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汕高铁最后一座大桥合龙,即将全线铺轨,将对相关地区居民出行有何便利?

广汕高铁最后一座大桥合龙,即将全线铺轨,将对相关地区居民出行有何便利?,第1张

广汕高铁最后一座大桥和农即将完成全线铺轨活动,这对于相关地区的居民来说,区行会变得更加便利,也会带动沿岸经济的发展。

根据相关的信息可以了解到,在9月13号的时候,由广铁集团指挥部建设的广汕高铁已经完成并且最难的高铁工作部分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这也标志着重点的工程即将完成,而大桥合拢之后,广汕高铁建设也会进入到另一个局面,并且进入到全线铺轨的阶段。这段高铁也是广东省重点的工程之一,在广州的新塘站,终点在汕尾,站而这座大桥还是双索面混凝土的协调,这是关键性的工程。

可以发现这个大桥的境内长度能够达到2569.48厘米,而桥梁的主跨有26厘米是跨越增江隧道的主塔主要采用的是100米高的H型桥塔。可以发现这个主桥是采用混凝土拼接制作而成的而混凝土量体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能够承受住空气流动性,而且会用大型的剪历键,这样就能够提高抗剪力性能。这座桥梁能够将各个阶段直接串联成整体的大桥,所以梁体的刚性也会有所增加,这座桥的柔性也会有一些变化的特点。

在高速铁路开通之后,无论是安全性还是舒适性都会有所提高,这更是创新性的技能,对于国内高铁来说,这种铁路建设是新的标杆。当这里的交通越变越好,人们的出行也会越来越便利,经济的发展也会越来越快。大家更愿意了解这座桥的安全性,可以发现工序是繁多的,而且工艺复杂还要控制精准度,要不然桥容易不受控制,所以施工难度是比较大的,并且安全风险比较大,一定要选有力的气温时段。

新塘站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工程(含地铁预留工程)勘察设计日前开始招标,这一火车站将主要办理始发广汕(含京九)方向部分列车,服务广州东部、东莞部分区域的东向高铁和普速客流;同时还是穗莞深城际、广州地铁十三号线、十六号线、规划二十八主线及支线、规划二十号线等轨道交通线路的交汇点,未来将成为广州东部首个TOD大型综合体,广州东部枢纽门户。

广州“五主三辅”火车站之一辐射粤东乃至华东地区

根据《广州铁路枢纽规划(2016-2030 年)》,规划形成广州站、广州南站、 新塘站等“五主三辅”客站布局(广州站、广州南站、广州东站、佛山西站、棠溪站为主要客站,广州北站、 新塘站、南沙站为辅)。新塘站结合广汕铁路引入对既有新塘站进行改建,车站按广深 I、II 线,广深 III、IV 线及广汕铁路分线分场布置。站场规模7台17线,新建车站规模5万平米。

招标公告中透露,本次工程包括三大部分——

01枢纽配套场站工程

枢纽配套场站工程规模总计 9.5 万平方米,占地面积 7.02 公顷。主要包括西侧交通广场、北广场地面景观绿化、北广场地下空间、枢纽综合管理中心等四项建设内容。

02地铁土建预留工程

新塘站综合交通枢纽需预留 5 条地铁线,其中十三号线已建成并投入运营,十六号线预留站台已建成,尚未投入运营;其余 3 条为在编规划的规划二十八主线及支线、规划二十号线。

03城市通廊

考虑在地铁工程未投入运用使用之前,城市通廊可兼做城市过街功能,保证市民的方便出行。

新塘站位于广州增城区新塘镇,是广州东部、增城南部与东莞联系的重要门户。在最新广州枢纽总图规划中,新塘站定位为广州枢纽主要辅助客站,辅助广州东站,主要办理部分广汕、赣深高铁、广深铁路动车始发终到作业,以及京广、南广、贵广高铁~广汕高铁动车通过作业。预留办理部分东向普客始发终到作业条件。承担广州向东往粤东地区乃至华东地区的辐射功能。招标公告同时透露,广汕铁路计划将于2022年底开通,新塘站也计划年内动工。

新增3条地铁线,28号线时速达160公里/小时

与广州火车站、广州东站相比,新塘站仅与十三号线及十六号线两条轨道交通接驳,轨道交通服务水平偏低,因此在最新一轮的线网修编中,针对新塘综合交通枢纽的定位和功能,增加3条规划线路,分别是规划二十号线、规划二十八号线以及二十八号线支线。

招标公告中透露了新规划的3条地铁线走向。其中,二十八号线功能定位为打造东西向市域快线,搭建广州与佛山、东莞及惠州的快速通道,支持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规划,强化广州对外辐射引导作用,提升系统服务能力,覆盖重点发展区域,兼有“交通疏解性”和“规划引导性”的特点。主线起于佛山城区,折向东进入广州境内。

广州段线路串联荔湾、海珠、黄埔及增城四大组团,覆盖了白鹅潭、琶洲、第二 CBD 及东部沿江发展带等重点发展区域。线路过新塘站后经由中堂、万江延伸至东莞城区,线路全长约107.1公里。支线起于新塘站,经挂绿新城,延伸至惠州城区,线路全长约48公里。采用8节编组最高行车速度160公里/小时市域列车。

二十号线起于广州中心城区,作为中心城区的加密线,串联了海珠、天河、黄埔和增城四大组团,经新塘后止于江南,加强天河、黄埔组团与新塘站的联系。

地铁20号线走向图

根据广州铁路客运量预测结果和新塘客车作业量预测结果,预测近期2030年新塘站最大作业年发送旅客数量为2731万人次,日均发送旅客7.5万人次,最高聚集人数1000人,高峰小时客流量 12050人。

作为高铁、城际、地铁等多种轨道交通的汇聚点,新塘站未来的换乘也备受关注。新塘站从设计和使用功能上,彰显了以人为本和人性化的原则,实现了旅客“零换乘”的设计理念,场站设计集约高效,一体建设。据悉,一体化工程的市政交通设施主要服务于铁路站房,以实现铁路、城际、地铁及城市市政交通之间的便捷换乘,提高服务水平为宗旨。未来整体换乘平均最大进站时间3.2分钟,各种交通方式可基本实现步行距离不大于5分钟的直接换乘。

开发站场上盖将成为东部首个TOD大型综合体

新塘站的建设是落实广州铁路枢纽总体规划的需要,是实现交通运输一体化、促进广州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是通过交通改造推动广州城市更新的需要,对于强化新塘站综合交通服务、带动城市发展、提升城市综合服务水平、打造广州东部城市级综合交通枢纽门户的城市形象等有重要意义。

未来的新塘站不只是一个交通枢纽,而是要建成东部首个TOD(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大型综合体,采用站城融合的最新理念,站场“加盖”建设上盖城市综合体,形成广州东部枢纽门户。

既有站场南侧为已建成的穗莞深城际及凯达尔综合体,广州市地铁十三、十六号线位于环城路下部,与凯达尔综合体地下空间相连。招标公告中透露,按照城市规划设想,铁路站场东侧拟进行上盖综合开发。根据上位城市规划要求,整个一体化用地内综合开发总量不超过40万平方米。

新塘站的建设不仅能极大改善增城的对外交通,成为增城发展的新引擎,同时也是广州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的重要一环。作为广州东部枢纽,新塘站兼顾部分通过高铁和珠三角城际客流,并规划引入地铁、长途汽车、公交枢纽站,将建设成为集多种方式一体化换乘的综合交通枢纽,将是广州对外交流的主要交通枢纽之一。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惠州境内,有两条高铁线路正在热火朝天建设中:赣深客专自江西一路南下,将穿过惠州直达深圳;广汕铁路将从汕头出发自东向西穿过惠州直达广州。两条互不相交的高铁未来如何互联互通?近日,广铁集团发布的一份《赣深客专至广汕铁路仲恺联络线环境影响评价第一次公示》,让这一互联互通问题有了明确的答案。

仲恺上下行联络线:

串联广汕铁路与赣深客专

根据该公示,为了实现两条线路之间的互联互通,广汕铁路工程预留了广汕铁路至赣深客专仲恺上下行联络线工程(以下简称“联络线”)。赣深客专至广汕铁路仲恺联络线均在惠州市境内,线路自广汕铁路D1K119+892.94处麻地岭线路引出,止于赣深铁路仲恺站北端预留的车挡。

仲恺下行联络线长10.419km(单线),仲恺上行联络线长10.318km(单线),共计20.74 km(单线),该联络线工程不新设车站。该线连通了广汕铁路与赣深客专,实现了汕头方向来车由广汕铁路经联络线接入赣深客专进入深圳地区,保证了汕头地区往广州、深圳两个方向的运输需求。

赣深客专和广汕铁路也可以去深圳

广汕铁路和赣深客专两大项目都经过惠州,却没有在交会处设置站点,两条高铁线路之间怎么换乘?这一问题成为惠州很多市民讨论的热点。根据此次对外披露的信息,未来两者之间的互联互通依托这条仲恺联络线。

广汕铁路从汕头方向出发往广州的车辆可以在广汕铁路惠城南站之后往博罗方向行驶到达广州。除此之外还可以沿联络线驶入赣深客专仲恺站,之后往东莞塘厦、深圳方向去。

与此同时,赣深客专从江西方向经过惠州北站之后,可以沿着仲恺站抵达深圳,或者通过联络线往广汕铁路博罗站方向行驶,最终去往广州方向。

仲恺联络线:纳入广汕铁路工程一并实施

根据媒体报道,惠州市发改局表示,仲恺联络线既是赣深客专、广汕铁路两大高铁重要联络线,也是我省境内沿海高铁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深圳、东莞、惠州三市铁路交通对接、同城化发展,对推动珠三角东部片区以及粤港澳大湾区交通一体化建设意义重大。目前,仲恺联络线项目已纳入广汕铁路工程一并实施。

纵深:三条高铁线九个高铁站格局即将形成

目前,惠州已建成厦深高铁,在惠州境内设“惠州南站”和“惠东站”;在建赣深客专和广汕铁路,其中赣深客专在惠州境内设博罗北站、惠州北站、仲恺站等3站,而广汕铁路在惠州境内设罗浮山站、博罗站、惠城南站、惠东南站等4站。待赣深客专、广汕铁路两条高铁全部通车后,惠州将形成“3线9站”的高铁网络,有望全面融入广州、深圳“半小时经济生活圈”。

赣深客专:拟2021年6月底建成

作为京九高铁的南段,赣深客专是粤港澳大湾区内联外通的“快速通道”,在广东境内经过深圳、东莞、惠州、河源。其中,在惠州境内设置3个高铁站,分别为博罗北站、惠州北站、仲恺站。

根据此前规划,位于惠城区小金口的惠州北站为5台11线,在赣深客专新建的12座车站中规模最大;其是继既有的深圳北站后,赣深客专全线第二大高铁站。选址博罗县麻陂镇的博罗北站为2台4线,位于潼湖的仲恺站则为2台6线。

10月17日,惠州市发改局通过网络问政平台发布信息表示,赣深客专仲恺站与赣深客专正线工程同步建设。目前,赣深客专惠州段已进入全面施工阶段,计划2021年6月底全线建成(含仲恺站房)投入运营。

赣深客专在惠州境内有一段控制性节点工程,那就是位于东江惠博沿江路边的剑潭东江特大桥工程。由于赣深客专要在这里跨东江而过,所以这座大桥工程的修建就颇为重要。

剑潭东江特大桥主桥长度532米,桥面宽达31.2米,大桥在东江江面上只有2个桥墩,中间跨度为260米,是目前国内高铁最大宽度的“双向四线”矮塔斜拉桥。

南都记者观察发现,大桥位于东江两岸主桥墩离沉台高度已有40多米,两座大型塔吊将钢筋、混凝土等材料源源不断运到桥墩上,桥墩上有不少工人在紧张施工。剑潭东江特大桥项目负责人介绍,目前主桥墩从东江南北两岸同步开建,采取悬臂浇筑方式从两边往中间修筑。根据最新的施工进展,力争明年8月大桥合龙。

广汕铁路:计划2022年底通车

2019年7月22日,惠州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广汕铁路惠城南站综合交通枢纽配套工程可研、勘察设计及专题研究【勘察设计】招标公告》,广汕铁路惠城南站开建也已经提上日程。

自2017年7月5日,广汕铁路在广州、惠州、汕尾三地同步正式开工建设。广汕铁路由广州新塘引出,途经惠州,终于汕尾,新建路线总长206.2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

博罗东江特大桥有望后年合龙

广汕铁路惠州段已于2019年上半年进入全面施工建设,计划2022年底建成通车。

不仅赣深客专要跨东江穿行,在博罗广汕铁路也要穿东江而过。广汕铁路惠州段分为4个施工标段,2019年6月份已全面开工建设,其中,博罗东江特大桥、迎牌山隧道、红花嶂隧道是重难点工程。

作为其中的重难点工程,博罗东江特大桥位于博罗县罗阳镇巷口村与新角村之间,横跨东江。目前东江两岸同时开工,在大桥南岸,方便施工的钢结构平台已搭建起来。施工人员正在焊接钢护筒,拼装钢围堰为大桥水下桥墩施工做准备。

据介绍,广汕铁路博罗东江特大桥全长约3.3公里,共有82个桥墩。其中,位于东江水面上的有5个,均采用双臂钢围堰施工工艺进行建造。钢围堰预计明年4月完成施工,水中墩身明年8月完成施工,连续梁有望在2021年6月合龙。

建成后广州到汕尾仅40分钟

根据计划,广汕铁路在惠州市境内正线全长约117公里,设有罗浮山、博罗、惠城南、惠东南4座车站,并在博罗站引出上、下行客车联络线。列车通过联络线可以沿赣深客专北上。广汕铁路预计2022年底建成,并开始联调联试,2023年4月开通运营。其中,惠州段全长约117公里,已于今年6月全线开工建设。广汕铁路建成通车后,广州到汕尾的通勤时间将从2小时压缩到40分钟,惠州往来两地更加便利。

广汕高铁建成后中部在惠州地区承接京九铁路通道,连接江西、安徽等中东部片区;东端在汕尾地区与沿海铁路、汕汕铁路、京九铁路支线龙汕铁路相连,通达东南及华东沿海地区。将新增珠三角核心地区与粤东地区和深圳市的快捷新通道,同时也是粤港澳大湾区连接粤西、西南与华东、东南地区的便捷通道之一。

文章来源:咩事,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欢迎关注憨车先生(广州站),我们将持续给您带来广州地区的车闻信息、汽车资讯。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869951.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10
下一篇 2023-05-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