特例。设在京都或畿内的坛庙是皇帝亲自参加祭祀的坛庙为一等庙,固然有皇帝祭祀方便之意,另一方面也因一般人不能参与这种活动,其它地方也就没有了。它的门钉亦是“纵横各九”每扇八十一个。二等庙是皇帝祭祀或派大臣代为祭祀的庙宇。位于华山脚下的西岳庙即属此类庙宇。从西岳庙现存古建门钉实物中我们不难看出二等庙宇大门门钉之制。西岳庙始建于汉,完善于明清。沿中轴线有三条甬道五道门,依次为:灏灵门(亦称连三门)、五凤楼(亦称午门)、棂星门、金城门(亦称金天门)、后宰门。这五道门中,保存比较完整的属棂星门。棂星门中门有门钉纵九横七,左右门门钉纵七横七。连山门门扇已毁,虽为后人所修复,但也与棂星门相同。其它三道门扇也已毁,但也可判定如此。三等庙设于府、县治所,是由地方官主持祭祀庙宇,如各地的城隍庙,它的“门钉”应为纵七横七,或纵五横五。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做为祭祀庙宇的建筑大门“门钉”也有严格的制度,不得犯上越礼。“门钉”它之所以有后来严格的规定,是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等级制的产物。

现代建筑在各种先进机械的帮助下,能够建造出令人称奇的建筑,很多看起来不可思议的工程都能完成,不过时代在发展,古人的智慧却依旧存在,很多留存的古建筑就是证据。在古代没有如今巨大机械的帮助下,古人也建造出很多令人称奇的建筑,在经历了时间的考验之后,依旧流传了下来,让人不得不佩服。

悬空寺是寺庙的一种,而它因为沿着悬崖修建,所以给人的视觉冲击很大,让人们对于该建筑抱有更大的好奇心。在福建就有一座接近900年历史的悬空寺,它依靠一根柱子支撑,整个建筑没有一颗铁钉。

福建省泰宁县境内有一座甘露岩寺,它始建于公元1146年,当时中国还处于宋朝,距今已经快有900年的历史了。据说在最开始的时候,它还是一座送子观音庙,当时有一位妇人在这里求子,结果真的生下了儿子并且考上了状元,于是在还愿的时候,就修建了如今的甘露岩寺。

甘露岩寺就修建在一个巨大的天然洞穴之中,不过它没有在岩石内部而是在悬崖边上,距离地面大约有着百米的距离,而甘露岩寺就建造在其中。整个洞穴呈现出倒三角地形,上方是平坦的岩壁,在中段是两个小平台,如今的寺庙就建造在上面,而最下端就是直通地面的悬空部位。

如果按照正常的修建方式,甘露岩寺根本就修建不起来,因为没有稳固的支撑点,但是古人使用一根杉木王制作出一个支撑点,成功将寺庙支撑起来。因此,现在人们在参观甘露岩寺的时候,还能看到这根高约30米,需要两人合围的大柱子。这样的结构在当时还很少出现,日本僧人还专门到这里参观,回国之后建造了如今日本最大的木结构建筑—奈良东大寺大佛殿。

整个甘露岩寺分为四处建筑,但是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没有使用铁制结构进行加固,整座建筑都是使用木头搭建而成,依靠各种榫卯结构严丝合缝的连接起来,让甘露岩寺成为一座古人智慧的体现。而这样的建筑也吸引了很多中外的建筑学者前来学习考研。

如今的甘露岩寺经历了香火鼎盛——没落——再次香火鼎盛,依旧没有多少改变,还是稳固的屹立在那里。如果来到这里旅游,一定要记得抱一抱“大柱子”,据说只要抱了一次就能心想事成,还能得到冥冥中的祝福,虽然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是到了这里的人基本都会抱一下。

没有

中国的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系列之二

世界文化遗产:故宫

编辑:杨帆

世界文化遗产:故宫

●中文名称: 明清故宫

●英文名称:Imperial Palace of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批准时间:1987.12

●遗产种类:文化遗产

●遗产遴选标准:故宫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IV)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紫禁城是中国五个多世纪以来的最高权力中心,它以园林景观和容纳了家具及工艺品的9000个房间的庞大建筑群,成为明清时代中国文明无价的历史见证。

●概况: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也称“紫禁城”。这里曾居住过24个皇帝,是明清两代(公元1368~1911年)的皇宫,现辟为“故宫博物院”。故宫的整个建筑金碧辉煌,庄严绚丽,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并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故宫的宫殿建筑是中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总面积达72万多平方米,有殿宇宫室9999间半,被称为“殿宇之海”,气魄宏伟,极为壮观。无论是平面布局,立体效果,还是形式上的雄伟堂皇,都堪称无与伦比的杰作。

一条中轴贯通着整个故宫,这条中轴又在北京城的中轴线上。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都位于这条中轴线上。在中轴宫殿两旁,还对称分布着许多殿宇,也都宏伟华丽。这些宫殿可分为外朝和内廷两大部分。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文华、武英殿为两翼。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东西六宫为两翼,布局严谨有序。故宫的四个城角都有精巧玲珑的角楼,建造精巧美观。宫城周围环绕着高10米,长3400米的宫墙,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

故宫里最吸引人的建筑是三座大殿: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它们都建在汉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台基上,远望犹如神话中的琼宫仙阙。第一座大殿太和殿是最富丽堂皇的建筑,俗称“金銮殿”,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殿高28米,东西63米,南北35米,有直径达1米的大柱92根,其中6根围绕御座的是沥粉金漆的蟠龙柱。御座设在殿内高2米的台上,前有造型美观的仙鹤、炉、鼎,后面有精雕细刻的围屏。整个大殿装饰得金碧辉煌,庄严绚丽。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举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习礼仪的地方。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赐宴外藩王公的场所。

故宫建筑的后半部叫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东西两翼有东六宫和西六宫,是皇帝平日办事和他的后妃居住生活的地方。后半部在建筑风格上同于前半部。前半部建筑形象是严肃、庄严、壮丽、雄伟,以象征皇帝的至高无上。后半部内廷则富有生活气息,建筑多是自成院落,有花园、书斋、馆榭、山石等。在坤宁宫北面的是御花园。御花园里有高耸的松柏、珍贵的花木、山石和亭阁。名为万春亭和千秋亭的两座亭子,可以说是目前保存的古亭中最华丽的了。

故宫博物院藏有大量珍贵文物,据统计总共达1052653件之多,统称有文物100万件,占全国文物总数的1/6,其中有很多是绝无仅有的国宝。在几个宫殿中设立了历代艺术馆、珍宝馆、钟表馆等,爱好艺术的人在这些无与伦比的艺术品前,往往久久不忍离去。设在故宫东路的珍宝馆,展出各种奇珍异宝。如一套清代金银珠云龙纹甲胄,通身缠绕着16条龙,形状生动,穿插于云朵之间。甲胄是用约60万个小钢片连结起来的,每个钢片厚约1毫米,长4毫米,宽1.5毫米,钻上小孔,以便穿线连结。据说,为制造这套甲胄,共用了4万多个工时。

现在,故宫的一些宫殿中设立了综合性的历史艺术馆、绘画馆、分类的陶瓷馆、青铜器馆、明清工艺美术馆、铭刻馆、玩具馆、文房四宝馆、玩物馆、珍宝馆、钟表馆和清代宫廷典章文物展览等,收藏有大量古代艺术珍品,据统计共达1052653件,占中国文物总数的六分之一,是中国收藏文物最丰富的博物馆,也是世界著名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其中很多文物是绝无仅有的无价国宝。

●文化遗产价值:

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 故宫的宫殿建筑,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的中轴线排列,左右对称,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贯穿整个紫禁城。规划严整,气魄宏伟,极为壮观。无论在平面布局,立体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伟、堂皇、庄严、和谐,都属无与伦比的杰作。它标志着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显示着500余年前我国在建筑艺术上的卓越成就。

珍稀文物的宝库 故宫博物院的一些宫殿中设立了综合性的历史艺术馆、绘画馆、分类的陶瓷馆、青铜器馆、明清工艺美术馆、铭刻馆、玩具馆、文房四宝馆、玩物馆、珍宝馆、钟表馆和清代宫廷典章文物展览等,收藏大量古代艺术珍品,据统计共达1052653件,占全国文物总数的六分之一,为国内收藏文物最丰富的博物馆,也是世界著名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其中很多文物是绝无仅有的无价国宝。

中国古代帝王宫殿建筑之瑰宝 故宫古建筑群,由朱橡皇帝亲自策划营建。现存规模之大,构造之严谨,装饰之精美,文物之众多,在中国古建筑中绝无仅有,是世界著名的皇宫建筑群。

促进同世界各国文化交流 故宫文物分成宫廷原状和古代艺术两大陈列体系,先后布置了51个原状陈列,真实性很高,建立十余个专馆,先后举办各种展览数百余次,赴欧、亚、美、澳、非五大洲展览数十次,宣传中国灿烂的古代文化艺术传统,促进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99690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0
下一篇 2023-05-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