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之城是哪个城市?

牡丹之城是哪个城市?,第1张

牡丹之城是山东菏泽市,菏泽古称曹州,位于山东省西南部,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地带。菏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有世界上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牡丹园。栽培牡丹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是目前世界上种植面积最大、品种最多的牡丹生产、科研、出口、观赏基地。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前来欣赏牡丹花,大大提高了菏泽的旅游业发展。

山东菏泽.

http://www.baidu.com/s?ie=gb2312&bs=%B9%B3%BB%A8%BB%A8%D1%F9&sr=&z=&cl=3&f=8&wd=%C4%B5%B5%A4%D6%AE%CF%E7&ct=0

嘿嘿,谁不说咱家乡好哦

牡丹之乡菏泽

--------------------------------------------------------------------------------

“菏泽牡丹甲天下,天下牡丹出菏泽”。

菏泽古称曹州、曹南,菏泽裁培的牡丹亦称曹州牡丹和曹南牡丹。

菏泽牡丹历史悠久。《曹南牡丹谱》载:“至明,而曹南牡丹甲于海内’。明万历三十年进士谢肇浙在《五杂俎》中写道:“余过濮州曹南一路,百里之中,香气迎鼻,盖家家圃畦中俱种之,若蔬菜然。.....在曹南一诸生家观牡丹,园可五十多亩,花遍其中,亭榭之处,几无尺寸僚地,一望云锦,五色夺目。” 光绪十一年本《菏泽县志》称:“牡丹、芍药各百余种,土人植之,动辙数十百亩,利厚于五谷。每当仲春花发,出城迤东,连阡接陌,艳若蒸霞“。以上记载,真实生动的描述僚故事菏泽“家家植牡丹,户户票花香,大地铺锦绣,彩霞自天降”的绝佳景象。不仅如此,明时,歌剧千秋的曹州牡丹名园已星罗棋布。如:“凝香园”、“万花村”、“张花园”、“巢云园”、“郝花园”、“毛花园”、“赵花园”、“桑梨园”、“铁藜寨花园”、等不下十多处。明人描述:各园主“雅歌投壶,认客所适。....夜色浩月,照耀如同白昼,欢呼谑浪,达旦给归,衣上系香,经数日而不散也。”清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还把曹州牡丹珍品“葛巾紫”、“玉版白”神话为仙女,写了脸灸人口的名篇《葛巾》。

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关怀下,菏泽牡丹逐渐恢复并发展到3000多亩,300多个品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富有历史传统的曹州牡丹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1982年开始兴建曹州牡丹园,就是一个显著的标志,曹州牡丹园占地面积为1100亩,种植牡丹品种400多个,近60万株,是世界上的最大的牡丹园。该院两座彩绘门楼,都是高8米,宽10.5米,为十斗三昂重翘庑殿顶式仿明建筑,上面绘有八色牡丹,中间“曹州牡丹园”五个镏金大字,系原全国书法家协会主席舒同所书。两旁是歇山式配房,朱红色的八字墙左右列开,实蔚为壮观,尤如给牡丹带上了一顶富丽堂皇的桂冠。该大门已成为菏泽的标志性建筑。在建设曹州牡丹园的同时,恢复了以松遍松艺动物造型为特色的“古今园”,新批了曹州牡丹新老品种荟萃的“百花园”,三园要相辉映,美不胜收,成了菏泽牡丹集中观赏区的点睛之笔和必游之地。每年谷雨花节,园内外游客云集,花海人潮,盛况空前。特别是1994年全国性有组织有领导的评选国花活动,把具有时代精神和民族文化特色,象征繁荣昌盛,吉祥富贵的花中之王牡丹推选为国花,随之菏泽牡丹身价倍增,更加得以蓬勃发展。现菏泽种植面积达50000余亩、品种近800个。

花大、型美、色艳,是菏泽牡丹的显著特点。古人曾用“花大盈尺”,形容其大;“千片赤英霞烂烂,百技绛点灯煌煌”描述其形貌瑰丽。菏泽牡丹分单辩、复辩、千辩三类。花型分为单辩型、菊花型、蔷薇型、托挂型、金环型、台阁型、黄花型、皇冠型和绣球型等九种。花色分黄、红、兰、白、黑、绿、紫、粉、复九色。各色又都有数10个或上百个品种,可谓千姿百态,各俱风韵。红的如“锦袍红”、“春红娇艳”,灿若烟霞,灼灼生辉;黄的如“姚黄”、“金玉交”,端庄典雅,紫貌绝伦白的如“冰壶献玉”、“昆山夜光”素洁无暇,清爽袭人;兰的如“兰田玉”、“雨后风光”,静谧淡雅,姿容清秀;粉的如“赵粉”、“酒醉杨妃”,娇嫩妩媚,色乡间倍;紫的如“乌龙捧盛”、“紫燕夺珠”,品居上乘,华而不俗;绿的、黑的、和复色的如“豆绿”、“冠世墨玉”、“二乔”等,更是色奇出众,别有风韵。

菏泽是我国最大的现赏牡舟输出基地。早在清道光年间,菏泽牡丹就曾作为贡品运送进京。解放后更是不断引种,点缀于故宫、北海、天坛、颐和园中山公园、景山公园等重点风景游览区。北京、机关、工厂、院校的牡丹均从菏泽引种。据不完全统计,北京仅解放后就引植菏泽牡丹多达12万株,200多个品种。上海、天津、洛阳、西安等几十个大中城市和港澳地区以及日本、加拿大、英国、法国、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期等几十个国家,也均大批引种菏泽牡丹。菏泽牡丹的年销量也从前些年的近10万株增长为100多万株。

牡丹催花是菏泽花农的传统绝技。“土人拥载之,甫浮闽粤,北走京师。至则厚值一归,故每岁辄一往”。就是对古时菏泽花农外出催花的生动写照。解放后,菏泽牡丹催花技术更加纯熟、精湛,不仅试验成功了经济、简便的大田催花技术,还摸索出了秋季催花技术,终使“花开随人意,四季吐芬芳”的美好愿望成为现实。随着1994年牡丹被我国人民评选为国花,菏泽催花牡丹也连年火爆,销量成倍增长。97年以来,菏泽年年不下30万株冬季催花牡丹争奇国内30多个大中城市,香飘国外部分国家和地区”,为新春佳节增添了绚而光彩和喜庆气氛,为人们送上了吉祥富贵。

菏泽牡丹的科学研究硕果累累。早在第一届全国花卉博览会上,菏泽牡丹新品种选育、牡丹大田催花技术研究、牡丹新品种等三项科研成果就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占全国牡丹科研获奖数量之首,97年元月14日,菏泽牡丹科研成果第四次通过国家级鉴定。仅这一次,就有牡丹新品种培育,案头牡丹无土栽培,牡丹耐湿热品种的筛选,凤丹实生苗嫁接观赏牡丹在商品化生产上的应用,牡丹盆景研究,芍药切花品种的筛选,牡丹新品种选育等七项成果通过签定,是通过牡丹科研成果最多的一次。其中,五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标志着菏泽牡丹科研又取得突破性进展。从而提高了牡丹的观赏价值,拓宽了牡丹的种植范围和应用范围,一定成度上解决了珍贵品种快速繁育问题,开辟了牡丹进入千家万户的新途径,创造了与国际花卉业接轨的条件。受到陈慕华副委员长的赞扬。

菏泽牡丹还在国内外重大花展中连连获奖,盛誉海内外。在一、二、三、四届全国花并博览会上,菏泽牡丹夺得金、银、铜奖,一二三等奖,科技进步奖,优质展品奖计26个;在三次香港国际花展中,菏泽牡丹引起轰动,夺得冠军奖一个,一等奖三个, 在法国波尔多市国际花卉博览会和美国匹兹堡国际发明博览会上,分别夺得竞赛总分银质奖和牡丹芍药干鲜花银质奖。在第四届全国花博会上,菏泽牡丹独领风骚,一举夺得唯一的一个“景点特别奖”和六个单项奖。

99年4月30日,中国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爆出的第一个赛讯不径而走在刚刚产生的l19枚牡丹单项奖中,菏泽牡丹以绝对压倒优势夺冠.囊括了81枚。其中三枚大奖,菏泽“曹州牡丹园”和“乔子红” 牡丹各夺l枚;12 枚金奖,菏泽牡丹“黑花魁”、“曹州红”等摘取l0枚;36枚银奖,菏泽牡丹“胡红”、“兰田玉” 等拿来26枚;60枚铜奖,菏泽牡丹“花二乔”、“黄花魁”等获43枚:专家评委一致评价“菏泽牡丹花大、色艳、开得饱满,不愧为国色天香”。

2001年9月—10月,在全国第五届花卉博览会上,菏泽牡丹以其华贵、典雅的风彩赢得专家青睐。花博会设牡丹专项奖26枚,其中金奖3枚,菏泽牡丹共获奖牌22枚,其中金奖3枚,银奖5枚,囊括了专项奖中的全部金奖,获奖总数占牡丹专项奖总数的85%。这届花博会山东省荣获团体一等奖,菏泽牡丹占了三分之一以上的金牌和近三分之一的奖项。

2002年2月初,菏泽牡丹再次称雄首届全国牡丹花展,共荣获128枚奖牌中的86枚,其中分别夺得13枚金牌中的8枚,38枚银牌中的22枚,77枚桐牌中的56枚,菏泽牡丹获奖牌总数超过洛阳牡丹一倍多,从而再次验证了“曹州牡丹甲天下”的不争事实。

菏泽牡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还成功地担当起了“招商引资、振兴经济”的重要媒介作用。自1992年以来,菏泽坚持“以花为媒广交朋友,文化搭合,经贸唱戏”‘’的宗旨,连续成功地举办了十届国际牡丹花会。菏泽市委、政府提出了实施牡丹战略,搞好牡丹开发,提高牡丹产业化程度。让菏泽牡丹真正为美化环境、造福人类做出应有的贡献。

一曲牡丹之歌让多少人如痴如醉。这就是一代国画大家“牡丹王”赵军的生花妙笔的写照

赵军出生于牡丹之乡-山东菏泽。从接触绘画开始就对牡丹情有独钟。几十年的努力,几十年对牡丹的爱。都让他的画作达到了巅峰水平。自1998年以来,他的牡丹之歌 一步一步响彻全国。先后在北京军事博物馆、中国美术馆、韩国日本澳大利亚、阿联酋等十几个国家举办个人画展。所谓,每幅画都代表着画家的思想在里面。赵军正是用他对牡丹的感情、对人生的感触、对艺术的追求。征服了世人,他的传略被载入《跨世界中外书画家词典》、《世界华人书画艺术家辞典》、《世界名人录》以及《共和国的辉煌》等大型辞书之中。他的《富贵图》、《国色天香》、《曹州春色》等被人民大会堂及国际友人所收藏,他的牡丹更是作为国礼把中国精神传到的国外。

正因为赵军的牡丹独具风格,他的名字也渐为人熟知,甚至漂洋过海,到了东瀛。日本关岛有个鸟取县,鸟取县的大根岛是日本的“牡丹之乡”,而且所栽的又都是菏泽的牡丹。现在,日本友人已邀请赵军到该地以及东京、大阪、神户、名古屋等五座城市巡展牡丹。邀请者说,他们喜欢赵军的牡丹。

花有花语,人有人心。人品如花品,赵军的花就是他的人。让我们期待中国的牡丹在世界绽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97894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9
下一篇 2023-05-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