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济南有什么特色小吃吗?我们要去济南实习了。

请问济南有什么特色小吃吗?我们要去济南实习了。,第1张

济南小吃(敬请关注)

1、泉城大包

几乎每个来泉城旅游的人都忘不了品尝名闻遐迩的泉城大包。它选料精细,做工考究,配料丰富有特色,而且味道醇厚,花色品种多。泉城大包97年起就获"中华名小吃"奖。它快捷方便又不失民族文化特色,获得广泛赞誉,蜚声海内外。老地址是南门大街2号,6921911-3300。现在已经不卖了。不过似乎正在筹划重开。地址不变。大家一起关注吧。

2、草包包子

普利街15号,6921454。做1路公交车到普利街下车前行10米左右。济南的名吃,始创于20世纪30年代。因创始人张文汉先生憨厚淳朴的绰号“草包”而得名。精致皮薄味美多汁,迄今已开发出以猪肉灌汤包为首的十余种风味。生意出奇的好。一笼才六块经济又实惠。建议你去那里的大堂墙上看看名字的由来,还有,那里做正宗的鲁菜。喜欢那里的龙井包。肘子肉拌黄瓜好吃。蛋花汤特别好喝。花生糊也好喝。吃不了的用荷叶打包带走。那个大荷叶特别的香。这可是济南的老字号,不仅是一种食品,而且是一种文化。

3、孟家扒蹄

共青团路草包包子铺路口一直向北走,大约二三百米就到了。具体位置是朝阳街28号(一座四层小白楼)。老字号。门脸不大却生意兴隆。除了它的老招牌扒蹄和排骨,碎肉也不错。上午10-12点,下午16-18营业。去晚了就没的买了。

4、名士多烤全羊

济南经三纬九路26号,7931027。泉城“十大名吃之一”,清朝末期即名声大起。选梁山1岁青山羊,以祖传秘方烤制,保持原汁原味,色香味俱佳。

5、黄家烤肉

济南名吃。恐怕很多人没有吃过。黄家烤肉作坊在二七西边小梁庄内,济南目前有四个地方有卖。一个在建设路二七新村西头往南集市内。还有一家在民族大街。另外在经六路和经七路之间的斜马路也有一家。再就是经八路自由大街菜市场里边,红色的亭子,正冲着集市的三岔路口。黄家烤肉起源于章丘,以猪肉为主料,秘方配料,用水果树枝熏烤制成,口味略咸。黄家烤肉有两种,瘦肉和五花肉(带猪皮)。瘦肉且不说,五花肉肥而不腻,猪皮香脆可口,绝对是烤肉中的上品。

目前市价:12元/斤。

6、天天炸鸡

天桥医院东邻,5959187。泉城“十大名吃之一”。工艺精湛、风味独特。得到省内外人士称道和许多留学生的认同。

7、雨雨炸鸡酱鸡

济南天成路42-2号,分店在四棉副食品市场,5958650,9089691。“济南名小吃金奖”产品,色泽金黄、骨肉自脱、风味独特。

8、华林居“香菇烤鸡”

济洛路136号,5915514。

9、亮亮拉面

泉城“十大名吃之一”。多次参加厨师节获得好评。

地道的配料,劲道的拉面,现在亮亮算得上是济南新一代的老字号了。店面不大却常常是人头攒动。小小的拉面却长长地拉住了老济南人的脚步。要上一盘肘子肉,一碗3.5元的面,在来上点香菜,着上点醋。又清咽,又润喉,比你吃什么药都管用。心情一准就好了。总店在经四纬十二路西商业街。一店英雄山名优小吃城。二店济微路38号。在山大新校北门出来向西拐,和山大路交界处,有一家。感觉济微路上的比英雄山的好吃,而且还便宜。

10、油旋

济南的名吃。今天提起济南名吃人人都只知道烤地瓜。其实济南不是没有传统的好东西,是渐渐的都失传了,很可惜。如果有时间和金钱真想去拍个专题。济南老字号在东门后面,晚报曾经报道过,好几代了,传儿不传女。苏将林做的油旋是正宗的济南名吃。报上介绍现在正宗的只剩下聚丰德,我在聚丰德*马路窗口买过,又凉又硬的。以前芙容街里有一家卖的,就在滕州羊肉馆旁边,葱香飘的到处都是,真怀念啊。现在据说在老东门后面的巷子里还有,一块钱3个,边烤边卖,限量发售,决不多卖。有时间去考察一下。

11、烧烤

(1)纸箱厂烧烤在闵子骞路与山大南路交*口往北50米,路东纸箱厂院内。由于市政府要求摊贩“退路进厅”,这家就很巧妙的利用了路边纸箱厂的院内空地。既没有进“厅”,也退出了“路”。所以其实它是没有名字的。这家串儿在附近非常有名,一到晚上,人头撺动的盛况甚至超过了当年的纬九路。每天晚上只要过了8点,你很可能就吃不到自己喜欢的东西了,原因很简单:卖完了。特点:只要是羊身上的,没有他不烤的。而且只要是他烤的,没有不好吃的。缺点:卫生条件很一般,厕所只能是男性使用……(在一棵树四周围着塑料布,中间是自己挖的下水道)

(2)经七纬二路啊里吧吧烧烤。门面不大,里面却很宽敞。一楼一进门就是明档点餐区和炭炉烧烤间。现点现烤,没烤熟的绝对不会端到你桌上。

(3)玉景花园的一九烧烤是比回民小区的羊肉串还好吃的地方。在南辛庄。坐102汽车到南辛庄下车,然后下车后往西走一点。路南有条小胡同。很大的一个广告牌,写着玉景花园。一进胡同第一家就是。写着一九烧烤。虽然不是正宗的一九,但确实很好吃,肉很新鲜,而且还多。肉烤的很好,而且串很大,肉也很嫩。最好吃的是他的烧饼,又香又脆,味很足。我觉得比鑫鑫和磊磊的都好。

(4)馕食烤吧,在山大新校南门附近。70路在闵子骞路站下车,然后西行20米路南。原木结构夹层,风格以自由、浪漫、音乐、摇滚为主。在这里烧烤不可不点的东西有鸡翅膀、舌头鱼、鱿鱼板、尖椒、蘑菇和馒头片。

(5)玉函路上的好旺角。环境很不错。古代图腾墙饰,铺着淡格台布的桌椅,灯光在磨砂的处理下变得很轻柔,店中还有棵参天大树。精致的小竹筐盛着羊肉串、鱼串、金蝉、明虾、茄片、土豆片,散发着诱人的香味,不吃都是一种享受。想吃得浪漫,就去好旺角吧。

(6)良田青龙店。良田烧烤的招牌看着很亲切,玉函路上也有隔路相望的两家。

200多平方米,60多个餐位,几道竹篱错落有致,有点采菊东篱下的感觉。

这里不仅仅有羊肉串、牛筋、多春鱼等等烧烤,还有蓝山咖啡、咸鱼鸡炒饭和吞拿鱼三文治。把传统烧烤与西餐结合起来挺有意思,对喜欢新鲜的人来说诱惑不小。

(7)新疆食府

正宗新疆风味的餐馆。暂且放这吧。洪楼大润发后面第一条街,这条街的东口正对着洪楼教堂,好像叫作洪楼商业街。这家餐馆就在教堂向西走400米左右地方不大,楼下6张桌子,楼上两间房是雅座,老板是新疆人。清真店,厨师是从新疆带来的,一个是回族,一个是维吾尔族。特色菜——大盘鸡,大盘羊肉,大盘那仁,香酥鸡,大盘肚子,炒烤肉,植物四宝,芝麻牛肉干,红烧鲤鱼……面食主要是炒面、过油肉拌面、揪片子汤饭等。家常菜也做得很好,比如辣子鸡块,和一般济南的做法就是不一样,鸡肉特别嫩,真的很好吃。羊肉串用的孜然是专门从新疆发来的,味道纯正,还有其他地方吃不到的烤羊肝和烤羊肠,烤羊心等。总之味道很不错,而且很干净,好吃不贵,2个人40元左右,4个人也不会超过100元的。

(8)新疆吐鲁番葡萄园餐厅,煤炭总医院往前走,森林公园东300米。点碗羊汤,吃着新疆人的特有的——“囊”,再点些1元一串的大的烤肉,绝对很爽。公车大概有7,76,k96,k91,k107。

(9)济南东部金马大酒店东200米的一个小店叫草春堂。无烟烧烤,干净。肉串新鲜,味道也好,吃法独特。

(10)二十七中边上的紫罗兰烧烤。我喜欢吃它的烤馒头片,撒上芝麻盐,香极了。

(11)王舍人那里,市立三院附近有一个地方,串超大。全济南就他那里有腱子肉,18元一斤,很好吃。

(12)鑫鹏羊倌。在文化东路上杂技团那儿。烧烤不错。羊汤也好喝。

其他诸如文东路上的珍味;甸柳往东的和平烧烤;闵子骞路朱老三烧烤;三九烤肉串;回民小区等等,就不一一说了。另外,回民小区有一家烧烤店的烤肥牛不错,忘名字了,大概在磊磊旁边。

12、羊汤,羊肉

(1)莱芜羊肉汤 共青团路彩虹大厦内。称得上超级豪华羊肉汤,较贵。不过这店很实在,羊肉汤用大盆盛得满满的,热气腾腾,香气诱人,香而不腻不膻。围坐桌前的人忙不迭把热汤盛到自己碗里。只是分到后来,汤没有了,剩下实实在在的半盆羊肉。烧饼也不错,很纯正的鲁中做法。

(2)鲁西南风味楼在千佛山东路,省博物馆与经十路之间。尽管经十路修路很难到达,这里还是人满为患。羊汤很正宗,羊肉和汤全都是从单县运过来的。最棒的是羊汤。孜然心管也很不错。烤羊腿口味一般。鲫鱼不错,可以来一个。还有那个烤现吃的烧饼,好吃极了。大家不妨去尝尝。不过最好提前预定。祝你好胃口。

(3)腾州羊肉汤馆在回民小区。人非常多,真是好吃啊。现在有好多腾州羊肉汤馆,不知道那家是真的,这家就是腾州政府驻济南办事处。

(4)三毅春水屯路晶晶海鲜城对面的一家羊汤。光辣椒就有3种,饼是死面的那种,泡不烂的。

(5)回中对面的小趴趴屋是一家回民小店,以羊肉为主。冬天的火锅都是手切的羊肉片,纯鲜肉。蒜爆羊肉(15元),扒羊条(20元)。绝对地道。另外他那里的丸子汤也特别棒。顺便提一下,铁一中对面有个海陆空也不错。价格便宜,量又足。

(6)幸福楼全羊馆,朝山街43号(朝山街和泺文路间的小路上)正宗鲁菜,鲜咸醇厚,色泽光艳。价格大概四五个人150左右。缺点是没有洗手间,只有店对面简易的。

(7)杨勇红焖羊肉:花园路与山大路交*口北,就是山大路北口。路口标志性建筑有在水一方洗浴中心,金泉练歌房。这条街一直向北走,大约有二百米左右,就在路东。吃红焖羊肉挺有名的地方。很好吃啊。

(8)经五小纬二那个路口上,往西南有个斜马路市场。里边有家回民专门做羊汤和牛肉小烧饼非常棒。羊汤3元、5元一碗,牛肉小烧饼2块5一个。我喜欢那种五元的羊杂汤。烧饼也很棒。点菜的话就挑羊脸和拌羊肉好了,巨好吃。虽然是个很不起眼的门头,但天天人满为患。稍晚点就只能在露天里喝了。可见酒香不怕巷深。

(9)经二路过了纬一路继续往东,过了康南酒店,就能看见一家全羊汤馆(红色招牌的)。羊蹄好吃,一斤5块钱;羊汤也棒,一碗3块,喝完了可以加汤。烧饼五毛一个(有一面都是芝麻),很香。

(10)陈家羊汤馆:洪楼西路(亦即原来从老校到新校的菜市场)北头。一碗5块,味道鲜美,再来一块钱的油饼,一个字:“爽!”另外,其一楼的快餐也不错,很符合我这种食肉动物的口味——基本都是红烧风格。

除此以外,可以喝到纯正羊肉汤的地方还有省实验中学对面的羊肉汤大王;三圣街中段的羊肉汤;站前街往西 200多米的单县羊汤;文东路上杂技团那儿的鑫鹏羊倌。

13、鸡

(1)一户候白斩鸡:文化西路山东大学北门附近。店面可以用“极小”来形容,来吃饭的人数可以用“极多”来形容。这里的白斩鸡肉十分鲜嫩,香味非常。再吃几个虾肉包,幸福。另外,一户候白斩鸡旁边的蟹肉包也是很好吃的,每每都N多人在等,好吃。

(2)辣子全鸡:共青团路,5路车站牌往西50米路北的小胡同口,好象叫“美美餐馆”。路东一个很小的门脸(里面东拐西拐的好大),门前竖着个牌子,写着“辣子鸡、啤酒鲇鱼”。对面是春江饭店(门口有锅贴卖,也很好吃)。三联的人经常去那里吃,基本上是包场。辣子鸡一盆大概20元左右,三四个人吃没问题,记得吃完把鸡汤拿回家,下面条吃太棒了。啤酒鲇鱼也很有特色,但吃多了会腻。炸蘑菇我也比较喜欢。海米冬瓜汤最好也尝尝。

(3)饱饱顿:饱饱顿的神仙鸡很好吃。还有它的珊瑚白菜也不错。在汇统大厦附近洛源大街上,一个很小的门脸,看着不起眼,好吃还很便宜。还有好象解放路上也有一家具体位置就不知道了。据说不如这家好吃。

(4)光棍鸡:历山路鲁艺剧院斜对面有一家,走廊里挂满了毛主席年轻时候的黑白照片。有个叫“村长家”的包间墙上贴满了80年代出版的《大众电影》。除了光棍鸡,还有其他特色的。比如炸薄荷、田鸡腿等等。补充一句:那里的服务生都是男的。

(5)王小二胡同炒鸡:山大路和文化东路交界的地方。味道不错,价格实惠量又足,通常都是人满为患。店里的马扎太高,吃饭的时候有点不舒服,建议自带小木凳,哈哈。

(6)小洞天:在银座后面300米就是金碧酒店西面50米处,路北。只有8张桌子,两个房间。菜很有特点,特别推荐老虎鸡。脱胎于白斩鸡。风味独特。

(7)一品居:体育中心下面。烧鸡公特出味儿。

(8)药膳全鸡:纬一路省委正门斜对过一条小胡同里。

(9)蒙阴光棍鸡:花园路及解放桥路口。也是比较有特色。

(10)老河道的瓦罐:归到这一类是因为它的墩鸡很不错。还有三鲜汤不错,8元一份,量很大。满街都是分店吧。

(11)1+1辣子全鸡:清河村洛河小区旁边。除了鸡龙虾球也比较有名。

(12)英雄山小吃城的光棍鸡也不错,但必须是草鸡或者山鸡。

14、骨头

(1)小金庄的大梁骨:很多人暮名而去,小村庄里停着好多豪华车,路途很远。

那里的大梁骨真是不错,牛鞭和牛尾也是它的特色。现在还想去吃,就是一直没有机会。建议去了要三四个菜就行,大梁骨不可少。呛卷心菜,炒豆芽,再来个牛肉什么就足够了。另外,牛鞭和牛尾也很棒。具体路线——经十西路,到一铁路立交桥处,走北边付道,进入济南西铁路枢纽地区(首先是济南西车辆段),沿着道路一直向北行驶,再经过济南西站,然后一个大下坡十字路口向右拐就进入小金庄了(回民居住区)。

(2)大胡子骨头汤馆:老东门向东,不到历山路。挺有名。具体点就是林业大厦向西,路北,边上有个集贸市场。连骨头带汤,一锅足亦。绝对是最实惠的汤。

(3)阿洪酱骨:和平路西口。102、96、49路公车在历山路口下车,然后往东50米路北。吃骨头的绝佳去处,各种风味不同的骨头,应有尽有。

(4)锦平:总店在郭店,济钢往南。那里的排骨就不用说了,味道特别正宗。再就是实惠,什么豆腐皮、炒豆芽一大盘端上来很壮观。这么大的盘子,一般要一个菜就够了。在分店也吃过,觉得不如老店的正宗,也许是心理因素吧。

(5)长春王炖菜骨头馆山大路上。味道不错。一到饭点人满满的,好多都排着队等着吃他家的大骨头。

15、火锅

(1)小肥羊:首家推出吃火锅不沾料的火锅店。不过我通常都要料,吃起来会更加开胃。小肥羊的羊肉相当的嫩。只是在涮过几盘羊肉之后味道会淡很多。

(2)小天鹅:很好,不过别要太多吃的东西,因为光喝汤就撑着肚子了。普通锅底可能要30元,乌鸡的锅底是88元。你可以先上一个瓷盆褒的乌鸡汤,喝汤吃鸡肉。然后上乌鸡汤的火锅,剩下的就和涮普通火锅一样了。汤里面有大概有十几种小料吧,我也说不出名字。味道真的很鲜美,汤非常好喝。四人吃大概200多块吧。如果两人吃的话100块左右。就是位子不太好等,房间的话要提前预定。

(3)金山火锅城:位于中华小吃城。地道的重庆火锅,老板娘是重庆人。锅底配料讲究,菜的种类丰富,令人大快朵颐。每天前去品尝的食客排队等候,煞是壮观。虽为火锅店,又不单单是火锅,此店川菜做得也很地道。最吸引人的一点,价格很便宜

(4)摸错门:在山大北路上。是青岛的名火锅。每天人都很多,很好吃,价格也挺合适的。

(5)顺风涮肥牛:明湖路上。小料很清口,牛肉也是鲜嫩得入锅即熟入口即化,多吃几次也不会觉得腻。如果喜欢生吃的话,来份肥牛刺身还是不错的,价格也不贵。价位多在20-35元之间,分量适中,两个人100元就差不多够了。

(6)东来顺涮羊肉:英雄山路,新华大酒店南边。羊肉挺嫩的,而且是铜锅的。服务生说木炭可以烧3个小时。最好别要肥牛和羊羔肉,因为是济南本地的。羊肉是内蒙的9元一盘。另外,有几个特色菜也不错。金龙笑虾双味双吃;麒麟桂鱼鲜咸味美;油炸双拼又香又脆,特别鲜嫩,入口即化。最有特色的菜是八宝酿梨盅,见过用桔子、瓜等做的果盅,还真没见过用梨做的。是填上糯米、核桃仁、葡萄干,再用蜜蒸。所以既有八宝饭的香,又有水果的甜,大力推荐。

(7)昭君大酒店: 在济南西边,张庄路上,不到茶叶批发市场(地方远点),路南,很显眼的。周末和家人一起吃自助火锅,强烈推荐此地。应该是蒙古人开的,有民族气息和特色,有舞蹈歌舞表演,还有献哈达的。羊肉的味道挺好,切的也很薄,还有百叶、毛肚也不错。锅底18,每个人10块,小料3块一碗。

不过不能自带酒水,可能就酒水挣钱了。能吃的去贼划算。

(8)北园镇政府的火锅:涮羊肉很不错,还很实惠。现在搬到佛山苑小区里面了。很容易找。川江鱼头火锅山大路和山大南路交*口南边,路西。非常不错价格也比较便宜。鑫隆八一立交桥北。木炭火锅。这儿的肉一般,不过羊肉丸子很好。几乎每次去都是为了喝那里的丸子汤。找个小碗盛几个丸子,舀上汤,撒点盐和味精,再来几滴香油几片香菜。味道太鲜了。

(9)乌江清水鱼火锅店:地经七小纬六路 (汇统大厦往南200米)。

云贵风味,工薪消费。味道真是不错。我们四个人,到那儿现挑活鱼,要了两斤。配菜免费,有好多种蔬菜。然后围着一火锅,还要了啤酒,总共才花了60元。

很有特色,装修的也不错,卫生条件挺好的。

(10)皇城老妈火锅城:佛山街17号。乘车到银座商城向南300米。二七南站有一个分店。在山大边上也开了一家,就是在洪搂西路,方太练歌房旁边。特色菜:老妈牛肉,老妈嫩鸡片,成都空运黄腊丁,自制狗肉等。

(11)九碗拌火锅城:西校旁边。大家都很熟悉吧~。不多说了。

(12)云亭:差点就把云亭拉下。不过不写大家也都知道。散布于济南各地。我觉得北园路上的最好。但是云亭的确比不上小肥羊。

16、海鲜

(1)聚福林:强烈推荐!八一立交桥东北角一家,和平路上还有一家,不过不如八一立交桥的聚福林好。这儿的海鲜基本上都是活的,做的味道也好。推荐鲜海蛰、胶东一品锅,鱿鱼圈,瓦罐鱼等等,都很好吃。还有一种炸的小鱼,名字忘了,又脆又香。聚福林绝对是济南吃海鲜最便宜的地方了。不要包间费,而且无最低消费。朋友几个去坐坐,大吃一顿蛮好,又便宜又实惠还新鲜。我们7个人才花了80块钱。

(2)都一居:文化东路省体校东侧,路北。以青岛海鲜为主,价格较一般酒店略低,口味相对不错。不大,但是名气很响。最大的特点就是店门口总是堆放着近百个马扎。到晚上气氛就热闹起来,路边停满了汽车,路边摆满了小桌子。一般情况下食客约为百人左右,生意特别火爆。

(3)小海鲜:经七路近小纬六路,岔路街小区对面。相当好,建议去尝一下,但要提前预定,因为生意太火。推荐--凉拌海肠,舌头鱼,韭菜海肠。

(4)富源海鲜城:银座八一店南门路西一点。以经营海鲜为主,很新鲜。老板是胶东人。特别一提的是它的火锅也很不错。羊肉牛肉非常的嫩,刀工很好。口味出色。价格中等,适合朋友间小聚。

(5)小忠鑫胶东菜馆:在民生大街上,路西,铁四小北边,回民中学南边。以海鲜为主。推荐两个,一是干烹鲳鱼,这个菜运用了鲁菜的传统烹调技艺,再加上新鲜的鲳鱼做原料,特别出味。还一个是烤鱿鱼,至于怎么个好法还是大家亲自品尝一下吧。正常饭点过去会没坐,所以可以提前预订一下,电话是2066850、2906666。楼上有大约10个单间。

(6)胶东人家:皇亭体育馆,菜做的比较地道。桑拿花蛤很好吃。

(7)一家人海鲜 佛山街。胶东海鲜。店里的基调是蓝色,从桌椅到墙上的装饰画都给人蓝天碧水的清爽之感。特色菜有一家人鱼丸、虾酱大排、胶东三明治、焖明虾。一家人鱼丸是把鲅鱼肉、鲨鱼肉、鳗鱼肉这3种肉手工挤压搅拌用作丸皮。用奶汤熬成。口味清淡,肉香浓郁。22元一小份,38元一大份。食马天海鲜工业北路上,服务很好。菜的质量也不错,而且饭后有果盘赠。

(8)鑫帝海鲜城:青年东路。他们的鱿鱼圈非常的绝。还有焖深海蝶鱼头,入口即化,口感真是赛鲍翅。

(9)小蓬莱:经三纬三路口。吃海鲜的地方。物美价廉,品种众多。就是总满员,呵呵。可以试一试。

17、米线

(1)福利来:济南最有名的一家米线。玉泉森信旁边。价格有40,50,60元/份。除了米线还有特色龙虾球,巴带沾浆,红烧昌鱼等等。强烈推荐。

(2)过桥米线:中太大厦下面,东关大街东口,海堰门那里。坐公车到东关大街一站即可(老东门往东一站路),站牌就在餐厅门口。装修以竹制品为主,少数民族特色,感觉象进了竹寨,服务员也都是穿民族服装。过桥米线很正宗,还有云南风味的烤制品。米线有5块、8块、20块的。8块的有一个小鸡蛋,一小盘里脊肉片,还有蔬菜。汤味鲜美,头一次用那么大的碗吃东西。重庆红火米线山师路上。虽然小了点,不过还是很好吃的。吃过酸菜肉丝的和番茄丸子的,米线很劲道,口感不错。小碗3块,大碗4块。另外~,不嫌弃环境不好的话,再推荐一个好吃便宜的。是以前芙蓉街的正宗砂锅米线过桥米线,现在迁至大观园西面的小吃街了,两块五一碗。

18、面条

(1)国人拉面:朝山街。价格和马兰差不多。要小碗加肉的那种,8块钱。最棒是汤水,据说加了药材在里面,可以补的。炒米饭只要3元,汤还可以随便喝。最适合学生去的拉面馆。据说周星驰来泉城时还专门吃了一次。

(2)马兰拉面:大观园西。便宜的店,4~8块的价格,很好吃。我喜欢牛肉面。还有香辣面。炒面不是很好吃。太油腻。还贵。

(3)房家面馆:辛庄高架九中旁边,是猪肉的,回民朋友不要去。那里的后肘肉作的不错,面很筋道,汤也很鲜。似乎在王官庄附近也有一家。

(4)福碗居:泉城路新华书店西边。老北京炸酱面。不停得有小二在吆喝。小二很殷勤,迎客送客、上菜倒茶都中气十足。初听备感新鲜,听多了可就觉得有点吵了。而且我觉得炸酱面真的很难吃。

(5)亮亮拉面:济南名吃。上面介绍过了。

19、水饺

(1)西北饺子城。水饺就是好吃,不服不行。

(2)冯氏饺子。泺源大街98号。还有解放路36号和文化西路中段。

号称百年老店。不过历史真的很悠久……在济南很有名。

(3)陶然饺子馆。北园大街。K92车站北街站下来就是。饺子很好吃。还有锅贴什么的都非常不错。就是环境不太好。比较混乱。

(4)经2纬5路口西50米左右,路北有一小店。干净,不贵,味道也好。名字我忘了,绿色的门头。白酒论茶碗卖。饺子我最爱云豆馅的。除了水饺好吃以外,还有很多精致的拼盘。酱牛肉/凉拌牛肚/小酥鱼/西芹茶干/等等……另外还有自制的香肠/剔骨肉……

(5)环联饺子城:山大老校边上,东外环。水饺实惠好吃,尤其是它的调料更是一绝。但缺点是由于生意兴隆,水饺上的比较慢。

(6)其他——泉都饺子楼。在经七路槐荫广场附近。金硕果水饺城。山大路(临近山大北路)。虾仁馅水饺尤其好吃。米香居。山师东路。除了水饺菜也很有特点。很便宜。环境也好。明星饺子城。大观过街天桥往西,工行边上。素三鲜的饺子很好吃。据说森林咖啡餐吧的水饺也很有特点。不过我不知道在哪里~。

20、粥

(1)梁记粥铺:经十一路上有一家,就在英雄山中华小吃城对面,就是亮亮拉面那里,路北。还有一家在经三纬一路,东方肥牛斜对面。泉城广场旁边也有。那里粥太多了,绝对有种让你挑的眼花缭乱的感觉。分量超足,不过可能是生意太好吧,有时候觉得粥的火候未到。清粥小菜泺文路上有一家。开元山庄有一家。历山剧院旁有一家。皮蛋瘦肉粥很好喝,味道浓浓的。料放的很足,火候也够。美中不足是粥品太少。香水鱼超好吃,类似水煮鱼,够麻够辣够地道,还有种特殊的香味。据说现在香水鱼做的不好了。不清楚。改天再去尝尝。

(2)好粥道:花园路205号。林业大厦东80米。这里的粥贵精不贵多,按照养生原理精心制定出了四季粥谱,每季宜吃粥品一目了然。似乎它的粥佐以中药,所以喝起来有一种药味。特别推荐艇仔粥,很喜欢喝。吃粥的时候还能看到在活动小车上进行的粥道表演。

(3)马记粥屋:英雄山附近。味道独特,座无虚席,门外还有等着的。我们五个人点了4个菜,2份粥,总共才80。碗比锅大。

(4)咱爹咱娘:山大路与山大南路交接路口往南。以粥和包子为主。粥的种类不少,但碗很小,价格3-5元不等。包子都是大个的,手切馅,挺油的。吃个包子喝碗粥打发午饭还好,去那儿吃菜不合适。碗阿盘子阿都很袖珍,价格还不算低。麦片粥和棒茬粥很好喝。鸡油烙饼也不错,不要买鸭油的,太腻了。排骨做的好吃,不腻又精致,就是量太小。韭花豆腐我喜欢。

哇哈哈刚从开封玩回来,一般就是各大夜市吧,好吃的也就那几样,徐府街那有个很开朗的大爷,店面很小,但是爆肚好吃的,就是口味稍重,新开的鼓楼夜市里面的小吃还行,但是比较贵,书院街夜市比较好一点吧,里面有煎饼果子,你饭量小可以买一份让老板给你分成两份,比较脆,白家羊蹄比较正宗,有个朱记五香烧饼,回回去都看到有人排队,吃了么也没觉得多好吃,个人口味吧,据说东大寺那边有个清真一条街,各种好吃啊,再就是包公祠对面西司夜市吧,老牌夜市了,黄家包子也在那附近,不过那个眼镜烤羊肉还是不错的,我喜欢吃那个板筋,其他。。。。感觉开封素菜比较少,馍啊肉啊多,还有个小宋城,环境还行,很多小吃,在开封大学前面一点,也是小吃集中地,你去看看吧

见过能吃的人确实不少。但是最能吃的,恐怕就是1983年4月碰到过的那个人了。

当时候,我们响应号召,在山区河滩里的乱石堆中挖树坑。任务是每人每天二十个。午饭,就在附近的机械厂吃了。

大家干了一周后,只剩下最后一片河滩了。头儿估计了一下,觉得明天早点儿来,先干一早上,把早饭也在机械厂吃了,然后一天就能收摊子了。

第二天早上,一切按计划进行。早饭时,厂里安排我们先吃:每人一个半斤的蒸馍,一小碗菜。不够吃的就是窝窝头,每个大约2两。米汤管够喝。

大家都吃开后,炊事员大喊一个人过来吃饭。只见他身高足有1米8,粗手大脚,体态雄壮。端着一个和脸盆差不多大的白瓷盆,里面放着一个大碗。

只见他搬了二十个二两的窝窝头,装在瓷盆里。用大碗舀了圪堆冒尖的一碗土豆丝,就蹲在一个水泥台阶上吃开了。

不一会儿,碗净盆光。他又用大碗舀了两碗米汤,倒进盆里晾着。然后一仰脖子,全喝了!看得我们矫舌不下:居然有这么能吃的人?

一会儿,厂里的依法车要进城。厂长让这个大肚汉把坏了的S195柴油机搬到车上,拉下去修理。司机把车开到水泥台旁,大肚汉一个人就很轻松地把一台十二马力的柴油机端上了水泥平台,又从平台上弄进了车斗里。

不仅能吃,还十分能干呀!真是身大力不亏。

小时候,在我们部队大院里有一个伯伯,职务是副参谋长,北方人,特别喜欢吃面食,为人十分豪爽,也挺平易近人的,大人小孩都喜欢和他打交道。

只是他胃口特别好,平时实在太能吃了,如果在家里吃饭,一家人的口粮还不够他一个人吃的。所以一般情况他都会在机关小灶吃饭,这样粮食才能管够。

有一次,小灶晚上吃包子,是那种二两一个的大包子,他一口气吃了十八个包子。当时他觉得特别满足,

在回家的路上,走到司令部机关大食堂,见食堂里吃的是刀削面,食堂司务长热情地让他吃一碗再走,他客气地说,不吃了,吃不下了,刚才在小灶已经吃了十八个包子啦!司务长说,那请副参谋长品品味道如何?他见盛情难却,就答应帮忙品品味道,一品上口,嗯,味道不错,司务长又给他上了一碗,就这么左一碗右一碗,又品了一斤刀削面。

品完刀削面继续往家走,走到一机关参谋的家门口,参谋的新婚妻子来部队探亲,小俩口正在家里包饺子呢!参谋俩口子见副参谋长路过,热情地拉着他,让他吃碗饺子再走。副参谋长伯伯,拍着肚子说,实在吃不下了,刚才吃了十八个包子,又品了一斤刀削面,是真吃不下了。参谋小俩口说,那请首长尝一尝总可以吧?副参谋长说尝尝味道还行,于是又是左一碗右一碗,把参谋俩口子包的五十六个饺子全部给尝完了,搞得小俩口最后只好自己下面条吃。

从此后,部队大院就流传着这个副参谋长伯伯一顿吃了十八个包子,品了一斤刀削面,还尝了五十六个饺子的经典故事。

去年,我去干休所看望这个伯伯,他已经是九十八岁高龄了,每顿饭还可以吃半斤面条,身体十分健硕!

那年冬天,一个70岁拾荒的老太爷蹲在我的小卖店门外,用自来水配硬馒头,一口气吃了5个。当时老太爷对我说了一句话,至今我回想起来心里都难受的想哭。

2016年的春节前夕真的是格外的冷,连下了几场大暴雪后,三九寒天的夜晚室外温度已经到了零下29度。大年二十九晚上我自己在小卖店里守店,暖风扇开着,手上抱着暖宝宝都冻着直哆嗦,没想到那一夜却发生了一件让我毕生难忘的事情,现在回想起当年的经过,鼻头都隐隐发酸。

当时已经临近春节了,本来我的小店是准备关门放假了,但是邻居说让我再多经营一天,他们想要买点生调用品过年时做菜用,于是大年二十九,我一个人冻得哆哆嗦嗦的在小卖店里守着。

东北的冬天那时真的冷啊,昼夜温差特别大,夜幕降临时晚上气温将近零下三十度。晚上9点左右,我站在小店里贴着玻璃向外望去,小区里黑灯瞎火的见不着几个行人。我冻得在店子里来回踱步,想着在坚持半个小时,如果还是没有顾客买东西,9点半左右我就关门收摊回家。

大约在9点半左右,我看了看窗外又开始飘雪花了,于是开始收拾柜台准备关门回家,正当我在柜台上整理账本时,我隐约的听到门外“呼啦”一声,以为是货架上什么东西倒了,回头瞅瞅货架上的商品完好无损。

心想着是不是出现幻听了,随后耳边又想起“窸窸窣窣”的轻微声响,我走到门边透过门玻璃,看到小卖店门外的墙边上蹲在一个黑乎乎的人影。这一瞅可把我吓一跳,大晚上的一个人影鬼鬼祟祟的蹲在我小卖店门外不知道在干什么,当时心里真的挺害怕的,以为是小偷。

我提起立在门边的一个铲雪的镐子防身,想着要是小偷我就一镐子拍他脑门儿上。我鼓起勇气拉开门,却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只见一个70多岁的拾荒老人,紧紧地裹着一个黑色的破棉袄,头上带着一个破棉帽子,缩成一团蹲在小卖店墙边,脚边放着一个脏兮兮的铁钩子和一个麻袋,但着扁扁的麻袋,我猜想里面可能没有几个塑料瓶。

最让我震惊的是,这个老大爷盯着漫天的雪花,大口大口的啃着馒头,脚边放着一个有些脏兮兮的矿泉水瓶,里面的水在昏暗的灯光下显得有些浑浊。老大爷手和脸颊冻得通红,脚边的塑料袋里还装着2个看上去硬梆梆的馒头。

“大爷,您这是......" 老大爷似乎没有看到我出来,冻得哆哆嗦嗦的喝了一口瓶里的凉水,又啃了一口馒头,馒头可能干涩难咽,大爷皱着眉头咬牙咽了下去后又喝了一口水顺了顺。

“啊,对....对不起.....我实在是太饿了,看到小区里就你家小卖店亮着灯,就来这里借点亮,吃口饭” 老大爷看到我出来了,惊慌的有些不知所措,赶紧放下手中的馒头,扶着铁钩子站了起来,可能是蹲在地上的时间长了,也可能是天冷腿冻僵了,站起来一趔趄,我眼疾手快的付了他一把。

“大爷,这大冷天的您怎么还出来啊,这会儿又下雪了,您要是饿了怎么不进店里啊,店里有热水” 我看他这摸样,也是有点心疼的问道。

后来,我主动邀请老大爷进屋取取暖,毕竟这么大年纪了在这么冻下去,冻感冒是小事儿,要是把身体冻坏了就麻烦了。但是老大爷却不好意思的摇摇头,说身上脏,鞋上都是雪,等下进屋会把小卖店的地面踩脏。

在我的一再请求下,最终老大爷被我拉进了我,我给他搬了一个板凳,又把暖风扇抬到他跟前儿,给他倒了一杯热茶让他赶紧暖暖身子。

“这么冷的天,我看你喝冷水配馒头,这吃完后胃该疼了,我这有热水,我去给你先泡一碗泡面吧,正好货架上还有香肠卤蛋,吃点暖和暖和” 说完我就走到货架准备给他拿一桶泡面。

“姑娘,你别拿,我刚吃了5个馒头了,不饿了。今天下雪没有捡到什么塑料瓶,我身上只剩2块钱了,就算了,我不饿” 老大爷赶紧拉住我,有些为难的对我说道。

“您就放心吃吧,把您请进屋,我能收您钱吗?吃那么多凉馒头肯定会不舒服的,我给您泡碗面,您喝点热汤暖暖也行” 我笑着给老大爷泡了一碗红烧牛肉面,又给他剥了两个卤蛋和一根香肠进去。

面泡好后,我端给他,老大爷看着我手上冒着热气的碗面,嘴巴动了动想说什么却又没有说出来,眼眶里含着眼泪。端起面顾不上烫,狼吞虎咽的吃了起来,随后把面汤也喝个精光。

老大爷吃完后有些不好意思的对我笑笑,我也笑笑没有多说什么。看到他这么“能吃”,想必是真的饿坏了。

看到老大爷这么大年纪了大冷天还出来拾荒,想问问却又不知道怎么开口。最后我给老大爷装了4袋牛肉速冻饺子,又给他拿了3袋面包和2连牛奶。老大爷看到我给他这么多东西,死活儿不要,说不能白拿我的,我做生意也不容易。

后来我劝他很久,告诉他马上就要过年了,拿点饺子回家过年煮着吃,老大爷含着眼泪才收下,临走时把兜里那两张皱巴巴的一元钱递给我。 本来我是不愿意要这两块钱的,后来老大爷对我说 “姑娘,谢谢你的好心,我身上最值钱的就是这两块钱了。如果你不要,这些东西我也不能收。否则我良心会过不去的。你们做生意的也不容易,你给我拿这么多吃的,我真的挺过意不去的。”

听了老大爷的话,我当时眼泪也止不住流了下来,没想到老大爷生活如此不易了,还会这样的为他人着想,实属不易。

写到最后。

这是我这辈子遇到最能吃的一个人。看到他在大雪天就着冰凉的自来水吃着两馒头的摸样,真的让人心酸不已。

我也只是个平凡人,能力有限,但是生活中看到这种可怜的老人,总是忍不住想要尽我所能去帮助他们。

拾荒老人是心地善良的人,为了生活,在垃圾堆中寻找可以为生的物品,他们不偷不抢,甚至不接受别人的施舍,靠自己劳动生存。

拾荒老人是自食其力者,靠双手养活自己,值得我们去尊重好善待。

本来我和媳妇是种地的,平时闲的时候,打一些零工,可以增加一些额外的收入。一天,镇里的一个老大爷说:柱子,我看着这些日子来了不少外地人,他们早上不管饭的,你家媳妇做包子好吃,干脆卖包子得了。

我们镇里建大坝,来了几波外地人,之前我一直忙种,并没有注意到这些,这老大爷这么一说,我听着挺靠谱的,我直接从小卖部给大爷买了一盒好烟,我平时都舍不得抽的,回家跟老婆一合计,这事成了。

我们是推着车卖早餐,其实就三样,包子、豆浆和茶叶蛋,包子是那种二两以上的大包子,一个5毛,豆浆和茶叶蛋也都是5毛钱 ,第一天没有准备多少,卖了个精光,所以第二天特意准备多了点,我记得是100多个包子,一桶豆浆,还有200多颗茶叶蛋。

工人们一般都是在7点左右才开始往出走,我和老婆6点半出摊,村里人们也可以过来买点。

这时一个大哥走进我们的视野,是我老婆说的:你看,那人,之前没有见过吧,看着有300多斤。 我一看,果不其然,他个子不高,顶多一米七,那颗头有一个斗盆大,没有脖子,胳膊比我身子粗,走路时,肚子的肉一颤一颤的,很有喜感。

除了建大坝时期,平时连一个生人都没有,所以见到一个特殊的外地人,很新奇,我当时还跟老婆说:等会他过来会不会来吃个早餐。老婆说:这些东西够他吃吗,或者是他吃完不给钱怎么办,咱俩都打不过。

还真让我说准了,他径直向我们走来,我有了戒备心。老婆往后退了一步,还没等我开口,他直接哈哈大笑,走近看其实面相不凶,跟我们村的大头很像,他自言自语道:真是开眼呀,终于找到一个卖吃的,我都饿蔫了。

我听得出来他是内蒙的,我们是山西的,挨得近,一下子就有了亲切感,我正要问他是不是内蒙人时, 他直接从口袋了拿出一张一百元的大钞,说:钱压着,我自己动手吃了呀。

我笑了笑,说:一定饿了吧,你慢点吃。我媳妇赶紧拿起钱,看看是不是假的,我把后面的凳子拿给他,说:你坐着吃吧,我听口音你是内蒙人,你们那边有好多人来我们这打工的。

他笑了一下,直接拿起一个包子放嘴里了,那可是大包子呀,我媳妇面色大变,生怕他噎住了,我也是赶紧端一碗豆浆给他喝,他看都没看一眼,又是一个包子放嘴里了,刚才那个包子嚼了不到五口就入肚了,我瞪大了眼睛,他跟没事人似的。

他可能是看出我和媳妇的惊讶了,他说:你们放心吧,我平时就是这样吃,我还没有开始呢,我是来这边大坝工作的,这是第一天来,坐了一路车,没有吃一口饭。他这样一说,我大概理解他是真的饿了,但也不用这么吃吧。

媳妇让我回家取点零钱,因为这位内蒙大哥给了一百块钱,给人家找不开,我只好去了。

等我回来的时候,我媳妇满头大汗,我当时吓了一跳,我还以为媳妇遭遇不测,我赶紧跑过去,媳妇拉着我的袖口说:不好了,他都吃了18个包子了,我怕出事,到时候咱们都有责任,你要不过去提醒一下他吧。我一看果不其然,锅里的包子都少了一层。

我正要去提醒,大哥可能是听到了我和媳妇的对话了,他说: 放心吧,我才刚吃没有多少,你家有鸡蛋是吧,给我剥20个鸡蛋吧。

我和媳妇目瞪口呆,媳妇又着急了,小声说: 千万不要卖给他了,要不然铁定出事,他可能是讹人的。我也是感觉事情严重了,所以并没有打算再让他吃。

我直接说了:大哥,你吃完盘里的包子就算了吧,我们也是小本生意,我不收你钱,你直接走就行。我从媳妇手里拿过钱给了大哥。

这时大哥非常严肃,说: 什么意思,我来吃饭怎么能不给钱呢,我是客人,你们就得卖给我饭,我还没吃得劲呢。他见我没有反应,他直接捞了一大盘鸡蛋,说:你们放心吧,我没事,钱也不会少给你们。

我和媳妇面面相觑,只能任由蒙古大哥吃着,他吃鸡蛋和包子是一样的,一口一个,不过还好的是他吃鸡蛋的时候,会喝一些豆浆,不至于噎住。

事实上大哥真没事,我最后算了一下,大哥一共吃了23个包子,19颗鸡蛋,3碗豆浆,走时大哥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说:谢谢你们了,你家包子和鸡蛋都好吃,以后我会常来。

等大哥走远,我和媳妇这才放心,我之前是没有见过吃这么多的人,我们镇里干苦力的人最多吃10个包子,他竟然吃了这么多,真是开了眼见。

这位内蒙大哥来我们镇没有几天就出名了,不是我把这件事宣扬出去的,而是大哥平时都这么能吃饭,我心想幸亏午饭和晚饭有人管,要不然一天的工钱都不够吃饭的。

大哥不仅能吃,而且能干,搬大坝用的大石头时,其他人都是两人用袋子裹着石头抬着走,而蒙古大哥直接抱着,看着一点都不费力气,镇里人们没有一个不竖大拇指的。

我家盖房的时候,叫了一些镇里人帮忙,在镇里盖房都是这样,互相帮忙,管一顿饭就可以。 内蒙大哥是主动来的,很厚实,也出活。

跟他相处久了,感觉大哥人真是不错,之后我们惯熟了,我媳妇每次做好饭,我都要给大哥拿一点,跟他合得来,愿意交他这个朋友,他很真诚,说话的时候会看着对方的眼睛,完全没有一点戾气。

这是我见过最能吃饭的人,我跟大哥已经有小二十年没见了,但对他还是印象深刻,其实我希望有机会再跟他叙叙旧,我做一大锅包子和茶叶蛋,让他吃个够。

我的六祖父叫伍青德,身高二米四七,体重大约一百五十公斤,给邻居耕田,邻居的牛看见六祖父太过伟岸受了惊吓,扭伤了腿,六祖父把牛扛到肩上,一手抓着四条牛腿,一手提着犁耙走了一公里送到邻居家。一顿饭要吃五斤米,十五斤肉外加疏菜才能吃饱。祖父的父亲叫伍积达,每天吃早饭之前要吃八十个左右的鸡蛋,外加两升阴糯米饭,修天井式的房子,所有的木柱与大梁都是他与哥哥伍积泽抬回来一根木柱湿的大概是一千五百斤,我祖宗力大吗?能吃吗?这是讲老辈份的人,他们身躯伟岸都不算什么,我现讲一个堂叔而且现在还活着他叫伍安支,个子很矮,体重大概一百斤,一顿饭吃的量,我可以吃一个星期,他家建房烧红砖,那时我十七岁,我们四个人挑煤,他一个人挑砖坯,而且煤的份量比砖坯少多了,烧窑师怎是催我的挑煤的。现八十七岁了,他一只手拿着扁担,我和另外两个人双手扭不动扁担。

我兄弟。1米7多点,虎背狼腰,背膀看上去很壮实,但腰真的不粗,长年穿腰围一尺九的裤子。特点就是特别能吃!

有一年他放学回家。正是秋收打谷的时候,家里请了三个打谷客,正在田里打谷子,妈妈和妹妹在家做饭,饭做好了,打谷客还没回来,着他饿急了,妈妈就说:大锅里煮了5个人的饭,好多,你先吃吧。我们这里平常说“栽秧酒,打谷饭”,意思是栽秧时是春季,人光脚踩水田里,难免冷浸腿脚,所以要喝酒驱寒;打谷时是秋天,太阳大出汗多,打谷又是体力活,必须多吃米饭,主人煮饭也比平时多得多。

结果,一大锅米饭,被他吭哧吭哧几下吃了个干净。妈妈和妹妹看得目瞪口呆,急忙重新煮饭,好招待打谷客。

他每天早餐,汤碗盛的面条,都是一吃两大碗,不然等不到中餐就会饿。他身边的人都笑他,是用脸盆吃面。

他还有另一个特点,打架特别厉害。

那是一个冬天,他和正我在馆子吃着火锅,吃到一半,外面又走进来一个有名的狠角色,先前是个混 社会 的人,打架无数早已扬名立万,现在已经洗白为成功人士了。我弟看着他笑:怎么,来问我要回你马仔们的刀子吗?那狠人忙不迭声地说:不不不,我我哪敢啊?就是见你们吃饭,特地过来向你问个好!

我就问他出了什么事,我弟笑着告诉我,刚过来吃饭前,拉着3岁的女儿路过中学门口,见到人群突然四散分开,两边却有三十多个小混混互相走近,手持刀剑准备互砍。眼看就要发生流血事件,弟弟左手抱女儿,大吼一声住手!乘他们楞住的时候,右手和双脚并用,闪电般冲上去打倒为首的6个混混,真的是打趴在地上,动弹不得,动作非常快,一拳倒一个,一脚趴一个,一下子就把场子镇住了。弟弟然后捡起一把刀,指着余下的混混说:把刀全部扔过来,一个都不许走!

他有些后怕地说:当时是条件反射去制止,现在想起来却非常不安,要是伤着女儿怎么办?

他又笑:好麻烦,我车后备箱里一堆刀剑,明天得送去局里。

我开饭店的。

有一回接待了五个消防员小伙子。

可能任务出完了,下班很晚,大概晚上11点多吧。

五个小伙子让煮了10袋方便面放进一个盆里,然后点了20串烤馒头。

我问他们是不是烤串,因为我是开烧烤店的,小伙子们很腼腆,说吃肉吃不饱,先不吃了。

于是把馒头和方便面全吃光了,还把盆里的汤全喝了,然后结账走了。

结账时110块钱,我本想说收100的,但是没等我说话,他们就把钱给我转身走了。

一共吃饭也就20分钟吧。

唉,他们的时间大概都用在救人上了吧,连吃个饭也是匆匆忙忙的。

当时我就在想,这都是谁家的儿子,又是谁的丈夫啊,优秀。

一名战士干的是“二把手”,吃的是“两筷子”。

2000年我在基层连队当排长。我们连队是导弹工程部队的施工连队,负责土石方开挖,劳动强度大,对战士的体力是一种极大的考验。

我排里有一位苏北战士,姓任。个子不高,也只有一米七左右,但力气大的惊人。那时,部队施工机械化程度不是很高,一些特殊地段开挖还得使用手风钻。一台风钻重达50来斤,打风钻是一个体力活,一通高压风,难以驾驭,平时都是两个人扶着打。但任战士可左右开弓,左手一把,右手一把,并可以一口气打三、四个小时还不见累,后来我们给他起了一个外号:“二把手”, 一是他打风钻打得好,二是因为他的脾气也像连队“二把手”一样火爆。

能干就能吃,“二把手”能干在连队出名,能吃在连队更出名。我们在工地施工时,一日三餐都是炊事班的战士送到工地。有一天早餐,炊事班按每人四个馒头给我们排的施工战士配送的早餐。全排吃早餐时,“二把手”上了一趟厕所,回来吃饭时,炊事桶里只剩下五个馒头了。“二把手”三下五除二把五个馒头全部吃下,可没有吃饱,一生气竟把炊事桶丢进了河沟。后来,连长知道了此事,没有批评“二把手”,反而交代炊事班:按每餐八个馒头给“二把手”配早餐。

有战士好奇,问“二把手”到底能吃多少个馒头?“二把手”不假思索地回答:两筷子!何为两筷子?就是用筷子串插馒头,一串就是一筷子。那战士不信,跑到炊事班压紧串了两筷子共十二个馒头给“二把手”,并打赌说:你要是把这十二个馒头一口气吃完,我就输你一条“芙蓉王”烟。“二把手”不出十分钟,就把十二个馒头解决了。他不仅得到了一条“芙蓉王”烟,还得到了另一个外号:“两筷子”。

真人真事。父辈叔伯共9个,其中八叔这个人,身高一米八,体重二百斤。特能吃饭,力大无穷。在生产队时,因缺少吃的,单身的八叔,吃不够时常去生产队的地里,扒玉米穗,挖红薯等等,凡能添饱肚子的东西绝不放过,社员和队干部对此只能摇头对待,民以食天啦。当时,运城盐化池到农村招民工拉硝,队长想让力气大的八叔去,省的为了添饱肚子而偷鸡摸狗让乡邻头痛,队长便去了正吃午饭的八叔家,只见饭桌上放着八碗面条,还已为光棍一条的他家来客人了,八叔说就他一个,在瞪着眼的队长面前,八叔吃完了八碗面条,摸着肚皮还说吃不太饱!从此,在村里八叔便有了‘八碗不太饱’的绰号。

老年人常说:吃的多的人,力大无穷。事实也如此。到运城盐池后,因硝在有水的盐池里,往外运要么与人搭伙,要么有毛驴托运。一架车硝毛重要有一千多斤重。有天,在前边毛驴托运的遇上了坑,走不动,便让八叔搭把手,单干的八叔便说行,你可要准备好,使坏的八叔托住架子车的后边,稍一使劲,前边架辕的人把持不住,辕杆猛一着地,折了。八叔于是乎在硝池便有了另一个绰号‘推拉机’。

因在盐化干了几年,转了正,手头有余钱的八叔娶了媳妇后,要在村里盖房、打院墙。晋南打院墙时要用墙板,柏木做的,丈二高,四寸厚,重千余斤。不愿麻烦他人的八叔,一个人便去了离家二里远的大口井上,让村里惊奇的是,不知道他一个人是如何把千余斤重的墙扳,从井沿上移走并背上肩,更奇的是背着千余斤重、高丈余的墙板要走二里多路,还要上家门囗六十多度三十余米长的土坡,才能到家。

如今,八叔快八十岁了。当年,英姿飒爽,力大无比的八叔,也耳背、背驼了,只是酒量、饭量比年轻时小多了。

愿能带给人们快乐的八叔,福如东海,寿齐南山!

见过最能吃的人,但是不是中国人,是朝鲜人。记得是1996年的时候,去农村朋友家玩儿,那是佳木斯市郊区的一个偏僻的村子。正好是秋天,他家里秋收割水稻。中午吃饭,看到一个年轻人,大约就是二十左右岁吧!穿着普通,但是感觉就是怪怪的,好奇就问朋友他是谁?朋友说,这是朝鲜跑过来的,朝鲜在挨饿,他来了好几天了,看到谁家忙就去帮忙,只要管饭就行,人很老实,晚上就找个草堆睡觉,还会说汉语,就是得仔细听才能听懂。

我对这事儿没怎么往心里去,听说那个人会说汉语,就过去和他聊天,他对我很惧怕!我问什么他就说什么,也不多说话!原来他是在朝鲜当兵的,饿的受不了跑过来的,在延边黑工地干活学了点汉语,打听到我朋友这边有朝鲜族自然村,离朝鲜边境还远,安全性好。如果被抓住遣送回朝鲜就是死罪!我对他很是同情,看到他左边胳膊上有韩文纹身,就问他纹的是什么?他用手指着说!这写的是,,全国统一,,四个字。当兵了就得纹身,跑也跑不了,有纹身的跑去韩国,韩国人也不敢收留怕是特工。我表示理解,就结束了聊天。

到吃饭的时候我才真正的看到挨过饿的人吃饭是什么样子的。朋友老婆端上来一笼屉馒头,又摆了四个菜,当馒头上桌的时候,那个朝鲜人还象征性的让我们先吃,我们说你先吃吧我俩喝酒。这句话说完了我发现我被惊到了,只见他把馒头拿一个过来就把它掰碎了,然后又掰第二个,直到掰完了十个左右,才开始吃!我就怀疑他能不能吃下去,我的身体就不错也就是能吃一个半顶天了,他能吃十个?结果他就吃了,吃完了才说刚刚好。据他描述说在部队里每个人每天就三个馒头还是粗面的,一天两顿饭,吃饭的时候手慢了就吃不到馒头,他是个老兵油子,在开饭的时候就把馒头掰碎再慢慢吃,这样别人就不会去抢他手里的馒头了,虽然还是吃不饱,但是最起码保证了自己的那份不会被别人抢去吃了。

这种事儿对于我们这些中国人来说就是不可能的事儿啊!给我最深的感悟就是还是咱们国家好啊!相比较朝鲜就是穷阿!

现在咱们只要不懒就饿不着,其它国家就不一定了,还有许多战乱国家,好好想想吧!别喷国家了!

在家附近的村子里还有一个和这个有关联的事儿!就是和这个当兵的同时期过来的有一位女的二十左右岁吧!也是去朝鲜族自然村想生存下去的,但是确发现村子里就剩下些老人和孩子,年轻人都去了韩国,没有人有能力收留她!没办法被别人比比划划的骗她去给别人当佣人挣饭吃,就在隔壁村。她同意了,哪里知道其实是把她卖给父子都是光棍的家庭当儿媳妇了。准备给光棍儿子当老婆的,但是确被光棍爹相中了。爷俩打起来后还是儿子胜利了。第二天就简简单单的秘密办了喜事!那个朝鲜女人还被蒙在鼓里,衣服也没换,吃饭的时候发现都是好吃的差点没撑死!听说她得吃最少三个人的饭量!等到吃完饭后收拾东西非常利索还干净。新郎早就按耐不住欲火了,和她比划着要睡觉她才反应过来,没有想到她性子非常刚烈,拿了一瓶啤酒就砸在炕沿上,用锋利的瓶子茬对着自己的肚子威胁新郎抗议,但是新郎就不相信她敢动手就要用强。女人蒙的划破了自己肚皮,连血带饭淌了一地。新郎害怕了喊起了他爹找车送到市里医院抢救。医生一检查就发现不对劲了,问女人确听不懂她说话,正好医院里有一个朝鲜族医生,朝鲜族医生和女人交谈后就给女子做完手术并报了警。女子做完手术刚刚清醒就被警察带走了,后来她的命运就定格在那一年了,和其他叛逃者一个待遇!她本来以为和朝鲜族医生说了会有人同情她并帮助她继续活下来。可是确换来了更加快捷的死亡!生活在那个国家真是悲哀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861272.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9
下一篇 2023-05-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