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小吃有哪些名小吃

无锡小吃有哪些名小吃,第1张

无锡小吃有:酱排骨、无锡小笼包、清水油面筋、玉兰饼、梁溪脆鳝、无锡三白、萝卜丝饼、梅花糕、鸡子大饼、馄饨、小笼包、梅花糕、生煎、抹茶冰淇淋、车轮饼、烤冷面、绿豆酥等。

1、酱排骨。

酱排骨是无锡市的特色美食。也是一道老少皆宜的江苏名菜,始于清光绪年间,距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是用草排加黄豆酱油,绵白糖,黄酒,还有葱、姜、茴香、丁香、肉桂等烹调。

2、无锡小笼包。

当地人称小笼馒头,是当地的传统名吃。在清朝道光年间就出现了这种小笼包,10个包子为一笼,现在全国各地都有卖的而且都有自己的特色,无锡小笼包味甜,小笼包皮薄,馅大,鲜美多。

3、清水油面筋。

清水油面筋是当地的传统名吃,始于清乾隆年间,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在无锡合家团聚的时候,饭桌上必不可少肉酿油面筋。发展到现在从最初的清水油面筋,到肉酿面筋、面筋炒肉丝、菜烧面筋等等都成了无锡人们的日常饭菜。

4、三鲜馄饨。

三鲜馄饨无锡人非常喜欢吃馄饨,而且这边的店都卖馄饨搭配着小笼包卖的。虽然现在全国各地都有卖馄饨的,但是还是觉的是无锡人对于馄饨有一种不离不弃的执着。

5、生煎。

这里的生煎在国内是出了名的,馅料足,汤汁多,一口咬下去满满的肉香味。

6、车轮饼。

车轮饼其实不是无锡当地特色小吃,它来自台湾,但是在当地是很受欢迎的,特别好吃,外层的饼皮松软可口,里面的馅料甜腻软滑。

无锡传统四大特产为:酱排骨、油面筋、惠山泥人、阳山水蜜桃。

其他主要特产包括:大浮杨梅、阳山水蜜桃、清水油面筋、宜兴紫砂壶、无锡毫茶、太湖银鱼、太湖白鱼、太湖白虾、长江鲥鱼、杨梅、惠泉黄酒、马山芋头、宜兴紫砂陶、宜兴大闸蟹、宜兴百合。

1、三凤桥酱排骨

三凤桥酱排骨俗称无锡肉骨头,江苏无锡地区传统名菜,属于苏菜系。产生于清朝光绪年间(公元1875年前后),从问世到现在已有近140年历史,为无锡著名的三大特产之一。三凤桥酱排骨是采用猪肉肋排或草排,配以八角、桂皮等多种天然香料,运用独特的烧制方法,烧制出的排骨色泽酱红,油而不腻,骨酥肉烂,香气浓郁,滋味醇真,甜咸适中,代表了无锡地区饮食文化的特色。

2、无锡小笼包

无锡小笼包,当地人又称小笼馒头,以皮薄卤多而誉遍沪、宁、杭一带,是江苏无锡地方传统名点,已有百年历史,是江苏无锡地方的一道传统名点,也是无锡著名的特色小吃,它选用上等面粉制作、选料精细、小笼蒸煮,南方口味。具有夹起不破皮,翻身不漏底,一吮满口卤,味鲜不油腻等特色。馒头紧酵皮薄(注传统无锡小笼馒头做法中,馒头皮不发酵,因此蒸熟后皮薄而不破,很有嚼劲)、馅多卤足、鲜嫩味香,秋冬时,馅心中加入熬熟的蟹黄油,即为著名的“蟹粉小笼”,食时鲜美可口。

3、阳山水蜜桃

水蜜桃已有近七十年的栽培历史,产于中国著名桃乡江苏无锡市阳山镇。水蜜桃果形大、色泽美,皮韧易剥、香气浓郁,汁多味甜,入口即化,有“水做的骨肉”美誉。2013年1月5日,“阳山”商标获得国家工商总局公布的新认定中国驰名商标名单。

4、无锡惠山泥人

无锡惠山泥人,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古镇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惠山泥人始于南北朝时期,距今已有1000余年的历史。明代发展到鼎盛阶段。20世纪30年代,惠山泥人工艺中融入石膏制作的技法,自此产生了石膏工艺泥人的新品种,惠山泥人艺术也逐渐发展成为富有江南地方特色的“惠山型”风格。

5、宜兴紫砂

宜兴紫砂器(壶)是中国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江苏省宜兴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制作原料为紫砂泥,原产地在江苏宜兴丁蜀镇,故得名。在拍卖市场行情看涨,是具有收藏的“古董”,名家大师的作品往往一壶难求,正所谓“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

6、太湖翠竹茶

太湖翠竹,是江苏省无锡市创制的地方名茶,该茶外形扁似竹叶,色泽翠绿油润,内质滋味鲜醇,香气清高持久, 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嫩绿匀整,风格独特,冲泡在杯中,嫩绿的茶芽徐徐伸展,形如竹叶,亭亭玉立,似群山竹林,因而得名。该茶在2002年江苏省第十届“陆羽杯”评比中 ,蝉联八届第一名,“中国杯”评比中荣登榜首,第二届国际名茶评比中蝉联二届金奖,在中国农业博览会上,二次被认定为全国名牌产品。

7、阳羡雪芽

阳羡雪芽,是江苏省宜兴南部阳羡游览景区的著名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阳羡雪芽茶其茶名是根据苏轼“雪芽我为求阳羡”诗句而得之。阳羡雪芽条索紧直有锋苗,色泽翠绿显毫。香气清雅,滋味鲜醇,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嫩匀完整。阳羡雪芽是宜兴茗茶。阳羡雪芽主要采制非常重视鲜叶原料,主要是楮叶、浙农139等良种茶树上的芽苞或一芽一叶初展,采取传统工艺和现代名茶机械精制而成。以汤清、芬芳、味醇的特点而誉满全国。

8、无锡油面筋

无锡油面筋,又叫清水油面筋,是一种传统油炸面食,色泽金黄,表面光滑,味香性脆,吃起来鲜美可口,含有很高的维生素与蛋白质。生产始于清乾隆时代(18世纪中叶),至今已有260多年历史。是江苏省无锡市的传统名菜,属于无锡三大特产之一,是无锡的特产小吃。尤其是在油面筋中塞进肉糜制成的肉酿面筋,经得起久煮,不破不碎,口味极佳。油面筋吃法多样,既可加在各种素食中,也能与各种肉类配伍,炒、烧、煮汤均可。

9、太湖三白

太湖三白是指中国太湖的三种河鲜类特产——白鱼、银鱼和白虾,是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原武进县)、苏州市吴中区(原吴县)和无锡市的地方著名系列菜“太湖船菜”的招牌食材。由于其色泽均呈白色,因而称为“太湖三白”。是无锡一带有名特产,利用太湖三白所制作之菜肴的选料,极为注重食材的新鲜程度。尤因其出水即易死亡,故而适合在水边或船上烹制太湖三白。以太湖三白制作菜肴之方法,多为清蒸白灼等,强调保持食材的原味。

10、马山芋头

马山芋头,产于马山地区和太湖沿岸一带。以产量高、品质好、软糯细腻、香甜适口而享有盛名,是无锡特产之一。是一种食物,清热化痰、消肿止痛、润肠通便,产量高、品质好、软糯细腻、香甜适口。马山芋头的维生素和矿物含量较高,具有清热化痰、消肿止痛、润肠通便等药用价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907346.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3
下一篇 2023-05-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