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FU OTANI是日本的什么地方啊

GIFU OTANI是日本的什么地方啊,第1张

日本地名中,可以断定“GIFU”指的是日本的“岐阜県”。

但是、OTANI却无法断言是“岐阜県”的哪个地方。

因为,在“岐阜県”的市级地名里,没有OTANI这个地方。

和OTANI同音地名有可能是“小谷”或“尾谷”“大古”,而这样的地名在“岐阜県”的村镇街道中不止一个。

<所以,叫做GIFU OTANI的日本地名,有可能是以下几个答案>

岐阜県揖斐郡揖斐川町小谷

岐阜県飞騨市宫川町小谷

岐阜県高山市清见町大谷

1.描写山寺的诗句

1、《宿山寺》

唐代:贾岛

众岫耸寒色,精庐向此分。

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云。

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

一僧年八十,世事未曾闻。

译文:高耸的群峰寒气逼人,一座佛寺屹立在山顶。疏疏的树木漏下几点星光,月亮迎着行云匆匆前行。高山绝顶来人稀少,苍松在林中犹如鹤立鸡群。一位年过八十的老僧,从未听说过世间所发生的事情。

2、《夜宿山寺》

唐代: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译文: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站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唯恐(害怕)惊动天上的神仙。

3、《柏林寺南望》

唐代:郎士元

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深松。

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东南四五峰。

译文:还在溪上航行,就已听到寺庙的悠悠钟声。停船拾阶而上,山路蜿蜒穿越着秘密松林。

雨后初晴,山色青翠,白云悠悠飘荡。眺望西南,四五青峰,更加郁郁葱葱,犹若刚刚画成。

4、《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

唐代:白居易

柳湖松岛莲花寺,晚动归桡出道场。

卢橘子低山雨重,栟榈叶战水风凉。

烟波澹荡摇空碧,楼殿参差倚夕阳。

到岸请君回首望,蓬莱宫在海中央。

译文:在西湖附近的孤山上有座孤山寺,傍晚听完高僧佛经讲解划船回去。因为卢橘饱含雨水,所以其果实沉重而低垂,棕榈的叶子随着清风的吹动相互击打着。

湖上的水气迷蒙,微波动荡,水天一色, 望湖上琼楼珠殿,参差不去,倒映在夕阳下。回到对岸,请各位客人在回首望去,孤山寺仿佛像仙山中的蓬莱宫一样,坐落在水中央。

5、《登瓦官阁》

唐代:李白

晨登瓦官阁,极眺金陵城。

钟山对北户,淮水入南荣。

漫漫雨花落,嘈嘈天乐鸣。

两廊振法鼓,四角吟风筝。

杳出霄汉上,仰攀日月行。

山空霸气灭,地古寒阴生。

寥廓云海晚,苍茫宫观平。

门馀阊阖字,楼识凤凰名。

雷作百山动,神扶万栱倾。

灵光何足贵? 长此镇吴京。

译文:凌晨即起,高攀瓦官寺中高阁,远远望去,金陵城尽在眼中。北边是巍峨的钟山,南面的阁檐正对着浩荡的淮河水。寺庙中传来的颂经声里,天花如雨乱坠;合奏的乐音如同天籁齐鸣。

两侧的庙廊鼓声隆隆,飞檐四角的铁马片在风中沉吟叮叮。阁高耸入云霄,举头仿佛可以将日月攀缘。钟山秋色萧条,霸王之气耗尽;悠久的历史有多少忧伤的故事沉积。

夜幕中云海寥廓无边,巍峨的宫观几乎与云海齐平。只有门匾上书写的“阊阖”,楼匾中提写的“凤凰”等字尚依稀可辩。雷声隆隆,万山震撼,屋拱欲倾,神人来扶助。灵光殿何足珍贵?用它可以长期保佑金陵城。

2.描写山寺的诗句

寒山寺 清·陆鼎

寺楼直与众山邻,鱼米东南此要津。

独惜牙郎趋利市,不闻渔火感诗人。

绝无逆旅知归客,安问寒岩旧应真。

一自钟声响清夜,几人同梦不同尘。

寒山寺 明·王犀登

古寺西边路,青山满目中。

石龙从作雨,江鹊尚鸣风。

市近僧难定,泉悭花不红。

烛怜门外路,尘土暗江枫。

赋得寒山寺送别 明·高启

枫桥西望碧山微,寺对寒江独掩扉。

船里钟催行客起,塔中灯照远僧归。

渔要寂寂孤烟近,官路萧萧众叶稀。

须记姑苏城外泊,乌啼时节送君违。

夜泊枫桥望寒山寺

夜火疏钟伴寂寥,十年旧梦泊枫桥。

清狂不见王司理,来问寒山寺外潮。

寒山寺

瑟瑟吴江正落枫,碧山古寺独携筇。

寒空鸟下岩边塔,残照僧归径外松。

虚寂高斋无俗韵,风狂弥勒有遗踪。

扁舟却趁寒潮去,梦里应闻夜半钟。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3.描写山寺的诗句

1、《宿山寺》唐代:贾岛众岫耸寒色,精庐向此分。

流星透疏木,走月逆行云。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

一僧年八十,世事未曾闻。译文:高耸的群峰寒气逼人,一座佛寺屹立在山顶。

疏疏的树木漏下几点星光,月亮迎着行云匆匆前行。高山绝顶来人稀少,苍松在林中犹如鹤立鸡群。

一位年过八十的老僧,从未听说过世间所发生的事情。2、《夜宿山寺》唐代:李白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译文: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人在楼上好像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

站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唯恐(害怕)惊动天上的神仙。3、《柏林寺南望》唐代:郎士元溪上遥闻精舍钟,泊舟微径度深松。

青山霁后云犹在,画出东南四五峰。译文:还在溪上航行,就已听到寺庙的悠悠钟声。

停船拾阶而上,山路蜿蜒穿越着秘密松林。雨后初晴,山色青翠,白云悠悠飘荡。

眺望西南,四五青峰,更加郁郁葱葱,犹若刚刚画成。4、《西湖晚归回望孤山寺赠诸客》唐代:白居易柳湖松岛莲花寺,晚动归桡出道场。

卢橘子低山雨重,栟榈叶战水风凉。烟波澹荡摇空碧,楼殿参差倚夕阳。

到岸请君回首望,蓬莱宫在海中央。译文:在西湖附近的孤山上有座孤山寺,傍晚听完高僧佛经讲解划船回去。

因为卢橘饱含雨水,所以其果实沉重而低垂,棕榈的叶子随着清风的吹动相互击打着。湖上的水气迷蒙,微波动荡,水天一色, 望湖上琼楼珠殿,参差不去,倒映在夕阳下。

回到对岸,请各位客人在回首望去,孤山寺仿佛像仙山中的蓬莱宫一样,坐落在水中央。5、《登瓦官阁》唐代:李白晨登瓦官阁,极眺金陵城。

钟山对北户,淮水入南荣。漫漫雨花落,嘈嘈天乐鸣。

两廊振法鼓,四角吟风筝。杳出霄汉上,仰攀日月行。

山空霸气灭,地古寒阴生。寥廓云海晚,苍茫宫观平。

门馀阊阖字,楼识凤凰名。雷作百山动,神扶万栱倾。

灵光何足贵? 长此镇吴京。译文:凌晨即起,高攀瓦官寺中高阁,远远望去,金陵城尽在眼中。

北边是巍峨的钟山,南面的阁檐正对着浩荡的淮河水。寺庙中传来的颂经声里,天花如雨乱坠;合奏的乐音如同天籁齐鸣。

两侧的庙廊鼓声隆隆,飞檐四角的铁马片在风中沉吟叮叮。阁高耸入云霄,举头仿佛可以将日月攀缘。

钟山秋色萧条,霸王之气耗尽;悠久的历史有多少忧伤的故事沉积。夜幕中云海寥廓无边,巍峨的宫观几乎与云海齐平。

只有门匾上书写的“阊阖”,楼匾中提写的“凤凰”等字尚依稀可辩。雷声隆隆,万山震撼,屋拱欲倾,神人来扶助。

灵光殿何足珍贵?用它可以长期保佑金陵城。

4.27首描写山中寺庙的古诗

唐代常建 《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 余钟磬音。七律 寺庙颂 鸣钟香鼎绕红尘,朝拜谁来觉了因。

出入庙堂逢恶鬼,刮来膏血奉诸神。云 怨 词 (清。

陈维崧) 春山云幅和,山前春水,朝来齐绿。指点前村古寺。

花祭腾:庙宇 避世不须山 空门今倍忙 佛祖如有意 游人宿佛堂 朝中措 冬冬傩鼓饯流年,烛焰动金船。彩燕难寻前梦,酥花空点春妍。

文园谢病,兰成久旅,回首凄然。明月梅山笛夜,和风禹庙莺天。

——陆游 《枫桥夜泊》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蝶恋花 禹庙兰亭今古路。一夜清霜,染尽湖边树。

鹦鹉杯深君莫诉,他时相遇知何处。冉冉年华留不住。

镜里朱颜,毕竟消磨去。一句丁宁君记取,神仙须是闲人做。

——陆游 与从侄杭州刺史良游天竺寺 唐 作者:李白 挂席凌蓬丘,观涛憩樟楼。三山动逸兴,五马同遨游。

天竺森在眼,松风飒惊秋。览云测变化,弄水穷清幽。

叠嶂隔遥海,当轩写归流。诗成傲云月,佳趣满吴洲。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过感化寺昙兴上人山院 王维 暮持筇竹杖,相待虎溪头。

催客闻山响,归房逐水流。野花丛发好,谷鸟一声幽。

夜坐空林( 一作村) 寂,松风直似秋。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江南春》 杜 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北岳庙 贾岛 天地有五岳,恒岳居其北。

岩峦叠万重,诡怪浩难测。人来不敢入,祠宇白日黑。

有时起霖雨,一洒天地德。神兮安在哉,永康我王国。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题杭州孤山寺 唐 张祜 楼台耸碧岑,一径入湖心。不雨山长润,无云水自阴。

断桥芜藓涩,空院落花深。犹忆西窗月,钟声在北林。

题杭州灵隐寺 唐张祜 峰峦开一掌,朱槛几环延。佛地花分界,僧房竹引泉。

五更楼下月,十里郭中烟。后塔耸亭后,前山横阁前。

溪沙涵水静,涧石点苔鲜。好是呼猿久,西岩深响连。

留题灵隐寺方丈 苏轼 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乔木百丈苍髯须,扰扰下笔柳与蒲。

高堂会食罗千夫,撞钟击鼓喧朝晡。凝香方丈眠氍毹,绝胜絮被缝海图。

题润州金山寺 唐 张祜 一宿金山寺,超然离世群。僧归夜船月,龙出晓堂云。

树色中流见,钟声两岸闻。翻思在朝市,终日醉醺醺。

望悬空寺 明汪承爵 刻石成香地,凭虚结构工。梵宫依碧献,栈阁俯丹枫。

涛壮磁窑雨,僧寒谷口风。跻攀真不易,遥望意无穷。

过悬空寺 明 郑洛 石壁何年结梵宫,悬崖细路小径通。山川缭绕苍寞外,殿宇参差碧落中。

残月淡烟窥色相,疏风幽籁动禅空。停车欲向山僧问,安得山僧是远公。

登悬空寺 明 郑洛 昨过招提故不登,重寻兰若问山僧。峰头青鸟来还否,洞口白云去未曾。

谁结丹梯高万丈,我闻佛法演三乘。凭虚顿悟心无住,好歩禅关最上层。

登悬空寺 明刘遵宪 谁开石壁礼金仙,缥缥层楼结构难。清梵漫疑云外度,香台真向雾中看。

山连太岳千秋壮,客到孤峰五月夜。为问远师曾沽酒,好邀明月共盘桓。

题悬空寺 明吴礼嘉 飞阁丹霞上,白云几度封。萝悬千洞月,风落半空钟。

树杪流清梵,檐前宿老龙。慧光千万丈,日夕满恒宗。

游悬空寺 清 邓克劭 石屏千仞立,古寺半空悬。净土绝尘境,岑楼缀远天。

一湾岩畔月,半壁画中禅。俯视行人小,飘然意欲仙。

夜宿山寺 作者: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赋得寒山寺送别》年代:明 作者: 高启 枫桥西望碧山微,寺对寒江独掩扉。船里钟催行客起,塔中灯照远僧归。

渔村寂寂孤烟近,官路萧萧众叶稀。须记姑苏城外泊,乌啼时节送君违。

枫桥寺(宋·俞桂) 湖水相连月照天,雁声嘹呖搅人眠。昔年曾到枫桥宿,石岸傍边系小船。

5.关于山的诗句古诗大全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书湖阴先生》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观沧海》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次北固山下》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望岳》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渔家傲》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其一》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汉江临眺》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短歌行》

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入若耶溪》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卜算子》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过松源晨》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山坡羊》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无题》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登飞来峰》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酬乐天扬州》

6.夜宿山寺的诗句是什么

《夜宿山寺》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所写。这首诗题目的意思,是夜晚投宿在山上的寺院里。李白在这首诗中,运用了极其夸张的手法,描写了寺中楼宇的高,抒发和表达了诗人向往神仙般生活的追求。

夜宿山寺 唐 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翻译

山上寺院的高楼多么高,人在楼上一伸手就可以摘天上的星星。我不敢大声说话,恐怕惊动天上的神仙。

赏析

《夜宿山寺》是李白的一首纪游写景短诗。

首句正面描绘寺楼的峻峭挺拔、高耸入云。发端一个“ 危 ”字,倍显突兀醒目,与“高”字在同句中的巧妙组合,就确切、生动、形象地将山寺屹立山巅、雄视寰宇的非凡气势淋漓尽致地描摹出来了。

次句以极其夸张的技法来烘托山寺之高耸云霄。字字将读者的审美视线引向星汉灿烂的夜空,非但没有“高处不胜寒”的感慨,反给人旷阔感,以星夜的美丽引起人们对高耸入云的“危楼”的向往。

三、四句“不敢”写出了作者夜临“危楼”时的心理状态,从诗人“不敢”与深“怕”的心理中,我们完全可以想象到“山寺”与“天上人”的相距之近,这样,山寺之高也就不言自明了。

诗人用夸张的艺术手法,描绘了山寺的高耸,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山上的这座楼好像有一百尺高,站在楼上就可以用手摘下月亮和星星。我不敢在这儿大声说话,恐怕惊动了天上的仙人,全诗语言朴素自然,却十分生动形象。

这里,诗人发挥大胆想象,渲染山寺之奇高,从而将一座几乎不可想象的宏伟建筑展现在我们面前。

把山寺的高耸和夜晚的恐惧写的很逼真,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7.什么诗名中间有山寺

诗名中间有”山寺“的诗比较有名的有唐代李白的《夜宿山寺》、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宋代苏轼的回文诗《题金山寺》。

《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惟馀钟磬音。

《题金山寺》 【宋】苏轼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桥对寺门松径小,槛当泉眼石波清。

迢迢绿树江天晓,霭霭红霞海日睛。 遥望四边云接水,碧峰千点数鸿轻。

轻鸿数点千峰碧,水接云边四望遥。 晴日海霞红霭霭,晓天江树绿迢迢。

清波石眼泉当槛,小径松门寺对桥。 明月钓舟渔浦远,倾山雪浪暗随潮。

8.含有山的诗句

诗中山

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鹿柴》)

6.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

7.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

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渊明:《归园田居》)

9.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题西林壁》)

文景之治(西汉),光武中兴(东汉),开皇之治(隋),贞观之治(唐),开元盛世(唐),康乾盛世(清)

文景之治

所属朝代: 汉代

文景之治是西汉文帝,景帝两代40年左右的时间政治稳定、经济生产得到显著发展的“盛世”。

汉文帝刘恒是刘邦的第四子,母为薄姬。高帝十一年(前196年)受封为代王。公元前180年吕后死,诸吕作乱,丞相陈平、太尉周勃与朱虚侯刘章等宗室大臣共诛诸吕,迎立刘恒为帝,在位23年。汉景帝刘启是文帝太子,母为窦皇后。公元前157年即位,在位16年。

西汉王朝建立后,汉高祖、惠帝、吕后都着力于农业生产,稳定封建统治秩序,收到了显著的成效。文景两帝相继即位后,又在这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了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措施,这便是历史上所称的“文景之治”。

光武中兴

所属朝代: 汉代

刘秀更始三年(25)夏,在鄗县南千秋亭五城陌(今河北柏乡内)即皇帝位。改元建武,改鄗为高邑,次年定都洛阳,建立东汉政权。之后4年,指挥军队镇压赤眉等农民起义军,削平各地割据势力。在位期间,以“柔道”治天下,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发展社会生产,缓和西汉末年以来的社会危机。建武二年至十四年(公元26~38)颁布6道释放奴婢诏令,规定战争期间被卖为奴婢者免为庶人,未释放的官私奴婢必须有基本的人身保障。建武十一年,连下三次诏令,规定杀奴婢者不得减罪;炙灼奴婢者依法治罪;免被炙灼的奴婢为庶人;废除奴婢射伤人处极刑的法律。恢复西汉较轻的田税制,实行三十税一。遣散地方军队,废除更役制度,组织军队屯垦。简政减吏,裁并400多县。放免刑徒为庶民,用于边郡屯田。建武十五年,下令度田、检查户口,加强封建国家对土地和劳动力的控制。加强中央集权,对功臣赐优厚的爵禄,但禁止他们干政;排斥三公,加重原在皇帝左右掌管文书的尚书之权,全国政务经尚书台总揽于皇帝,在地方上废除掌握军队的都尉。种种措施,使东汉初年出现了社会安定、经济恢复、人口增长的局面,因此刘秀统治时期,史称“光武中兴”。

开皇之治

所属年代: 隋代

隋文帝统一中国后,一面躬行俭朴,一面采取了许多有利于巩固政权的措施。由于他明白到“古帝王没有好奢侈而能持久的”之道理,所以由他辅政时开始,就提倡生活节俭,宫中的妃妾不作美饰,一般士人多用布帛,饰带只用铜铁骨角,不用金玉。文帝曾想用胡粉和织成的衣领,居然搜遍宫殿,都找不到。这种躬行节俭,使人民的负担相应得到减轻,而且有利于各项措施的推行。 文帝所取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 政治方面,首先是改良政治,改革制度。中央政制行五省(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内侍)六部(吏、礼、兵、刑、户、工)制;地方政制由州、郡、县三级改为州、县两级行政制。同时,又采用西魏、北周的府兵制,寓兵于农,府兵在农时耕种、闲时练兵,轮番宿卫,或临时调遣。其次是废除魏晋南北朝以来维护世族豪门权益的九品中正制和门阀制度。任用官员不限门第,唯才是举,通过考试以取士。文帝本人又躬身节俭,整饬吏治,曾派人巡视河北五十二州,罢免贪官污吏二百余人,又裁汰地方冗员约十分之三。他还宽简刑法,删减前代的酷刑,制定隋律,使刑律简要,“以轻代重,化死为生”。 经济方面,仿北魏的均田制,实行均田法,定丁男分田八十亩、永业田二十亩;妇女则分露四十亩。又减免赋役,轻徭薄赋,与民休息。如改成丁年龄为二十一岁,受田仍是十八岁,服役少三年。又改每岁三十日役为二十日,减调绢一匹(四丈)为二丈等。此外文帝下令重新编订户籍,以五家为保,五保为闾,四闾为族。开皇初有户三百六十余万,平陈得五十万,后增至八百七十万。为积谷防饥,故广设仓库,分官仓、义仓。官仓作粮食转运、储积用,义仓则备救济之需。文帝又致力建设,在原长安城东南营建新都大兴城;开凿广通渠,自大兴引渭水至潼关,以利关东漕运。 学术文化方面,文帝大力提倡文教,广求图书。他有鉴于长期战乱,官书散佚,所以下诏求天下之书,凡献一书缣一匹。经一、二年,图书大备,整理后凡得三万余卷。为广置人才,文帝又开科取土,并设秀才科,开后世科举制之先河,也促进了教育、文学的发展。为明全国教化,恢复华夏文化之正统,文帝下诏制订礼乐,以提升国家的文化素质。 军事方面,鉴于南北朝晚期,突厥藉强大的军事力量,不时侵扰北周、北齐。故隋立国后,隋文帝便派将兵攻打突厥,后来更采用离间分化策略,使突厥分为东西两部,彼此交战不已,隋则得以消除北顾之忧。 正由于上述措施的推行,隋在文帝统治的最初二十多年间,政治清明,人口增加,府库充实,外患不生,社会呈现了一片繁荣,历史称为“开皇之治”。

贞观之治

所属年代: 唐代

唐太宗登位以后,从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出发,以隋亡为鉴,密切地注视着民心、民情和民意,紧紧地团结周围的文武大臣,先后实行了一系列比较开明的政策:减少苛捐杂税,不过分奴役和压迫农民;严惩贪官污吏,奖励功臣良将;重视科举取士,选拔统治人才;革除弊政,励精图治;善于倾听不同意见,不断改进统治方法,等等。在短短的数年时间内,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经济和文化也随之得到较好的恢复和发展,出现了所谓“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风气。史学家们把这一段历史时期誉之为“贞观之治”。

开元盛世

所属年代: 唐代

武则天死后,过了几年,唐玄宗即位。唐玄宗前期年号“开元”(公元713—741年)。

开元时期统治者的各项政策,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当时土地开辟,许多“高山绝壑,耒亦满”(《元次山集》卷七)。据杜佑《通典》所记:“至(开元)十三年封泰山,米斗至十三文,青齐谷斗至五文。自后天下无贵物,两京米斗不过二十文,面三十二文,绢一匹二百一十文。东至宋(今河南商丘南)汴(今河南开封),西至岐州(今陕西凤翔),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每店皆驴赁客乘,倏忽数十里,谓之驿驴。南指荆襄(今湖北江陵、襄樊),北至太原、范阳(今北京),西至蜀川(今四川成都)、凉府(今甘肃武威),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可见当时粮食布帛产量丰富,物价低廉,商业繁荣,道路畅通,行旅安全。开元二十年,全国有民户7861236,口***********,比唐初户口增加一倍半以上。

这时期政局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力富强,史称“开元盛世”。这是唐朝的极盛时期。

康乾盛世

所属年代: 清代

从康熙中叶起,清朝出现了相对繁荣的局面,到雍正、乾隆年间,清朝国力达于鼎盛。这段时期,其时间跨度130多年,是清朝统治的高峰,故中国部分历史学者将康、雍、乾时期称为“康乾盛世”。

“康乾盛世”最主要地表现在人口的增长上,在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全国人口突破一亿,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突破三亿。 有人将此归结为清朝统治者勤政的结果;但是更主要的原因是明末引进的番薯、玉米等高产作物在全国推广的结果。

在此期间,清朝统治者对外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中止了明末的西学东渐;对内大兴“文字狱”。所以有人认为,正是“康乾盛世” 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使中国落后于西方,是不值得称颂的。

一种观点认为,“康乾盛世”是骗人的,是中国部分历史学者无视历史、自欺欺人的说法。在康熙年间,对俄作战后签订的《尼布楚条约》就割让领土,如果是盛世却割让领土真是匪夷所思。无独有偶,同样处于“康乾盛世”的雍正年间,也签订了割让领土的《恰克图条约》。而且在康雍乾三个皇帝在位期间,他们做了什么?制造了一波又一波的文字狱惨案,康乾数次下江南奢靡游玩,自雍正起又耗尽民脂民膏修建圆明园。而同期的西方科技文化迅速发展,鸦片战争前夕,英国侵略者已是坚船利炮,而清朝军队却仍然沿用明朝的火炮,盛世到了这个地步,真是无耻之尤。康熙年间的平民思想家唐甄在他的著作《潜书》里提到:清兴五十年来,四海之内,日益困穷,农空、工空、市空、仕空。他亲眼看到山西妇女多无裤可穿,而“吴中之民多鬻子女于北方”。而乾隆时期的英国使者马嘎尼来华期间,记载北京街头乞丐很多。许多百姓都是蓬头拓面,衣杉褴褛,因此他形容满清不过是一个泥足巨人,“中国人”正在逐步退化到“半野蛮人”时代(见马嘎尼的中国行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978268.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9
下一篇 2023-05-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