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十大私人四合院分别在哪里?

北京十大私人四合院分别在哪里?,第1张

北京十大私人四合院分别在: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宫门口二条19号,北京市东城区雨儿胡同13号,东城区交道口南大街后圆恩寺胡同13号,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19号,北京市西城区前海西街18号,北京市西城区护国寺街9号,北京五环小羊坊南街与经海一路交汇处,北京朝阳区东坝区域东五环,北京市大兴区龙熙温泉度假酒店南侧,北京阜石路双峪路口西800米路南。

1、恭王府。

王府是位于风景秀丽的北京什刹海的西南角的一座王府,坐落于一条静谧悠长、绿柳荫荫的街巷之中,它是现存王府中保存最完整的王府。恭王府的前身原为清代乾隆朝权臣和_的第宅和嘉庆皇帝的弟弟永_的府邸。

2、孚王府。

孚王府为清代规模较大的一座王府,曾作为胤祥、弘晓的怡亲王府。1851年孚郡王奕_成为宅子的主人,孚王府的名称也因此得来。孚王府历经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历史进程,承载了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3、文煜宅。

文煜宅位于帽儿胡同,是一处由五座院落并联而成的大宅第,占地面积共11000平方米,规模广阔,布局谨严,山池亭榭俱全,在现存的私家宅院中非常少见。

4、纪昀宅。

纪昀宅位于现北京市珠市口西大街。原为雍正时权臣、岳飞二十一代兵部尚书陕甘总督孙岳钟琪的住宅。纪昀(纪晓岚)在这里住了两个阶段,分别是从11岁到39岁,和从48岁到82岁,前后共计62年。

5、鲁迅故居。

鲁迅故居位于阜成门内门口西三条。为三开间小四合院。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中国著名文学家。1924年5月至1926年8月住在这里,房间内的陈设均维持原样。

四合院是北京传统民居形式,辽代时已初成规模,经金、元,至明、清,逐渐完善,最终成为北京极富特色的居住形式。所谓四合,“四”指东、西、南、北四面,“合”即四面房屋围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虽然老北京四合院被拆除了不少,但是还是剩下数量可观

最终成为北京极富特色的居住形式。所谓四合,“四”指东、西、南、北四面,“合”即四面 房屋 围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虽然老北京四合院被拆除了不少,但是还是剩下数量可观的四合院,我简单为大家介绍一下北京四合院的分布,以及几个著名的 老北京四合院 !

北京有哪些四合院?

对于北京四合院,

大体分布在

北京的西城区与北京的东城区较为集中,

西城区一条至八条都是老北京四合院建筑群;

东城区一条至十三条都是老北京四合院建筑群;

还有 西城鼓楼与什刹海也都是老北京四合院建筑群

看看北京有哪些著名的四合院

1、恭王府

最完整的王府。恭王府的前身原为清代乾隆朝权臣和珅的第宅和嘉庆皇帝的弟弟永璘的府邸。

恭王府分中东西三路,分别由多个四合院组成,后为长160米的二层后罩楼。恭王府历经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历史进程,承载了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故有了“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说法。

2、孚王府

孚王府位于 朝阳门内大街 路北137号,为清代规模较大的一座王府,曾作为胤祥、弘晓的怡亲王府。1851年孚郡王奕譓成为宅子的主人,孚王府的名称也因此得来。孚王府历经了清王朝由鼎盛而至衰亡的历史进程,承载了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孚王府 坐北朝南 ,分东、中、西三路。中路主要建筑有:正殿(银安殿)7间,左右各有配楼,后殿,后寝,后罩楼。西路跨院为王府生活居住区,东路院是府库、厨厩及执事侍从住所。王府布局结构严谨规范,保存较为完好。

3、文煜宅

文煜宅位于 帽儿胡同 ,是一处由五座院落并联而成的大宅第, 占地面积 共11000平方米,规模广阔,布局谨严,山池亭榭俱全,在现存的私家宅院中非常少见。

文煜宅园的五座院落基本各成系统,分别拥有南北中轴线,布局严谨但并不刻板,局部也有灵活处理,形成了丰富的空间序列。同时整座宅园建筑与园林水石相间,表现了北京四合院庄重大方而又正中求变的建筑特色。

4、纪昀宅

纪昀宅位于现北京市珠市口西大街。原为雍正时权臣、岳飞二十一代兵部尚书陕甘总督孙岳钟琪的 住宅 。纪昀(纪晓岚)在这里住了两个阶段,分别是从11岁到39岁,和从48岁到82岁,前后共计62年。

纪昀宅为清式 砖木结构 ,基本上属于两进四合院的建筑格局。其布局为坐北朝南,临街大门为硬山顶吉祥如意式门楼,位于整个住宅的东南角。故宅中旧物有前院的藤萝,后院的海棠,均为纪晓岚亲手栽种。

郭晶晶的四合院位于北京西城区东中胡同,和国家大剧院一墙之隔,价值过亿。

这套四合院据说是2008年郭晶晶和霍启刚订婚时,霍家送给郭晶晶的聘礼,郭晶晶结婚后也不经常在这里居住,现在有保洁负责看院,有时候郭晶晶父母会来住几天。门口很宽敞可以停车,院内安装了摄像头。

四合院至少有3000多年的历史,在中国各地有多种类型,其中以北京四合院为典型。四合院通常为大家庭所居住,具有良好的冬暖夏凉环境特点,能够形成私密性居住环境,其建筑和格局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尊卑等级思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聚客百科

原文地址: http://juke.outofmemory.cn/pretty/3632657.html

()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4-22
下一篇 2023-04-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