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河南高铁建设目标公布:争取建成1条,开工3条

2021年河南高铁建设目标公布:争取建成1条,开工3条,第1张

1月18日河南发改委做的《关于河南省2020年国民经济和 社会 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1年国民经济和 社会 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提出了2021年河南经济 社会 发展的主要任务。其中在“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中涉及了高铁的建设目标。

我仔细看了一下,报告中总共提到5条高铁线路,包括争取建成1条,开工3条,积极推进另外1条的前期工作。对于开工的3条线路,报告的用词也不一样,明确使用“开工建设”的线路只有1条,而另外2条则是“力争开工”。

接下来就带大家来一起看看这几条线路的具体情况和最新进展吧!

根据批复报告可知,线路起自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经河北省雄安新区、沧州市、衡水市、邢台市,山东省聊城市,河南省濮阳市,山东省济宁市、菏泽市至河南省商丘市,接入商合杭高铁商丘站,正线全长552.5公里,全线设14个车站,其中新建车站11个。

全线设任丘西、肃宁东、深州东、衡水南、枣强南、清河西、临清东、聊城西、台前东、梁山、郓城、菏泽东、曹县西、商丘等14个车站,其中新建车站11个,设计时速350公里。河南境内的线路较短,但还是经过了濮阳、商丘两个城市,分别设有台前东站与商丘站。

这条高铁的开工建设几乎板上钉钉,一来是因为其可研已经批复,二来国家铁路局最近也表示,十四五时期将主要完善“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建设。而雄安新区至商丘段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八纵八横”高铁主通道中“京港(台)通道”主要部分,它的开工建设无疑为京港(台)通道的顺利开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条要讲的是阜冈高铁 ,报告对其的表述是“争取开工京港台高铁阜阳经信阳至黄冈段”,用的词是“争取开工”。

不过依据目前该项目的进展来看,要开工的话的确是需要争取的。因为结合最新的消息来看,该项目才刚完成勘察设计招标,可研的编制预计还得等到今年下半年,距离开工建设还有不少工作需要做。

作为京港台高铁的西线通道,该线路在河南境内的里程也较短,河南唯一受益的城市就是信阳,但并未穿过信阳市区,而是从信阳东部纵贯而下,途经淮滨县、潢川县、光山县、新县四个城市,并计划设站,设计时速350公里。

之所以是争取开工,主要是因为该线路也是直到去年国家发改委才同意将将其列入“十四五”规划,交通部同意将其列入《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衔接郑万、太焦铁路,同时预留汝阳至南阳直线接口。目前,国铁集团正在牵头启动前期工作,沿线积极配合中。

去年10月,济源方面表示目前该项目规划路线基本明确,近期规划建设河南段线路走向为:经焦作至济源至洛阳至平顶山,远期规划建设延伸至南阳,设计时速按350公里/小时标准建设。而今年1月15日洛阳方面也表示,“十四五”时期将建成呼南高铁豫西通道焦作经洛阳至平顶山段。

此前有消息称郑济高铁在12月31日建成通车,此番报告中对于该线路用词相对谨慎,是争取建成。

对于河南来讲,即使郑州至濮阳段建成通车,郑济高铁在河南段也未全面完工,因为濮阳至山东省界段的这段路程还在积极推动当中,开通时间未定,只有它也建成通车才能表明郑济高铁在河南的大功告成。

这条高铁其实就是此前经常提到的洛平漯周城际铁路,只是现在来看洛阳至平顶山段并入豫西通道优先建设了。同时,洛平漯周城际铁路也是宁洛高铁的在河南境内的线路。

目前来看,项目还处于前期阶段,今年有望积极推动。

平漯周高铁项目将于12月底正式开工建设。

平漯周铁路是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大陆桥走廊支线南京经平顶山至洛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强化中原城市群内部,中原城市群与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等城市群之间合作互动的重要载体;是一条兼具路网与城际功能的高铁线路。

平漯周高速铁路

平漯周高速铁路,平顶山至漯河至周口的高速铁路,简称“平漯周”高铁。

平漯周高铁建设单位为河南高速铁路有限公司,建设项目依据为: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的通知》(发改地区〔2016〕2817号、《中原城市群发展规划(2016-2025)》。

建设项目拟选位置:项目涉及平顶山市宝丰县、湛河区、叶县、鲁山县、高新区;漯河市源汇区、郾城区、召陵区、舞阳县、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周口市川汇区、西华县、商水县、淮阳区,拟用地面积:拟用地总规模543.9378公顷。

新建高速铁路总长度约212.422km。全线新建3座高铁站(平顶山南站、舞阳北站、周口西站),引入既有站3座(平顶山西站、漯河西站、周口东站);全线新建地下水源给水所14处、牵引变电所4处、分区所4处、AT所9处、开闭所1处、通信基站56处、中继站10处、线路所2处。

豫米联八方,高铁通九州。6月20日,济郑高铁宣布开赛,河南“米”字形高铁的最后一笔“撇点”下笔;同一天,郑渝高铁襄万段开启经营,代表着郑渝高铁全线通车经营。到此,河南首先在国内完成“米”字形高铁理想。辽阔的中原大地上,一个用火车轨道绘就的“米”字,从“白纸宏伟蓝图”变成了“脚底通途”,从河南伸到全国各地。现如今,河南的“米”字形高铁在全国铁路中承担着什么作用?又会给河南的进步产生什么机会?

“路轨拓宽到哪里,城市就兴盛到哪里”。铁路线,对一座城市发展趋势和资金推动的重要性显而易见。正是如此,郑州、合肥、西安、武汉等全国各地12个省会城市城市才陆续明确提出要打造出“米”字形高铁,提升自己的高铁核心区影响力。

近些年,全国各地高铁基本建设热火朝天,河南也在米字形高速铁路网基本建设上顽强拼搏,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提升。6月20日,济郑高铁开赛、郑渝高铁全线通车,河南落“点”成“米”,在国内首先进行“米”字形高铁网的基本建设。

回顾近些年河南的高铁基本建设,2019年12月,郑万高铁连通西南,郑阜高铁“捺”指东南,及其联接商丘市、合肥、杭州的京港高铁(商合杭段)同一天开启经营;2020年12月,郑太高铁全线通车“点”通西北,现如今,济郑高铁“撇点”联通东北,同一天,郑渝高铁全线通车,全国首个“米”字形高铁峻工。

有医生觉得,这代表着河南产生了以郑州为核心,高效率辐射源石家庄、济南、徐州、阜阳(合肥)、武汉、重庆、西安、太原等8个方位,坐享京广、徐兰、郑渝、郑太、郑阜、济郑、京港高铁商合段等快速铁路线,及其郑州-开封、机场、洛阳等城际轨道交通引进的圆形放射形大中型铁路枢纽。纵横交织铺网,辐射源国内各地,河南在全国铁路网中的影响力再度更新,从“中国铁路线心血管”升高为“中国高铁心血管”。

据郑州铁路负责人详细介绍,“河南的‘米’字形迅速铁路线路图完工后,将与我国快速铁路线路图有机化学对接,产生京津冀经郑州至香港澳门,长三角地域经郑州至西北界限港口,环渤海地域经郑州至西南地区甚至孟加拉湾、东南亚世界各国,东南沿海城市经郑州至西北内陆地域的迅速运输通道,以郑州为核心连南贯北、承东启西的四面八方轴带发展格局。”

伴随着铁路线的迅猛发展,郑州的快速发展也飞速发展。不沿海地区、不靠右边,作为一个“列车拉来的城市”,郑州持续完成跨越式发展,变成我国核心城市之一,借助的恰好是蜿蜒曲折、四通八达的铁路线路图。现如今,河南首先进行“米”字形高铁基本建设,为省会城市郑州产生的快速发展突破口显而易见。

“可能全面提高郑州城市发展趋势的电子能级,为高质量建设我国核心城市给予的无可比拟的交通状况。”省委咨询组研究者、省政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会、省社科院原医生张占仓剖析觉得,郑州以往靠十字形核心区,在全国各地铁路货运管理体系中长期领先,为郑州市自身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驱动力。

如今,中国在世界首先进到高铁时期,而郑州则是在全国各地、都是全世界第一个完工米字形高铁核心区的城市,其顺通性多方位提高到高铁水准。这为郑州高质量建设我国核心城市提供了无可比拟的交通状况,也对提升郑州资源分配高效率,尤其是提升高档人力资源配置高效率将造成非常重要的危害。

中国产业集群科学研究权威专家、老杨会大客厅创办人杨建国则从河南新的区域发展战略层面进行了剖析。他觉得,米字形高铁的进行,是“1+8”加速郑州城市圈一体化发展战略落地成形的重要支撑点。

在杨建国来看,这一条新赛道,针对郑州打造出我国创新高地、我国高端装备制造堡垒、国家开放堡垒、我国人才高地,在国家核心城市建设中提质增效进位十分重要。特别是,这不但关乎这“1+8”的城市,更关乎全部河南在全国各地新发展格局下的重要关键市场竞争。

列车一响,八方来财。做为撬起社会经济发展的杆杠,铁路线,对一座城市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交通出行优势能给一座城市产生很大的干扰?作为一个列车拉来的城市,短短的十几年,郑州从小小的“郑县”发展趋势变成我国核心城市,就是罪证。

“一开始有铁路线的情况下,转变尤其显著,如今呢?河南的枢纽站发展趋势很多年,它变成了一个不确定性的危害,无形之中把一座城市的优势给提上来了”,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区域经济评论杂志社院长、研究者张富禄举了一个实例,在全国布局棉纺织工业生产时,恰好是凭着陇海铁路的优势,郑州连续合理布局好几个纺织厂,并在之后的城市市场竞争中奠定了优势。

虽然中国的高铁建设一日千里,而郑州的铁路线优势则一直名列前茅。从产业链方面来看,河南是传统工业强省,GDP全国各地第5位,工业生产总产量也长期性居国内第5位、中西部地区第1位,2016至2021年,所有工业总产值从1.6万亿提升到近2万亿。

“从总体来说,这跟高铁产生的直接影响是离不开的”,为了更好地说得更搞清楚,张富禄反方向假定,“假如没有高铁,2个城市中间依然坐下来绿皮车晃五六个钟头,对物资供应、优秀人才、招商引资工作的不良影响是啥?”

“而如今,河南在国内首先进行米字形高铁基本建设,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很大”,张富禄觉得,从国内范畴看来,米字形高铁将中原经济开发区、北部的京津冀一体化、南面长三角及其粤港澳,包含本次郑渝高铁通向的成渝等几个经济发展版块串连下去,实现了区域间的优势相辅相成。

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每个地域都会有自身的优势,张富禄以河南为例子剖析,河南在石油、食品产业等领域具有优势,“米”字形高铁让这类优势更为突显,特别是在是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期内,保证河南“两个确保”“十大发展战略”的完成;与此同时,也加快了河南在高端装备制造和数字经济的层面的基本建设。

全国各地12地争建“米”字形高铁,河南首先进行基本建设,这会给河南产生如何的机会?将来又该怎样把握住并灵活运用高铁优势?

2021年年底,河南明确提出“优势重塑发展战略”,在其中确立提及,促进交通区位优势向核心区经济发展优势变化,争得让“总流量”变为“流量”。到2025年,核心区经济发展聚集成势。

天下武功,无人能敌,在运用高铁核心区优势上依旧这般。科学研究产业发展很多年,张富禄觉得,从国内看来,一个米字形高铁布局的发生,最少必须三到五年的时长,而河南首先产生的高铁优势,会进一步强化河南在各省的主导地位和危害。全国经济版块中间市场竞争激烈,先前,沿海城市曾在中国改革开放中拥有了现行政策优势,而目前,在发展趋势新机遇基本建设过程中,这恰好是河南的一次发展机遇。

“5年以内,河南要尽早把握住米字形高铁在国内首先完工的优势,跟产业链连动,把高铁优势变为产业链优势,最终变为经济发展优势。”张富禄数次提及,要快速将这类优势实际贯彻落实到产业链上,贯彻落实到新项目上。

“最先,要整理河南的产业链,什么跟高铁优势可以配对”,实际看来,张富禄以河南的高端装备制造为例子,像掘进机、大拖拉机等,由于容积巨大不太好运送,能否考虑到运用高铁覆盖全国的优势运送零部件,进而提升全国各地市场占有率等。

高铁加快了人流量、货运物流、信息流广告、现金流等多种因素的流动性不容置疑,可是,怎样才能能够更好地运用高铁核心区优势?张富禄表明,城市和经济的发展最终还是落到在行业上。“产业发展规划好啦,一个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和城市竞争能力,顺理成章就提升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903934.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2
下一篇 2023-05-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