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馆的夜景,真美

函馆的夜景,真美,第1张

函馆日本北海道最南边的海滨城市,函馆市区由函馆山向下延伸,形似扇子。从函馆山眺望到的都市夜景和香港夜景、意大利那不勒斯夜景号称世界三大夜景。

今天下午,我们到函馆。晚上,看函馆湾夜景。

我们是下午二点从洞爷湖坐北海道新干线到达函馆的,路上两个小时,函馆是我们这次北海道之行的最后一站。

上午,我们还在洞爷湖。早餐后,泡温泉到10点多,然后在美丽的湖滨溜达。洞爷湖是日本第三大火山口湖,也是日本最北端的不冻湖,湖面在冬天也不会冻结。

我们住的“太阳宫湖滨酒店”就在洞爷湖畔,在酒店房间里和温泉池里,就可以将洞爷湖秀丽的景色一览无遗。虽然洞爷湖这地方的纬度很高,冬天北海道几乎所有的湖都结冰,唯独洞爷湖是日本最北端的不冻湖,兴许是这里的火山地热产生的热量使得湖水在冬天也不会结冰吧。

和昨天的登别一样,酒店的温泉在室内室外都可以泡,在温泉室外面靠着湖边有个露天的温泉池,可以直接全览湖面的景色,只露头部在外,全身浸泡在热水池里,这时池里的温泉水与湖水好像连成一片,凝视着湛蓝的天空和对岸的雪山,令人遐思万千。

有个尴尬的事,当我在温泉池泡好了进入室内时,看到浴室里面有女人,着实让我吓了一大跳,还以为自己走错了地方,赶紧用毛巾把下身遮住,那两个妇女是三、四十岁的年纪,原来她们是里面的工作人员,一个在用吸尘器做卫生,一个在忙着收拾,里面有不少日本男人赤条条走来走去。那些日本男人旁若无人地一点也不害羞,我真感到不可思议。前几天在东京,我上厕所时也遇到有妇女在里面做卫生,当时也让我觉得别扭,不知如何是好。这次在浴室也遇到了,既来之,则安之,入乡随俗吧。

下午4点到函馆,住入酒店后就坐地上电车到山麓,再坐缆车上山,寻到餐厅,边吃边欣赏夜景,外面的山风很大,吹在身上很冷。五点多钟,函馆的天就己全黑了。

与一些比较保守的日本城市不同,函馆作为日本历史上第一个对外国人直接开放的城市,虽然在这段历史时期中日本表现的比较屈辱并不光彩,却影响不到乘着轮船从万里之外远道而来的西方文化与日本本土的文化进行了深度的融合与彼此之间的影响。函馆就这样慢慢地发展了起来。

这个小城拥有世界上最顶级的夜景,站在函馆山的山头可以看到当地独特的地形构造带来的美丽夜景,它被两个半圆形的海湾包裹着,中间是城区,里面犹如银河一样到处闪烁着美丽的灯光,远处的海洋一片漆黑,星星点点的是轮船的灯火,交相辉映,让人印象深刻。

函馆 (HAKODATE)是北海道的南大门,与横滨、长崎一样,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港口贸易城市。最先门户开放的日本港口之一,另一个是下关。大凡港口都市总是伴随着各国侨民往来通商的传统,这里也不例外。很多往事就像流淌在函馆门口的津轻海峡从日本海源源不断地飘向太平洋。夏天,万点捕鱿灯火装扮着海峡,冬天,万盏通明的灯火勾勒着函馆。函馆地名的由来,可以追溯到享德三年(1454年),当时津轻一组的河野政通在被称为“乌斯克斯”(阿伊努族语,意思是湾的尽端)的渔村里修建了公馆,公馆的形状颇似箱子,而得名“箱馆”。明治2年(1869年),虾夷更名为北海道,箱馆也更名为函馆。而今,从2004年12月1日起,函馆与相邻的渡岛东部的户井町,惠山町,椴法华村,南茅部町合并,成为白海道内近次于札幌市,旭川市的第三大城市,而开始了新的起点。

函馆虽然如今已经远不及许多大城市的繁华,可是,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人生,函馆也有着属于自己的多彩与魅力。建立于1859年,是日本最早的对外贸易口岸之一。整个城市充满异国情调,旧英国领事馆、唐人馆、希腊正教教堂等。铁路车站附近的海湾地区有热闹的早市,360多家店铺鳞次栉比,交易的海产品都是刚捕捞上来的新鲜货,品种繁多,有乌贼鱼、海扇、鱼卵和花鲫鱼等等。从车站步行5分钟就可以看到岸边系着一艘大船,这就是当时连接本州的青森和北海道的青函联运船“摩周丸”,现在作为纪念船供人参观。在船头部位还设有餐厅和咖啡馆,在这里可以一边休息一边眺望港湾的景色。

早在1858年,函馆与横滨和长崎被确定为国际贸易港,1859年6月开始开展贸易活动。从此,随着对外贸易的繁荣,西方文化进入了函馆。函馆火山喷发而成的函馆山,由主峰御殿山和药师、观音、爱宕、七面、地藏等山峰组成,最高处为334米,峰周约6公里,形似睡牛,故有“卧牛山”之称。函馆山有“植物的宝库”之称,山坡上生长着650多种植物,郁郁葱葱,苍翠满山。从山顶可眺望渡岛山脉、驹岳及治内浦湾沿岸的丘陵地带,以及呈扇状的函馆市。每逢夜晚,登山纵目,函馆市的灯光,如同点缀在扇面上的无数宝石,熠熠生辉,五光十色,流光异彩。市区中心的车流似一条条流动的光河,港湾深蓝色的海水上,倒映着万道灯光,色彩纷缤,随波跳动,这就是有世界三大夜景之一之称的“函馆夜景”。函馆也因此又有“日本的香港”之称,成了游客纷至的旅游胜地.

函馆(Hakodate)日本 北海道西南部重要港市。位于渡岛半岛南部函馆湾内,面临津轻海峡。面积347.8平方公里,人口31.8万(1986)。地处平坦沙洲上,属函馆平原。湾东部有函馆山,山前为函馆港,港内水深,是天然良港,北海道的门户。松前、龟田两半岛阻挡西北季风,使该市成为北海道冬季气候较温和的城市。原名箱馆,13世纪时是本州被废贵族、罪犯的流放地。江户时代开始有移民定居,从事渔业和农业。1854年辟为对外开放港口,商业日渐繁荣,曾有“北方长崎”之称。1869年改今名。

1873年至东京定期航线通航,1904年与小樽间铁路通车,1907年定为国家重要港口。1908年至青森的火车轮渡开航,交通地位日益重要。20年代成为日本东北部的最大城市。1922年设市,后因北海道各城市经济发展,特别是各港口相继开发,其地位相对降低。第三产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员的70%。沿岸渔业发达。附近以种植蔬菜、水果和水稻为主。工业以水产加工为主的食品工业最为重要,占工业总产值的53%;还有与渔业有关的造船、机械、纺织工业等,多沿海湾分布。有海底铁路隧道(青函隧道)与本州岛的青森市相通。青函海底隧道已于1988年正式通车,全长53.85公里。有五棱郭公园等名胜。 函馆是北海道的南大门,与横滨、长崎一样,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港口贸易城市。最先门户开放的日本港口之一,另一个是下关市。大凡港口都市总是伴随着各国侨民往来通商的传统,这里也不例外。很多往事就像流淌在函馆门口的津轻海峡从日本海源源不断地飘向太平洋。夏天,万点捕鱿灯火装扮着海峡,冬天,万盏通明的灯火勾勒着函馆。

中国商人的故事也和俄罗斯,英国的商人们一起谱就了函馆的今天。虽然这里已经远不及许多大城市的繁华,可是,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人生,函馆也有着属于自己的多彩与魅力。建立于1859年,是日本最早的对外贸易口岸之一。整个城市充满异国情调,旧英国领事馆、唐人馆、希腊正教教堂等。 铁路车站附近的海湾地区有热闹的早市,360多家店铺鳞次栉比,交易的海产品都是刚捕捞上来的新鲜货,品种繁多,有乌贼鱼、海扇、鱼卵和花鲫鱼等等。从车站步行5分钟就可以看到岸边系着一艘大船,这就是当时连接本州的青森和北海道的青函联运船“摩周丸”,现在作为纪念船供人参观。在船头部位还设有餐厅和咖啡馆,在这里可以一边休息一边眺望港湾的景色。

老城区一带保留着许多旧建筑物,其中有国家级重要文物的旧函馆区公会堂、带欧洲风格饮茶室的原英国领事馆、函馆东方正教派的教堂和东本愿寺的分寺等,留下了日本文化和西方文化交融的独特气氛。另外,在遥对函馆的海岸区,还有由旧时的红砖仓库群改建而成的大型商场以及金森洋物馆、“函馆啤酒厅”餐馆等。 早在1858年,函馆与横滨和长崎被确定为国际贸易港,1859年6月开始开展贸易活动。从此,随着对外贸易的繁荣,西方文化进入了函馆。函馆火山喷发而成的函馆山,由主峰御殿山和药师、观音、爱宕、七面、地藏等山峰组成,最高处为334米,峰周约6公里,形似睡牛,故有“卧牛山”之称。函馆山有“植物的宝库”之称,山坡上生长着650多种植物,郁郁葱葱,苍翠满山。从山顶可眺望渡岛山脉、驹岳及治内浦湾沿岸的丘陵地带,以及呈扇状的函馆市。

每逢夜晚,登山纵目,函馆市的灯光,如同点缀在扇面上的无数宝石,熠熠生辉,五光十色,流光异彩。市区中心的车流似一条条流动的光河,港湾深蓝色的海水上,倒映着万道灯光,色彩纷缤,随波跳动,这就是有世界三大夜景之一之称的“函馆夜景”。函馆也因此又有“日本的香港”之称,成了游客纷至的旅游胜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89631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2
下一篇 2023-05-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