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钟楼晚上几点开灯?

西安钟楼晚上几点开灯?,第1张

西安钟楼开放时间是早上8:30到晚上21:30。

西安钟楼位于西安市中心,明城墙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是中国现存钟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建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1384年),初建于今广济街口,与鼓楼相对,明神宗万历十年(1582年)整体迁移于今址。

钟楼建在方型基座之上,为砖木结构,重楼三层檐,四角攒顶的形式,总高36米,占地面积1377平方米。1956年8月6日,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钟楼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1月20日,西安钟楼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扩展资料:

西安钟楼建筑特色:

西安钟楼下部为砖石结构的正方形基座,表面用青砖砌成,基座之上为两层木结构楼体。自地面至楼顶高36米,其中基座高8.6米。每边长35.5米,建筑面积约1,377.4平方米,内有楼梯可盘旋而上。整体呈典型明代建筑艺术风格,顶部为三重四面攒尖顶结构,由斗栱支撑,顶尖部为真金铂包裹木质内心的金顶。

在微翘的屋檐上覆盖有深绿色琉璃瓦,楼内贴金彩绘,画栋雕梁。基座四面正中各有高约6米的十字相交的券洞,过去是东南西北四条大街交会的通道,人流车辆从券洞通过。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券洞无法适应交通流量需要,现在券洞早已封闭。钟楼周围建有公路转盘,地下有专供人行的环形通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安钟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西安的钟楼

开放时间是8:30-21:30。

钟楼位于西安市中心,城内四条大街的交汇处,是中国现存钟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的钟楼。钟楼整体以砖木结构为主,从下至上依次有基座、楼体及宝顶三部分组成。楼体为木质结构,深、广各三间,系“重檐三滴水”、“四角攒顶”建筑形式。自地面至宝顶通高36米,面积1377.64平方米。基座为正方形,高8.6米,基座四面正中各有高宽均为6米的券形门洞,与东南西北四条大街相通。楼分两层,每层四角均有明柱回廊、彩枋细窗及雕花门扇,尤其是各层均饰有斗拱、藻井、木刻、彩绘等古典优美的图案,是一座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宏伟建筑,也是中国现能看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钟楼。屋檐四角飞翘,如鸟展翅,由各种中国古典动物走兽图案组成的兽纹在琉璃瓦屋面的衬托下,给人以形式古朴、艺术典雅、色彩华丽、层次分明之美感。高处的宝顶在阳光下熠熠闪光,使这座古建筑更散发出其金碧辉煌的独特魅力。

由钟楼北侧台阶而上,一层大厅天顶“万道霞光”的圆形彩绘图案首先映入眼帘,四周伴有184块由四季花卉组成的彩绘天花,鲜亮艳丽、栩栩如生。一层大厅的西墙上分别镶嵌着三方碑刻。这三块牌匾由于钟楼2楼展厅装修的原因,已经被展柜遮挡住了,将钟楼的价值及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色彩给予恰如其分的体现和评价。

“古城钟楼”,以西安钟楼为背景,从2011年10月26日起,在微博上坚持每天按干支计时发送“铛铛”的敲钟声,每天12个时辰准点从不间断。

“古城钟楼”指的是现位于西安市中心城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会处的西安钟楼。西安钟楼,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位于西安市中心城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是我国古代遗留下来众多钟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微博记录显示,“古城钟楼”的第一条微博发表于2011年10月26日0时33分,称“饱经风霜的明代钟楼”经过两位网友的“辛勤修复,现已焕然一新”,“宏厚的钟声又将响彻云霄!!”除了随后又发了一条“爱西安,就要爱@古城钟楼”外,接下来的一年多时间,该微博就开始定时发送“铛~”微博报时,并且所有微博除时辰标记外,只有“铛”和多个“铛”字,“页面整齐、干净、纯粹”。

起初,有几条微博的时间掐得并不准,在59分的时候微博就发出来了,但很快经过调整就变得非常“准时”了。此外,2012年的4月19日后,“古城钟楼”也有整点报时,改为每隔一个小时就按时辰报时。

【亥时】铛~铛~铛~铛~铛~铛~铛~铛~铛~铛~

【戌时】铛~铛~铛~铛~铛~铛~铛~铛~

【酉时】铛~铛~铛~铛~铛~铛~

【申时】铛~铛~铛~铛~

【未时】铛~铛~

【午时】

【巳时】铛~铛~铛~铛~铛~铛~铛~铛~铛~铛~

【辰时】铛~铛~铛~铛~铛~铛~铛~铛~

【卯时】铛~铛~铛~铛~铛~铛~

【寅时】铛~铛~铛~铛~

【丑时】铛~铛~

【子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905699.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2
下一篇 2023-05-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