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国买东西的常识

在英国买东西的常识,第1张

1.留学英国超市购物常识有哪些

在英国留学中为了节省日常开销有不少同学会选择自己做饭吃,那你就需要知道一些英国的超市以及营业时间等。出国留学网我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英国留学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五大超市信息,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超级市场的规模都很大,商品非常全。连锁的超级市场遍布全国,在每个城市小镇都可以找到大型的超级市场。学生在超市不仅可以买到食物,更可以采购文具、衣物,甚至科技产品。那么英国有哪些连锁超市你不得不知呢?

超级市场的规模都很大,商品非常全。连锁的超级市场遍布全国,在每个城市小镇都可以找到大型的超级市场。可以买到蔬菜,水果,调味品,肉类,牛奶制品,即食食品,各国的地方食物和店内现时生产的面包和沙拉等。还有鲜花,文具,杂志,厨具,唱片,电视机甚至电脑。虽然与美国的超级市场相比稍显逊色,但足可以买到你需要的几乎任何日用品和食品。与英国5点钟就关门的商店相比,9店或10点关门的超级市场就更具优势。现在有些超级市场甚至24小时营业。

英国最著名和最大规模的超级市场是:Tesco, Safeway, J Sain *** ury, ASDA以及专卖冷冻食物的Iceland。他们的分店遍布全国每一个角落,像Tesco还提供贷款,保险,汽车,信用卡等服务并经营着许多加油站。

一般的营业时间:

视乎你所住的地区,营业时间会有不同。但一般的是周一至周五9:00至21:00或22:00。周六8:30至20:00或21:00。周日10:00至15:00或16:00。圣诞节前可能会延长时间,但圣诞节中或是复活节中会停业几天。

经常变动的价格与特价商品:

英国超级市场的货物的价格是经常变动的。每天晚上全国的连锁店会将当天的销售记录Upload(上传)到总部的电脑中,电脑经过几小时的大量计算,估计出第二天的每一家分店的每一种货品的需要量并决定对某些商品降价。自动化的货存控制使价格经常发生变动,几乎每天都有不同的特价商品。而一家大型的超级市场,仓库小得让人难以置信。

留学生们都会注意店内的特价商品,总是可以省一些钱的。如果某种优惠商品是经常要用到的(又不会很快过期的),就会趁着优惠的时候多买一点。

超级市场的食物价格:

英国超级市场的蔬菜并不便宜,一小盒几十根beans(青豆)就要约1.70镑(人民币:25.5元)最便宜也是最常见的蔬菜是:tomato(番茄),potato(马铃薯),cauliflower(菜花/野菜花),broccoli(西兰花/绿菜花)和lettuce(生菜)。

水果:

英国最普通的水果是:grapes(提子),orange(橙),strawberry(草莓/士多卑喱),banana(香蕉),cherry(樱桃/车梨子)等。这些水果相对较为便宜。在超级市场你也可以看到mango(芒果),lychee(荔枝)等水果(统称exotic fruit),但价格通常很贵,且并不新鲜。

肉类:

英国人对肉是很讲究的,不同的部位分得清清楚楚,包装在一个个小盒子里。通常牛肉比猪肉贵,而猪肉又比鸡肉贵。但重要的还是看不同的部位。比如说,牛肉的肉馅如果是腿部的肉做的会比一般的肉馅贵一倍。和其它东西一样,大盒包装的肉会比小盒包装的相对便宜,这便是Bigger pack, Better value的价格哲学。

奶制品:

奶制品大概是英国最便宜又是最好吃的食物。不但是牛奶便宜,与牛奶相关的如巧克力,Yoghurt(酸乳)等也很便宜。

中国食物:

大一点的超级市场,都会有来自各国的食物,当然也少不了中国食物。如果你住的地区,来的中国学生越多,中国食物也会越多。这便是英国超级市场的Micro market(微观市场调查)的结果,遍布全国的连锁店并不是卖同样的东西。虽然多数超级市场所卖的中国食物并不是很多,但也足以让你眼睛一亮。

付款与奖励

这些大型的超级市场都接受各种信用/借记卡(credit/debit cards)如Visa, Mastercard, Switch, American Express, Solo等。同时他们有自己的会员卡。你只要索取一张会员卡,并在每次消费是出示,就可以积累分数,分数会换成现金卷或换取免费产品。这是他们保持顾客loyalty(忠实)的办法。

以上便是关于英国留学中生活部分的介绍,大家可以根据自己所在城市的情况而定。

原文来源:

2.英国留学生需知的购物常识是什么

英国不但是一个聚集全球最新最先进的产品的国家,也是女性购物的天堂。

同学们在开始英国留学生活之后购物是必不可少的课外生活,现在天道留学编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英国购物的应该注意的一些常识。 英国名牌商场:克拉克(英国名牌皮鞋),麻莎百货 , 哈罗兹百货公司 , 英国第一店,以商品精美,物价昂贵闻名世界。

Foris。89 这家香水专卖店卖的香水产品全是英国自制的。

当然,各式的花香是主流,除了涂在身上的香水外,最大宗的产品是放在浴室的芳香剂,你可以试试英国香味,比起巴黎香味有何差别。 英国衬衫店 这家店创立于1898 年,衬衫的品质及颜色都非常有格调,一件衬衫的价格在 45 ~ 55 英镑左右,衬衫都放置在一格格的绿色柜子上,看起来相当赏心悦目。

绅士用品店 要当绅士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你可以在这里看到绅士洗脸修胡子的行头,保准让你目瞪口呆。那些大大小小的器具从漱口、吐痰、洗脸、剃胡子、洒香水一列排开,你一定会衷心地佩服英国的绅士的细致功夫。

Harrods 百货公司 是欧洲规模最大,格调最高的百货公司,占地 63,000 平方米,共七层,地下的食品部有令人垂涎的美味佳酿。 庞德街 要逛名设计师的精品店,没有比庞德街 (Bond Street) 更理想的了。

这一带极富品味,所有国际知名的设计名家,都在这里开设店面。 摄政街 属于绅士淑女的购物天堂,世界最大的玩具店 Hamley“s ,瓷器店 Wedgwood 和刀叉店 Mappin &Webb 都在这条街上。

该街道曲折蜿蜒,连结牛津广场和匹卡德利广场。比起庞德街的高级名牌店来,这里更为亲切。

利巴提、哈姆雷兹等许多商店均具英伦风范,附近的沙威尔劳有众多高级西装店 牛津街 这里有许多高级品店,但那些面向年轻人的随意轻松风格的店铺更为引人注目,在这里可以了解到伦敦最具普遍性的时髦倾向。 这条街上的赛尔福利奇则是伦敦人最喜爱的百货商场。

如果想买些让亲友惊喜的礼物,可以选择一些极富英国风味的东西,像 Wedgwood 的精致骨瓷, Burberry 的正统服饰佩件,或一些雅致的香水。牛津街 (Oxford Street) 有无数的百货商店和路边摊。

大大小小的商店,可供选择。 伯灵顿市场街 伯灵顿市场街由新、旧两部分组成。

这里聚集了英国乃至世界各地的高级名牌店,作为时髦商店的聚集地也十分有名。 专家指出,从皮卡地里街 (Piccadilly St。)

转进去,你会发现走进另一个时空。 杰明街道 (Jermyn St。)

上商店的店龄,至少都超过一百年,即使有三百年历史的老店也不稀奇,所以,建筑物及店牌都相当古朴,木制的橱窗有点斑驳,透着古意盎然的色泽。 跳蚤市场 Camden Markets 周六、日 08:00 - 18:00 。

有各式各样的古董、手工艺品、服饰和鞋店。 Petticoat Lane 周日 09:00 - 14:00 。

各色人种集聚一堂,以服饰和家庭用品为主。 Portobello Road 周六 07:00 - 17:00 。

曾是伦敦嬉皮士的圣地,有许多古代的服饰、珠宝、钱币和古玩。 Brixton Market 周一至六 08:00 - 17:30 。

有许多非洲和印度的水果、手工艺品和录音带。 营业时间 英国的大多数商店星期天关门,但星期一到星期六则全天营业 , 这里多数商店在 10:00 -18:00 营业。

减价季节 伦敦市内每年有两次大减价,夏季减价折扣约在 30%-50%,时间市每年6月第四周到7月第二周的三周期内。冬季减价折扣约在40%-60%,时间是从圣诞节到1月末。

货币和银行 英国的货币单位为英镑, 1英镑等于100便士。 英镑与人民币的汇率约为 1英镑 = 12人民币。

你不应携带大额现金去英国,而应作出明智的银行安排。小心选择你的银行。

各家银行收取的费用有所不同,所以你在开户之前应比较一下价格,看哪家能提供最佳服务。在英国银行的营业时间是上午 9:30-下午4:30。

购物退税手续 在英国购物,除基本食品和书籍外,都要付增值税 (Value Added Tax, VAT) 。 VAT 最高可达 17。

5% 。商店的价格标识中,如非注明,即是已加上 VAT 的。

如你在 3 个月内永久离开英国,你可向商店声明要求退税。 商店一般会给你一张退税表格,由你填写然后由商店签字,在你离境时可在机场退税处退税。

退税一般采用以过后给你寄支票的形式。但有些大商店可以在你购物时就给你扣税,可免去机场退税的麻烦。

3.英国购物需要注意什么

在英国采购各种生活用品应该注意些什么呢?本文将为大家一一道来。

在自助商店和街头市场,记住带上你自己的购物袋,因为很多商店的手提购物袋是要收费的。不过,在自助商店里,永远要把商品首先放在商店提供的铁丝篮子里,付了款之后才把商品放到你自己的袋子里。

如果你忘记这一条而把商品直接放进自己的袋子里而没有付款就离开,你可能会被指控为“入店行窃”,这可能会导致被警方控告犯有盗窃罪。不幸的是,在英国的一些地方,“入店行窃”是一种相当普遍的盗窃方式,因此很多商店装有电子检测设备,并在起诉方面采取一种强硬政策。

如果你打算购买昂贵的家用物品,你可以在公共图书馆查阅一下“Which”这份杂志。这份杂志对各个厂家产品的价钱和质量作出比较。

近年来,英国已经逐步制定了许多法律来保护消费者的权利。举例说,假如你能出示收据,店家必须调换有毛病的商品,所以一定要把收据和质量保书保存好,尤其是购买大件物品的收据和质量保书。

据说150多年以前拿破仑一世曾经说过,英国是个小店主之国;今天,英国有了各种各样的商店,这当然是一个优点。这些商店从国际闻名的百货商场到价格低廉得多的地方性街头市场都有。

大多数地区有一些过去常被叫做“街头店铺”的商店为当地居民服务。 这些商店的营业时间常常比主要街道上的商店要长。

其略高的价格通常由其提供的方便做补偿。还有一些廉价商店专营-比如说-电器;在这些商店里,你可能会发现其价格大大低于主要街道上的正规商店。

总的来说,超级市场和街头市场的新鲜水果和蔬菜特别好;在很多地方,它们有种类繁多的进口食品,这些进口食品可能会使你想起自己的家乡!还有各种“方便”食品,这些食品已经煮熟,无须怎么加工(即可食用),对于来去匆匆的人们很有必要。 VAT, 即增值税,是 *** 征收的一种购买税,按价格的15%加入到很多商品和大多数服务项目中去。

除非另有说明,大多数标价已经包括税款;不过购买大件商品时核对一下还是明智之举,作为外国游客,你购买某些大件商品也许不必付增值税。

4.关于英国生活中的常识

1、英国的机动车都是靠左行使,和我国相反,因此无论是驾车还是行走都应注意。

英国的时间 “GMT”中文叫“格林威治时间”,它是英国的标准时间也是世界各地的参考标准。英国比北京时间晚8小时。

但在英国夏时制,是从三月底到十月底,英国和我国的时差为7小时。 穿花格裙的苏格兰男人 男人穿裙子在世界不多见,苏格兰男人就是其中一例。

头戴小黑呢帽,身着花格裙及短袜,手上拿着管风笛,这是苏格兰男人引以为傲的打扮。苏格兰人爱穿花格裙,是因为不同图案的花格布代表着不同的氏族,每一个氏族都为自己设计一种代表氏族精神及血缘关系的花格布裙。

当氏族人穿上自己氏族的花格布,,也同时穿出了他们族人的骄傲、责任与忠诚。 民俗礼仪 英国人给人的印象是及保守又富有幽默感。

英国人倾向于接受熟悉的事物,对于新奇或者外来的东西总是持怀疑的态度。英国人比较谦虚,自夸是没有教养的表现。

英国人非常看重一个人的幽默感。英国式幽默的出发点自我贬低,以自负为大敌,其最终目的是能够自嘲,嘲笑自己的缺点、失败、窘境乃至自己的理想。

他们不相信华丽的词藻和自夸之词。英国人热爱体育,现代形式的体育运动几乎全是英国人的发明,如拳击、橄榄球、曲棍球和网球等。

塔桥 饮食 英国菜比较简单,制作方式只有两种:放入烤箱烤,或者放入锅里煮。做菜是什么调味品都不放,吃的时候在以个人爱好放些盐、胡椒或芥末、辣酱油之类。

英国的特色菜有烤牛排,炸鱼,炸马铃薯 礼节 在英国女士优先是人人皆知的行为准则。进房间后进餐馆大多是女子在前,男的要替女士开门。

在街上行走或过马路时,男子要走在女士身旁靠来车方向的一侧。宴会上,女士进客厅时,厅中的男子要站起来以示敬意,女士则不必其身为礼。

作介绍时,通常把男士介绍给女士,年轻的介绍给年长的。在客厅里就座的宴会,男士们应为女士们拉开椅子,帮女士入座。

被邀请到英国人家做客,如果是社交聚会,早到是不礼貌的,因为女主人正在做准备,还没完全准备好客人就到了,会使他感到非常尴尬。晚到10分钟最佳,晚到半小时就显得太迟了,须向主人道歉。

在主人叫做的太晚也是很不礼貌的。最好在10点至11点之间离开或者餐后1小时告别。

如被邀请留下来住几天或度周末,可在离开钱送束花给女主人。 英国人吃饭的规矩复杂,最主要的是坐直,吃饭是不准不停的交谈。

倘是应放在汤盆的托碟上,咖啡匙要放在茶托上。不能把自己使用的匙子留在汤盆火咖啡杯上。

吃东西时不要弄出声响,否则,就会被认为是不懂规矩。 喝汤时用匙的一侧从里往外舀,不能用匙头,更不能端着汤盆把盆地剩的汤全喝光。

每餐一般只有一道主菜、沙拉和甜食。不能在餐桌上抽烟和打饱嗝。

喝咖啡时要就着杯子,咖啡匙要放在托盘上。 禁忌与习俗 英国人有排队的习惯,加塞是一种令人不齿的行为。

英国人非常不喜欢谈论男人的工资和女人的年龄,英国女士认为年龄是自己的秘密。在英国购物,最忌讳的是砍价。

英国人不喜欢讨价还价,认为这是很丢面子的事情。英国人上厕所时不会直截了当地说“去上厕所”, 一般说“请原谅几分钟”或“我想洗手”等。

小孩子们一般说“我要去那个地方”。在朋友之间和家庭内部,“100号”则是最常用的说法。

英国大型舞会一般在晚间10时左右开始。主人邀请客人应事先寄送请柬,邀请的客人男女数目要大致相当。

被邀请的人一定要看清请柬上是否设有晚饭。参加舞会的客人服装要整齐,跳舞是男宾要轮流请女宾,其中有一次必须与女主人跳舞。

参加舞会的人可随来随走,走时不跟主人打招呼不算失礼。 英国的医疗和健康 留学生在英国的学习课程是6个月以上就可以享受英国健康中心的免费。

该项福利同样适用于您的配偶和16岁以下的孩子。以下是您需要注意的事项: 1、免费指的是看病和处方免费,购买药物还是要收费(全职学生可以申请处方药免费,您可以在学生服务中心或者诊所和药店索取HC1表格,填完后免费寄出,就可以拿到HC2,有了它吃药,看牙医。

全部免费了)。如果是病重住院,就全免费了。

2、一到学校,请立刻办理医疗注册和申请医疗卡。您可以在学校的医疗中心办理,学校会推荐一位医生给您。

3、出国之前,请检查您的牙齿和眼睛,因为在英国,治疗牙齿和眼睛都是收费的,而且价格不菲(有HC2免费)。 个人银行业务小常识 英国的金融业非常发达,留学生在英国要经常和银行打交道,以下是一些基本常识: 1."Cash Card":可以从银行或ATM机提起现金 2."Chegue guarantee card":在您使用支票时,商家要求您出示此卡。

卡上注明了每次可开支票的最高额度。 3."Debit card":使用此卡可以直接在商店消费,费用通过银行结算系统直接从您的帐户上扣除。

以上三卡通常可以合并成一卡,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4."Credit card":允许您先花后付,您将定期收到上月的帐单,要求您安排付款事宜。

5."Current account": 用于存取的活期现金帐户。利息很低或没有利息 6."Saving account" :定期存款帐户,支取需提前通知,有利息。

7."overdraft"(透支):透支是不允许的。

5.英国购物有没有什么购物小窍门

1. 计划好每周的食品花费,包括购买外卖和外出吃饭的费用,把食品预算同其它的费用分开。

2. 购物前计划好要购买的食品,这样可以帮助你只购买所需的食品。还可以写个购物单,这样有助于你控制过多的购物冲动。

3. 同样的商品,标有超市品牌的商品一般比知名商品要便宜些,但都是同一家公司生产的。一般来讲,大型超市里标有"经济"(Economy)和"超值"(Value)字样的商品质量与同一品牌正常价格的商品质量是一样的。

4. 通常当地市场的水果蔬菜要比超市便宜。购买时可多看几家地方,就可以了解哪里商品最便宜,质量又好。

5. 避免购买反季节的新鲜水果蔬菜,它们的价格肯定要贵一些。冷冻食品和听装食品一般要便宜些。

6. 当你太累或太忙,没法自己作饭,买些超市的速食食品就很管用。当然, 如果你的厨艺还只处于烤面包片的水平,你却又想尝尝一些新奇食物,你也可以买些速食食品。但记住不要太依赖这类食品--它们会使你的预算膨胀的。

7. 留心特别报价--但别因为减价就买一些你永远不会吃的东西。

8. 在超市关门前,一般会有更多的降价商品,因为有些食品如面包的保质期较短,水果蔬菜换架的时间也很短。

9. 多买些大米和面食很有好处, 这些东西储存时数量多,时间长。长期看这样做很划算。

10. 计划做一个集体物品预算,就是把那些要同室友(或住同一住宅的房客)共同分担的东西打入预算。在冰箱里放五瓶同样的番茄酱毫无益处.除非你们之间真的有什么仇恨。

11. 如果你打算在食物方面节约开支的话,可以削减的东西有:饼干(没什么营养)和速食食品(价格昂贵)等,但不要把一些健康食品也给减掉了。

12. 要是你没法正常地安排你的饮食,那么买一瓶复方维生素不失为一个好主意。

6.十个英国小常识

1、英国的机动车都是靠左行使,和我国相反,因此无论是驾车还是行走都应注意。

英国的时间 “GMT”中文叫“格林威治时间”,它是英国的标准时间也是世界各地的参考标准。英国比北京时间晚8小时。

但在英国夏时制,是从三月底到十月底,英国和我国的时差为7小时。 穿花格裙的苏格兰男人 男人穿裙子在世界不多见,苏格兰男人就是其中一例。

头戴小黑呢帽,身着花格裙及短袜,手上拿着管风笛,这是苏格兰男人引以为傲的打扮。苏格兰人爱穿花格裙,是因为不同图案的花格布代表着不同的氏族,每一个氏族都为自己设计一种代表氏族精神及血缘关系的花格布裙。

当氏族人穿上自己氏族的花格布,,也同时穿出了他们族人的骄傲、责任与忠诚。 民俗礼仪 英国人给人的印象是及保守又富有幽默感。

英国人倾向于接受熟悉的事物,对于新奇或者外来的东西总是持怀疑的态度。英国人比较谦虚,自夸是没有教养的表现。

英国人非常看重一个人的幽默感。英国式幽默的出发点自我贬低,以自负为大敌,其最终目的是能够自嘲,嘲笑自己的缺点、失败、窘境乃至自己的理想。

他们不相信华丽的词藻和自夸之词。英国人热爱体育,现代形式的体育运动几乎全是英国人的发明,如拳击、橄榄球、曲棍球和网球等。

塔桥 饮食 英国菜比较简单,制作方式只有两种:放入烤箱烤,或者放入锅里煮。做菜是什么调味品都不放,吃的时候在以个人爱好放些盐、胡椒或芥末、辣酱油之类。

英国的特色菜有烤牛排,炸鱼,炸马铃薯 礼节 在英国女士优先是人人皆知的行为准则。进房间后进餐馆大多是女子在前,男的要替女士开门。

在街上行走或过马路时,男子要走在女士身旁靠来车方向的一侧。宴会上,女士进客厅时,厅中的男子要站起来以示敬意,女士则不必其身为礼。

作介绍时,通常把男士介绍给女士,年轻的介绍给年长的。在客厅里就座的宴会,男士们应为女士们拉开椅子,帮女士入座。

被邀请到英国人家做客,如果是社交聚会,早到是不礼貌的,因为女主人正在做准备,还没完全准备好客人就到了,会使他感到非常尴尬。晚到10分钟最佳,晚到半小时就显得太迟了,须向主人道歉。

在主人叫做的太晚也是很不礼貌的。最好在10点至11点之间离开或者餐后1小时告别。

如被邀请留下来住几天或度周末,可在离开钱送束花给女主人。 英国人吃饭的规矩复杂,最主要的是坐直,吃饭是不准不停的交谈。

倘是应放在汤盆的托碟上,咖啡匙要放在茶托上。不能把自己使用的匙子留在汤盆火咖啡杯上。

吃东西时不要弄出声响,否则,就会被认为是不懂规矩。 喝汤时用匙的一侧从里往外舀,不能用匙头,更不能端着汤盆把盆地剩的汤全喝光。

每餐一般只有一道主菜、沙拉和甜食。不能在餐桌上抽烟和打饱嗝。

喝咖啡时要就着杯子,咖啡匙要放在托盘上。 禁忌与习俗 英国人有排队的习惯,加塞是一种令人不齿的行为。

英国人非常不喜欢谈论男人的工资和女人的年龄,英国女士认为年龄是自己的秘密。在英国购物,最忌讳的是砍价。

英国人不喜欢讨价还价,认为这是很丢面子的事情。英国人上厕所时不会直截了当地说“去上厕所”, 一般说“请原谅几分钟”或“我想洗手”等。

小孩子们一般说“我要去那个地方”。在朋友之间和家庭内部,“100号”则是最常用的说法。

英国大型舞会一般在晚间10时左右开始。主人邀请客人应事先寄送请柬,邀请的客人男女数目要大致相当。

被邀请的人一定要看清请柬上是否设有晚饭。参加舞会的客人服装要整齐,跳舞是男宾要轮流请女宾,其中有一次必须与女主人跳舞。

参加舞会的人可随来随走,走时不跟主人打招呼不算失礼。 英国的医疗和健康 留学生在英国的学习课程是6个月以上就可以享受英国健康中心的免费。

该项福利同样适用于您的配偶和16岁以下的孩子。以下是您需要注意的事项: 1、免费指的是看病和处方免费,购买药物还是要收费(全职学生可以申请处方药免费,您可以在学生服务中心或者诊所和药店索取HC1表格,填完后免费寄出,就可以拿到HC2,有了它吃药,看牙医。

全部免费了)。如果是病重住院,就全免费了。

2、一到学校,请立刻办理医疗注册和申请医疗卡。您可以在学校的医疗中心办理,学校会推荐一位医生给您。

3、出国之前,请检查您的牙齿和眼睛,因为在英国,治疗牙齿和眼睛都是收费的,而且价格不菲(有HC2免费)。 个人银行业务小常识 英国的金融业非常发达,留学生在英国要经常和银行打交道,以下是一些基本常识: 1."Cash Card":可以从银行或ATM机提起现金 2."Chegue guarantee card":在您使用支票时,商家要求您出示此卡。

卡上注明了每次可开支票的最高额度。 3."Debit card":使用此卡可以直接在商店消费,费用通过银行结算系统直接从您的帐户上扣除。

以上三卡通常可以合并成一卡,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4."Credit card":允许您先花后付,您将定期收到上月的帐单,要求您安排付款事宜。

5."Current account": 用于存取的活期现金帐户。利息很低或没有利息 6."Saving account" :定期存款帐户,支取需提前通知,有利息。

7."overdraft"(透支):透支是不允许的。

7.在英国如何精明购物

英国的物价高昂,即使和欧洲其它国家相比也很贵。

但如果你对英国的市场有所了解,货比三家,也能找到较合理的价格。 英国的零售商大致可分为百货公司、专门商店、超级市场、街边小店、集市、唐人街商店等。

百货公司及传统的专门商店,即所谓的High Street Shop,一般服务较好,货品齐全,但价格较贵。 超级市场可以买到各种食品和生活必需品,货品齐全,价格适宜。

街边小店比较方便,但价格并不便宜。真正便宜的是集市里的商品。

集市和国内的租赁商场类似,由一座大商场分租给许多小商户,各种商店包罗万象。在集市里买到的蔬菜食品可能比超级市场便宜一半以上。

有些东西是只能在唐人街商店买到。好在几乎稍具规模的英国城市都有唐人街或华人开设的商店。

这些商店多数是由香港移民开设的。 另一购物渠道是大量涌现的网络商店。

网络商店提供的商品通常价格较便宜,但仍需多作比较。 在英国购物,除基本食品和书籍外,都要付增值税(Value Added Tax, VAT)。

VAT最高可达17。5%。

商店的价格标识中,如非注明,即是已加上VAT的。如你在3个月内永久离开英国,你可向商店声明要求退税。

商店一般会给你一张退税表格,由你填写然后由商店签字,在你离境时可在机场退税处退税。退税一般采用以过后给你寄支票的形式。

但有些大商店可以在你购物时就给你扣税,可免去机场退税的麻烦。以上便是分析内容,仅供参考。

金丝雀码头

英国名牌商场:克拉克(英国名牌皮鞋),麻莎百货 , 哈罗兹百货公司 , 英国第一店,以商品精美,物价昂贵闻名世界。 Foris.89 这家香水专卖店卖的香水产品全是英国自制的。

首先是牛津街OXFORD STREET,或摄政街REGENT STREET,及KNIGHTSBRIDGE一带,有点像北京的王府井或西单,或上海的南京路,这些街很长,店铺林立,也是游客去的主要地方。牛津街的店铺什么档次的都有,有一家店算是比较高档的,叫SELFRIDGE,在牛津街的西头,这里是一个大的百货店,里面的 LV,DUNHILL,GIVENCHY,BURBERRY,ZEGNA,ARMANI等等名牌一应聚全,种类从服装,饰品,香水,化妆品,鞋类都有,有的品牌在商场里开了两到三个店,分卖不同类的商品。除了这些顶级牌子外,也有一些中档商品。除此之外,玛莎百货,ZARA和NEXT(都是以女士上班正装为主的品牌)也是不错的店,还有CLARKS鞋店(此店待会专门说),如果在伦敦的时间不上,又想满足逛店的欲望,可在牛津街解决了。当然牛津街上偶尔也会有小贩卖一些假的LV,不用理它,否则还不如回国来买,那儿假的也贵。

另一条商业街摄政街和牛津街略有区别的是,摄政街上除了商场之外(现在记起的最主要的是雅格诗丹的旗舰店,我当时在的时候,此店还在装修,但规模相当大),还有一些服务机构,如旅行社,各大航空公司(包括英航,法航,日航等)的营业厅等,你如果想从英国到别的国家旅行,到这条街上转转是个不错的选择,但前提是你最好有在英国一年以上的签证。

KNIGHTSBRIDGE一带也有不少名店,最有名的要算 HORRODS,哈罗德百货不论是橱窗设计,货品,甚至是店内的饮食和服务堪称一流(说一个小插曲,2月14号那天我和LP去逛哈罗德,累了,就在一个甜点柜台点了两杯CAPPUCCINO,CAPPUCCINO咖啡上面的白色奶油上要洒上一些巧克力末,当店小儿把两杯咖啡端上来的时候,上面的巧克力末居然挤成了两个心的形状,那种感觉,简直是、、、)。店里的各种大牌货品也绝不缺乏,而且在地下还有一层专门卖各种工艺品,设计独特,制作精良,尤其是一些小的瓷器,让人爱不释手。当然,哈罗德因此出名的还是因为差一点成了店主老法耶兹儿媳妇的戴安娜王妃,在地下一层的一角,还有纪念戴妃和他情郎的地方,烛光供奉着二人的照片,很多人前去缅怀,我本想在此和LP合影留念,没成想LP马上把我拉开,说看看就行了,在这里照相不吉利的。在哈罗德百货店的周围还有 MONSOON(休闲女装品牌),施华洛水晶等专卖店,如果能赶上圣诞节打折,很便宜的价格能买到相当漂亮的饰品,样子比国内的好,价格比国内低很多。

在伦敦最贵的一条街就是邦德街,这条街和牛津街相交,分成新旧BOND STREET,其实是一条街,和其它百货店不一样,这里只是世界顶级名牌专卖店的聚居地,除了前面说到的,还有伊夫圣罗朗,夏奈尔,保格丽,万宝龙,及其它一些手表,饰品的品牌,而且基本上都是在英国的旗舰店。即使同种品牌,这里也会有一些其它专卖店没有的新品,总之,不会让你失望。在这里逛名店,另一大好处是舒服(这也是我为什么总感到国内外有些硬件差不多,而国外的软件总比国内强得多的原因),在国内逛名店,小姐马上会踪上来,不停地向你推荐,让人感到不圣其烦,实在没有看下去的心情,而贵的东西又不能不看仔细了,最后只好落荒而逃。在英国,尤其是在邦德街绝对不会。当你进一家店的时候,比如LV,店员也会很客气地先问一下有什么要求,如果你只说just look around,他/她就会有礼貌地走开,不会再打扰你,你可以一个人想看什么看什么,但如果你很长时间盯着一类商品看,明显地对这类商品感兴趣时,比如银包或丝巾,就会有人再次过来问你是否对这类商品有什么特殊的需求(我怀疑他们都受到训练,也许商业顾问告诉他们如果顾客盯着某一商品长时间地看多少时间以上可能就会有购买欲望),当然你可以。你如果要看某件商品,店员也会不厌其烦地为你打开,解释,即使你看了很多不买,他们也不会有不耐烦的表现,而且如果一旦某个人为你服务了购买某样商品,他就会为你服务到底。在邦德街购物,最大的体会就是物有所值,它会有一种让你花钱的欲望,你有多少钱都想在这里花出去。

在英国或是伦敦购物,一个不能不提的地方就是bicestvillage,大约在伦敦西部的一个小镇,离牛津不远,这里有一条街,汇集了一些主要名牌的折扣店(OUTLETS),主要有 DUNHILL,BURBERRY,ZEGNA,PAUL SMITH,BOSS,VERSACE,CK,POLO,ELTEE LAUDER,CHARKS等店,LV,CHANEL,GIVENCHY等品牌在这里没有店。此外还有一些其它的品牌,如FCUK等,如果你想买大牌,而又不想花太多的钱(不论是自己用还是送人,不论是出于对品质的追求还是虚荣心的满足),这里是个上好的选择。同样品牌、同样品质的东西要比在邦德街和哈罗德里的便宜不少,便宜的主要原因绝对不是品质上的差异,只是城里的专卖店要上一些新货,相对老一点的款就来到了BICEST,其实有些货品和城里的完全一样,只是没有最新的样子。我个人觉得倒无所谓,比如男士的领带和西服,永远是这个样子,只要你喜欢某个样子或质料、颜色就可以了,不会有太大区别。化妆品也是如此,以雅诗兰黛为例,一只125毫升的洗面奶在这里卖12镑,在普通的店里要18镑左右,即使在机场的免税店里也卖 13.6镑,而且12镑同样可以退税(如果买的多,退的比例也会更多)如果会挑选就更有便宜了,LP在FCUK的店里买了一条5镑的灯芯绒裤,相当于人民币70多元,而回国在FCUK的专卖店里看到同样的裤子卖五六百呢。而BICESTVILLAGE里最火的当属CLARKS的鞋店,因为只有这个店有中国雇员,还不只一个,里面人头攒动,这在英国的商场很少见。经过观察我终于发现了火的原因CLARKS在国内卖的很贵,而在英国就是大众品牌,便宜的话,在这里25镑可以挑到两双鞋,这个价格在国内也就相当于一个零头。我和LP一共买了五双鞋也才花了70多镑,相当于人民币一千元左右。我看到很多中国人就在这个CLARKS店里成箱地买,自己穿的和送人的,据店员说,有一次中国某市的工商银行行长一次就买了八箱子鞋回去——不可思议。BURBERRY有时也有打折的风衣,经典的款式只要200镑,不过这得碰运气。这里无论是正装,还是休闲装或是毛衣,化妆品都有不错的选择,我通常都不信物美价廉,只信一分钱一分钱,在这儿,我信了。顺便说一句,到这里需要从伦敦乘火车,在MARYLEBONE站上车(MARYLEBONE位于牛津街的西头,有很多汽车和地铁都可到达),到BICEST NORTH站下车,然后在火车站花一镑坐小巴直接可以把你送到购物街,都是这个价,也不用担心司机会宰你,通常是一早去,买上一张当天往返的车票,大约 16镑半,下午6、7点钟回来,购物街通常六点半就关门。我有一次就错过了小巴的时间,走到从卖场走到车站花了40分钟。如果真想买东西,就不要错过 BICESTVILLAGE。

最后有几个提醒:一是他国公民在英国买这些稍贵的东西(化妆品,奢侈品等)一般都可以退税(退税的店门上都贴着TAXFREE或类似的标志),或者我一般是先问清楚了,再开买,但需要带上护照,在商店办完退税手续,但需要在机场(即离开英国的时候)领钱。

二是如果时间不紧,比如上学或访问学者或工作等,可以等打折,通常圣诞节绝大多数都有比较大的折扣,有时连买带送,价格只相当于平时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甚至更便宜,如果是游客,也可以等到这种时间再去。

三是如果要买一些巧克力等一些食品带回来的话,就要去一些大型超市,比如TESCO,SAINSBURY,SAFEWAY等连锁超市,这里的东西即使没有退税也比机场免税店的便宜。BOOTS连锁店主要卖一些中档的化妆品,药品和少量食品,日用品。还有就是苏格兰的毛衫确实不错,价格通常20到30镑一件,货真价实,在苏格兰买会稍便宜一些,如果没有时间去,伦敦的摄政街上也不一家苏格兰商品的专卖店,看好了就买,没有问题的。

再温情提示一下,英国的小熊特别多,也非常可爱,几乎每个市、县,包括苏格兰,甚至很多学校(比如剑桥,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也都有自己的熊,尤其是英国是泰迪熊的故乡,但我只在与温莎小镇一河之隔的伊顿(著名的伊顿公学所在地)的一条小街上看到过泰迪熊的专卖店,只可惜当时下班了,我又必须要赶回伦敦,只能非常遗憾了。但不论是什么小熊,带回一件就是好的。英国还是天线宝宝TELETUBBY的故乡,在泰晤士河附近(KINSWAY的路头)就是BBC总部,一层临街有个BBC专卖店,这里就有可爱的天线宝宝。别看绝大多数玩具都是MADE IN CHINA,如果你想买而错过了,真不一定在国内能碰到合适的。

关于货币兑换:有很多朋友到英国去的时候也带了一些非英镑货币,比如美元,欧元等,在英国使用时需要兑换成英镑,但在伦敦换钱,银行是最不划算的,不但汇率不合适,而且还收手续费,等于被剥削了两道,在伦敦市区的一些小店(或叫两替店,Bureau de change)也可以换, 这些地方都挂着no commission(不含手续费)的牌子,价格也比银行合算一些,经过我的观察,在伦敦换钱最合适的地方就是victoria station一带,这里是火车,地铁,公汽和长途车站的交汇处,在车站附近(千万别在车站里面)有一些兑换点比伦敦其它地方的汇率都合适。而且在维多利亚站往特拉法加广场方向大约一站地,在一个楼的底商下换钱最合适,好象是印巴人开的。比如用100美元在这个店能换55英镑,在维多利亚其它的店或中国城能换到54镑,伦敦的其它地区能换到53镑,而在银行,连50镑也换不到。比如我是前年去的,加上LP上学用和我去探亲的花费大约换了6000多美元,基本都是在这个店换的,有很多当地人也在这里换,甚至有时还排长队。大家自己算算吧。而且这些小店换钱都很保险,不会不假币,不过话说回来了,如果换的不多的话,就不一定劳师袭远了。

想起来的就这么多,祝各位鲜血淋淋,血拼成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93459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5
下一篇 2023-05-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