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家村有什么好玩的?

袁家村有什么好玩的?,第1张

现在的袁家村是古村的支系。据说古村源于唐代皇帝为其母亲建造的一座“古宁寺”,这座寺属于唐昭陵近200座陪葬墓、30万亩陵园区内唯一一座古寺。据村中人讲解放初期寺庙还在,充作村中的学堂,庙前古槐亭亭如盖,晴日站在西安城墙上便可远瞧得见,只是后来寺庙就不存在了。如今村西有正在修建中的保宁寺,该寺是否与已毁的古宁寺有什么渊源,不得而知。约摸在70年代,古村应时势一分为四,分为上古村、下古村,其中下古村又分为西周、东周两村,另一个便是后来有名望的袁家村。当年的袁家村据说大多是外来迁徙户聚集之地,土地极贫瘠。相传明永乐年间,有袁世臣、袁世官、袁世勋弟兄三人从云南迁至原陈家庵西边落户,定名袁家村。

混战时期,袁家村修筑了围墙,陈家庵没有围墙,受当时的土匪扰乱,陈家庵大部分人投靠亲友,剩余二十来户,新中国成立后并入袁家村。现在在村西口门牌坊上还能看到当年国家领导人华国锋题写的呢。

华国锋题字的牌子

袁家村是陕西省先进模范村之一,自改革开放以来,农工商经济发展,农民生活和居住环境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十多年前,笔者读过卢跃刚写的长篇记实报告文学作品《大国寡民》,知道袁家村有一个农民叫做郭裕录,是个大能人。他是袁家村生产队队长,是发家致富、建设小康新农村带头人,在他的带动下袁家村成为陕西首个万元村。后来这个郭裕录还担任了县委副书记,同时又成为全国劳动模范。然而时隔数十年,这个曾轰动一时的袁家村在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后,突然一日却焕然一新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里——关中印象体验地袁家村,又响响的被人们津津乐道,似乎在提醒大家关注她沉寂后的再次辉煌。尘封的好酒出坛了,还依然如往日那么醇香吗?就让笔者带您体验一番吧。

袁家村最为独特、也最为吸引人的地方就在于“体验”二字。游走在老街之中,每一个店铺都会带给你不同的感动和惊喜。在布坊里,可以看到最早的粗布的织造过程,还可以亲自动手,尝试一下纺线、织布的乐趣。我居然发现这里的木制织机,与陈列在陕西省历史博物馆展厅里的、汉代织机的复原品没有太大的差异。

要数特色,我认为要算位于袁家村老街市的老街酒吧了。事实上我认为将老街酒吧称为车轮酒吧会更切贴一些,因为“吧里吧外”到处都装饰了大小不一的车轮,门口摆放着木质车轮,进了酒吧,还能看到由环环相扣的车轮构成的酒吧特有的“天花板”——是不是担心它会突然砸下来?大可不必,因为车轮之间用巨大的铁索串连着,这其实算不了什么,如果再看那时尚的吧台,你也许永远不会想到这是由一架木轮牛车改造成。这,就是特色。

戴着防晕眼罩拉磨的老牛,不紧不慢的踱着步,与石磨、果园构成了一幅恬静的乡村画卷。

漫步在家村关中印象体验基地,笔者感受到时光在匆匆倒流。再回首那青黄间的清水砖墙,那厚重的乌漆大门、那雕刻着关中传统风格的门楣,以及那一间间手工作坊、茶馆、土特产、手工艺品店铺,迎风招展的店招,高高挂起的红灯笼,一时间,自己仿佛置身于上世纪初的古街。是的,漫步于袁家村,欣赏的就是这种在漫长的岁月长河中积淀而成具有独特魅力的关中印象!欣赏完了袁家村古朴的街市风情,走出别具特色的林荫道,旁边就是一字排开的农家小院。在这里种种小菜,品品水果,吃吃农家饭,还真让人不由得生出几许“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感慨。

走出袁家村,回首望去,几丝若有若无的白云不知是飘在一汪清水似的天空中,还是浮在步行街上灰色的屋瓦上,那纹丝不动的墙砖透出的却是关中平原这块大地上千年的叹息。

袁家村坐落在礼泉县烟霞镇北面的九嵕山下,处在西咸半小时经济圈内,距西安一个小时车程,是目前全省乃至全国最受欢迎的乡村旅游胜地。

走进礼泉县烟霞镇袁家村,只见民俗文化一条街上青砖灰瓦、雕梁画栋的传统建筑鳞次栉比,透过门窗向屋内看去,特色十足的手工作坊里,有现做现磨香油的、有传统手工艺制作卢记豆腐的、有加工酸奶的……一幕幕传统工艺精彩纷呈,令人眼花缭乱,流连忘返。

爬山游大唐昭陵,韦贵妃,长乐公主地宫。来袁家村赏花,杏花,梨花,桃花,苹果花应接不暇。

袁家村主要景点有:昭陵、昭陵博物馆、礼泉御桃观光园等。

昭陵是唐朝第二代皇帝李世民的陵墓,陵园面积30万亩,周长60公里,陪葬墓200多座是世界最大的皇家陵园,是我国帝王陵园中面积最大、陪葬墓最多的一座陵墓,被誉为“天下名陵”,陵山上广植松柏,风景独特,山势孤耸回绝,登上陵山,劲风呼啸、乱云飞渡、南瞰秦川、北望沙塞、右盼乾陵、揽物思情,追忆先祖功业、激励人生志节。

从唐贞观十年(公元636年)太宗文德皇后长孙氏首葬到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3年),昭陵陵园建设持续了107年之久,地上地下遗存了大量的文物。它是初唐走向盛唐的实物见证,是我们了解、研究唐代乃至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难得的文物宝库。1961年,国务院公布昭陵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3A”级旅游景区。

昭陵博物馆位于李勣墓前,始建于1972年,原名为昭陵文物管理所,1978年晋升为昭陵博物馆并正式对外开放。目前,昭陵博物馆主要分为三大主题四个展厅。分别为昭陵文物精华展、唐墓壁画展、以及碑林一、二展厅。昭陵博物馆现存由40余座陪葬墓出土的8000多件精美文物,如国宝级文物——贴金彩绘文武官俑,有唐三彩中极为少见的蓝彩女立俑,有展现中西方友情和文明桥梁的丝绸之路等。唐墓壁画展厅里为大家展出了由8个陪葬墓中出土的88幅等级居全国之最的精美壁画。昭陵碑林是与孔府碑林、西安碑林齐名的中国三大碑林之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888615.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1
下一篇 2023-05-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