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流域最好吃的城市,叫板武汉

长江流域最好吃的城市,叫板武汉,第1张

说到湖北 美食 ,武汉是被提及最多的城市。但是驱车前往200多公里外的荆州,那里却有另外一片“食”外桃源。

当你与一个荆州人谈论 美食 时,他们总是能立马打开话匣子,随口就把家附近的面馆、饭馆报了个遍,末了还常常感慨,如果《舌尖上的中国》拍我们好吃的东西一定不会输给任何地方。

“那为什么你们不火呢?”

“因为,因为……大家有心思吃没心思搞!”

既然本地人不屑于宣传自己,那咱们话不多说,直接点菜,让味道说话吧!

荆州古城

说起荆州,外地人最熟悉的应该还是《三国演义》: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但事实上,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楚国时期,就已经为这个坐落在长江中下游平原上的古城奠定了 美食 基础。

《淮南子·齐俗训》记载: “荆吴芬馨”,楚人制作的饮食菜肴被列为当世的“珍味”。 《史记·货殖列传》称楚越之地 “饭稻羹鱼”,稻和鱼是楚人食料的主体。

01 | 鱼糕

提到鱼,鱼糕一定是每个荆州人想念家乡时的第一口。传说舜帝携女英、娥皇二妃南巡,过江陵(荆州)一带时,娥皇困顿成疾,喉咙肿痛,想要吃鱼但又讨厌鱼刺,于是女英在当地一渔民的指导下,融入自己的厨艺,为娥皇制成鱼糕。

吃鱼不见鱼,无需挑刺吐刺,细腻的味道是其他鱼宴都无法比拟的。

在荆州当地,请客摆席的当家菜非它莫属,所以鱼糕又叫头菜、三鲜头菜、合家欢。以鱼糕为主,加上猪肝、腰花、肚类等三鲜,辅以黄花菜、黑木耳、玉兰片等配料,浓汁勾芡,色泽诱人,质软滋味层层递进,嫩呐!

(关于详细的制作过程,这篇有详解 吃鱼不见鱼,长江流域延续千年的独有风味!)

02 | 糍粑鱼块

糍粑鱼,是另一道有着浓浓湖北乡土气息的传统菜,以草鱼肉为主料,腌渍、晾干后煎烧而成。

糍粑鱼口味咸辣、香气扑鼻,有“闻则臭、吃则香”之说。佐饭能增量、佐酒可转换口味。鱼块表面金黄,咬上一口,深藏在酥脆淀粉里的鱼肉鲜嫩多汁,刺少,味好!

03 | 鱼冻

除了热吃,鱼搭配汤料在低温的环境下会结成晶状物,天热的时候,荆州人会直接用鱼冻就饭。鱼冻冰凉,放入嘴里,立马被体温融化,冰火两重天的口感迅速袭来,继续咬,慢慢触及到当中鱼肉的厚实,味蕾就此沦陷!

04 | 鱼杂火锅

而到了冬天,热腾腾的鱼杂火锅让人心心念念,对于荆州长大的孩子们,童年吃的鱼肚子里总有满满的鱼籽、鱼泡。

不爱挑刺,不爱找肉,鱼杂就刚刚好。鱼泡软软的,在热锅里越煮越越鼓,鱼籽一舀一个满嘴香,配上一些嫩豆腐最能衬托火锅的鲜美,随便夹点什么放到嘴里,都是满满的蛋白质在舌尖跳舞。

05 | 黄瓜烧鳝鱼

鳝鱼,在荆州人的菜谱里,总是别有一番滋味。除了常见的干炒鳝鱼丝,黄瓜成了鳝鱼最可口的搭配。

煮烂的黄瓜和烧鱼,第一口都是烫嘴的,鳝鱼肉厚,入味,体内只有一根主心骨,细软,轻松剔下,黄瓜更加软趴趴,完全是入口即化的代表选手。

06 | 皮条鳝鱼

另一种把鳝鱼抽去骨头,切成长条,再裹上糖酱,炸枯、焦脆的皮条鳝鱼成了荆楚菜色头牌。它口味似脆了十倍的锅包肉,鱼肉一咀嚼就酥到掉渣,混着最外面的拔丝糖浆,甜而不腻,恰到好处。

虽然好多本地人还没意识到这道延续百年的菜是他们的特色,总觉得鳝鱼随处可见,随便炖一炖炸一炸都好吃,殊不知鳝鱼做菜肴的演变是荆州人两百多年不断摸索改良而来的。

07 | 红烧甲鱼

荆州人很小的时候就需要经历一种心理斗争,乌龟可爱不能吃,甲鱼多产、长得丑可以吃!去菜市场放眼望去,甲鱼总是又丑又吓人,可是吃起来,没有谁在意它的丑陋。

红烧甲鱼作为酒席里的压轴大菜,出场总让人不禁感叹,这个jio有点吓人,但是转手夹起甲鱼壳开啃,裙边糯糯粘粘,虽然量少,但是回味无穷。紧接着闭上眼咬一口甲鱼jio,由绵糯到中间胶原蛋白质地般的肉感,实在难以言喻。

08 | 珍珠丸子

鱼米之乡的“米”也形态万千。这里珍珠丸子摘得头牌,猪肉三肥七瘦搅碎成肉丸,外面裹上糯米的这种搭配,实在是有才。

光吃肉丸,腻;直接吃糯米,噎。珍珠丸子,又香又开胃,主食与蛋白质最微小的呈现,造就了口腹最大的满足。

09 | 粥

米若要以主食的方式呈现,粥应该是荆州人的坚持。除了早餐会在专门的铺头点上一碗稀饭,配上酸豆角、海带丝、辣萝卜就能舒服的度过早晨。

主餐和宵夜也能点上物料更丰富的青菜粥、腊鸭粥、南瓜百合粥配上锅贴,宇宙无敌。梁记粥铺不知道从哪一年开始在荆州遍地开花,咸粥软烂开胃,甜粥刚好适合一顿大荤后的清口甜品,碳水加碳水的叠层撞击,最后还能在这满满当当的胃里找到一丝空隙溜进去。

“楚人副食以鱼为主,辅以各种禽兽和家畜肉”

提到家禽,鸡鸭虽常见,进入当地的餐桌,它们有了更多的转化形式。

10 | 杜家鸡

若说鸡,十个沙市人,有九个都提到 大庆路的杜家鸡 。凡有长辈在外吃人员中,杜家鸡就是家长们认可的当地口味。口感饱满的三黄鸡成了杜家鸡的首选,如要深究,公鸡口感更甚一筹。

满满一锅端上桌,架在酒精炉上继续加热,鸡已经煮好,鸡杂还是生的在餐桌上新鲜现炖。干蘑菇和干辣椒化这锅炖鸡为神奇,干油味重,吃急了容易呛住,慢慢吃,辣感又会立马上头,赶紧补点有嚼劲的干蘑菇解解辣!

11 | 腊鸭

相较于鸡,荆州人对新鲜鸭子的热情少了许多,非要吃鸭,他们更喜欢烧腊鸭。

每到腊月,居民楼外的废弃电线、或者自家的防盗网都挂满了腊肉、腊鸡、腊鸭、腊鱼、香肠,争相斗满的窗外就是每家对新年全力的倾注,就等着除夕那一顿,切一根晒好的腊味迎接新年。

腊鸭烧莴笋绝对是年夜饭里温暖的角色,清甜的莴笋就如鳝鱼黄瓜里的黄瓜,都是遇上高温就要融化的美味,腊鸭的咸油入锅,一口鸭咸得有滋味,一口莴笋鲜得掉眉毛,再喝上一口汤,到位!

12 | 卤味

另一种吃鸭的方式就是卤制了,这样的鸭头、鸭脖、鸭掌在大排档的宵夜经常被翻牌,在老牌夜市九九大排档旧址还在红星路那边时就一阵风靡。除了好腌制,湖北人也爱调卤汁改变风味,当中有些许辣带一点点回甘。

鸭头一口下去真的很上头,拨开鸭嘴,也只能获取少量的肉,但是吮吸筋、大嚼着鸭头骨,越辣吃得反倒越起劲。

往往重口味下去后,荆州人会来个解辣清爽的凉菜。凉拌藕章一定错不了,这种比普通藕大约小5倍的小藕节其实是它们的嫩芽部分,湖北人发现了其的美妙,于是摘下它们,洗净后腌制成酸甜口味常伴重口菜品左右。夹起一口放嘴里就被汤汁的甜味包裹住,咬下它的“小蛮腰”,嫩得直出水!

湖北人爱过早是出了名,但是荆州人为了过早甚至可以天天早起。睡懒觉?不需要的。

荆州的孩子觉得约饭没有约过早有意思。

“明天早上7点,我们XX面馆门口见,你到了就先把队排起,免得排半天。” 这种类似港片里的暗号街头方式,是每个当地人的学生时代都天天上演的一幕。

关于米粉和面条,他们每个人都心系好几家早餐店。

01 | 早堂面

早堂面,妥妥地拿下“性价比之王”桂冠,大概3-6元价格不等,吃到一滴不剩。作为荆州面条届的扛把子,它一直以便宜、有肉、味道好、吃到饱夺得万众青睐。

清汤寡水看似无味,白花花的干猪肉片随意撒上几片当是荤了,搭配碱水粗面,真的,就够了。入口就鲜到极致,喝口汤,一片猪肉干,完美便是如此。

02 | 大连面

大连面紧随其后,喜欢追求口味多变的当地人利用最熟悉的配料鳝鱼,切成小条,鱼肉和鱼骨一起炸到酥脆,再配上鸡丝、猪肉片,三种肉味交相呼应,脆、嫩,甘,就算柴了些也有魔力。外地人第一次听说总好奇大连面跟大连有什么关系,但是随便问一个当地人取名的缘由,他们都语塞,顿了顿,继续吃,管他为什么呢,好吃不就行了。

03 | 泡椒牛肉面

泡椒牛肉面其实是近十年才研发的新口味,开在三中前面巷子的隆兴飘香牛面馆开创了嫩牛肉裹着面粉调味,再与泡椒、香菇丸浸泡的奇妙口感,牛肉粘乎直滑入你的喉咙,泡椒味在面汤里蔓延,有些酸辣,但是若有似无。

04 | 泡椒鸭汤面

而隔着一条大马路的另一家炫味泡椒鸭汤面也是用泡椒做底,鸭子这回成了主角。

相比于牛肉的清香气息,鸭肉的骚味并没有那么好去除,但是鸭皮粘着筋肉,不柴不硬,是两条街上三中和一中的学生来回比较的过早滋味。

05 | 牛肉米粉

荆州的早餐很明确,不像外地人的圆的扁的粉丝或者米线,他们的面馆只卖面条和米粉,按分量分为一两、二两、三两,成年人默认二两一碗,小孩吃一两刚刚好。因此,扁的米粉成了在外打拼的荆州人难以寻到的真正家乡味。

荆州人把浇头称作“码子”,牛肉、牛杂、猪肉、三鲜、羊杂一般是主要不同风味,他们对牛肉米粉尤爱,牛肉切成小骰子大小,选取的牛腩部分有嚼劲又扎实。

说到这,黄家塘的米粉逐渐成了对外宣传的特点,“黄家塘”原本是是一条名不经传的小巷子,因为这一碗米粉,它成了“好吃街”。满街开着不同的米粉店都写着自己正宗,不过我们一致认为第二家排着长队,现做着牛肉码子的店才是地道。

这个米粉感觉放了些中药秘料,胡椒辣粉被红汤冲到碗檐,牛油味很重,筷子轻轻一夹米粉,不断却极软,没面条的劲道,但多了米制品的细腻滑口。

隔着北京路的对面也有条小巷叫“梅台巷”,这里的手工米粉又是另外一道风景。

它比普通米粉厚五倍,长度也翻了一番,嚼起来很实,搭配炒制的猪肉末,加点醋,入口,别有风味。

06 | 米酒汤圆

荆州人对汤汤水水的早餐真的钟爱尤加,这里的米酒汤圆可是一点都不敷衍,现熬大量醪糟加上鸡蛋熬煮,手捏小汤圆一个个下锅,盛上满满一碗,入口,酒酿和鸡蛋一样顺滑,甜蜜,冬日里的暖胃大满足啊!

07 | 米元子、元豆泡糯米

走进大赛巷,已经塞满的胃好像又一下子空旷了。

米元子也是荆州人心里特殊的存在,它个头小而晶莹剔透,没想到大米也能演变成如此佳肴。米元子常常被淋上咸香酱汁,猪肉末在碗里漂浮,一勺下去就挤满好多小圆子,一口闷,滑滑嫩嫩,妙哉妙哉。

对面的圆豆泡糯米也滋味美妙,白糯米在汤汁泡开,圆豆早已煮烂,虽然码子还是有几个选择,但是,当地人都知道,最正宗的就是什么荤都不加,纯糯米和圆豆,就已经是绝佳。

说到荆州特产,小胡鸭独占鳌头。它主打的甜味,为湖北人的味蕾打开另一个世界,第一口是甜,紧接着鸭皮嘎嘣脆。

小胡鸭的甜,很直接,很彻底,不参杂任何别的味道,但是这种甜和烤过的脆鸭搭配,即使是本性好重口一些的荆州人也啧啧称奇。因此湖北的各大车站、机场,交通枢纽处, 小胡鸭 总与 周黑鸭、绝味鸭脖 平分秋色,也算是为荆州人狠狠地争了一口气。

但是另一只鸡,却低调的让人惋惜,只有当地人才能独自品尝美味,这就是 延庆观炸鸡 。说是炸鸡,但是口感没有和任何一家卖炸物的店相似,它们把鸡拆解得很简单,只卖鸡翅、鸡腿和鸡条,没有整只大鸡镇台面,这些完全足够。

延庆观炸味复杂,甜中带咸,鸡的香味又不断扑鼻,外裹的粉很细腻,需要慢慢咀嚼,满口酥脆在鸡肉中撕扯,不辣、不淡、不柴,太妙。可是不知道是懒得做大还是别的原因,延庆观开店时长不短于小胡鸭,但是这么多年过去,小胡鸭已经变成当地驰名商标,延庆观炸鸡却还守着六中对面的小店风雨兼程,每隔几年装修一遍,就是对这只鸡最大的尊重了。

沿路走去,有教着旁人一遍又一遍舞狮的老爷爷,有在堤边照着乐谱认真吹着葫芦丝的退休老奶奶。

江边的轮船汽笛早已不像多年前长长响起,原本是餐厅的荆州号也因为去年的疫情关门不复。

如今的年轻人带着狗在江边训练它游泳,一旁的大叔们三三两两还在钓鱼,阳光不偏不倚地打在每个城市人的脸上,他们看起来如此简单却如此热爱生活。虽然城市很小,但是几步一家好吃的馆子、早餐铺、流动摊位就足以撑起这个城市平静而悠闲的每一天。

文 | zoo哥哥

图 | 思宇

在五一广场旁边候家巷里有一家 羊蝎子火锅 就是市公安局对面 以迎泽大街为界,开始从太原市北城说起吧~~~ 尖草坪立交桥底下,有个熟肉铺,以卖肥肠出名。非常好吃,买回去自己炒一下吃,那绝对是享受。 金融大厦对面,在新建路这边,有一家饭店叫黄山饭店可以去尝尝,价格看你自己点的菜了。府西街解放路交叉口往北一点,中级法院楼下,那有个羊肉泡馍,好多名人去吃过,算是太原最早的泡馍了。 五一路北面,国民师范旧址,离太原大学不远。那里有个店名好象叫驴肉香的店,有驴肉锅、驴肉蒸饺、驴肉饼,去了都要要上,都吃吃。记住“天上龙肉,地下驴肉”的名言。 在新建北路,东港海逸往北一百米。麦子油泼面,我排了三个月的队才吃上一次,如果不是店面小,门口排的车肯定把东港海逸都比下去。 然后就到桃园二巷,一般我去二巷先吃面皮(一圆),那家店好象叫个王萍面皮店。 然后到面皮店对面的江南外买,买个红豆粥(一圆)),然后配个夹肉饼(二圆)就完美啊。江南家的茄子包和馄炖也很好吃。 还有,面皮店旁边的火辣辣粉店也不错哦。二巷的火辣辣粉店的肥肠粉绝对比文源巷的好吃。 我觉得二巷的羊肉串不在经典之列就太疏忽了,我看着那个卖羊肉串的小伙子,当年一步 步变成胖老头的。我忠心耿耿的吃了12年啊! 桃园三巷,志勇大酒店。说是大酒店,其实就是个院子里摆着几张桌子,门口有一棵大树。志勇家自制的猪头肉也不错。位置就在三巷里一个小巷里,进去了还要拐个弯,不过很有名气,去了随便一打听都知道,看见车多有棵大树,你进去就行。到了快打烊的时候还可以看到武术训练呢,不错哦。 青年宫旁边桃圆小学附近有一家卖羊肉串的小店,他原先在桃圆四巷天龙超市对面,因马路市场治理搬来的。人很多,非常好吃。 桃圆小学对面的延庆观炸鸡,也是屹立多年。 桃园北路天客隆超市对面,有个洪老五羊肉串,同样是经典。这家店就是原来猗汾桥下著名的洪老武羊肉串店。 在电力局楼下靠左面的一个楼里有个小门面,名字是“老三样面馆”建议中午去吃打卤面。里面还有汾阳自己酿的酒不错哦,对了还有他们自己做的猪头肉,很好吃! 据说在半坡西街还有一家NB店,地址是一家临街的住家户,里面的阿姨超NB进去以后叫你自己拿碗筷,而且不允许叫人家服务员,必须叫阿姨、大姐之类的称呼。然后自己找地方坐,他们根本不招呼你,就炒几个菜,可是还是很多人去,平时门口停的都是好车。里面的带鱼比较有名。这家店周末还有双休日,他们叫那这家店叫小东海 半坡东街厕所旁边的烙饼,和厕所对面的肉丝拉面,极力推荐,最好烙饼配拉面,真正的好吃不贵。 半坡东街和宽银幕后面新隆街上的贾记面皮也相当不错,值得一试。 半坡东街北口一个巷子里,有一个酱肉馆,酱肉和打卤面是特色。 在西羊市口上,有个羊蝎子店,点面不大,开了很多年。每天的人也是暴多,比大饭店的羊蝎子好吃多了。 西羊市澡堂里有一家餐厅,门面很小,要走进澡堂才看的见,天天爆满,没去过的很有必要去一次,泡椒螺肉是他们的招牌菜。 解放路鼓楼派出所北30米,有个武田大排挡,不错! 解放路副食大楼对面,现在瑞龙酒店的对面,还有一个新近崛起的叫独辣味道的店,里面的万州烤鱼是特色,吃过的人都说好。 就在烤鱼店旁边,有个清真火锅,叫真得顺,绝对不压于北京的东来顺。 食品街北段有个杨记的灌肠(一圆)是个老店,建议也尝尝那里的麻辣烫。 鼓楼街上,就是羊肉汤羊杂割一条街了,太原比较NB的羊肉汤店都在此街,不过旧城改造后,现在那里剩的羊肉汤店不多了。 接着到食品街的南口有个泉娃子家,那里买的担担面(两圆)非常的不错,也是很长时间了,据说老板和牛王庙是一个老板,厉害。 担担面店旁边有一个卖电烤羊肉串的,绝对经典,每次必吃。 坝陵桥的串串香确实没的说,以前火暴程度不亚于唐都刚开张的时候,人头攒动,后来整改,现在在食品街南口,叫屈礼洪串串香。 在后开化寺,姑姑庵口上,有个小吃林,那里的热凉粉绝对是太原独此一家的好吃,实在是美味。那里的梨汤也好喝,加菜、加蛋、加火腿饼也是美味至及。 汾酒大厦的原浆酒,好喝不上头,还免费。 柳北口郝刚刚羊杂太原人都知道,想吃就早点去排队。 郝刚刚对面有家成都特色小吃也蛮正点的推荐里面的冒菜和凉面。 还有当年柳巷察院后三大名吃,至今还保着的是察院后包子铺。来个稀饭,来个炖肉,来碗包子,我们每次去的必点的三样东西。天津吃狗不理,太原吃察院后。 ! 铜锣湾夜市的小吃,现在经常听人提到,应该不错。 薛巷的炒米线不能不提啊。 还有柳巷长风剧院旁边巷子里的X记腊汁肉夹馍,去过西安的朋友一定知道那才是正宗的肉夹馍。 柳巷立达巷子里的牛王庙,那里的火锅粉很爽。其他不说了,都是川味,夏天去最爽,不光是吃的流汗爽,还有暴多的美女,想想夏天衣着性感的美女吃着火锅分流汗你就没理由不去了。 柳南和铁匠巷交叉口的牛肉饼,一块五一个,每人限买6个,很不错。 还有柳南好利来旁边的烤鱿鱼,这里烤鱿鱼比其他地方的好吃多了。 还有个吃西餐的地方,就是校蔚营的比乐士披萨。这里比必胜客便宜,而且太原的老外经常来吃。 康隆商城后边,有一个饺子馆,他家的蛋卷自己做的,超级好吃! 下面我们就来到了大南门了,大南门本来是手机市场,但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时而会飘来一股特别香的味道,呵呵,这就是开了很久的上帝炸鸡。美味啊,那里的炸鸡腿从小吃到大。 大南门,起凤街口,有一家温州抄米粉的店,里面的花蛤异常好吃,那里炒白菜也好吃,黄鱼也好吃。价格非常便宜(10元一盘)! 起凤街,铁路宿舍旁边,有个蚂蚁上树面,是全国四种不同的面的组合,很别样,很好吃。老板很热情,会向你介绍他们的面的特点。 大南门路西边第一个巷子,巷子里都是回民风味。一直往里走,巷子南面有一家烧烤,名字忘了,旁边是美容,文身店,推荐里面的肉筋,整腰,羊蛋。碎腰也不错,卖的很好。老板是回民,对吃很有研究,爱喝酒。经常有小车去那里包全部的羊腰和羊蛋。 大南门的太原面食馆就不用多介绍了,这里的烧梅(烧麦)是这里的特色,太原人都应该吃过。 五龙口街往东走,路北有一家湖南人肥肠馆,我没吃过,但是每每路过看见人暴多,而且很多都是开车去的,还得等桌子。 重机有一个烤肉也特好吃,好多人都从市里开车专门来吃呢,味道相当正宗。老板姓关,在重机南区菜市场外面的一排小房子里,人老多了。 在下元十字路口往北走一千米吧,和平北路上,有个川渝饭店,毛血旺太原没人能比。去那吃饭的都是在太原工作的四川人,腰花做的也不错,就上一碗米吃,出点汗,美滋滋。 基本北城的小吃就这么多了~~~ ) 下面我们去太原市南城逛逛吧~~~ . 又到桃园路,是桃园南路和文源巷丁字口有个顺华粉馆,本人强力推荐,好象是一些四川人开的,里面有牛肉粉,肥肠粉,雪菜粉……大碗(五圆)加两个锅盔(一圆一个)超爽。走的时候还喝几口汤,唉,爽啊。 在桃南省消防总队南边的巷子里有一家河源小拉面馆,尝尝人家的卤猪手、鸡脖、溜肥肠、喝上二量二锅头。酒足了上一大碗小拉面就上人家送的干煸辣椒,别忘了要一碗面汤,原汤化原食吗,对,最后别忘了结帐。那里的工作人员非常忙,中午12点以后就没有座位了。 桃南的张记面皮也很不错,但要让男老板调,女老板调的总感觉不对味。 顺华粉馆斜对面有一家麻辣小龙虾,是太原最有名最好吃的,PLMM特别的多,哈哈哈哈。 老军营小区里的林源烩菜馆,吃遍太原市,他家的大骨头,黑肉炖菜无人能及。 老军营小区菜市场的黄记面皮,小时侯大人不在家,我吃饭的地方,绝对好。 我们再来青年路,青年路中段有个卖浑原凉粉的,是太原最最最正宗的一家,好象是(三圆)。 武汉臭豆腐,在王村南街的菜市场门口,非常美味,很多人打车来吃。现在这个店不知道在不在了,在桃园北路,天客隆超市斜对面的肯德鸡旁边,也有一个这样的店。 还有双塔西街双西小学对面的知味源湘菜馆也非常有名,尤其他的干豆角炒腊肉、蒜香鱼头等,都让人流连往返。 再到体育路,大鹏烧烤的烤鸡腿鸡翅很好吃,主要是它的配料与别的烧烤不同,好象加醋,特别适合山西人的口味。 体育路上,“川娃子”小吃店,凉粉很好吃,还有很多米粉,梨水也好喝,很便宜! 平阳路北园街西口上的铁锅焖面,朋友告我说巨好吃,就是还没有去过。 现代女子医院正对面有个烧烤特好吃。 说烧烤,讲正宗,品口味,我推荐亲贤北街,水总对面,高管局旁边。有家绝正的新疆饭店。那里的店小二到掌柜的说的全是外语。正宗的一撕烂风味,还超便宜。比迎泽分局的烧烤村落,体育馆的都不知道好多少倍。 还有就是体育场北侧的鲜美水煮鱼,共三家分店,总部就是这,二部在金融大厦对面,三部在青年路迎泽公园门口,本人觉得二部的好吃些。一般偶去了就叫个微辣或不辣的鲶鱼或草鱼(草鱼便宜),因为没什么刺,肉还很鲜美,走的时候辣椒还可以带走回家炒菜用。嘿嘿! 山西大学旧校门对面有一家重庆乾唐火锅店,那里的锅料真是好吃,不过一定要点大锅底里的麻辣鲶鱼锅,那鱼又香又软又劲道,咬一口满口的香。两个人去吃再点一盘13元钱的特色肥牛,那牛肉也很不错,只要在锅里涮几下肉就可以出锅了,煮的时间长了反而老,肉好像是经过特别腌制过的,口感也很好,滑利爽口。然后再点几盘菜就可以吃的又好又饱了,我和同事们下了班常常去吃,两三个人四五十元钱就可以搞定了,好吃又实惠。 南城的小吃我知道的就这些了~~~ 接着就看看早点和晚上出摊的一些小吃~~~ 对了,还有个吃早点的地方,就是五一路进六中的口上有就叫闫记丸子汤的,早上路过可要记得吃一碗啊。 解放南路国体商城旁边的巷子里,好象有个南肖墙丸子汤,每天人都很多,建议早饭的时候要去吃一次。 对了对了,还有半夜出来吃的地方,唐都的早茶消夜我就不说了,来过太原的人应该都去过。 没去过的应该就是大营盘的地摊了,太原过夜生活的人大部分每天晚上都会去,来个肥肠面,再来个猪皮炒豆豆,来个豆腐,拼个凉菜,再少喝点,此地不光是夏天非常火暴,到冬天晚上很冷的时候都是异常火暴! 还有一个,就是电力大厦对面也是晚上出来的地摊,他就做方便面,也是很多人去。就一个人,看他都很累,可是就是人多,好吃,很多年了…… 还有什么没有提到,或者你们吃过的小吃,欢迎大家留言做个补充。 很怀念太原以前小吃的鼎胜时期,象桃南烧烤一条街,察院后的三大名吃(包子、拉面、焖面),还有集聚了全国各大菜系的食品一条街……随着城市发展的需要,太原对小摊点的治理,还有旧城的改造,加上定位不明确等原因,太原的小吃逐渐的没落。好多外地来的人,都说他们的小吃如何如何,太原就没有小吃。其实现在的太原小吃很多,只是大多较为分散。为了太原的发展,为了我们振兴太原的小吃,这篇文章欢迎大家转载,让更多的人,看到我们太原的小吃,爱上这坐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93979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5
下一篇 2023-05-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