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顺义今天几点下雨几点停?

北京顺义今天几点下雨几点停?,第1张

昨天,雨下了很久。现在顺义多云。可能会下小雨,但不会下大雨。

顺义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绿色的树,红色的花,粉色的墙,蓝色的瓷砖...如果这几年经常去顺义区看看,会发现这里的农村环境每半年就会有新的变化,每年都会有新的面貌。

加拿大华人孙女士想在北京投资建设一个残疾儿童康复训练研究基地。她去过很多地方,但是越看越拿不定主意。2007年春天,她来到顺义区。行驶在整洁平坦的乡间小路上,她透过车窗看到了浓绿掩映下的村庄,看到了村里整齐的街道。她陶醉了,决定把基地建在北小营镇陆谦村。

不是环境投资的决定性因素,但有时起决定性作用。一些投资者仅仅是因为环境好这个“软件”,就决定落户顺义。

好的环境不是给外地人的,最大的受益者是创造了这个环境的顺义人。人们潜移默化地发现文明生活悄悄进入了村庄。

8月1日,记者走进李遂镇葛埭子村一个普通的农家院。使用“卫生厕所”的李作臣大爷笑着告诉记者:“以前我们的厕所在院子里,卫生条件我真的不好意思说。刮风下雨的时候,很难上厕所。别提有多难了...现在卫生厕所搬进了房子,全家人再也不用担心上厕所的问题了。上完厕所,用水冲一下,就没味道了!”李大爷也说:“我78岁了。我一生都在使用“干式马桶”。我已经习惯了。一开始,我不想换马桶。后来看到别人家厕所都很好用,就同意换了。”

葛埭子村的村干部说,用水冲卫生厕所起初不被大多数村民接受,这是历史上长期形成的习惯造成的。政府大力倡导文明生活,鼓励修建抽水马桶,并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帮助和支持。村民明白政府是在为农民做好事,改厕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在赵全营、北小营等镇,村民告诉记者“三怕”:上厕所不怕下雨,不怕太阳暴晒,不怕老人小孩掉进粪坑;“三少”:苍蝇少,蚊子少,臭味少。

农民是多么淳朴,他们的语言是多么生动。

十年来,市、区、镇、村、农户五级共投入10794万元,改造了全区89%的农民厕所。有人说这是顺义农村环境整治的一次革命。

农村环境卫生面貌有了很大改善,村民们真正体会到了改厕给他们生活带来的好处。“厕所革命”彻底改变了几千年来农民的不便,找到了城市人的生活感觉。

如今,当你漫步在顺义农村时,你会发现许多白色的“装饰品”:按照新的卫生标准建造的新农村公共厕所。

这些厕所造型优雅,内部干净明亮。有些地方甚至建造了“花园式”厕所,屋顶是琉璃瓦,外墙是瓷砖,旁边是花坛...这些农村公厕都有专人打扫,每天至少三次,做到无粪无斑无异味。

不是以前人们说的:农民家通电了,家里又脏又乱。在顺义农村旅游、做生意的人,再也不会因为“内急”而尴尬。

目前,顺义区共有232座农村公厕。

公共财政为农村垃圾找到出路。

环境一直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现在,政府已经几代人帮助清理了所有的垃圾。现在村里安排专人打扫卫生。他们每天都上门收垃圾,打扫卫生。现在,我们的农民享受城市居民的待遇。在这样干净明亮的环境里,我们村的人都会娶媳妇,女儿亲戚,脸上都是亮堂的。“垃圾处理是文明和进步的标志。村里旧的露天垃圾池已经不用了。家家户户门前都有小铁桶。早上8点半之前,村民们把一袋袋垃圾装进桶里,由保洁员收集,送到村头的垃圾中转站。

农村污水不再横流。

眼前是一个50米长、30米宽的池塘,池水在阳光下闪闪发光。附近村民赵阿姨告诉记者,这里以前有个大坑,各家各户的污水从院墙旁边的沟里流出来,一路臭气熏天,汇集到这里就成了臭水。现在污水处理后味道小了,水清了,池水也可以用来浇花种树了。顺义区污水处理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膜处理,用于重点水源保护区,运行管理成本高,处理后水质标准高;二是活性污泥处理模式,适用于水源保护区,成本相对较小;第三,人工湿地管理模式适用于自然村规模较大、集体经济相对薄弱的村庄。村民王莲说,今年这里的芦苇和荷花长得比往年好。大学生张明敏说,污水处理站改变了农村生活污水无序排放的状态。

八仙过海向“习惯势力”低头

有人说:习惯是一种可怕的力量。为什么?因为人在几十年的生活中养成的习惯很难在短时间内达到。

在房间里换零钱。

顺义基层干部用过硬的工作解决了“习惯性部队”,农村环境建设发生了很大变化。“环保户”每月评定一次,“十星级户”评定绿色文明庭院合格;同一条胡同的八户人家成为“环卫户”,邻里团结才会被评为“绿色文明胡同”,形成户与户相互监督、携手共进的局面,使环境整治由点及线展开;实现“社区环境八整治、社区建设四亮点、管理五规范、七达标”的村,将被评为“环境整治先进单位”。

顺义区有一句很精彩的口号:我与奥运同行,每个人都是环境。

这个口号深入人心。

后沙峪镇铁匠营村,我姥姥家就是这个村的,所以对那里还是比较熟悉的,在我小的时候,觉得村子里路面还算整洁,现在因为全是外来租户,村子里的环境大不如前。村里有钱的人大部分人都到城区买房了,对村子有感情的人也都是住在村子西北部的楼房区,属于村里当年建的小产权房。近两年很多村民翻盖了房子对外出租,据说租金还是很可观的。但是房屋质量有些很难保证。这两年一直传言要拆迁的一个村子,这个地段也算地理位置优越,在京密路东侧,出村向北步行约15分钟左右是地铁后沙峪站,所以吸引了很多外来人员。这个村子西边的出口在过去是主进出口,出去就是公交车站。公交的话,现在的路况,50分钟左右到东直门,地铁20分钟左右到望京,这个只能给个估算值了,因为这几年基本上没有公交出行过。村东紧邻机场停机坪,每天飞机噪音很大,我小的时候放暑假会住到姥姥家或姨家,对噪音都麻木了,说实话不太适合居住。

今天好大的雨~ 据天气预报,明天能晴。

详细数据如下:

【北京全市大暴雨】北京市气象台发布10-20时雨量:全市平均117mm,平均大暴雨,城区更甚,平均166mm,石景山模式口277mm,八大处241mm,最大为门头沟的龙泉345mm。2011年北京623暴雨全市平均降雨量48mm,城区平均降雨量为72mm。今天这次降雨,超远去年623,至少为21世纪以来北京最强降雨,可载入史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87439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0
下一篇 2023-05-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